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072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2.0.6本条原定义仅表示软容器容器苗,在实际工程中容器苗使用的容器多种多样,原定义未充分表达容器苗的含义,为结合实际,本次修订引自《园林绿化木本苗》CJ/T24-2018中的相关条文。

2.0.9本条原定义贴近地面处测量不实际,在实际工程中多用苗木主干距地表面0.1m处的直径定义,本次修订引自《园林绿化木本苗》CJ/T24-2018的相关条文。

2.0.11构筑物顶面绿化不仅是地下构筑物的停车场,也有地上、半地上的各类构筑物顶面实施绿化其均属于设施空间绿化。

2.0.13本条栽植工程养护在规范中无特殊表释,予以删除。

2.0.16、2.0.17新增条文。

返青水与封冻水为新增术语,其定义引自《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287-2018中的相关条文。

3.0.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程序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养护阶段。

当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首先应建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

建立健全质量、技术、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并配备满足施工质量需要检测工具,使施工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行政许可事项相关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17]27号),增加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单位资质取消后,对施工企业的履约能力和从业信用管理的规定。

3.0.4工程定位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先决条件,施工单位进场时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工程控制点及坐标控制,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永久性的经纬坐标及水平基桩,并保护好原工程控制点及控制坐标。

此次修订增加了做好测量放线记录的要求,强调其必要和重要性。

4.1.1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在施工前进行土壤化验,根据化验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影响园林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成活,必须满足其生长成活的最低土层厚度。

对大型和深根乔木最低土层厚度减少30cm。

根据工程实际经验证明受条件限制这个指标需降低,特别是在城市建成区市政道路配套绿化工程和设施空间绿化工程中尤为突出。

4.1.3园林植物栽植土的理化性质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根据各主要城市园林施工的实践,确定了栽植土的理化性质的主要标准。

由于区域性比较复杂,理化性质差异性较大,可根据各地情况执行当地标准。

此次修订根据施工单位多年来的经验积累,结合现行《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标准,设置了有机质含量上限,修改了栽植土各项指标值、单位、验收批及取样方法的规定,保持行业标准间的一致性。

4.1.4~4.1.6园林植物栽植前必须对栽植场地进行整理,并在栽植土回填、造型、表层土整理等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使用仪器及检验工作情况,在表4.1.5中完善了检验方法,增加了全站仪等专用仪器,包括GPS、RTK测量仪。

4.2.1~4.2.3为防止挖掘栽植穴、槽时,损坏地下管线等设施,所以事先必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下管网情况。

同时,栽植穴、槽与各种管线应保持一定距离,既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又不造成地下管线损坏。

栽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在4.2.1增加了做好标志的要求,强调其重要性,减少事故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4.2.4、4.2.5栽植穴、槽的规格主要根据苗木的土球和根幅的大小再加大40cm~60cm,确定为穴的直径。

在栽植过程中避免栽的过深或过浅,栽植穴、槽的深度将比值具体量化为大于土球厚度后裸根苗木根系高度10cm~20cm,也便于施工操作。

4.2.6~4.2.8栽植穴、槽底部的不透水层,土壤干燥的穴、槽,土壤密实度较大的栽植穴、槽的技术处理措施。

土壤密实度较大时,应进行排渗措施处理,保证其透气性。

表示土壤密实度的指标由“渗透系数”修订为“入渗率”,与现行《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标准相统一,便于指标数值对比、合格判定。

4.3.3、4.3.4苗木的外在质量主要表现为姿态和生长势、冠形、土球、裸根苗的根幅及病虫害等方面,作为验收的依据及验收时允许的规格偏差。

表4.3.3中,删除了花苗,因地被已包括花苗;

增加了无蛀干害虫和根部病害这项重要指标,其严重影响苗木质量;

景观树以型姿为主,设计根据环境景观元素选择,视现场情况确定控制高度。

表4.3.4中,增加了乔木分枝点允许偏差的规定,分枝点是行道树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规定分支点高度,但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偏差太大、影响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的现象;

藤本主蔓径由1.0cm降到0.5cm,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主蔓径0.5cm、蔓长150cm的苗木。

4.4.7苗木根部暴露时间过长,影响其栽植成活率,提出了苗木假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苗木运至现场检验合格,由于假植养护不到位,影响苗木质量,为提高假植苗木成活率,此次修订增加了对假植苗木稳固和养护的要求。

