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5202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文档格式.docx

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

禾谷变种G.g.g.)的子囊壳散生于茎基叶鞘内侧表皮下,黑色,具长颈和短颈。

子囊、子囊孢子与小麦变种区别不大,唯子囊孢子一头稍尖,另一头钝圆,大小67.5~87.5×

3~5(μm),成熟时具3~8个隔。

在大麦、小麦、黑麦、燕麦、水稻等病株的叶鞘、芽鞘及幼嫩根茎组织上产生大量裂瓣状附着枝,大小一五~22.5×

27.5~30(μm)。

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白色,后呈暗黑色,气生菌丝绒毛状,菌落边缘的羽毛状菌丝不向中心反卷,不易产生子囊壳。

图1.4小麦全蚀病病菌

1.叶鞘内的子囊壳 

2.子囊壳放大 

3.子囊 

4.子囊孢子

1.3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埋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是要紧的初侵染菌源。

除土壤中的病菌外,混有病菌的病残体和种子亦能传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

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叶以及根颈下的节问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

12~l8℃的土温有利于侵染。

因受温度阻碍,冬麦区有年前、年后两个侵染高峰,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期越早,发病越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

小麦、大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严峻,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和玉米复种,有利于病菌的传递和积存,土质轻松,碱性,有机质少,氮、磷缺乏的土壤发病均重。

不利于小麦生长和成熟的气候条件,如冬春低温顺成熟期的干热风,都可使小麦受害加重。

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一样表现为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操纵期4个时期,达到病害高峰期后,连续种植小麦和玉米,全蚀病衰退,一样经1~2年即可操纵为害。

2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地小麦产区均有分布为害。

被害麦田一样减产l0%左右,严峻地块缺失高达20%~30%,个别地块甚至达50%以上(图2.1)。

图2.1 

小麦白粉病为害情形

2.1症状 

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

该病要紧为害叶片,严峻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步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步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 

(图2.2至图2.4)。

图2.2小麦白粉病叶片受害症状图2.3小麦白粉病茎秆受害情形

图2.4小麦白粉病穗部受害症状

2.2病原 

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称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菌丝生于寄主体表,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

病斑霉层内的黑色小颗粒为病菌的闭囊壳(图2.5)。

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取寄主营养。

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

8~10(μm),侵染力连续3~4天。

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μ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一八~52根,内含子囊9~30个。

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

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一八.8~23×

11.3~一三.8(μm)。

子囊壳一样在大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

该菌不能侵染大麦,大麦白粉菌也不侵染小麦。

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专门快。

图2.5小麦白粉病病菌

1.分生孢子梗 

2.分生孢子 

3.闭囊壳和子囊

2.3发生规律 

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夏方式有两种:

一是以分生孢子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连续侵染繁育或以埋伏态渡过夏季;

另一种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

在以分生孢子越夏的地区,秋苗发病较早、较重,在无越夏菌源的地区那么发病较晚,较轻或不发病,秋苗发病以后一样均能越冬。

病菌越冬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以分生孢子的形状越冬;

另一种是以菌丝状埋伏在病叶组织内越冬。

阻碍病菌越冬率高低的要紧因素是冬季的气温,其次是湿度。

越冬的病菌先在植株底部叶片上呈水平方向扩展,以后依次向中部和上部叶片进展(图2.6)。

图2.6小麦白粉病病害循环过程

1.菌丝体越冬 

3.早春侵染小麦 

4.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再侵染5.闭囊壳或茵丝在自生麦苗上越夏 

6.分生孢子

阻碍春季流行因素有:

①菌源,要紧是当地菌源大小;

②温度,温度高,始病期就早,潜育期短病情进展快;

③雨量,春季降雨量较多且分布平均,病害发生较重;

④日照,在春季发病期间日照少,阴天多,病害发生较重;

⑤肥料,氮肥过多,发病重;

⑥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但极旱条件下,发病重;

