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2694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

《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课这样评文档格式.docx

要通过评课,明确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围绕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努力纠正错误的教育思想,倡导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思想。

评教学思想,不等于空洞的“上纲上线”,它要求我们联系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的教学理论,结合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实际问题,有理有据地进行评析。

这一方面是宣传正确的教学思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让讲课人心服口服,达到评课的实际效果。

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时常碰到一些“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讲起课来口若悬河,一发难收,只知“自得其乐”,不知“与民同乐”,全然不顾学生的情绪与反应,更不说给学生充分思考和作业(动口、动手)的机会和时间,可以想象,这种缺乏或很少让学生参与的“精彩”的教学,是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

这问题主要出在教学思想上,必须通过提高教学认识予以纠正。

三、评教学态度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

教学态度是否严谨认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大纲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把握准确,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或过高过低,重、难点把握不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不清楚,出现知识性错误等。

首先就是一个教学态度问题,是教师课外的功夫下得不够造成的。

我们之所以不将其归为教学水平问题,是因为目前教师队伍基本是“科班”出身,且各类配套“教参”齐全。

二是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教案不熟、教具不全;

演示实验课前不试做,课堂上出问题;

课堂表现慌乱以至丢三落四,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

就属于课前准备不充分。

三是课堂表现是否严肃。

偏离课题夸夸其谈,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

不注意留心学生的反馈和情绪反应,表现目中无人;

遇到偶发事件,采取不负责的处置方法等现象,就属于课堂表现不严肃。

评教学态度,一是要结合教学常规、工作要求,以体现教学管理的严肃性;

二是要结合教师本人的成长进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确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和人生态度。

评教学态度,要注意就事论事,不可笼统直言“教学态度”好坏,不可夸大其辞,更不可就事论人。

四、评教学基本功

1.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只要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势必然存在一定的基本阶段和格局的顺序,

存在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

一是体现启发性原则。

因为它主张的是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这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起码标准。

二是体现目标性原则,即模式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要求基本相符。

如我国近年来探讨的“指导——自学”式又称“学导式”类教学模式,它适合于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引导——发现”式又叫“问题式”类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

2.教学组织能力。

模式的选择只决定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框架,而要使教学过程“活”起来关键看有效的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分为教与学的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组织。

对于课堂教学组织,目前尤其要注重学生学的组织。

因为学生的“学”未组织起来,教学活动就不可能按照既定的目标进入“状态”,教学目标就不可能较好地达成。

3.教授行为策略。

教授行为策略主要是指课堂提问的策略、处理学生回答问题的策略、激发动机的策略、提示信息的策略(包括版书、演示、视听方法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策略、引出见解的策略、作出结论的策略等等。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 

)中讲“道而弗牵,开而弗达”,以及西方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 

都强调在启发引导和作出解答上,要把握“火候”,讲究教授行为策略。

教师的教授行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学组织的效果,并且,教师只有讲究教授行为策略,教学工作才可能达到艺术般的高度,给人以艺术般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课堂教学自始至终一问一答,热热闹闹,由于问题频繁而肤浅,学生大多是不加思索地回答。

这种看似“启发式”教学的“有序”开展,不仅不能真正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还将导致学生日后更大、更深刻的思维混乱。

4.教学机智与表现力。

教学机智即教学活动中的应变力和即时组织力,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不逾轨。

教学表现力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工具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表达力、情感表达力及运用教学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等。

教师只有做到身心一体化的表达,教学要求和教学影响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

可以说,这是教师的“演技”。

5.理论功底与知识面。

教师的理论功底,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实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后自己说课的理性分析,能否据理“自圆其说”。

教师的知识面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信手拈来相关知识充实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更加丰满。

教师表现知识面广,还有利于“博学多才”形象的建立,为教师多增添几份教学魅力。

6.教师的气质表现。

教师的精神状态、仪表体态、举手投足的风格等都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的:

“教学工作是以教师的整个人格决一胜负的职业”。

评教学基本功,要注意或区别被评对象而有所侧重,对于一般教师,重在教学设计的目标性、逻辑性,教学操作的规范性、技巧性等方面,以促使他们较好地适应教学工作,达到“会教”;

对于骨干教师,重在教学过程构建的创新、开拓性,教学操作的艺术性和个性化,以促使她们进入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长为学科教学的领路人,对于同一层次的教师,评教学基本功还应注意抓主要矛盾,分析主要问题,明确主要努力方向。

评课评什么?