4.5.4、4.5.5规定了苗木修剪的质量要求及非栽植季节栽植树木的修剪方法。

对4.5.5中明确了容器苗非季节栽植时可不做强剪,苗圃容器苗培育技术成熟,并已产业化,可不受栽植季节限制。

4.6.1树木栽植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的要求,是提高树木成活率的保证。

带土球树木栽植前去除包装物,为了让树木根系更好的舒展,在运输过程中台土脱落撒漏,易形成空洞,防止栽植回填不实,影响成活。

4.6.2、4.6.3树木栽植后及时做围堰、支撑、浇水才能提高栽植成活率。

树木浇水时,必须保持水质,华北地区树木栽植后,一般浇三遍水进行封穴,南方地区树木栽植浇水后,可视天气情况进行浇水。

在4.6.2条中,明确了缓流浇灌,不得使用高压冲灌或大水漫灌,应在穴中放置缓冲垫的浇水方式,由于浇水方式不规范,且随意性很强,造成浇水不均,冲毁围堰,跑水漏水,浪费水源情况;

为了避免造成外湿内干浇透水的假象,强调第一遍水保证浇透,否则,再次浇水很难浇透;

春季返青水和入冬封冻水浇灌是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在实际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而被忽视。

在4.6.3条中,规范了支撑的做法,禁止采用不规范、不科学的支撑方式,在树木上打钉固定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伤苗木;

树木支撑多采用废弃的木料或树木加工制作而成,经常携带有病虫害,禁止使用防止危害苗木;

苗木栽植成活一年后支撑仍发挥作用,不能仅为一时景观效果或其他原因予以拆除,为提高存活率,明确支撑物的作用期限。

4.6.4、4.6.5非栽植季节栽植树木时,成活率较低,必须带土球栽植,必须采取疏枝、强剪、摘叶、断根、容器假植等措施,才能提高栽植成活率。

干旱地区树木栽植时,可进行浸穴、苗木根部用生根激素处理等措施。

在4.6.4条中,统一非栽植季节用词。

4.7.3、4.7.4大树移植时的土球、土台的体积较大,必须进行软包装或箱板包装。

运输时的吊装设备、车辆应满足其需要,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规定了大树挖掘及运输时注意事项。

在4.7.4条中,规定大树栽植应注意其向光性这一重要因素,促进生长势。

4.7.5落实移植大树的栽植、养护每个工序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大树移植成活的关键。

设置土壤透气管可以提高成活率;

“种植带土球树木,应将土球放稳,拆除包装物;

大树修剪应符合本规范第4.5.4条规定的要求”本款表述的是栽植和修剪两项工作,修改为两款分别要求;

增加围堰为树木保水。

4.8.1草坪、地被播种必须注意做好种子的处理、土壤处理、喷水等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绿化用草的品种不断增加,对不同草种要根据产品的说明了解其生长习性,保证发芽率;

草种混播时一般不进行单个品种一次单播,而实际施工操作是草种混合均匀一起撒播,工序简单,效果依然。

4.9.2花卉栽植的质量主要考核其规格、品种、植株生长势、栽植地和土壤整理、栽植配置及其成活率。

此次修订增加了花卉栽植应设置围堰或浅沟的实际经验做法,保证水肥管理效果。

4.9.3~4.9.5各种花坛花境栽植花卉时的施工工艺及花卉栽植后及时浇水及栽植的质量要求。

在4.9.3中删除了宿根花卉与一、二年生花卉混植时的要求,此种栽植方式不常见。

在4.9.5条中,喷施杀菌剂是为了进行病害预防;

增加花期过后,部分残花明显或花后结实的品种应及时进行修剪,是为促进花卉再次开花,确保观赏效果。

4.10.6、4.10.7水湿生植物栽植后,应严格控制水位,防止水位不当,造成窒息死亡,并对成活率提出具体要求。

【修订】在表4.10.7中删除了萱草,增加美人蕉。

萱草不属于水湿生植物,美人蕉为现今常用湿生植物。

根据多年经验积累,调整了部分水湿生植物栽植成活后单位面积内拥有成活苗(芽)数的要求,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4.11.3、4.11.4根据散生竹、丛生竹的特性,进行竹苗挖掘,并应达到其规格要求。

竹苗在运输工程中,应进行覆盖,注意根部保鲜,严防失水,影响栽植成活。

在4.11.3条中,根据实际栽植经验,切口截面泥浆涂封保湿,减少水分蒸发,对竹苗挖掘土球的做了一定要求,增加了小型散生竹和土球规格的规定。

4.11.7竹苗栽植,应进行支撑、浇水,及时中耕、除草、松土,做好苗木栽后的养护工作,保证竹苗茁壮生长。

竹类以群落丛植为主,竹苗支撑方式是立柱和横杆组成,竹类根系浅,竹类枝叶茂密受风力影响较大,易倒覆,特别是密集区竹竿要与支撑横杆绑牢稳定。

4.12.1本条内容做了实质性修改。

设施空间绿化已有术语解释,将原内容改为对设施空间绿化栽植基础的要求,以体现栽植基盘和栽植基层的区别,与4.12.5条款相对应。

4.12.2设施顶面一般都有防水层,如利用原有防水层时必须作渗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利用。