⑦种植过密田块发病严峻。

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小麦白粉病开始零星发生(图2.7)。

图2.7 

小麦白粉病发生初期

在小麦的抽穗扬花期,小麦白粉病发生后期(图2.8)。

图2.8小麦白粉病为害后期叶片受害情形

在小麦灌浆期,小麦白粉病发生比较严峻(图2.9)。

图2.9小麦白粉病后期茎秆受害情形

3小麦纹枯病

分布为害 

小麦纹枯病发生普遍而严峻。

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平原麦区逐年加重。

小麦纹枯病对产量阻碍极大。

一样使小麦减产10%~20%,严峻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图3.1至图3.2)。

图3.1 

湿度大时小麦纹枯病受害情形

图3.2 

小麦纹枯病茎基部受害情形

3.1症状 

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图3.3至图3.6)。

①病苗死苗:

要紧在小麦3~4叶期发生,在第一叶鞘上出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峻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

②花秆烂茎:

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

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蛮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

③倒伏:

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④枯孕穗:

发病严峻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图3.3小麦纹枯病云纹斑花秆状图3.4小麦纹枯病茎基部的白色菌丝体

图3.5小麦纹枯病茎秆上的菌核图3.6小麦纹枯病为害后期形成白穗状

3.2病原 

无性世代Rhizoctoniacerealis称禾谷丝核菌,有性世代Rhizoctoniasolani称立枯丝核菌,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往常者为主。

两个种均有各自的菌丝融合群。

禾谷丝核菌菌丝双核初无色,渐变黄白色,后成褐色,菌核小,菌丝较细,不产生无性孢子。

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多核,菌核色泽较深,菌丝较粗(图3.7)。

两菌的区别:

前者的细胞为双核,后者为多核;

前者菌丝较细,生长速度较慢,后者菌丝较粗,生长速度较快;

前乾产生的菌核较小,后者产生的菌核比前者大;

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证明:

云纹状病斑是由禾谷丝核菌CAG-1融合群侵染引起的;

褐色病斑那么由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侵染后所引起的。

有人把小麦、大麦、水稻和棉花上分离到的丝核菌,分别进行交互接种,不仅能够互相侵染,而且还可交叉致病,但各病原菌均对原寄主致病力最强。

水稻、玉米、大豆、棉花上的丝核菌那么属于立枯丝核菌,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为-1A融合群,棉花上为AG-4融合群。

四川省小麦、玉米、水稻纹枯病菌对棉花未表现明显致病性。

但小麦、玉米、水稻、棉花4种病菌都能侵染小麦、玉米和水稻,且各菌对原寄主致病力最强。

立枯丝核菌菌丝体生长温限7~40℃,适温为26~32℃,菌核在26~32℃和相对湿度95%以上时,经10~12在,即可萌发产生菌丝,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pH5.4~7.3。

相对湿度高于85%时菌丝才能侵入寄主。

图3.7小麦纹枯病担子梗、担子、担孢子

3.3发生规律 

以菌核和菌丝体在田问病残体中越夏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

小麦纹枯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带菌土壤能够传播病害,混有病残体和病土而未腐熟的有机肥也能够传病。

此外,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土壤中的菌核和病残体长出的菌丝接触寄主后,形成附着胞或侵染垫产生侵入丝直截了当侵入寄主,或从根部伤口侵入。

冬麦区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图3.8):

①冬前发病期。

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麦苗,在3叶期前后始见病斑,整个冬前分蘖期内,病株率一样在10%以下,早播田块有些可达10%~20%。

侵染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冬前这部分病株是后期形成白穗的要紧来源。

②越冬静止期。

麦苗进入越冬时期,病情停止进展,冬前发病株能够带菌越冬,并成为春季早期发病的重要侵染来源之一。

③病情回升期。

本期以病株率的增加为要紧特点,时刻一样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病菌开始大量侵染麦株,病株率明显增加,激增期在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现在病情严峻度不高,多为l~2级。

④发病高峰期。

一样发生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

随着植株拔节与病菌的蔓延进展,病菌向上进展,严峻度增加。

高峰期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

⑤病情稳固期:

