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572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信息大学大学通识教育暨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之三 汇报人李可 拟819汇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通识教育在大陆

三、通识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1、关于通识教育若干共识

2、顶层设计

3、通识教育范畴

4、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5、通识教育实施时间

6、通识教育组织方式

第二次汇报:

四、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

1、基本认识

2、“三种能力”培养(未介绍)

3、以“六史”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未介绍)

4、写作基础(未介绍)

5、通识课程体系

6、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部分介绍)

五、中国信息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设想

1、交流与表达

2、文化与艺术

3、世界与中国

4、科学与技术

5、经济与管理

6、伦理与道德

7、哲学与思维

8、体育与艺术

本次汇报内容:

一是第四部分: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未介绍部分;

二是第六部分: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课程组织与实施建议”;

三是第七部分:

“小结”

作为一所民办高等学校,中国信息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坚持诚信办学,积极探索民办教育发展规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在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1、基本认识(略)

2、“三种能力”培养

2003年改制重组之初,中国信息大学即确定了“服务多元化信息社会,面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实用型信息人才,建设信息化特色大学”的办学定位。

以后,这一表述调整为“服务多元化信息社会,面向大众化高等教育,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培养复合型适用人才”。

学校希望将学生培养成“既有专业特长,又有充分的信息化技能,同时具有一定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适用人才”,希望他们具有个性发展的巨大潜力,希望他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简而言之,就是希望学生具有三种能力——专业能力、信息化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或者具体化为英语听说能力)。

“三种能力”中,信息化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任何领域、任何行业,从事任何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具有普适意义的。

掌握信息化应用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在本专业,而且可以在更加广阔的非专业领域找到用武之地;

掌握英语听说能力,学生的事业空间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国本土,更可以拓展到整个世界。

学校提出,力求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走出校门后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充分的发展空间。

这样说,并不否定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只是与这两种能力相比,学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能力既需要在学校学习和培养,更需要在今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逐步获得,逐步更新。

同时,学校认为,培养具有三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根据自身面临的主客观条件作出的选择。

从主观上说,一方面学校成立的时间不长,在学科建设上还没有形成自身特有的优势,任一单一的学科暂时都难以与其他学校相比,而发挥不同学科交叉融汇的集合优势,也许是一条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可行之路;

另一方面,由于学科设置形成的师资结构特点,使学校拥有比较多的具有一定水平的计算机教师和英语教师,因此有条件也有能力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道路。

从客观上说,一方面,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这一趋势还将延续相当长的时期;

另一方面,从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看,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比比皆是,毕业后能够从事本专业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因此,“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针不但有利于毕业生择业就业,也有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集中力量对提高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有关的两类课程进行重点突破,把计算机课程由原计划的8学分增加到20学分,把英语听说课程由原计划的8学分增加到16学分,并且作为全校通识课安排,每一个学生必修。

这样,在专业课基础上,无论是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学校都为他们设计了高比例的信息化技能课程和英语口语训练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比较熟练的英语交流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是将传统的菜单式讲授转变为案例驱动式的教学,强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实际训练,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基础、网络及信息应用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站设计等。

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实现全机房授课,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英语听说课程的改革强调从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强调学生学了就能用,学多少就能用多少。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从选择教材入手,新教材选用的文章短小精干,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背诵和记忆。

再一点是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背诵英语课文的重要性,强调在熟能生巧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领会,能够记住,能够听懂,能够说出。

3、以“六史”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

从2009~2010学年开始,中国信息大学在教学计划中增设人文类的全校通识课,以及体育、文艺等通识课,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大他们的社会关注,使他们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需要。

换言之,“三种能力”侧重于学生的能力素质,人文类通识课着眼于学生的文化素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通识课程所涉及知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强。

人文类全校通识课主要为“六史”,即:

社会发展史、思想史、科技史、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

以社会发展史为例,学校希望通过系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发挥历史学习的认知功能,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重视事物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因素;

发挥历史学习的借鉴功能,从前人的实践活动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用古人的智慧应对今天的现实生活;

发挥历史学习的教育功能,提高人文素养、思想境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塑造美好的心灵;

发挥历史学习的审美功能,从中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

具体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应当懂得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是相互融合、共同进步;

技术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动力;

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

应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待人类社会;

明白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共性与个性、必然与偶然的对立与统一;

学会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人物;