评课究竟评什么?

怎么评?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看似小小的几十分钟的一节课,其实质是一项想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的信息,发怔的变化实在是五彩缤纷,错综复杂。

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理解, 

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会对同一节课作出各种各样的评述,那么接下来我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认为评课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在学生的收获上,注意目标,内容,过程,结果等几个环节。

在观课,评课前因该做好以下准备。

课前,熟悉讲课者所使用的教材以及课标要求,这样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教案的设计以及讲课的内容,这样你的评课就可以有的放矢。

如果带着自己的思想,认识,教学设计去观察,那么观课的体会,所得到的启发将会更深,更好。

而要做到这一点,对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课前作好准备工作的原因。

观课,评课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评好,你就必须要观好,假如你带着求知的心去观课,那么就会观的很仔细认真,因为你是有求而来,这“求”就是你的兴趣;

假如你带着疑问去听评课,那么大家的评课过程就会满足你的求知欲;

假如你能把自己观课的感想以及意见拿出来与大家讨论,你就会得到大家的评价,从而检验自己的听课水平。

那么评课要关注那些要素?

我认为首先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

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考虑到三者有机整和体现学科特点。

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过程与方法是否落实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

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切,是否以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难易适当,是否能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个体的差异。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学就应以适合学生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教学重点从单一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因该让学生自己学。

其次在评课时,要关注教师教学的设计的能力。

一份好的设计体现在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地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制订出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当然,教师的基本素养是必不可缺的,一看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二看是否说普通话,语言是否准确清楚,精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高低是否适宜,快慢是否适度,是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有感染力。

教学方法设计的有效度也很重要,从教的方面说,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是否具备灵活应变性,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即使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教与学的方式,课时长短等进行适时调整。

从学的方面说。

看是不是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能主动探究,深入思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郭明贵老师:

听课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即:

听、看、记、想、评。

(1)用心听 

一听老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重点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合理。

二听课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

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

四听学生的答题,答题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和暴露出来的问题。

(2)全面看 

一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二看学生。

看整个课堂气氛,是不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

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表现;

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为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3)仔细想 

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

教学目的是否明确?

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难点是否突破?

注意点是否强调?

板书是否合理?

教学效果是否好?

“双基”是否扎实?

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和较大的失误?

(4)认真记 

记上课的思路和精彩的教学片段。

听课要以仔细观察和认真倾听为主,要边看、边听、边思考,然后再有选择的进行记录,取其精华,记下有价值的互动过程(片段),汲取好的教法。

听课随感随时写。

精彩的教学往往能触发灵感、激活思维,使你产生联想和想象。

听课时要随时记下当时感想、感悟和收获,不要太依靠脑袋记忆,这不仅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为自主反思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也为日后写文章积累第一手资料。

(5)艺术评

评课不在于分长短优劣,而在于评教结合促成长,所以老师的点评应尽量做到有艺术捏分寸,在不足出能提出如何做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而并非泛泛而谈得好与不好,对执教者也能起到实际的收益。

综合意见:

评课是一门艺术,评课的方面也包含很多,只有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理念才能使评课的效果提高,促进教学的进步。

                    评课评什么?

