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7950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配离子中心离子氧化数配位数

(1)[Zn(NH3)4]2++24

(2)[Cr(en)3]3++36

(3)[Fe(CN)6]3-+36

(4)[Pt(CN)4(NO2)I]2-+46

(5)[Fe(CN)5(CO)]3-+26

(6)[Pt(NH3)4(NO2)Cl]2++46

4、指出下列化合物中的配离子、中心离子及其配位数。

化合物配离子中心离子配位数

(1)3KNO2·

Co(NO2)3[Co(NO2)6]3-Co3+6

(2)Co(CN)3·

3KCN[Co(CN)6]3-Co3+6

(3)2Ca(CN)2·

Fe(CN)2[Fe(CN)6]4-Fe2+6

(4)2KCl·

PtCl2[PtCl4]2-Pt2+4

(5)KCl·

AuCl3[AuCl4]-Au3+4

(6)CrCl3·

4H2O[Cr(H2O)4Cl2]+Cr3+6

5、命名下列配合物和配离子。

(1)(NH4)3[SbCl6]六氯合锑(Ⅲ)酸铵

(2)Li[AlH4]四氢合铝(Ⅲ)酸锂

(3)[Co(en)3]Cl3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4)[Co(H2O)4Cl2]Cl氯化二氯四水合钴(Ⅲ)

(5)[Co(NO2)6]3-六硝基合钴(Ⅲ)配离子

(6)[Co(NH3)4(NO2)Cl]+一氯一硝基·

四氨合钴(Ⅲ)配离子

6、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Cu(NH3)4]SO4

(2)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Ⅲ)[Co(NH3)3(H2O)Cl2]Cl

(3)六氯合铂(Ⅳ)酸钾K2[PtCl6]

(4)二氯·

四硫氰合铬(Ⅱ)酸铵(NH4)3[Cr(SCN)4·

Cl2]

7、有两种配合物A和B,她们的组成为21.95%Co,39.64%Cl,26.08%N,6.38%H,5.95%O,并根据下面的实验结果,确定它们的配离子,中心离子和配位数。

(1)A和B的水溶液却呈微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时,有氨放出,同时析出Co2O3沉淀

(2)向A和B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时却生成AgCl的沉淀

(3)过滤除去两种溶液的沉淀后,再加硝酸银均无变化,但加热至沸时,在B的溶液中又有AgCl沉淀生成,其质量为原来析出沉淀的一半。

首先求化学式,根据各元素在配合物中所占的百分比来求原子个数比。

Co∶Cl∶N∶H∶O=

=0.37∶1.12∶1.86∶6.38∶0.37=1∶3∶5∶17∶1

化学式为CoCl3N5H17O或CoCl3(NH3)5·

H2O

(1)水溶液呈酸性,说明NH3在内界,均与Co3+配位,当加入碱并加热至沸时,配离子被破坏而放出氨气,同时析出Co2O3沉淀。

(2)说明在外界含有Cl-,所以加入AgNO3都生成AgCl沉淀。

(3)说明B配合物中内界的Cl-仅为外界的一半,即两个Cl-在外界,一个Cl-在内界。

∴中心离子配位数

A:

[Co(NH3)5·

(H2O)]3+Co3+6

B:

Cl]2+Co3+6

10根据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的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

(1)要点:

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相结合:

①配位体必须具有孤对电子,而中心离子(或原子)必须具有空的能量相近的价电子轨道。

以容纳配位体的孤电子对。

这是形成配合物的必要条件。

②在配位体的作用下,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空轨道首先进行杂化,形成数目相同的,能量相等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接受配位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形成σ配键。

③杂化轨道的类型不同,其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也不同,可以根据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的杂化轨道中d轨道能量不同,分为低自旋(内轨型)配合物和高自旋(外轨型)配合物。

低自旋配合物比高自旋配合物稳定。

(2)配离子的空间构型,配位数等,主要决定于中心离子(或原子)杂化轨道的数目和类型。

如sp3d2或d2sp3杂化,为八面体。

(3)价键理论在解释配离子空间构型,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磁性、稳定性等问题上取得一定成就。