懂得中国文明发展的独特表现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证明,人类对社会大同的追求源自上古,延续至今。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社会矛盾时,已经借鉴了诸多的社会主义的学说,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也借鉴了诸多市场经济的发展措施。

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因其历史、文化、国情的不同,必然千差万别,盲目照搬别国模式的做法只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和民众的痛苦,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取长补短的做法,才是社会进步的高效快速道路。

中国发展模式已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和尊重,我国人民有能力在推动自身发展和建立更加进步的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决定性作用。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社会发展史选择的教材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撰写的《全球通史》。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一是书中体现的全球史观,即淡化政治方面的内容,使读者从地区史和国别史框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进入“整体世界史”的思考境界;

同时摒弃“西方中心论”,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文明进行同等的思考和考察。

二是现代意识,不仅生动详实地描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对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应对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是通俗易懂,没有教育人的口吻,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解析历史,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历史的深刻,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阅读自学。

四是中国元素,书中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变化有较为清晰的解释;

对于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关于中国的详细介绍。

将中国的历史融入全球历史之中。

《全球通史》与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基础》、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霍金的《时间简史》、比尔·

盖茨的《未来之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证明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4、写作基础

我国高校普遍对写作教学重视不够,忽视对大学生母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不仅理工科学生,甚至文科大学生母语水平及写作能力也不尽人意。

另外,我国高校存在重理论教育,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尽管开设了写作课或《大学语文》等课程,但很多大学生即使学习了理论知识,也因缺乏实际的写作训练,导致写作能力并不强。

《中国教育报》曾指出:

“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没有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并非个别。

”推而广之,汉语言文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没有发表过一篇文学作品也并非个别。

报道指出:

“作为大学生,写作能力不仅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他们的科研能力的提高,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

”(《为何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

》,《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4日)

一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的普遍缺失,同时又是学校可以做而且可能做出成绩的工作,因此,从2011~2012学年开始,学校将《写作基础》正式列入通识教育计划。

《写作基础》教学共安排三个学期(一个学年),6学分。

在所有通识课程中,学分总数和学时长度仅次于英语听说的24学分、六个学期。

将写作纳入通识教育体系,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写作是一种工具,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阐明问题的必要手段;

第二,写作是一种训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表达更符合逻辑;

第三,写作是一种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接触很多新鲜事物,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活跃;

第四,写作是一种工作,从学生今后的职业前景着眼,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以“写作”为职业,即使从事其他工作,也可以以“写作”为基本的职业能力或工作手段,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第五,教育发达国家通常将写作课程纳入学生能力训练范畴,甚至作为主要的能力素质训练内容。

《出国与就业》一篇文章提到: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体现,提高写作水平,能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意味着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意味着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提高写作水平提升就业能力》,《出国与就业》2010年第8期)

从小学的“作文”开始,学生们接触写作已有很多年,对于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着眼点在作文的“文”上,比较强调文章的形式与规则,学生模仿老师的范文,加上一些修饰美化,即可取得不错的成绩;

大学写作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发现”上,强调书面语言对生活的反映、对思想的表达,启发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即通过“双重转化”,解决第一重转化“写什么”和第二重转化“怎么写”的问题。

教学方法上,一是强调写作练习,强调本课程的重点不在“学”,而在“习”,要求学生多看、多想、多练,特别是多写,通过完成必要的写作训练,“从游泳中学习游泳”,从写作中学习写作。

二是重点帮助学生解决确定主题(立意)的问题,包括在众多的材料中如何提炼主题,用鲜明生动的主题体现人、事、物的灵魂和精神价值,提升作品的社会意义;

也包括受领写作任务后,如何根据确定的主题选择必要的材料,通过丰富翔实的材料说明和烘托主题。

三是指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熟悉的、能够把握的事物中选择题材,确定主题,展开写作,以此减少学生寻找题材的压力,能够集中精力于基本的写作训练。

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学校将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第一,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能够写出“象样”的文章,把道理说明白,语法上没有大的毛病;

第二,对少数优秀学生而言,争取写出“好”文章,这里的“好”,既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也包括文章表达阐述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第三,对所有学生而言,通过写作训练,使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概括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改善。

5、通识课程体系(略)

中国信息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

精神层面的通识教育既是一种信心的树立,也是一种育人模式的探索;

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融会贯通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相关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以训练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为目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并及时向学生介绍社会生活的新动向、新成果,培养学生不断学习新事物、勇于探索创新之路的良好学风;

学校合并假期、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等综合措施,方便学生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地带获得有利的社会实践机会;