抽穗以后,茎秆变硬,气温也升高,阻止了病菌连续扩展。

一样在5月上、中旬,病斑高度与侵染茎数都差不多稳固,病株上产生菌核而后落入土壤,重病株因失水枯死,田问显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小麦纹枯病靠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

田间发病有两个侵染高峰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

第二个那么是在春季小麦的返青拔节期。

图3.8小麦纹枯病病害循环

阻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等。

1.品种抗病性:

20世纪60年代往常我国北方麦区小麦品种以当地的农家品种为主,品种遗传上存在异质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地在品种推广上趋于单一化,大量推广矮秆品种。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当前小麦纹枯病严峻发生的缘故之一。

2.耕作与栽培措施:

小麦地连作年限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有利于菌源积存,发病重。

另外小麦早播气温较高,纹枯病发病重,适期迟播纹枯病发生轻。

3.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增高,化肥专门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流行。

高产田块纹枯病重于一样田块。

4.气候条件:

不同发病时期对气象因子的反应有显著差异。

一样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春季气温已差不多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

3月至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紧密相关。

5.土壤条件:

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

砂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

中性偏酸性土壤发病较重。

4小麦锈病

在我国发生的小麦锈病有3种,即条锈、叶锈和秆锈。

小麦条锈病要紧发生于西北、西南、黄淮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在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峻地块甚至绝收;

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

小麦秆锈病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等春麦区发生流行(图4.1)。

图4.1小麦叶锈病为害情形

4.1症状 

叶锈病要紧为害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夏孢子堆橘红色,呈不规那么散生,一样多发生在叶片的正面,少数可穿透叶片,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散出橘黄色的夏孢子(图4.2)。

条锈病要紧发生在叶片上,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鲜黄色,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显现铁锈色粉状物(图4.3)。

图4.2小麦叶锈病叶片受害症状图4.3小麦条锈病叶片受害症状

秆锈病要紧为害茎秆和叶鞘,夏孢子堆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那么散生,常连接成大斑,成熟后表皮易破裂,表皮大片开裂且向外翻成唇状,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图4.4)

图4.4小麦秆锈病茎秆受害症状

4.2病原 

小麦叶锈病病菌为小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a,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夏孢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表面有微刺。

冬孢子双胞,棍棒状,上宽下窄,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色。

性子器橙黄色,球形或扁球形。

性孢子产生于性子器,椭圆形。

锈子器生于性子器相对应的叶背病斑上,杯形或短圆筒状。

锈孢子链生于锈子器内,球形或椭圆形(图4.5至图4.6)。

图4.5小麦叶锈病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图4.6小麦叶锈病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小麦条锈病病菌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夏孢子堆长椭圆形,裸露后呈粉状,橙黄色。

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

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黑色。

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

分隔处稍缢编(图4.7至图4.8)。

图4.7小麦条锈病夏孢子堆和夏孢子 

图4.8 

小麦条锈病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小麦秆锈病菌为禾柄锈菌Pucciciniagraminis,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狭长形。

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

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图4.9至图4.10)。

图4.9小麦秆锈病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图4.10 

小麦秆锈病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4.3发生规律 

叶锈病菌是一种多孢型转主寄生的病菌。

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在唐松草和小乌头上形成锈孢子和性孢子。

以夏孢子世代完成其生活史。

该菌夏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秋苗发病后,病菌以菌丝体埋伏在叶片内或少量以夏孢子越冬,冬季温顺地区,病菌不断传播蔓延。

北方春麦区,由于病菌不能在当地越冬,病菌那么从外地传来,引起发病。

冬小麦播种早,出苗早发病重。

一样9月上、中旬播种的易发病,冬季气温高,雪层厚,覆雪时刻长,土壤湿度大,发病重。

毒性强的小种多,能使小麦抗病性丧失,造成大面积发病。

小麦条锈病菌要紧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图4.11),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

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4个环节。

秋季越夏的菌源随气流传播到冬麦区后,遇有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即可侵染冬麦秋苗,秋苗的发病开始多在冬小麦播后1个月左右。