对栽植屋面工程的材料选择、施工做法等在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种植屋面技术规程》JGJ155中做了规定。

4.12.4对设施顶面栽植土层内容与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相关内容重复,删除了条文中原有的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过滤层的相关内容。

4.12.5为了保证园林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及设施的保护,设施顶面、城市的交通岛、立交桥面层不适宜作栽植基层的设施障碍性面层可作栽植基盘进行绿化,并提出栽植基盘的质量控制要求。

4.12.1条中已有描述,删除了障碍性层面的重复内容。

4.12.6、4.12.7由于设施顶面自然条件与一般绿地自然条件有很大区别,绿化的材料及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必须明确设施顶面及立面植物材料栽植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要求。

在4.12.7中,对垂直绿化工程的材料选择、施工做法等在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CJJ/T236-2015中做了规定。

4.13.1坡面一般易造成水土流失,进行坡面绿化时,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必须到位。

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兴起,坡面绿化形式繁多,环境条件复杂,施工应在确保坡面稳固的同时遵从设计要求。

4.13.3喷播种植是坡面绿化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按照喷播施工工艺进行操作,保证工程质量。

喷播种植工程的材料选择、施工做法等在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CJJ/T292-2018中做了的规定。

4.14.1重盐碱地不进行土壤改良,不采取排盐及渗水措施,园林植物很难成活。

重黏土和重盐碱土性质不同,工程作法不尽相同,在此重黏碱予以删除。

4.14.2为保证重盐碱地土壤改良工程质量,所以应有专业施工单位施工。

重盐碱和重黏土地土壤改良应分别采取不同技术措施;

删除对施工资质的要求。

4.14.3、4.14.4采取敷设排盐管(渗水管)、隔淋(渗水)层是重盐碱土土壤改良的有效方法,是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并明确了重盐碱土土层排盐(渗水)施工的方法、质量控制要求。

在4.14.3条中,排盐管的敷设遵循先干管后支管原则,为防止接口不顺;

排盐管接入市政管道标高高于管中15cm,遇有30cm以上大口径市政管道时,会出现倒灌现象;

排盐管起端封口,防止泥沙流入失去渗滤作用;

弯曲半径不小于60cm,保证排水畅通;

排盐管末端入井严密,防止泥土流失填堵检查井;

排盐管外露被种植土掩埋,失去渗滤作用;

排盐(渗水)观察井在排盐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施工没有统一规定和做法,影响排盐质量效果。

4.14.5、4.14.6排盐主管(渗水主管)与市政排水管网接通,使其盐水(渗水)顺市政管网排走。

局部地区雨后24小时仍有积水,通过增设渗水井进行处理。

在4.14.5条中,盐碱地绿化工程许多地区没有或无法接入市政排水管网,可以采取做深井集中强排等措施,保持排水畅通,保证排盐效果。

4.14.7新增条文。

对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技术和施工方法提出要求。

4.15.2园林植物养护的内容较多,应事先编制养护计划,按规定的园林植物养护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水、肥管理是植物养护的主要内容,植物栽植成活后浇水、施肥的管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效果。

4.15.3A新增条文。

对农药安全使用在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276-2007中做了的规定。

4.15.5新增条文。

盐碱地绿化应防止次生盐渍化、洪涝灾害发生,加强养护管理措施。

4.15.6新增条文。

工程养护管理过程中,物候条件、天气、植物长势、病虫害、浇水、施肥、打药等情况的施工日志记录,对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安排有直接影响。

5.1.1园林的园路、广场地面铺装工程既有组织园内交通又有观赏的功能,地面的基层及面层材料的品种、规格、结构层的纵横坡度、厚度、标高、平整度及施工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地面工程质量。

为保证园路广场地面铺装的工程质量,对各类铺装工程的基层和面层的施工统一做出一般规定。

5.1.2~5.1.5碎拼花岗岩面层、卵石面层、嵌草地面面层、水泥花砖面层、混凝土块面层铺设时,施工做法都有不同操作要求,必须明确各自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在5.1.3条中,针对卵石面层施工不规范,存在质量缺陷等问题,增加卵石的材质和设计要求,删除涉及伸缩缝的条款,在5.1.1条中统一表述;

在5.1.4条中,针对嵌草地面的基层人为做成不透水层,嵌草根本不能存活,无法发挥绿地功能,强调其结构层的做法应满足嵌草生长;

