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6790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4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docx

聚合物制备复习范围

2015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范围

一、基本概念与简述题

1、聚合物生产过程

3、工业的原料来源

4--5,10--11反应器%%%

6、搅拌器

7、挡板、导流桶

8--9分离、后处理

12、停留时间分布

【13-25聚合方式】(13、本体聚合;14、溶液聚合;15-16,44悬浮聚合;17--24乳液聚合;25、熔融缩聚提高分子量PET)

27、催化剂

【26+28-43+45树脂】(26合成树脂与塑料MMA、聚甲醛POM、环氧树脂EP、酚醛树脂PF;28--33聚乙烯PE,聚丙烯PP;34--40聚苯乙烯PS;41--43+45PVC聚氯乙烯;46、双峰分布;47、ABS,乳液掺混)

【48--52工程塑料】(48、工程塑料;49、POM聚甲醛;50、PC聚碳酸酯;51、热固性树脂;52、线型酚醛树脂PF)

【53--64橡胶】(53、橡胶BR、SBR、IIR、EPM、NBR、ACR;54--56顺丁橡胶BR;57--60丁苯橡胶SBR;61、聚异戊二烯;62、SBS;63、丙烯酸酯ACM、丁苯橡胶SBR;64、乙丙橡胶EPM、EPDM)

65、成纤高聚物

【66--72合成纤维】(66、合成纤维PET、PA、PAN、PU、PVA;67、聚酯(PET)提高线型缩聚物分子量;68--69聚酰胺PA;70--71聚醋酸乙烯PVAc;72、聚丙烯腈PAN)

设计方式

① A-PSt:

分子量分布≤1.1,相对数均分子量≤100,000 

根据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要求,确定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采用溶液聚合实施方法,采用釜式反应器,采用间歇操作,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② B-PSt:

球状粒料,粒径~1mm或更大,相对数均分子量≤100,000 

根据产品形态要求,确定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采用悬浮聚合实施方法,采用釜式聚合反应器,采用间歇操作,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③ C-PSt:

粉料,粒径约50~300nm 

根据产品形态要求,确定采用自由基聚合,采用乳液聚合实施方法,采用釜式聚合反应器,采用间歇操作,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④D-PSt:

透明粒料,相对数均分子量≤200,000 

根据产品形态要求,确定采用自由基聚合,采用本体聚合实施方法,采用釜式或塔式聚合反应器,采用间歇或连续操作方式,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⑤E-PSt:

相对数均分子量≥400,000,且必须采用自由基聚合。

 

根据产品要求,采用自由基聚合,采用本体聚合实施方法,采用理想混合反应器,控制聚合温度较低,控制转化率较低(40~60%),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⑥1-PVC:

粉状粒料,粒径~1mm或更大:

悬浮

⑦2-PVC:

粉料,粒径约50~300nm:

乳液

⑧3-PVC:

粉料,粒径约50~300nm,且粒径双峰分布:

种子乳液聚合

一、基本概念与简述题

1、聚合物生产过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

聚合物制备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1)聚合物生产过程的内容一般包括原料的制备或精制、催化剂体系的准备与精制、聚合过程、分离过程、处理过程(脱水干燥)、回收过程。

其中生产准备工序可包括。

有些产品可以省去聚合物分离及后处理工序。

(2)聚合物制备工程的内容包括:

1、合理设计及选用最佳聚合实施方法,相应反应器;2、合理选用原料、催化剂的制备或精制工序;3、合理选择和设计后处理工序设备,过程优化或系统化及其控制方法

2、举例说明如何选择一种或几种聚合物所采用的不同聚合实施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

目标聚合物采用何种聚合实施方法,首先由单体的性质决定,其次由选择的催化剂的性质决定,然后再考虑产品的用途和性能来决定。

3、聚合物工业的原料来源有哪些?

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

简述乙烯、丙烯、异丁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制备方法。

单体或有机溶剂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

(1)来源:

石油、天然气;煤炭、油页岩;废弃物;生物资源。

可再生:

生物资源(动物、植物、微生物)

不可再生:

化石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油页岩),废弃物,可燃冰

(3)单体加适量阻聚剂、有机溶剂用棕色试剂瓶密封保存

4、反应器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反应器按照操作形式如何分类及其特点?

