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0720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

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6.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4~6题解析:

根据经纬网及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事物可知,甲地为河西走廊、乙地为宁夏平原,丙地为湟水谷地。

第4题、5题,河西走廊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故建筑物多平顶房;

人口密度小,故聚落密度小。

甲地多地下水和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第6题,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4.C 5.C 6.C

1996年7月的洪水,造成洞庭湖两岸的直接经济损失近500亿元。

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

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

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

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据此回答7~9题。

7.洞庭湖对长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是(  )

A.汛期时可以延缓、削减洪峰

B.可增加流域的径流总量

C.降低河流水位

D.对枯水期流量没有影响

8.近50年来,洞庭湖水系的最大变化是(  )

A.面积减小,深度变化不大

B.面积减小,深度变深

C.调节洪水的能力变大

D.调节洪水的能力变小

9.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植树造林

B.退田还湖

C.在流域内的低山丘陵开挖梯田

D.在出湖河道口筑坝拦沙

7~9题解析:

第7题,洞庭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具有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汛期时可以延缓和削减洪峰,减小洪涝灾害的影响;

枯季时则补给长江,增加长江及其支流流量,从而达到减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的作用。

第8题,近50年来,随着围湖造田和河流泥沙淤积,洞庭湖水系面积减小,深度变浅,调节洪水的能力变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第9题,要改变目前长江流域及洞庭湖水系的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一方面,积极推进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扩大洞庭湖面积;

另一方面,尽量减少长江水系的泥沙淤积,做好流域内生态植被的保护以及发展立体农业,减少水土流失。

7.A 8.D 9.B

(2011·

武汉市调研)结合我国四个不同的区域:

①客家方言区、②东北地区、③华北平原、④浦东新区,完成10~11题。

10.上述四个区域的概念,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

①客家方言区是根据语言划分的;

③华北平原是根据地形划分的。

C

11.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黑、吉、辽同被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是(  )

A.两者的位置相邻,地理特征一致

B.便于统一规划布局

C.从区域的整体性上看,两者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

D.从区域的开放性上看,东北地区的产业向蒙东转移

蒙东和东北三省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似性较强。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

回答12~13题。

12.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 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 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该地处于亚热带,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该地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资源丰富。

B

13.在我国江南丘陵发展立体农业不利于(  )

A.充分发挥丘陵山地土地资源的潜力

B.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转移闲置劳动力

C.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D.实现大型机械化生产

在江南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多山的地形等因素不利于实现大型机械化生产。

选项A、B、C都是有利的。

D

读图。

回答14~15题。

14.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②两地多为粉沙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左图是我国新疆特有的坎儿井,是一种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右图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窑洞。

两地多为粉沙性土壤,但只有黄土高原,因夏季的暴雨加上黄土疏松的土质,水土流失严重。

A

15.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是(  )

①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右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右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黄土高原不是主要牧区,也不是水稻产区,故选B项。

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16~17题。

16.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①水源  ②资金  ③能源  ④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①劳动力 ②矿产 ③粮食 ④工业制成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16~17题解析:

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因为我国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发达,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资金和技术。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粮食和工业制成品,输入的是矿产品,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劳动力短缺,接纳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劳务。

16.D 17.A

江苏启东模拟)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汽车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钢铁和石化等工业的迅速发展,给汽车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当时,美国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

汽车工业不仅仅与国土辽阔有关,更重要的是公路里程。

19.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其主要条件是(  )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日本的能源和燃料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进口国,其工业分布集中,但投入并不少。

水能丰富,但是汽车工业并不是动力导向型的工业,所以动力投入并不多,日本特别重视科技的投入,使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日本的科技发达,人才密集,这是其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

江苏常州)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据此完成20~21题。

20.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②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③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 ②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③四川输送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④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A.①②B.②④

20~21题解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比东线工程长,而且因为没有现成的河道可用,投资大,工期长;

南水北调对北方地区有利有弊;

西电东送工程中暂时还没有青海省,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四川输送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20.D 21.B

江苏丹阳期末)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

完成22~23题。

22.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盐碱化 ④空气污染

C.②③D.③④

①资源调出区为靖边石油区,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③资源调出区为云南、贵州和广西的高原、丘陵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23.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C.①③D.③④

资源的调配应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了调出区与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

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  )