但存在着局限性。

①[Fe(CN)6]3-:

Fe3+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5

3d4s4p

Fe3+

在配位体CN-的作用下,Fe3+的5个3d电子发生了重排,重配对,腾出2个空的3d轨道,此时Fe3+形成了d2sp3杂化轨道,6个CN-中配位原子碳的孤对电子对填入到杂化轨道成键,形成正八面体配离子

[Fe(CN)6]3-

d2sp3杂化

③[Cr(H2O)5Cl]2+:

Cr3+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3:

Cr3+

Cr3+的3d中有两个空轨道,Cr3+采取了d2sp3杂化,形成了6个能量相等的d2sp3杂化轨道。

5个H2O分子氧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和Cl-上的孤电子对分别填入杂化轨道中,形成八面体配离子。

[Cr(H2O)5Cl]2+

⑤Ag+的价电子层结构为4d10:

4d5s5p

Ag+

[Ag(CN)2]-

sp杂化

由于Ag+的4d价轨道已全充满,所以只采取sp杂化与2个CN-形成直线型配离。

⑥Fe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64s2

3d4s4p

Fe

[Fe(CO)5]

dsp3杂化(三角双锥)

Fe原子在CO的影响下,4s的2个电子合并到3d轨道中,而3d轨道中另二个单电子合并到一个轨道里,此时3d腾出一个空轨道,形成dsp3杂化轨道与5个CO的分子形成了三角双锥的配合物,而且Fe原子的3d轨道中有4对孤电子对,CO分子中C有空轨道,又形成了反馈键,使它们键间结合力更强些。

11、写出下列八面体构型或平面正方形构型的配合物的可能几何异构体。

(1)[Cr(H2O)4Br2]Br·

2H2O二水合一溴化二溴四水合铬(Ⅲ)

顺式反式

(2)[Co(NH3)3(NO2)3]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3)[PtPyNH3ClBr]一溴一氯一氨吡啶合铂(Ⅱ)

补充题:

根据实验测得的磁矩数据判断下列各配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成键轨道,哪些属于内轨型,哪些属于外轨型。

(1)[Fe(H2O)6]2+μ=5.3B·

M

(2)[Fe(CN)6]4-μ=0B·

(3)[Ni(NH3)4]2+μ=3.2B·

(4)[Co(NH3)6]2+μ=4.26B·

(5)[CuCl4]2-μ=2.0B·

配合物中含有由(n-1)dnsnp组成的杂化轨道,这种配合物称为低自旋配合物或称内轨型配合物。

中心离子仍保持其自由离子状态的电子结构。

配位体的孤电子对仅进入外层空轨道而形成sp、sp3或sp3d2等外层杂化轨道的配合物,称为高自旋配合物或称外轨型配合物,用磁矩的降低来判断内轨型配合物的生成。

配合物磁性的大小以磁矩μ来表示,μ与成单电子数n的关系:

μ=

Mμ=

n=4

有4个未成成对电子,可见Fe2+3d轨道没有参加杂化,它的杂化轨道是sp3d2,是外轨型。

Mn=0可见Fe2+以d2sp3杂化,为内轨型

n=2

Ni2+杂化轨道是sp3,是外轨型

n=3

Co2+杂化轨道是sp3d2,是外轨型

3d4s4p4d

Co2+

[Co(NH3)6]2+

sp3d2杂化

如[Co(NH3)6]3+u=0n=0Co2+以d2sp3杂化,为内轨型

(5)[CuCl4]2-u=2.0B·

Mn=1Cu2+以dsp2杂化,为内轨型

12、试用配合物化学知识来解释下列事实

(1)为何大多数过渡元素的配离子是有色的,而大多数Zn(II)的配离子为无色的?