答:

作为聚合反应器必须具备如下特征或功能:

具有一定体积、足够传热面积的散热系统、保证物料混合均匀的混合装置

按操作方式分,聚合反应器又可分为间歇聚合反应器、连续聚合反应器和半连续聚合反应器

间歇特点:

物料浓度随时间不断变化,非稳态过程;操作灵活,弹性大,投资小;需较多辅助时间,设备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不易均匀;常用釜式反应器

半连续:

可以控制聚合的放热;控制聚合物的结构;控制聚合的反应速率(主要:

乳液聚合(丙烯酸酯类))

连续:

反应器内任一点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属于稳态过程;生产能力高,易实现自动控制,适于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均一。

%%%采用间歇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和单级理想混合反应器进行活性阴离子聚合制备SSBR,请说明三种反应器对产物结构影响。

答:

活性阴离子聚合其活性中心是阴离子,在没有活泼氢、氧气等杂质存在时,具有很长的寿命。

间歇:

一次性加料,活性中心增长时间相同,所得SSBR具有分子量分布很窄的特点。

平推流:

物料连续加入,引发剂也连续加入,生成的活性阴离子中心增长时间也相同,所得SSBR具有分子量分布很窄的特点。

理想:

物料连续加入,引发剂也连续加入,生成的活性阴离子中心存在停留时间分布,活性中心增长时间有很大差异,导致得到的SSBR分子量分布较宽。

 

5、聚合反应器按照结构特征分类有几种?

釜式反应器的结构特征及搅拌附件的安装;釜式聚合反应器的除热方式及其所适用的场所。

答:

(1)按结构特征分为釜式、塔式、管式、流化床(塔式的一种)、挤出机、特殊形式的(表面更新)聚合反应器。

(2)·釜式反应器结构主要含釜体、换热装置、搅拌装置及附件、密封装置和其他结构。

·搅拌附件主要有挡板和导流筒。

·挡板的安装以搅拌雷诺数NRe判断:

NRe<20,一般无需挡板;NRe=20-10^(3-4),不完全挡板(小于4块);NRe>10^(3-4),完全挡板(4块)。

·导流筒的安装:

推进式搅拌器,导流筒套在桨叶的外面;涡轮式搅拌器,套在桨叶的上方。

(3)除热方式有:

夹套冷却(主要)、夹套附加内冷管、内冷管、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回流冷凝器、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预冷。

乳液常用:

夹套冷却、内冷管、回流冷凝器、反应介质预冷;悬浮常用:

夹套冷却、回流冷凝器、反应介质预冷。

(4)聚合釜型式多变,广泛应用于低粘度的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也用于高粘度的本体和溶液聚合、缩聚。

6、搅拌器有哪些种类?

各有何特点?

如何选用搅拌器?

答:

(1)搅拌器主要有桨式、螺旋推进式、涡轮式(透平式)、螺轴式、框式、锚式、螺带式几种。

桨式又可分为平桨和折叶桨两类,透平式也可分为折叶式和平桨及后掠式。

(2)桨式、螺旋推进式、涡轮式(透平式)主要用于粘度较低的体系进行分散、溶解、混合;

螺轴式、框式、锚式、螺带式主要用于高粘度体系分散、聚合等

(3)搅拌器基本要求是保证物料的混合;消耗最小的功率;所需费用最低;操作方便,易于制造和维修。

选择依据是物料的粘度和反应器的体积、搅拌目的。

7、挡板、导流桶作用是什么?

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在实际安装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挡板和导流桶的作用就是改变流体的运动路程,从而达到消除旋涡,促进物料的充分混合,加强传质传热的功能。

挡板:

作用:

消除漩涡和涡流,改善流动效果;安装:

一般相距90°,垂直安装,并留有挡板宽度1/6的空隙;

导流筒:

作用:

1.提高釜内流体的搅拌程度,加强桨叶对流体的直接剪切作用;

2.造成一定的循环流型,使物料均可以通过导流筒内的强烈混合区,提高混合效率

安装方式:

1.对于推进式搅拌器,导流筒套在桨叶的外面;2.对于涡轮式搅拌器,导流筒则置于桨叶的上方。

8、聚合物生产的分离、后处理包括的内容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答:

分离过程包括脱除挥发分(残留单体,溶剂等)、聚合物的分离(凝聚离心)。

分离过程将脱出大部分残留单体、溶剂。

若未除尽,不仅影响产品性能且对人体有害、污染环境。

后处理过程包括脱水、干燥、添加助剂及形状处理等。

不同产品的后处理工序不同。

后处理工序关键在于脱灰和干燥工序,若设备不合理,将产生废品。

橡胶产品导致凝胶含量过高,塑料分子量降低或交联。

9、分离的含义是什么?

