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927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docx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应急专项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自然灾害主要有:

地震、雷击、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

1.2事故易发生的季节

春夏季,多雨,易发生台风、暴雨、洪水、雷击雷引发火灾、泥石流等。

1.3严重程度分析

(1)造成施工设备、设施损毁。

(2)桥梁、隧道、涵洞、高边坡、路基等损毁严重。

(3)雷击、台风、洪水、泥石流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4)自然灾害易引起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发生。

(5)自然灾害易引起临时设施、仓库和工棚倒塌损毁等。

(6)自然灾害易引起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损失。

2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协调统一。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

应急救援小组副指挥

 

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事故救援组安全保卫组善后处理组医疗救护组

3.2职责

(1)应急总指挥职责

1)接受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业主及工程监理单位的领导并落实指令,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2)分析紧急状态,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确定自然灾害事故应急级别和相应的报警级别;

3)负责开展施工现场(宿舍)应急响应级别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4)调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生的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

5)如果事故升级,负责向公司管理部门及工程管理单位提出响应级别升级的请求;

6)组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7)负责施工现场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

8)配合上级管理单位及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9)及时准确向上级管理单位及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10)组织项目部应急预案的演练,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11)负责项目部人员、资源的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抓好全面的安全生产工作。

2)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3)事故现场的应急操作、直接指挥和协调。

4)负责应急反应行动的顺利执行。

5)控制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对场外的应急救援行动提出建议。

6)及时反映操作指挥通报应急信息。

7)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组织工作。

8)负责收集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数据,组织事故现场评估。

(3)应急指挥部职责:

1)指挥开展项目部应急响应级别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2)向有关应急联动单位提出应急救援请求。

3)及时准确向有关管理单位及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应急抢险组职责

1)服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与调遣;

2)采取措施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3)配合外来应急人员进行救援;

(5)应急支援组职责

1)服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与调遣;

2)负责事故现场车辆的疏通和人员的疏散,维持事故现场的治安

工作,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负责引导、协助外部救援车辆、物质、人员的进入;

4)负责现场应急人员的监护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实施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

2)建立危险源台帐、档案。

3)每年一次进行防雷检测。

4)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5)做好交接班记录。

4.1.2预防措施

1)防雷及观测设施应定期检查、检测,确保完好可靠;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管理,

3)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注意所在地区天气、气候变化。

4)加强自然灾害事故演练培训。

4.2预警行动

现场出现恶劣气候等不正常状况时,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向当班负责人及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项目部各应急人员进入二级预警状态,必要时应急救援队伍在预定地点集结待命,应急救援指挥部协助现场当班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直至现场恢复正常状态,如果现场状况恶化,立即启动一级预警,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增援。

5信息报告程序

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第一发现人发现后,立即向当班施工负责人报告,当班施工负责人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种类、强度和事故可能的危害方向通知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

接警人员在掌握基本事故情况后,立即通知项目部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以及可能的应急响应级别。

.项目部应急指挥系统联络方式

(1)项目部应急机构各级人员联系方式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

事故调查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事故救援组组长:

安全保卫组组长: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本预案依据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应急能力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将本预案分为分为Ⅰ级、Ⅱ级,其中Ⅱ级响应由项目部抢险救灾人员完成,Ⅰ级响应超出项目部救援能力,应请求外部社会力量增援,具体情况如下:

1)当施工现场出现较小的自然灾害事故没有造成贵重设备损失及未有人员伤亡的其他事故时,为预案Ⅱ级响应。

2)当自然灾害事故危及项目部重要设备,事故已不在本项目部应急救援人员的有效控制下,影响范围大、有继续扩大且危及现场人员及周边其他区域时,启动预案Ⅰ级响应,请求外部社会力量增援。

6.2响应程序

6.2.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

 

6.2.2响应程序

(1)事故报警

1)发现人员第一时间应向当班施工负责人报警。

报警要讲清楚:

事故发生的现状、事故现场的环境条件、预计将受威胁的区域、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防治措施等。

2)当施工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向施工现场所有人员预警,并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发展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2)现场警戒

根据现场询问和侦测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格控制非抢险人员进入,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

(3)营救、疏散人员

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受自然灾害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一切无关人员,转移至安全区。

(4)事故处置

1)由各应急小组根据职责要求立即展开应急救援行动;