  1、评教学目标

  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越高,效率也越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明确性以及可检测性。

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指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来确定;

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

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评课者获取教学目标的途径从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研究教学目标;

从教学过程中体会执教者的教学目标;

执教者自己阐述的教学目标。

对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通过学习是否达到:

识记、理解、应用;

通过练习、训练学生能否按程序完成某项任务;

是否能熟练使用某种工具。

对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学生是否经历、探究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

应用、领会、掌握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学生能否主动参与、积极反应;

学习过程是否身心愉悦;

能否将具体的现象、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2、评教师的教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能否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组织与处理,使教材成为学习过程的重要(不是唯一)资源,要用好教材,但不是教好教材。

能否恰当地补充教学材料;

能否把当时、当地及学生身边的事例、现象巧妙地引入到教学中;

能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科学地选择教学策略教师角色能否较好地转变:

师生平等;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

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者。

是否采用多种手段如诙谐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肢体动作、幽默语义环境等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心境。

是否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使教学活动落实到“教”学生“学”。

能否采用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应用普通话;

语言清晰、简练、生动、形象,能感染学生;

语义准确、逻辑性强、无歧义。

语气富有感情,语调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教态亲切、庄重、自然,有亲合力。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

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

规范操作各种教学设备,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

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3、评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习心境应该是愉快的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愉快的。

愉快的学习心境能够持久保持。

实事上,一节课自始至终都保持这种理想的心境是不多的,往往是在学习探究的前阶段表现比较好,然后便呈现下降曲线胃时候经过教师的信号刺激,才会有所改变。

但也不是持久的。

这种变化除了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原因外,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没有新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主要的原因。

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然流露的学习欲望才是最真实的,如果教师进行适时的鼓励,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那么学生就会不断获得成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表现在能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问难,积极动手实验,主动和同学协作学习。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如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

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除常规的读、写、练外,更应注意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适度。

做到教师讲解不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否有效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同伴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有较强的集体责任感。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能从所给情境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4、评教学效果

  观点以学论教;

教学效果的评价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堂课的评价不应与整体的教学效果相割裂。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对照教学三维目标,看在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以及思想方法、政治观点、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的收获。

学生学习的品质情况学习情绪是否高涨;

学习态度是否积极;

在师生、生生相互碰撞中有无创新火花的迸现。

学生学习可持发展情况在学习中获得了多少激励和满足;

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有无得到增强;

学生的个性有没有得到张扬;

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没有得到培养。

变“听课评课”为“观课议课”

作者:

商旅校 

尹俊

摘要: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的研究,“公开课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要褪去评比和示范的畸形外衣,还原课堂生态。

如何实现其教学研究功能的还原,应变“听课评课”为“观课议课”,授课者和观察者共同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真正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观课,议课 

随着上海市中职系统第五次教学法评优活动的陆续揭晓,学校将以获奖优秀课例为对象,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和学习。

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好的契机,我指的不仅仅是大家有了新的学习内容,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契机,变听课评课为“观课议课”。

这个话题要从备赛开始说起,为了使教学法评优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为了更好地研究课堂教学法改革,校科研处(现名教育发展处)专门成立了一个教学法改革的课题小组,《怎样观课议课》是当时提供我们学习的科研用书之一。

课题小组有幸对参与评优的课例进行了追踪,也连贯观摩了课例在试讲之后反复打磨的过程,更直接参与到每一次的“听课评课”之中,有感于此,提出今天讨论的话题,要变传统的“听课评课”为“观课议课”,还公开课这一教研形式以真正的教研功能,营造“宽松、民主、对话”的教研活动氛围。

相信所有教师都有开公开课的经历,无论是作为有待提高的年轻教师还是具有示范意义的资深教师,公开课似乎就是尽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此“劳民伤财”,“伤筋动骨”,历经几轮试讲,反复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

而听课老师呢,事先对该课一无所知,临时坐进课堂,(一般都是在教室最后,面向教师,面对学生后背),一堂课观摩下来,先要对该老师的教学情况各项打分(不知道谁赋予了这样的权利),若有评课的要求,则聚拢来评论一番,视该老师情况而定,或者高度肯定,或者毁誉参半,或者“仅供参考,很不成熟”的旗子下提出批评意见。