通常聚合物从聚合介质中分离方法有几种?

答:

(1)分离就是指聚合物从聚合介质分开的过程,包括脱除挥发分(残留单体、溶剂)和聚合物的分离(凝聚、离心)。

分离的过程将脱除大部分残留单体、溶剂,这些物质不仅降低聚合物产品的性能,而且对于人体有害,污染环境。

(2)本体聚合主要是脱挥;

溶液聚合则根据是淤浆聚合还是均相聚合而定,如果是淤浆聚合,采用简单过滤就可达到聚合物与聚合介质分离的目的。

若是均相溶液聚合则一般加入非溶剂进行沉淀,然后经震动筛分离。

对于从乳液聚合制备固体聚合物而言,一般加入盐或酸进行破乳、絮凝,然后经震动筛分离。

对于悬浮聚合,用离心过滤就可达到聚合物从聚合介质分离目的(闪蒸脱单,离心分离)。

(3)聚合物后处理工序包括脱水、干燥、加入助剂及形状处理等方面。

树脂后处理包括脱水、干燥、加入添加剂,直接得到粉状树脂;或者经过脱水、干燥、加入添加剂、混炼、切粒、混合均化、包装得到颗粒状树脂。

10、写出反应器设计的物料衡算方程。

分别写出间歇反应器与理想连续反应器的物料衡算方程。

答:

(1)反应器设计的基本那原理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即按规定的生产任务通过物料衡算计算达到规定转化率所需的反应时间,进而计算出所需反应器的容积。

其中物料衡算通用方程为:

(反应物流入量)-(反应物流出量)-(反应消失量)-(反应物累积量)=0

(2)间歇(反应消失量)=-(累积量)

(3)理想连续(流入量)-(流出量)-(反应消失量)=0

11、间歇反应器、理想混合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的定义及反应物的浓度变化特征?

答:

间歇反应器:

指所有物料一次投料反应的反应器,其特点是所有的物料的停留时间相等,反应器内各微元的物料浓度相等,需辅助时间。

平推流反应器:

是一种连续、稳态、无返混的反应器,其特点是,物料浓度的变化与轴向有关,而与径向无关,所有物料的停留时间一致,通常可把管式反应器或多级串联釜式反应器看作平推流反应器。

理想混合反应器:

是一种连续稳态、有最大返混的反应器。

其特点是反应器出口浓度等于釜内任一微元的浓度。

三者的浓度变化是:

12、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和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的概念和联系,测定原理和方法及其对应的函数关系。

答: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是指在系统中停留时间小于t(或介于0~t间)的微元所占的分率,而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与则指的是在系统中停留时间为t到t+dt间的微元所占的分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原理:

(1)阶跃示踪法:

在待测定系统稳定后,将原来反应器中流动的流体切换为另一种在某些性质上与原来流体有所不同,而对流体流动没有影响的另一种含示踪剂的流体。

该方法测定的是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

(2)脉冲示踪法:

在待测定系统稳定后,在入口瞬间加入少量示踪剂Q,此时t=0,同时开始测定出口流体中示踪物的含量C(t)。

由于示踪物不影响流体流动,加入时间为瞬间,故示踪物在系统内的流动形态可以代表整个系统的流动形态。

该法测定的是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

13、本体聚合的主要工程问题是什么?

采取何措施解决之?

实施本体聚合的主要反应器是什么?

主要产品及其聚合机理是什么?