由于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的d轨道未充满,当吸收一定光能后,就可产生从低能级的d轨道向高能级的电子跃迁,从而使配e离子显颜色;

而Zn(II)离子的d轨道是全充满的,不能发生d-d跃迁,因而无色。

(2)为什么多数的Cu(Ⅱ)的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大多数Cu(Ⅱ)的配离子为平面正方形是因为Cu2+的价电子层结构是3d9,在形成配离子过程中,由于配位体的影响,使3d轨道被激发到4p轨道上,空出一个3d轨道,形成dsp2杂化,即:

Cu2+

dsp2杂化

dsp2杂化轨道成键的配离子则为平面正方形。

(3)HgS为何能溶于Na2S和NaOH的混合溶液,而不溶于(NH4)2S和NH3·

H2O中?

因为在Na2S和NaOH混合溶液中,溶液为强碱性,S2—水解程度小,[S2—]大,加HgS时,形成Na2[HgS2]配合物而溶解

HgS+Na2S==Na2[HgS2]

而在(NH4)2S和NH3·

H2O中为弱碱性,由于NH4+与S2—的双水解S2—浓度小,加HgS时,不能形成[HgS2]2—,则HgS不溶于(NH4)2S和NH3·

H2O中,而溶于Na2S和NaOH溶液中。

(4)何将Cu2O溶于浓氨水中,得到溶液为无色?

因为Cu2O溶于氨水中,形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Cu(NH3)2]+,

Cu2O+4NH3·

H2O==2[Cu(NH3)2]+(无色)+2OH-+3H2O

但[Cu(NH3)2]+很快在空气中氧化成兰色[Cu(NH3)4]2+

(5)为何AgI不能溶于过量氨水中,却能溶于KCN溶液中?

因为AgI的溶度积很小,NH3的配位能力不如CN—强,CN—能夺取AgI中的Ag+生成更稳定的[Ag(CN)2]—而使AgI溶解,而NH3却不能,因而AgI不能溶于过量氨水却能溶于KCN中。

(6)AgBr沉淀可溶于KCN溶液中,但Ag2S不溶。

因为Ag2S的Ksp远小于AgBr的Ksp,以至于CN—不能与之配位形成易溶的配合物,而AgBr却能与CN—作用,生成[Ag(CN)2]—,而使AgBr溶解。

(7)为何CdS能溶于KI溶液中?

CdS能与I—生成十分稳定的[CdI4]2—配离子,使CdS溶解。

(9)为何用简单的锌盐和铜盐的混合溶液进行电镀,锌和铜不会同时析出。

如果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NaCN溶液就可以镀出黄铜(铜锌合金)?

因为

,Cu2+的氧化性比Zn2+的氧化性要强,所以用简单的锌盐和铜盐混合溶液电镀时,Cu比Zn先析出,所以不会同时析出,加入NaCN后,Zn2+和Cu2+都形成配离子[Zn(CN)4]2—,[Cu(CN)4]2—,电极电势值都降低。

,二者的电极电势几乎相等,得到电子的能力相同,因而同时析出锌、铜。

(10)化合物K2SiF6,K2SnF6和K2SnCl6都为已知的,但K2SiCl6却不存在,试加以解释

因为F—半径较小,在Si(Ⅳ)和Sn(Ⅳ)周围均可容纳下6个F—,因而K2SiF6,K2SnF6存在;

Cl—半径较大,同时Sn(IV)半径也较大,使得Sn(Ⅳ)周围也可容纳得下6个Cl—,因而K2SnCl6也存在。

Si(IV)半径较小,而Cl—半径相比之下较大,因而Si(IV)周围不能容纳6个Cl—,而只能容纳4个Cl—,因而不存在K2SiCl6

14、0.1mol·

L—1AgNO3溶液50mL,加入密度为0.932g·

L—1含NH318.24%的氨水30mL后,加水冲稀到100mL,求算这溶液中Ag+、[Ag(NH3)2]2+和NH3的浓度?

已配位在[Ag(NH3)2]2+中的Ag+、占Ag+离子总浓度百分之几?