秋苗发病迟早及多少,与菌源距离和播期早晚有关,距越夏菌源近、播种早那么发病重。

翌年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扩展,当旬均温上升至5℃时显症产孢,如遇春雨或结露,病害扩展蔓延迅速,引致春季流行,成为该病要紧为害时期。

在具有大面积感病品种前提下,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成为流行的两大重要条件。

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但大面积种植具同一抗源的品种,由于病菌小种的改变,往往造成抗病性丧失。

图4.11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

1.秋苗发病 

2.越冬 

3.春季流行4.越夏

秆锈菌只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上完成侵染循环(图4.12)。

研究说明,我国小麦秆锈菌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南方为害秋苗并越冬,在北方春麦区引起春夏流行,通过菌源的远距离传播,构成周年侵染循环。

翌年春、夏季,越冬区菌源自南向北、向西逐步传播,造成全国大范畴的春、夏季流行。

由于大多数地区无或极少有本地菌源,春、夏季宽敞麦区秆锈病的流行几乎差不多上外来菌源所致,因此田问发病差不多上以大面积同时发病为特点,无真正的发病中心。

但在外来菌源数量较少、时期较短的情形下,在本地繁育1~2代后,田问可能会显现一些〝次生发病中心〞。

小麦品种问抗病性差异明显,该菌小种变异不快,品种抗病性较稳固,近20年来没有大的流行。

一样来说,小麦抽穗期的气温可满足秆锈菌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要求,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要紧因素是湿度。

对东北和内蒙古春麦区来说,如华北地区发病重,夏孢子数量大,而本地5~6月气温偏低,小麦发育迟缓,同时6~7月降雨日数较多,就有可能大流行。

北部麦区播种过晚,秆锈病发生重;

麦田治理不善,追施氮肥过多过晚,那么加重秆锈病发生。

图4.12小麦秆锈病病害循环

1.冬孢子 

2.担孢子 

3.小蘖 

4.性孢子 

5.锈孢子

6.锈孢子侵染小麦 

7.夏孢子8.夏孢子侵染 

9.再侵染

图4.一三小麦叶锈病拔节期为害田间症状图4.14 

小麦叶锈病孕穗期为害症状

图4.一五小麦条锈病孕穗期为害症状图4.16小麦条锈病扬花期受害田间症状

图4.17小麦叶锈病扬花期受害症状

5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包括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

在世界各国麦区均有发生,我国要紧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和西南各省。

5.1症状 

散黑穗病要紧发生在穗部。

病穗比健穗抽穗早,初抽出时病穗外包有一层浅灰色的薄膜,后薄膜破裂消逝,露出黑色粉末(图5.1至图5.2)。

图5.1小麦散黑穗病穗部受害症状图5.2小麦散黑穗病为害田间症状

腥黑穗病发生于穗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抽穗后至成熟期症状明显。

病株全部籽粒变成菌瘿,菌瘿较健粒短胖。

初为暗绿色,后变为灰白色,内部充满黑色粉末,最后菌瘿破裂,散出黑粉,并有鱼腥味(图5.3至图5.4)。

图5.3小麦腥黑穗病穗部受害症状 

图5.4小麦腥黑穗病麦粒受害症状

5.2病原 

小麦散黑穗病菌,有性世代为散黑粉菌Ustilagonuda,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麦穗上黑粉为冬孢子。

冬孢子略呈球形或近球形,浅黄色至茶褐色,半边颜色较淡,表面生有微细突起(图5.5)。

图5.5小麦散黑穗病菌冬孢子及其萌发

小麦腥黑穗病菌:

病原要紧有2种,即网腥黑粉菌Tilletiacaries、光腥黑粉菌Tilletiafoetida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小麦网腥黑粉菌孢子堆生在子房内,外包果皮,与种子同大,内部充满黑紫色粉状孢子,具腥味。

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浅灰褐色至深红褐色。

小麦光腥黑粉菌孢子堆同上。

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有的长圆形至多角形,浅灰色至暗褐色,表面平滑,也具腥味(图5.6)。