答:

(1)本体聚合工程问题:

1、聚合反应热不易排出,反应体系温度控制难度大;2、残留单体脱除难度大,能耗高;3、反应体系粘度变化范围大,后期体系粘度很大,难以确保物料混合与传热。

(2)解决措施:

1、在反应进行到一定转化率而此时反应体系粘度不算太高时,就分离出聚合物;

2、分段聚合,将聚合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控制转化率、“自动加速效应”,使反应热分几个阶段均匀放出;

3、采用气相本体聚合方法,研制高效催化剂,降低操作压力;采用“冷凝态”进料及“超冷凝态”进料,强化传热,提高产能。

4、采用“冷凝态”进料及“超冷凝态”进料,强化传热,提高产能。

5、为了改进产品性能或成型加工的需要而加入特定功能的添加剂,如增塑剂、抗氧剂、内润滑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色料等;

6、为了调节反应速率,适当降低反应温度而加入一定量的专用引发剂;为降低反应体系粘度改善流动性,加入少量内润滑剂或溶剂;

7、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较低的引发剂浓度进行聚合,使放热缓和;

8、改进反应器内的流体输送方式,完善搅拌器和传热系统以利于聚合设备的传热,研究开发专用特型设备等;

主要反应器:

浇铸模型反应器:

本体浇铸聚合,PMMA

釜式反应器:

PSt、PVC等

管式反应器:

聚烯烃POE

塔式反应器:

PSt等

多种形式反应器组合:

例如,釜式-塔式串连

主要品种及其机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自由基

•苯乙烯系树脂:

GPPS、HIPS、SAN(AS)、ABS自由基

•聚氯乙烯(PVC非均相):

自由基

•聚丙烯(PP非均相):

配位

•聚乙烯:

LDPE非均相:

自由基

14、溶液聚合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如何选择溶液聚合所用的溶剂?

•自由基聚合:

PAN、PVAc、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

•阳离子聚合:

聚异丁烯、丁基橡胶、PTMEG、共聚甲醛

•阴离子聚合:

锂系橡胶(SBS、SIS、SSBR、SIBR、HTPB等)

•配位聚合:

顺丁橡胶、聚异戊二烯、EPDM、LLDPE、PP

•缩聚:

PU、芳纶

自由基机理需考虑:

有机溶剂与水;溶剂对引发剂的影响;溶剂的链转移常数;单体、聚合物的溶解性;沸点、熔点的匹配;经济性、回收、毒性。

离子与配位聚合考虑;有机溶剂或水;溶剂与活性中心不发生反应,如转移、终止等;不使催化剂中毒失活,也不含杂质,即纯度;对聚合速率、聚合物结构的影响;适当的熔点、沸点,在聚合物温度下保持流动状态;考虑来源、成本、毒性;

常见溶剂

•离子聚合:

非极性、弱极性溶剂,例如烷烃、芳烃、卤代烷烃、芳醚;也采用极性溶剂,如醚、胺等,如THF;以及混合溶剂

•配位聚合:

聚烯烃主要采用烷烃;橡胶:

采用烷烃、环烷烃、芳烃或混合溶剂

15、悬浮聚合的定义、聚合体系组成?

悬浮聚合适合哪些产品的生产?

定义:

悬浮聚合是将单体在强烈的机械搅拌及分散剂的作用下分散、悬浮于水中,同时经引发剂引发聚合的一种生产聚合物的方法。

体系组成:

单体、水、分散剂、引发剂、其他改性物质。

适合产品:

•珠状悬浮聚合:

EPSP、苯乙烯衍生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等)、PMMA、PVAc

•粉状悬浮聚合:

PVC聚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

•水相沉淀聚合:

PTFE。

16、常用悬浮聚合分散剂有哪些种类?

其稳定机理是什么?

无机粉末分散剂:

氢氧化镁、碱式碳酸镁、羟基磷酸钙等等

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天然)明胶、(半天然)纤维素醚类、(合成)PVA、(合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机理:

机械隔离、位阻、双电层等原理

17、乳液聚合的定义、聚合体系组成?

乳液聚合适合哪些产品的生产?

定义:

在水或其他液体作介质的乳液中,按胶束机理或低聚物机理生产彼此孤立的乳胶粒,并在其中进行自由基加成聚合或离子加成聚合来生产聚合物的一种聚合方法。

聚合体系:

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分散介质、其他(调节剂、电解质、螯合剂、终止剂等)

产品:

乳聚丁苯ESBR、ABS、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丙烯酸酯橡胶及其相关乳液ACM、PVC糊树脂其他许多聚合物及共聚物:

涂料、粘合剂

18、乳化剂稳定乳液的原理是什么?

破乳有哪些方法?

乳化剂作用?

