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327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docx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

上汽收购双龙

侯强、刘志霞

摘要:

本案例描述了上海汽车、韩国双龙汽车的简况与发展历程、并购行为的客观背景和交易历程及结果点,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跨国并购、尽职调查、并购整合的相关理论知识。

关键词:

跨国并购、协同效应、尽职调查

案例正文

一、引言

2004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

上汽借此巩固了其世界500强地位。

这是国内车企第一次以控股方身份兼并国外龙头汽车公司。

这一汽车业最大的海外并购事件,被看作是中国汽车业跨国经营的标志性事件。

根据双方协议,上汽将保留和改善双龙现有的设备,引进技术,并在未来对双龙进行必要的投资。

上汽将帮助双龙拓展其在韩国的业务,还将帮助双龙汽车拓展中国和其他海外市场。

当时看来,上汽与双龙达到了一种双赢的跨国经营的局面。

然而,我们过早地对“上汽双龙配”下了乐观的必定成功的结论,摆在我们面前看似祝贺成功的玫瑰与红葡萄酒并不是那么美好——玫瑰上的长刺尤在,红葡萄中混有苦涩的威士忌。

二、公司简介

1.双龙汽车公司简介

双龙汽车公司(SSANGYONGMotorCompany)附属韩国双龙集团,是以制造四轮驱动汽车为主,并生产大型客车、特种车、汽车发动机及零配件的著名汽车制造企业。

其前身为创立于1954年的东亚汽车公司,1986年10月并入双龙集团,1988年3月更名为双龙汽车公司。

以犀牛牌四轮驱动吉普车和克兰多牌家用型吉普车为代表的双龙汽车,已出口到欧洲、亚洲、中南美洲及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双龙汽车从专门生产四轮驱动越野车和特种车起家,后与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合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汽车制造企业。

双龙公司(SSANGYONGMotorCompany)创办于1954年1月,之初主要生产重型商务车和特殊用途车辆。

在1975年5月,双龙公司股票正式上市。

自1983年接收东亚(DONG-A)汽车公司后,双龙迅速崛起,成为最可靠的专业四轮驱动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制造商。

双龙集团在兼并了东亚公司后,改名为双龙汽车。

1988年,双龙推出SUV型KorandoFamily,其对本土消费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1991年双龙与奔驰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合作范围涉及汽油/柴油发动机技术转让和共同开发轻型商务车等方面。

其合作在韩国也被称为短期内实现技术转让最成功的案例。

1993年双龙推出MUSSO系列四轮驱动越野车,成为韩国四轮驱动越野车的代表。

同年,双龙公司看好韩国高级轿车市场(当时韩国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公司举债10亿美元进军高级轿车领域,引进德国奔驰轿车制造技术,生产双龙豪华运动轿车。

1994年,双龙就在ChongWon(昌原)发动机厂生产奔驰发动机。

同年,推出新概念轻型商务车“ISTANA”,马来语意为“飞驰的宫殿”。

双龙又随后于1996年推出NewKorando。

双龙公司的顶级轿车主席(CHAIRMAN)于1997年推出,双龙开始进入高档车市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韩元贬值近一半,到期债务共计17兆亿韩元(约合13.5亿美元),使双龙资金链发生断裂。

为偿还债务,双龙汽车不得不大量出售资产,如双龙商用车生产设备以6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上海汇众汽车有限公司。

明年双龙的轻型商务用车MB100(ISTANA)将在汇众汽车公司生产,车标也将换用汇众的标志。

2001年,双龙汽车销售量达到12.6万辆,同比增长8%,但其债务已达到30兆亿韩元(约合23亿美元),而双龙的资产仅有20兆亿韩元(约合15.3亿美元)。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2001年双龙豪华SUV型“雷斯特”(REXTON)全面登场,2002年雷斯特的销量是822台。

同年双龙又在本土首次推出了SUT运动休闲卡车“MUSSOSPORTS”。

2003年11月份,历时两年开发完成的双龙新款“主席”在深圳登陆,开始了在内地的销售。

双龙汽车公司拥有员工7400多名,同时具有年产21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目前处于破产监管之下。

根据朝兴银行和其他主要债权人达成的协议,双龙汽车公司的运营将持续到2003年11月。

2005年1月,中国上汽集团股份宣布,公司已经正式入主双龙汽车。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向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支付5,900亿韩元,完成交割手续,获得双龙汽车48.92%的股份,合计59,094,188股,正式成为韩国双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

2.上海汽车集团简介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集中了世界500强企业上汽集团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资产和业务,旗下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和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配套服务,2005年共向中国及海外市场销售整车超过105万辆

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上汽汽车)于2006年2月22日正式成立。

上汽汽车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份)和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各投资60%和40%组建,初期投资为36.8亿元人民币。

目前,上汽汽车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将同步建设上海和仪征两个生产基地,中期规划将形成年产轿车及变形车30万辆和发动机40万台的生产规模。

截止到2010年,上汽汽车计划推出RV车、中级车、紧凑型车等5个平台超过30款车型,混合动力车也将在其间推出,从而形成与国际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相同步的、价格从6.5万元至30万元、覆盖主流乘用车领域各个细分市场的宽系列产品线布局。

上汽(集团)股份投资18亿元建立的上汽工程研究院将和上汽海外研发中心将共同成为上汽汽车的技术研发基地,致力于自主品牌新产品研发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为上汽汽车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上汽汽车作为国际化品牌的经营者,将依托上汽集团20多年合资合作所积累的技术、制造、采购、营销和管理优势,以国际化的视野,创造性地集成全球优势资源,以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消费者高品位需求,以优秀的国际合作团队,打造中国汽车领导品牌,进而成为全球汽车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企业愿景:

依靠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合作的优秀员工团队,以全球化的视野,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国际国内优势资源,打造中国汽车的领导品牌,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和超越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系列乘用车企业。

企业核心价值观:

创新卓越;开放兼容;责任承担;安全环保。

三、客观背景分析

2004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

依靠背后政府的力量将已定的买家蓝星集团排挤出局后,上汽的此番跨国收购巩固了其500强地位,双龙也实现了资本的注入与中国市场的扩张,这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成功并购国外同行业企业,当时看来上汽与双龙达到了一种双赢的跨国经营的局面。

根据双方的协议,上汽将保留和改善双龙现有的设备,并在未来对双龙进行必要的投资。

上汽将帮助双龙拓展其在韩国的业务,还将帮助双龙汽车拓展中国和其他海外市场。

另外,为了不至于引起双龙公司工会对并购的过激反应,上汽保留了双龙原有的管理层和员工队伍。

然而4年多过去了,韩国双龙工会屡次抵制中方与双龙达成技术合作,阻止在中国生产双龙汽车,双方的技术合作始终也没有能够实现。

双龙工会还多次罢工示威,并要求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

1.2005年11月6日,上汽股份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免去代理理事、社长苏镇琯所有职务

一年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如愿成为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最大股东,开启中资企业收购外国汽车公司的先河。

一开始业绩表现不错,到去年年底盈利410亿韩元,今年上半年,上汽双龙汽车出口30441辆,在韩国国内销售30467辆,总销量达60908辆。

创造了历史上出口销售业绩的最高纪录。

但最近几个月来,双龙汽车表现不佳,财报显示,公司已经亏损685亿韩元,处于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

上汽入主双龙后为了不引起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工会对收购的激烈反应。

根据收购双方的最终协议,上汽采取了稳妥之举——保留双龙汽车公司现有的管理层和员工队伍,避免产生负面效应。

而这次,在得知苏镇琯被免职的消息后,双龙汽车公司的员工纷纷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苏镇琯”。

双龙汽车公司工会表示,如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不派代表出席这里召开的工会会议,员工将举行罢工。

2.2006年8月11日,双龙汽车工会全面罢工

为解决困扰公司的韩国“工会门”事件,上海汽车正计划对其控股的韩国双龙汽车开展一个新的投资计划。

8月22日,上汽双龙在韩国首尔与公司工会召开会议。

会上,公司方面同意,截至2009年,公司将投入12.5亿美元用于公司发展,条件是工人能够尽快停止罢工行为。

当天,该公司发言人金秉苏说:

“谈判双方在今天举行了一次新的谈判,工会方面对我们的投资计划表示肯定。

上汽双龙目前正遭遇罢工事件。

公司劳资双方出现了摩擦,8月9日,双龙汽车工会与韩国金属产业工会联盟联合声明,上汽集团必须撤回与双龙汽车签署的技术转让合同,停止结构调整和增加国内投资。

随后,8月11日,双龙汽车工会宣布开始全面罢工。

16日下午,双龙汽车的5300多名工人聚集到平泽工厂,准备进行无限期的所谓“玉碎罢工”,为此,工会甚至提前准备了1万多袋方便面和1万多瓶矿泉水。

其实,罢工事件还得从上汽新的任命说起。

今年6月,上汽挖来通用(中国)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墨斐,并在8月11日上汽双龙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正式任命其为上汽双龙代表理事,替换蒋志伟,正式进驻双龙。

墨斐上任后马上提出解聘550名工人的“结构调整方案”,成为工会要“玉碎到底”的导火索。

在罢工的同时,双龙工人还指责上汽双龙的中国高层将双龙的技术泄露给上汽,但上汽双龙对此说法予以否认。

3.2006年8月30日,罢工结束,减产1.6万辆车

上汽股份透露,双龙工会与双龙管理层已达成最终协议,总罢工完全结束。

这场足以影响上汽国际化战略的危机获得成功化解。

双龙劳资双方达成的最终协议是:

双龙管理层撤销544人的裁员计划,至2009年末,每年投资3000亿韩元(25亿人民币)用于开发新车型和发动机等方面。

双龙工会及工人作出让步为:

冻结今年的工资和所有津贴;中止部分工人2年的福利制度;允许双龙管理层实施更灵活的人力资源政策。

上汽新闻发言人朱湘君表示,上汽欢迎双方达成妥协的决定,这体现了双方互相支持的长远眼光。

她表示,这是韩国罢工历史上,工会首次在没有涨工资的情况下结束罢工。

 双龙工会总罢工从8月11日开始,至今持续了20天,20天里双龙汽车已减产1.6万辆左右,损失约为3700亿韩元(约合30亿人民币)。

从9月1日起,5000双龙工人将重返离开了20天的工作岗位,开始正常上班。

4.双龙汽车财政状况分析

双龙汽车财政状况分析(数据来源:

双龙韩国官网)

08年汽车销量汇总:

总销量

韩国国内

出口海外

11月

3,835

1,632

2,203

10月

7,167

2,818

4,349

9月

8,950

3,501

5,449

8月

7,302

2,805

4,497

7月

10,069

4,409

5,660

6月

7,392

1,902

5,490

5月

7,176

-

-

Q1

26,980

12,708

14,272

07年共销售131,637辆车,国内售出60,616辆,出口71,021辆

被上汽收购后:

(美元)

2005

2006

2007

年销售额

$33.91亿

$31.75亿

$8.87亿

年净收入

负$1.02亿

负$2.10亿

$0.098亿

被上汽收购前:

(美元)

2002

2003

2004

年销售额

$28.47亿

$27.39亿

$31.59亿

年净收入

$2.67亿

$4.92亿

$0.11亿

双龙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