A.原料B.技术

C.市场D.政策

25.该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

A.耕地面积广大B.生产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D.劳动力素质高

24~25题解析:

第24题,据图可知,法国在服装生产、销售过程中控制了核心环节——设计和流通,故正确答案为B。

第25题,美国在该模式中的收益主要是通过提供初级产品——棉花而得到的,原因是美国棉花生产的区域专业化程度高,从而使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量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

24.B 25.B

二、综合题

26.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3)我国目前的两座核电站,一是长江三角洲的秦山,另一座是珠江三角洲的大亚湾,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试分析其原因。

本题考查南北差异。

(1)题,从水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2)题。

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

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

第(3)题,核电站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有关。

(1)黄河:

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长江:

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2)

小麦

水稻

花生

油菜

旱地

水田

(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本地能源资源贫乏,而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核电建设可最大限度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而黄河三角洲本区及周围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并且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能源供应可基本得到满足。

27.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试分析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以及该调水工程的主要优点。

(2)丙地的优势经济作物是________,该地有利于该经济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3)丁地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题,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原因;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从图中看出能够自流,且沿线地区多处于工农业相对落后地区,工农业造成的污染较少,河流水质较好。

(2)题,丙地主要位于豫北和鲁西南,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气候方面则可从气候特征方面分析对于棉花生产的影响。

第(3)题,丁地中低产田比较集中,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因此农业生产要注意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培育优良品种等。

(1)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沿线基本可自流引水,运营成本低;

水质好。

(2)棉花 夏季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秋季雨水少,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采摘。

(3)兴修水利;

搞好农田林网建设;

排灌结合,调节好土壤的水盐运动;

改良作物品种等。

28.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江口水库与华北平原保持着100~150米的落差。

丹江口水库水域广阔,库容达174.5亿立方米,为满足南水北调的需要,待大坝加高后,相应库容有望达到290.5亿立方米,数年的监测表明,丹江口水库水质基本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

(1)在图中补绘出湖泊附近白天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修建丹江口水库后,对湖泊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

(至少答出三个方面)

(3)南水北调共有三条调水方案,请你对中线方案的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1)题,湖泊作为水域,在白天太阳辐射照射下,由于热容量较大而升温较慢,因此与周围陆地相比,湖泊是低温区。

所以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一个小的热力环流,陆地由于气温高而盛行上升气流,湖泊因气温相对较低而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由湖泊吹向陆地。

(2)题,库容量很大的丹江口水库修建后,会使周围地区气候的大陆性有所减弱,即空气湿度将会增加,从而降水量有所增加,同时气温年较差、日较差会变小等。

第(3)题,南水北调的中线从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到北京,一路可以自流;

同时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这是其优势。

但与东线相比没有现成的水道,也是其劣势。

(1)绘图略(逆时针方向)。

(2)湖泊周围降水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湖面风速加大。

(3)有利条件:

水源充足;

水质较好;

水可自流入京;

基础设施较好(有丹江口水库为基础,只需加高大坝即可)等。

不利条件:

工程量大,工期较长。

29.(2011·

潍坊市统考)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状况。

(2)简要分析C所在地区形成沼泽地的自然条件。

(3)B所在地区某地为提高本地粮食转化率,拟发展舍饲养畜业。

该地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结合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对家乡农区舍饲养畜业产业化进行可行性分析,他们计划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试写出该小组拟定的走访调查的主要内容。

(1)从A到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从B到C年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3)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牲畜品种及收入情况;

饲料加工业的发展状况;

牲畜的疫病研究及防疫状况;

当地及附近地区对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

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只要合理即可)

30.(2010·

宁波模拟)读某区域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确表示第一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正确表示第二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正确表示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在A阶段该区域经济结构如何变化:

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阶段该区域往往作为产业转移的________地,________密集型、________密集型产业类型所占比重较高,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B处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图中四条曲线,②形态平直,主要起干扰作用。

①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应为第三产业。

③劳动力比重先升后降,应为第二产业。

④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应为第一产业。

其中B处是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的一个转折点,意味着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1)④ ③ ①

(2)由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大量流向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上升最快,且达到最大值 移入 劳动 资源 资源消耗增多,废弃物排放增多,环境污染加剧。

(3)在B处,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由最大值开始递减,表明该地经济水平提高后,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升级,成为落后产业的移出地,并且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可能比以前提高更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