学校鼓励学生广泛收集产业信息,以尝试研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各种方案为内容,制作毕业作品,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

学校积极举办各类时事讲座和讨论,鼓励学生开阔视野,胸怀天下;

学校开办了诸如志愿者协会、文学社、创业者协会等各类学生活动社团,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尽管中国信息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进行数年,有了一些体会,受到多数师生认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毕竟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还在尝试之中,成功经验较少。

作为一所教育资源并不丰富的民办学校,敢于提出并大张旗鼓地实施通识教育,中国信息大学的精神难能可贵,但正因为缺乏现成经验的参照,这一探索还有许多需要磨合完善之处。

(1)组织方式

目前,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基础教育系(原基础教育学院)。

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全部进入基础教育系,集中接受为期两年的通识课程学习。

学生大二结束前选报专业。

大三时进入各专业系继续学习。

学生在基础教育系学习期间可以少量选修专业课程,进入专业系后继续选修未完成的通识课程。

这种模式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完成通识课程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能力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以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便于通识课程教学的规划、组织与实施,特别是有利于与通识课程相关的课下活动的组织,管理责任明确。

学生共处于一个教学管理单元,学习同样的课程,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相近,有共同的德育导师,面对的困惑大致相似,可以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三是学生入学后不急于选择专业,而是将这一可能影响其职业前景的选择留待进入大学两年之后。

这时,他们对大学生活已经逐步适应,对于社会的了解更加全面,对于职业和职位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自身的评价更加客观,有利于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学生在大二升入大三期间有一次教学管理单元调整,可能需要一个不太长的适应期;

二是有的学生急于选修专业课,影响通识课程学习的专注程度。

2013~2014学年开始,学生在基础教育系学习的时间调整为一年,大二时升入专业系。

(2)选课与学分

中国信息大学实行选课制,根据教学时间确定课程基本学分(如课程占用较多教学资源则以附加学分体现),学生修满200学分即可申请毕业。

目前,通识课程共计82学分,约占毕业总学分的40%。

学校实行三学期制教学,每学期10个教学周。

四年共计12个学期,每学期平均16学分左右。

考虑到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迫切心情,同时考虑到通识教育是大学四年的一贯任务,学校并不要求学生在大二之前修完全部通识课程,而是允许学生在通识课和专业课之间交叉选课,同时在各年级课程安排上,遵循通识课由多渐少、专业课由少渐多的原则,使学生彼此兼顾。

学校对学生选课给予指导,建议学生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科学选课,如先选通识课再选专业课,选择专业课时优先考虑先修课程等,同时赋予网上选课系统类似的功能。

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选课与学校开课计划大体一致,部分学生进入专业课较早较快,一些学生大三大四专业课基本修完时才集中精力选修通识课。

(3)存在问题

第一,认识。

对于通识教育的目和意义,原则上没有不同意见。

但是,通识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通识教育应当包括哪些内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课程如何组织,管理层和教师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导致执行过程中的莫衷一是和各行其事。

有些课程虽然列在通识课程框架之内,但是与通识教育的本质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组织。

虽然基础教育系(学院)主要承担通识教育任务,但其教育对象仅为大一或大二学生。

全校性的通识教育管理责任并不明确,一方面,通识教育的研究、课程设置及组织实施缺乏系统设计;

另一方面,通识教育的效果缺乏客观有效的检验评价。

第三,课程。

虽然开设了20余门通识课程,但是课程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究其原因,一是课程的设置取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系统的论证和利害权衡;

二是有些课程简单地将专业教学内容移植到通识教学之中,忽略了非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

第四,师资。

学校目前规模不大,教师数量有限,加上学科限制的因素,有些课程虽然想开,但是囿于缺少合适的教师,心有余力不足。

第五,选课。

通识课程开设较少,同时多为必修课程,学生选课余地不大,一般只能在上课时间或授课教师间选择,而不能任选课程。

五、中国信息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设想(略)

六、中国信息大学通识课程组织与实施建议

通识教育如何组织、如何实施,中国信息大学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并且不断进行着调整与改进。

结合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的通常作法及笔者的体会,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1、统筹规划

目前,中国信息大学没有设置实体性的通识教育机构,通识教育计划的制定、课程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缺乏前期的充分论证。

通识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往往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裁定,受专业局限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考虑难免不够周全。

为使通识教育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建议学校设立两级实体性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一是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委员会(参考名称),负责研讨通识教育理念,审定通识教育规划。