上课的老师一律是谦虚,谦虚之后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不是万不得已决不再开课了。

尹俊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一级教师

多年来,公开课教学作为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教研形式,它本身固然兼有教学评比和示范的功能,但更多的,应提供教学研讨的作用。

陈大伟先生提出将公开课的“听和评”改成“观和议”,绝不是故弄玄虚的词语游戏,而是基于对公开课教学科研目的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观课议课”本质上是一种研修活动:

“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议课也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然而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公开课却变形成为评比课、展示课,它失却了研讨的功能,成为了展示教师个人教学艺术的舞台,教师从备课到上课到评课,始终处于封闭的状态,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流,失去了“公开”的灵魂,成为了教师的负担,引起广大教师的抵触。

目前正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科研的能力。

教师的科研和学科专家的科研不同,它本质上是要求老师研究课堂,而不是做“学科专家”和“心理专家”,因此没有什么比研究这堂课如何上更符合教师科研的要义的了。

而教案的撰写、说课以及更为综合而直观的公开课教学(准确来说应是课堂教学)应成为教师科研的真正主体,因此,变“听课评课”为“观课议课”,还原公开课教学的研讨功能,营造真正民主的、交互的、研究的教科研氛围,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研活动“有活动无教研”的面貌,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那么,怎样才是有别于“听课评课”的“观课议课”呢?

首先,它要求听课教师改变以往听课前对该课一无所知的情况,能事先了解课题,充分与授课老师沟通,了解该老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考,她将从哪里着力,她希望观课者关注哪些教学环节,得到哪方面的反馈,从而共同确定观课的重点。

由于“观课”绝不仅仅是观看授课者的表演,它的关注点首先应该是教学效果,因此从位置上看,不能面对学生的后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一无所知。

而是应该在视线开阔,能同时关注整个课堂的位置,如图所示:

讲台(授课者)观课者

学生学生

这个全新的角度,让观课者既能够兼具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充分感知课堂,对所需要观察的问题也能清晰地体认。

“观察”也有专业要求,观课者必须敏感捕捉观察点及其他有价值的课堂生态,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必要时还要进行课后调查等),以便尽量客观地反馈信息,提供“议”的素材,保证议课以更科学的研究态度。

最后是“议”的环节,变“评课”为“议课”,将对人的评价对课的评价转变为对课堂教学的关注。

因为课堂是大家的课堂,大家在不同的观察点上看到的是不同的课堂生态,其中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内容,将足够吸引对课堂有着本能兴趣的广大教师参与讨论,其次由于观察点的事先确认,观课和授课达成了教学共谋,有着共同的思考对象,因此会形成观点的碰撞,实现“讨论研究”的真正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课是因为具有科研的意义才成为包括授课者和观课者共同研究的课例,因此,在变“评”为“议”的环节中,不存在单方面被评价被打分的对象,因此授课者得以真正解放出来,畅所欲言其备课思路,课后反思,授课感受(很可能是困惑),授课和观课成为教师们相互补充的教研内容,完整地形成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课堂,所有的得失都是属于每一位老师的,因此它也最大程度上调动了所有老师的积极性。

大家借助这个课堂,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思考学生的课堂表现……总的来说,“观课评课”不仅实现了深度有效的教学研究,也同时建立了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解放教师,需要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实践经验的意义和价值。

它立足改变传统教研文化中,教师单纯接受专家、教研员的观点和意见,只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次, 

“观课议课”致力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

这种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

第三,“观课议课”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进和发展。

这种方法就是不再孤立地看待教的行为和建议改进教的行为,而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讨论等方式对观念、行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成就自己。

2003年,我读到了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所著的《静悄悄的革命》,被他所介绍的日本正在推行的综合学习所触动,准确地说,其实更被他那种平易又务实的研究精神打动。

“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和变化。

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

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读了这样的文字,谁能不为其中不哗众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