2)根据应急预案对现场自然灾害事故进行处置;

3)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

(5)撤离

如果事故现场自身力量无法处置,应以保障人员安全为首要目的,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现场人员及时撤离至安全区。

撤离时应统一指挥,应急抢险组最后撤出,到安全区后由应急支援组负责清点人数。

(6)救援

各工区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救援人数不得低于30人。

接到项目部指挥中心指令后,立即响应;

6.3处置措施

6.3.1地震、洪水、泥石流处置措施

1)较大地震、洪水、泥石流时,全体人员立即停止一切工作,迅速疏散至开阔地。

2)地震、洪水、泥石流不严重时,因立即停止一切工作,疏散至安全地带并注意观察。

3)如果有自然灾害等次生事故发生,抢险组应立即展开救援;支援组开始疏散现场车辆及闲散人员。

6.3.2雷击处置措施

1)如果有人员伤亡发生,立即展开现场救治。

2)如果有火灾等次生事故发生,抢险组应立即展开救援;支援组开始疏散现场闲散人员。

6.3.3台风、暴雨处置措施

1)停止一切户外作业。

2)如果有人员伤亡发生,立即展开现场救治。

3)如果有火灾等次生事故发生,抢险组应立即展开救援;支援组开始疏散现场闲散人员。

4)通过相关信息了解到可能发生台风、暴雨天气时,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防止电器水浸、紧固松散物品。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防护及应急救援器材配备

见附件一。

7.2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

见附件二。

7.3保障要求

1)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由应急抢险组负责做好日常准备,并负责管理和维护。

2)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建立应急救援物资一览表,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性能、配置地点等,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和装备按要求配备到位、数量充足、完好有效。

3)应急物资和装备根据应急需要配置到各部位,定点存放,并做好明显标识。

加强与临近单位的联络沟通,了解其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种类数量,建立应急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附件一防护及应急救援器材配备

1、拆除设备设施

挖掘机、铲车、推土机、金属切割机、电焊机。

2、高空抢险设备设施

汽车起重机、卷扬机、梯子、安全带、安全绳等。

3、建筑抢险设备设施

柴油发电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工程运输车等设备。

4、地下救治设备设施

强光照明、防护装备、通风机、抽排水水泵

5、消防设备设施、器材

消防桶、消防锹、消防钩、便携式灭火器、抽水泵、指挥车。

6、个人防护设备

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服、救生衣、放光背心、应急灯等。

7、医疗支持设备

担架、夹板、氧气、急救箱。

8、通信联络设备

对讲机、移动电话、电话等。

附件二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

1.为加强消防自救能力,各工区、值班室、设备房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具。

2.各工区、值班室、设备房或应配备以下设备,并以专柜安放,设专人管理

2.1手提式灭火器;

2.2消防扳手;

2.3消防斧;

2.4消防头盔;

2.5防毒面具;

2.6口罩;

2.7救生绳;

2.8麻袋或编织袋;

2.9铁撬杆、水泵等

2.10铁锹、消防桶、斗车、沙袋若干,由物资部门确定数量,指定易取地点存放。

3各工区值班点设备房配备消防器具

3.1手提式灭火器不少于2个;

3.2公共区域消防器具配备按消防条例规定。

4使用管理制度:

4.1所有消防设施、设置,是为消防应急时用,严禁在非紧急情况下使用;

4.2配备的消防器具由安装地点的值班员管理,由安全部每月定期进行检查、保养;

4.3严格遵守消防器材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使用。

 

手提灭火器使用规范

1灭火操作

1.1手提灭火器,先将灭火器上、下翻转几次,将干粉筒内的干粉抖松;

1.2扯去铅封,拔出保险销,立于离着火点的有效距离处;

1.3手握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压使干粉喷出,适当摆动喷嘴,使喷雾横过整个火焰根部并逐渐向前推移;

1.4如遇多处明火,可移动位置射施火点,直到火焰安全熄火,不留明火为止,以免复燃;

1.5灭火后,抬起灭火器压把,即停止喷射。

2注意事项

2.1灭火时,不可冲击液面,以防飞溅;

2.2灭火器一经开启后,不能保存,要重新灌气、装粉后才能保证使用;

2.3使用时若遇干粉喷不出情况,应慢慢拧松盖,让气粉喷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