乳化剂稳定机理有:

静电作用;位阻作用;表面、界面张力低。

破乳方法:

加入电解质、改变ph值、温度:

冷冻破乳、机械:

搅拌破乳。

乳化剂作用:

降低表面张力;降低界面张力;乳化作用;分散作用;增溶作用;按照胶束机理生成乳胶粒;发泡作用

19、凝胶效应、玻璃化效应及其机理?

答:

凝胶效应:

乳液聚合第三阶段,随着转化率的提高,乳胶粒中单体浓度降低,聚合速率不下降反而增加,甚至大大加速的现象称为凝胶效应。

机理是:

聚合反应后期随着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大,自由基被包裹于大分子中,抑制终止反应,自由基数目增大,反应速率增加)

玻璃化效应:

对某些单体及某些条件下的乳液聚合,当转化率高到某一值时,聚合反应速率突然大幅下降,其时间-转化率曲线趋近水平直线,该现象称为玻璃化效应。

机理:

乳胶粒内部为单体和聚合物的混合物,单体定位于分子链之间,拉大链间距,使分子间作用力下降,使得单体-聚合物混合物的Tg低于聚合物Tg和反应温度,得以反应。

在第三阶段随转化率提高单体浓度下降,混合物Tg升高,当高于反应温度时,整个大分子被冻结,单体运动也受阻,使连增长速率大幅下降,使聚合反应速率大幅下降,甚至趋近于零。

20、乳液聚合的机理与特点。

1机理:

分散阶段(乳化阶段)成粒阶段:

三种成粒机理,胶束成粒、低聚物成粒、单体液滴成粒。

乳胶粒生成阶段(阶段I)

乳胶粒长大阶段(阶段II):

乳胶粒中自由基数目,体积效应(长大)注意补充乳化剂。

聚合完成阶段(阶段III):

凝胶效应、玻璃化效应

2、优点:

易于散热、可制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有高的聚合反应速率、水作反应介质。

缺点:

聚合物杂质相对多、工艺复杂。

21、如何控制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和乳胶粒粒径?

(1)乳化剂种类和浓度:

浓度提高,乳胶粒数目上升,反应速率加快,颗粒多,粒径小,种类(CMC小,增溶度高)

(2)引发剂:

浓度增加--N增加,反应速率提高,粒径减小

(3)搅拌:

搅拌强度(提高,单体液滴增加,吸附增加,N下降,粒径增大,N下降,速率低;强度高,混入氧气几率增加;对乳液稳定性:

强度高,稳定性下降)

(4)温度提高:

kp增大,N增大,粒径下降,颗粒运动加剧,稳定性下降

(5)水油比:

聚合初期的单体/水的质量比减小,单体量增加,粒径增大,速率增加

(6)电解质:

加入电解质,使CMC下降,有效乳化剂量提高,N提高,粒径下降,电解质过多,破乳,速率降低

22、在乳液聚合中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的选择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

温度,决定分子量及其分布,交联和支化

温度升高,kp增大,N增大,粒径下降,颗粒运动加剧,稳定性下降

引发剂,决定转化率、聚合反应速率、粒径、分子量等

一般选用水溶性引发剂,根据机理分为热分解和氧化还原引发剂。

23、乳液聚合有几种工艺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

(1)间歇聚合:

运用间歇反应器,进行反应所需的原料一次性装入反应器当反应达到规定转化率后取出反应物及产物。

优点:

多品种、生产安排灵活;缺点:

反应控制难、传热难,共聚组成难控制,只能制备均相结构,凝胶多、支化度大,产量小

(2)半连续聚合:

部分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和反应介质加入反应器中,聚合开始或聚合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剩余物料(连续、分次)。

优点:

聚合和反应速率易控制;对于饥饿状态,有效控制共聚组成。

缺点:

分子量分布宽;支化度较大;粒径较大分布宽。

(3)连续聚合:

物料连续加入,产物连续输出。

优点:

反应容易控制;组成易控制;产量大。

(4)种子聚合:

先制备种子乳液在种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聚合,最终得到所需乳液。

优点:

控制粒径及分布;可制备多种特殊结构;克服瞬态现象。

缺点:

工艺复杂。

(5)预乳化聚合:

先将单体分散在水中,成为单体乳液,再将其加入反应器进行聚合。

优点:

体系稳定;防止后期破乳;粒径分布相对窄;组成均匀。

缺点:

工艺复杂。

24、乳液聚合工艺对其粒径分布的影响。

间歇、半连续、连续聚合工艺得到粒径分布宽,种子聚合粒径分布可控,预乳化聚合粒径分布相对窄。

连续乳液聚合粒径分布:

单釜连续>多釜连续>间歇聚合(乳胶粒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

25、熔融缩聚制备高分子量聚合物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哪些?