图5.6小麦网腥黑穗病菌

2.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结合3.接合孢子产生小孢子

5.3发生规律 

小麦散黑穗病菌属花器侵染类型,一年只有一次侵染(图5.7)。

病穗散出冬孢子时期,恰值小麦开花期,冬孢子借风力传送到健花柱头上。

当柱头刚刚开裂并有潮湿分泌物时,孢子发芽产生菌丝和单核分枝菌丝,亲和性单核菌丝结合后产生双核侵染菌丝,多在子房下部或籽粒的顶端冠基部穿透子房壁表皮直截了当侵入,并穿透果皮和珠被,进入珠心,埋伏于胚部细胞间隙。

当籽粒成熟时,菌丝体变为厚壁休眠菌丝,以菌丝状态埋伏于种子胚里。

这种内部带病种子播种后,胚里的菌丝随着麦苗生长,直到生长点,以后并随着植株生长而舒展,形成系统侵染。

在孕穗期到达穗部,在小穗内连续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菌丝变成冬孢子,成熟后散出,被风传到健穗的花器上萌发侵入,以菌丝状态埋伏于种子胚内越冬,造成下一年发病。

图5.7 

小麦散黑穗病病害循环

1.冬孢子萌发侵入小麦子房 

2.茵丝在种胚中越冬3.侵染幼苗 

4.麦穗

5.麦粒内形成冬孢子6.病穗后期

小麦腥黑穗病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冬或越夏。

腥黑穗病是一种单循环系统侵染的病害(图5.8),其侵染来源有3个方面:

①种子带菌。

小麦在脱粒时,碾碎了病粒,使冬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瘿及菌瘿的碎片混入种子问,均可成为种子传病的来源。

②粪肥带菌。

打麦场上的麦糠、碎麦秸及尘土混入肥料,或用带菌麦草饲喂牲畜及带菌种子饲喂家禽,通过消化道后,冬孢子未死亡,而使粪肥成为侵染来源。

③土壤带菌。

病粒落入田问,或靠近打麦场的麦田,在打场时,由风吹入冬孢子,而造成土壤传染。

一样以种子带菌为主。

种子带菌亦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要紧途径。

粪肥和土壤传病是次要的,但在某些局部地区也可能起要紧作用。

如山东及吉林的扶余县等地区,适应上用土壤和麦种同时播种,粪肥传病那么是要紧的。

在麦收后冰冷而干燥的地区,如内蒙古春麦区,病菌冬孢子在土壤中存活的时刻较长,土壤传病的作用较大。

播种带菌的小麦种子,当种子发芽时,冬孢子也赶忙萌发,由芽鞘侵入幼苗,并到达生长点,菌丝随小麦生长而进展,到小麦孕穗期,病菌侵入幼穗的子房,破坏花器,形成黑粉,使整个花器变成菌瘿。

图5.8小麦腥黑穗病病害循环

1.冬孢子及其萌发 

2.H形双核茵丝 

3.小麦苗期 

4.小麦穗期

5.冬孢子 

6.健穗 

7.病穗8.冬孢子在种子内休眠

6小麦秆黑粉病

小麦秆黑粉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

6.1症状 

要紧为害茎秆、叶片、穗。

茎秆上产生条纹状黑褐色冬孢子堆,病株分蘖多,有时无效分蘖可达百余个。

叶片上产生条纹状黑褐色冬孢子堆,易扭曲、干枯。

为害严峻时多不抽穗而卷曲在叶鞘内,或穗小畸形,粒少粒秕(图6.1至图6.2)。

 

图6.1小麦秆黑粉病为害田间症状图6.2小麦秆黑粉病为害茎秆症状

6.2病原 

Urocystistritici称小麦条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图6.3)。

病菌冬孢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以1~4个冬孢子为核心,外围以假设干不孕细胞组成孢子团。

孢子团圆形或长椭圆形。

发生规律 

以冬孢子团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

以土壤传播为主,土壤中越冬的冬孢子,萌发后从幼苗芽鞘侵入,并进入生长点,为系统侵染病害,一年只能侵染一次。

图6.3小麦秆黑粉病病菌

2.冬孢子萌发

7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要紧病害之一。

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