在5.1.5条中,原文缺少花岗岩板材铺装工序中背面涂层反碱、接缝处理等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本次进行了补充。

5.1.6~5.1.13冰梅面层、花街铺地面层、大方砖面层、压模面层、透水砖面层、小青砖面层、自然块石面层、水洗石面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在5.1.6条中,石材抗压强度30MPa无依据,予以删除;

在5.1.9条中压模基层、伸缩缝设置与本章5.1.1内容重复,予以删改;

在5.1.10条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增加了整体透水面层的内容;

小青瓦在透水园路经常采用,在5.1.11条中予以补充;

在5.1.12条中增加了汀步石的内容。

5.1.14地面工程的标高、平整度、厚度等是园路、广场的主要质量指标。

根据各地园路、广场施工经验,提出检验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按补充的面层类型相应增加了表5.1.14相关内容。

5.1.15侧石(缘石)安装是园路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施工过程常易出现的一些缺陷,提出了侧石(缘石)安装的质量控制要求。

缘石类同侧石,侧石高出路面且规格大于缘石,缘石安装一般与路面持平,也是园路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绿地园路侧石(缘石)下沉、开裂质量问题,强调设置后戗,予以补充规定。

5.1.16新增条文。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竹、木铺装面层经常被采用,因此增加本条款,并提出质量要求。

5.2.1~5.2.3假山、叠石、置石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施工单位选择、材料准备、施工放样等各种准备工作,并提出了开工准备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删除5.2.1条中涉及营商环境的内容。

5.2.5、5.2.6假山基础施工时,灰土基础操作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注意的事项,有利于假山基础的承载。

拉底时,应用的石材不能风化。

在5.2.5条中增加基础工程的质量验收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控制。

5.2.10、5.2.11新增条文。

塑山(石)、雕塑工程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经常被采用,特增加本条款和质量要求。

5.2.12新增条文。

假山、叠石、置石、雕塑工程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加强安全管理。

5.4.1园林设施是园林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座椅(凳)、标牌、果皮箱等几种常见的园林设施安装工程提出质量控制规定。

标牌的样式和安装形式多样,悬挂式标牌为安全考虑高度不宜太低。

5.4.2护栏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维护设施,针对竹木质护栏、金属护栏、钢筋混凝土等护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

护栏基础应根据地基性质、高度、功能情况决定尺寸并符合设计要求即可,尺寸不做规定,予以删除。

5.4.3绿地喷灌的喷头安装,要求定位准确,射程符合要求,接头无渗漏。

喷灌系统施工,特别是浇花井、截门井、喷头立管固定的制作安装,易出现质量缺陷;

管网施工安装应在路面和栽植工程之前完成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

5.4.4新增条文。

无障碍设施是园林绿化工程不可缺少的项目,应按国家《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规定执行。

5.4.5新增条文。

园林绿化、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在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做了的规定。

5.5园林建构筑物、花坛、景观桥、小品工程

新增章节。

5.5.1~5.5.3园林绿化工程是涉及多专业综合性项目工程。

其中:

园林建筑物、构筑物、花坛、景观桥、小品工程以建筑、市政工程为主,按照设计确定专业划分,其结构、功能、安全、环保、装饰装修、景观效果等均有相应专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并对所有工程材料的材质、规格和质量做出要求,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应严格质量控制。

5.5.4园林花坛的施工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比重越来越大,立体花坛经常被采用,本条仅对现场安装式立体花坛骨架的结构稳定、安全,运输、安装等应控制施工质量的几个方面提出要求。

5.5.5绿地内景观桥及兼顾车辆通行功能的桥梁施工及质量验收,除景观效果要求的装饰工程外,应按照《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规定执行。

5.5.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要有可靠依据。

5.5.7园林花坛、小品、建筑物、构筑物、景观桥等的子单位工程,参照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规范的相关规定。

5.6园林电气工程

5.6.1~5.6.4对园林电气工程的进场材料、元器件、线缆、配电装置等主要产品复试,线缆导管施工,配电柜(箱)进场后核验,灯具安装,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等施工内容进行了规定。

5.6.5、5.6.6根据园林行业特点对灯光照明系统要进行试运行检测和平日、节日、重大节日的调测试运行。

6.3.1~6.3.6对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程序和组织,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6.3.1、6.3.4条进行了修订。

在6.3.1条中,园林绿化工程涉及的专业繁多,需进场施工时,根据工程实际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子单位、分部、分项、检验批及计数抽样方案在施工前协商确定,否则资料无法整理;

对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合格判定也予以明确,才可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在6.3.4条中,按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职责及有关规定删除相关内容。

6.3.7此条按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职责及有关规定删除。

6.3.8此条参考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合格后报备的具体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