先求出混合后始态的Ag+和NH3的浓度

[Ag+]=

=0.05mol·

L—1

[NH3]=

=3mol·

AgNO3和NH3水混合后发生了下面配位反应

Ag++2NH3==[Ag(NH3)2]+

NH3的起始浓度较大,因此配位剂是过量的。

又因[Ag(NH3)2]+稳定常数较大,可以认为Ag+全部转化为[Ag(NH3)2]+配离子,那么溶液中的[Ag(NH3)2]+应为0.05mol·

L—1,剩余氨的浓度为3-2×

0.05=2.9mol·

L—1。

配离子在溶液中存在配位平衡,还会离解出部分Ag+和NH3。

设平衡时[Ag+]为x,平衡时溶液中的[Ag+]、[NH3]、[Ag(NH3)2]+由配位平衡计算:

Ag++2NH3==[Ag(NH3)2]+

起始浓度3-2×

0.05=2.90.05

平衡浓度x2.9+2x0.05-x

=

=1.7×

107

因x值很小,可视为0.05-x≈0.052.9+2x≈2.9

[Ag+]=x=

=3.7×

10-10mol·

[NH3]=2.9+2x(3.7×

10-10)≈2.9mol·

[Ag(NH3)2+]=0.05-3.7×

10-10≈0.05mol·

已配位在[Ag(NH3)2]+中的Ag+占Ag+总浓度的百分数:

×

100%≈100%

可视为Ag+已经100%的配合。

P775,15、解:

AgCl溶解在KCN中的反应如下:

AgCl+2CN-==[Ag(CN)2]-+Cl-

平衡常数表示为:

K=

上述平衡式的分子和分母各乘以[Ag+],得

如AgCl不生成沉淀,则Ag+应基本上全部转化为[Ag(CN)2]-,因此可以假定溶液中

[Ag(CN)2-]=2.5mol·

L—1[Cl-]=0.41mol·

L—1代入上式得

=1×

1021×

1.56×

10-10

[CN-]=

=2.6×

10-6mol·

如果不使AgCl沉淀生成,溶液中最低的自由CN-浓度是2.6×

16、在1L原始浓度为0.10mol·

L—1的[Ag(NO2)2]—离子溶液中,加入0.20mol的晶体KCN,求溶液中Ag(NO2)2—,Ag(CN)2—,NO2-和CN—等各种离子的平衡浓度(可忽略体积变化)。

配位反应为[Ag(NO2)2]—+2CN—==[Ag(CN)2]—+2NO2—

K很大,使配位反应向生成[Ag(CN)2]—方向进行趋势很大。

因此:

在[Ag(NO2)2]—中加足量KCN时,[Ag(NO2)2]—几乎完全生成[Ag(CN)2]—,则溶液中。

[Ag(CN)2]—=0.1-x[NO2—]=0.2—2x

[Ag(NO2)2]—=x[CN—]=2x

代入上式:

x=[Ag(NO2)2]—=8.7×

10—8mol·

[NO2—]=0.2—8.7×

10—8×

2≈0.2mol·

[Ag(CN)2]—=0.1—8.7×

10—8≈0.1mol·

[CN—]=2×

8.7×

10—8=1.7×

10—7mol·

17、阳离子M2+可形成配离子[MCl4]2—,其不稳定常数为1.0×

10—21。

MI2的溶度积为1.5×

10—15。

计算在1L溶液中欲使0.010molMI2溶解,所需Cl—的物质的量。

MI2溶解在Cl—中的反应如下:

MI2+4Cl—=MCl42—+2I—

K很大。

如使0.010molMI2溶解,M2+几乎全部转化为[MCl42—],因此假设溶液中

[MCl4]2—=0.01mol·

L—1,[I—]=2×

0.01=0.02mol·

18、解:

首先根据配位平衡求出Ag+浓度,其次分别求出离子积来判断是否都能产生沉淀,设[Ag+]为x

Ag++2CN-==[Ag(CN)2]-

起始浓度:

000.1

平衡浓度:

x2x0.1-x

1021

很大,x值很小,可视0.1-x≈0.1

[Ag+]=x=2.92×

10-8mol·

[Ag+][Cl-]=2.92×

10-8×

0.1=2.92×

10-9>

,所以有AgCl沉淀产生

同理,[Ag+][I-]=2.92×

,所以也有AgI沉淀产生。

22、判断下列配位反应的方向

(2)[Cu(CN)2]—+2NH3==[Cu(NH3)2]++2CN—

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可以根据配合物[Cu(NH3)2]+和[Cu(CN)2]—的稳定常数,求出反应的平衡常数来判断。