委员会主任由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包括教学管理部门和各学院(系)领导,以及部分担负通识课程教学工作的资深教师。

参照中国信息大学目前的机构设置,在不增加机构编制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将此职能并入学术委员会,或者在学术委员会下专设通识教育委员会。

二是管理层面的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办公室,负责制订通识教育计划,监督和协调通识教育实施。

通识教育是全校性的任务,目前情况下很难由某一学院(系)或某一部门单独承担,因此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办公室只能是一个管理部门,而不是一个实施机构。

方案一:

设置专门机构,以通识教育管理为基本业务;

方案二:

此职能赋予教务处,配置精干人员,专司其职。

(2)任务分工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机构是各系(学院)。

基础教育系(学院)以通识教育为基本任务,既是一个管理单元,负责新生入学后前两年(现已调整为一年)的管理;

又是一个教学机构,负责公共基础类通识课程如世界与中国、科学与技术、伦理与道德、哲学与思维,以及英语口语、写作基础、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各专业系(学院)负责相关专业领域课程的通识教学任务,如信息工程系(学院)负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经济管理系(学院)负责经济学基础、企业与企业管理等课程教学,艺术设计系(学院)负责艺术鉴赏、美术等课程教学。

各系(学院)之间是平行关系,互不统属,需要注意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科学分配教学任务。

一方面,每一课程都应有相应的归属系(学院),都应有研究、分析、考核、管理的部门;

另一方面,每一系(学院)都应提供本专业适宜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计划之内,使非本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及基本知识。

二是科学把握通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一方面,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最新知识,实现“通”、“博”,所谓“厚基础、宽口径”,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和职业选择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毕竟不是专业教育,不能用专业教育的标准要求通识教育,也不能将专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原封不动地移植到通识教育课堂,而应当根据通识教育的课程要求,有所取舍,有所整合。

比如经济学基础课程,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的需求肯定不一样;

比如艺术鉴赏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显然较为浅显,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则可能恰如其分。

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学生如果对某些课程有兴趣有需要,可以继续钻研,提高专业水平。

(3)德育入课

德育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信息大学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设置德育班、设立德育导师、编写德育教材、组织德育班会、组织全校性德育讲座,等等。

但是,由于德育教育、特别是日常的德育教育因时因人而异、针对性强、难以预先设计的特殊性,德育教育往往呈现随机性的即时性,很难形成固定的体系和持续稳定的内容,缺少适应范围相对宽泛的教材。

加之德育教育没有进入课程体系,不计算学分,与学生毕业与否没有直接联系,使得有些学生、包括个别教师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德育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的某些课程已经具有德育教育的性质,如哲学、世界与中国、心理与健康、法律基础等。

问题主要在于与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的那一部分德育教育,即经常性的、对学生学习、生活及心理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其内容可能零散,其形式可能琐碎,但其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为加强这一部分德育内容的教育力度,建议将其纳入统一的课程体系:

第一,在界定“德育”范畴的基础上,选择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按照课程设置要求,规定各内容板块的学时。

即“德育”课程包含不同内容的德育教育板块,不同内容德育教育板块共同组成“德育”课程,并与其他课程一起,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德育需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安排德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如针对新生进行适应大学生活的教育,针对老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育,针对即将毕业学生进行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教育。

第三,组织相关教师对“德育”课程进行研究,编写德育教材。

德育教材应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学科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并符合学生需要。

第四,建议以“讲座”为德育教育主要形式,在传达课程精神实质及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体现教师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与表达,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第五,配合课堂教学,组织相应的讨论和实践活动,作为德育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帮助学生领会课程意义。

第六,设定德育课程学分,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德育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资格。

(4)课程形式

通识教育不仅课堂教学一种形式,从保证教学效果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角度出发,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除讨论、活动、实践等形式外,建议特别重视以“系列讲座”作为通识课程实施的重要方法。

以上述“通识课程体系设想”为例,一是以校外资源为主的“世界与中国”系列讲座,二是以校内资源为主的“德育”素列讲座。

系列讲座有利于讲座者不拘泥于现成教材,充分阐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扩大学生的视野;

同时,因为同一课程中包含不同内容、不同讲座者的“系列”特征而丰富多采,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选课学分

中国信息大学实行选课制基础上的学分制,以学分标识学生的学习量和毕业条件。

关于选课,建议:

第一,通识课程开设注意“量”的规定,以为学生提供选择的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