以PET为例,如何提高线型缩聚物分子量?

(等官能摩尔比、高温,高真空)

答:

(1)确保聚合单体的等摩尔比,对于PET而言制备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及其低聚物,反应后期脱除多余的乙二醇,确保等摩尔比。

(2)聚合后期需要高温度、高真空度,配合表面更新型搅拌器,加速小分子扩散,提升分子量。

(3)预聚物可以经过固相聚合,进一步提高分子量。

26、常见的合成树脂与塑料的品种,其聚合机理与实施方法。

聚乙烯PE:

HDPE(中低压PE)、LDPE(高压PE)、LLDPE(乙烯-长链烯烃共聚)、POE(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

LDPE-自由基聚合,釜式塔式

具体实例:

溶液聚合:

LLDPE-配位聚合;淤浆聚合:

HDPE;气相聚合:

HDPE等

聚丙烯PP:

溶液配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和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均聚PP

均聚PP分为:

•无规聚丙烯APP•间规聚丙烯SPP•全同聚丙烯IPP(配位;本体、溶液)

共聚PP分为:

•无规共聚PP•嵌段共聚PP

聚苯乙烯PS:

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

•自由基聚合:

GPPS、HIPS、EPS、ABS、SAN、ASA

•阳离子聚合:

各种嵌段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

K-resin、(超)高分子量PSt、SBS、SSBR、SIBR

•配位聚合(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

SPS、ES等

•活性自由基聚合:

各种嵌段聚合物

聚氯乙烯

•悬浮聚合:

80%以上

•本体聚合:

7%左右

•乳液聚合:

PVC糊树脂

•微悬浮聚合:

法国开发,可以制备糊树脂以及悬浮聚合的产品

SAN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自由基;采用本体、悬浮聚合。

MMA本体聚合

聚甲醛POM阴阳离子溶液

环氧树脂EP溶液

酚醛树脂PF:

连续釜式聚合为主(悬浮聚合:

中试,线型酚醛颗粒-模塑料、乳液聚合:

酚醛粉末)

27、简述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非茂金属催化剂的概念及特点。

答:

(1)茂金属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是由茂金属络合物和助催化剂组成的催化体系。

茂金属化合物是指过渡金属原子与茂环配位形成的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助催化剂是指协助茂金属络合物形成催化活性体的化合物。

特点:

超高活性;单一活性中心;优异的共聚能力;灵活性高,可开发出各种立体结构的络合物;可克服位阻效应;分子末端基可控;

(2)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由元素周期表Ⅷ族中的Fe、Ni、Ru、Rh、Pd等金属络合物组成的催化剂。

特点:

亲氧性相对较弱,对空气和水分不太敏感;催化烯烃以及环烯烃聚合的活性很高;稳定性好;生产费用低;产率较高;能生产新品种聚烯烃以及能合成带有官能团的新型聚合物;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合成相对简单;聚合时助催化剂用量比较低。

(3)非茂金属催化剂:

指不含环戊二烯基,金属中心是过渡金属元素或部分主族金属元素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由于非茂催化剂时间上出现在茂金属催化剂之后,因此又被称为“茂后”烯烃聚合催化剂。

特点:

单活性中心,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组成均一;活性聚合;

28、常见聚乙烯的主要品种及其合成原理、分子结构的特点

(1)HDPE:

配位聚合(Z-N催化剂):

单体为乙烯,含有大量短支链以及长支链,结晶度低,规整度低。

(2)LLDPE:

配位聚合:

合成单体为乙烯以及α烯烃,短支链与LDPE相当,无长支链。

(3)LDPE:

自由基聚合(本体聚合,有机过氧化物):

合成单体为乙烯,少量短支链,无长支链,支化程度低

工业聚乙烯(HDPE、LDPE)采用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