计算出K值很小,配位反应向生成[Cu(CN)2]—的方向移动,因此,在[Cu(NH3)2]+的溶液中,加入足够的CN—时,[Cu(NH3)2]+被破坏而生成[Cu(CN)2]—。

(3)[Cu(NH3)4]2++Zn2+==[Zn(NH3)4]2++Cu2+

,将等式右边分子和分母各乘以[NH3]4

K值小,配位反应逆向进行,即向[Cu(NH3)4]2+生成的方向进行。

23、计算反应CuS(s)+4NH3==[Cu(NH3)4]+S2—的K值,评述用氨水溶解CuS的效果。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计算结果表明,CuS在氨水中较难溶(溶解效果差)。

用NH3·

H2O处理含Ni2+和Al3+离子的溶液,起先得到有色沉淀,继续加氨,沉淀部分溶解形成深兰色的溶液。

剩下的沉淀是白色的,再用过量的碱溶液(如NaOH溶液)处理,得到澄清的溶液。

如果往澄清溶液中慢慢地加入酸,则又形成白色沉淀,继续加酸则沉淀又溶解,写出每一步反应的配平离子方程式。

用氨水处理含有Ni2+和Al3+溶液,起先得到有色沉淀,有色沉淀是含有Ni2(OH)2SO4和Al(OH)3,Ni2(OH)2SO4为浅绿色沉淀,Al(OH)3为白色沉淀,白色和浅绿色混起来就称为有色沉淀。

2NiSO4+2NH3·

H2O==Ni2(OH)2SO4↓+(NH4)2SO4

Al3++3NH3·

H2O==Al(OH)3↓+3NH4+

继续加氨水,沉淀部分溶解形成深兰色溶液,兰色溶液是Ni(NH3)6]2+。

(兰色,兰紫色,各书不一致)

Ni2(OH)2SO4+12NH3==2Ni(NH3)6]2++2OH—+SO42—

剩下的沉淀是白色的Al(OH)3,Al(OH)3不溶于过量氨水形成配合物。

但溶于过量NaOH,生成无色的Al(OH)42—溶液。

Al(OH)3+OH—==[Al(OH)4]2—

如果在清液中慢慢加入酸,则生成Al(OH)3的白色沉淀,继续加入酸又变成了Al3+。

Al(OH)42—+H+==Al(OH)3↓+H2O

Al(OH)3+3H+==Al3++3H2O

26、已知Au++e==Au的

,试计算下列电对的电势

(1)[Au(CN)2]—+e==Au+2CN—

(2)[Au(SCN)2]—+e==Au+2SCN—

首先计算[Au(CN)2]—和[Au(SCN)2]—在平衡时离解出Au+的浓度,其次按奈斯特方程分别求

值。

Au++2CN—==[Au(CN)2]—

按题意,配离子和配位体的浓度应为1mol·

L—1,则

mol·

(2)同理:

30、在水溶液中Co(III)离子能氧化水

Co3++e-=Co2+

已知[Co(NH3)6]3+的稳定常数为1.4×

1035,而[Co(NH3)6]2+为2.4×

104。

试证[Co(NH3)6]3+配离子在

氨水溶液中不能氧化水。

解:

在标准状态下Co3+能氧化水,是因为:

所以能氧化水。

但加入了配位剂NH3以后Co3+、Co2+都能形成配合物

Co3++6NH3==[Co(NH3)6]3+

Co2++6NH3==[Co(NH3)6]2+

当[Co(NH3)6]3+==[Co(NH3)6]2+=[NH3]=1mol·

L—1时,

根据奈斯特方程式:

其次计算在1mol·

L—1氨水中的[OH—]

NH3·

H2O==NH4++OH—

由于O2+2H2O+4e—==4OH—

所以在1mol·

L—1氨水中[Co(NH3)6]3+不能氧化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