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094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docx

超高层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矩形板式基础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32#、33#、34#楼基础:

Φ800钻孔灌注桩桩基+筏板式基础,CK6采用边长350的预制方桩抗拔抗浮力作用,33#、34#主楼底板厚度1.6m,基底标高-7.00m,32#主楼底板厚度1.6m,基底标高-6.50m,车库底板厚度0.3m,基底标高-5.30m,主楼局部最深处底标高-11.80m。

二、塔吊选型及技术性能指标

1、塔吊选型

由于本工程楼层较高属于超高层,且四周商铺裙房面积较大范围广,三栋房号选择QTZ80塔吊一台,QTZ63塔吊两台,其中34#楼使用QTZ80塔吊塔机大臂长度为58米,33#、32#楼QTZ63塔吊大臂长度为55米,80塔吊最大起重量8T,63塔吊最大起重量6T。

最大自由高度为40米,附着式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180米,塔机总功率为34.8KW。

其机械性能,起重特性,机构等详见说明书。

塔吊位置详见附图。

三、塔基施工

1、塔吊基础砼、配筋

1.1根据现场地质报告、土方开挖及施工情况,塔吊基础埋设-7.10米(33#、34#)标高,-6.60米(32#)标高。

按照生产厂家的塔吊说明书及现场施工要求,基础采用5.00×5.00×1.42钢筋砼基础,设计砼标号为C30。

配筋详见附图:

现场做一组同条件试块,以确定安装塔吊时间。

1.2基础施工

C15垫层浇筑完成后,先绑扎基础下层钢筋网,再用汽车吊配合固定好塔吊预埋标准节(标准节埋入混凝土为1200mm),为确保四个脚柱的水平,用水准仪抄测脚柱上口标高,且必须水平,误差在1mm以内,用经纬仪控制标准节垂直度。

然后按照塔基图纸要求绑扎基础底板钢筋,最后绑扎基础钢筋上层网片和拉钩钢筋。

在砼浇筑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跟踪复测塔吊脚柱,发现偏差立即调整。

2、塔吊基础验算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一、塔机属性

塔机型号

QTZ5810

塔机独立状态的最大起吊高度H0(m)

40

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H(m)

43

塔身桁架结构

方钢管

塔身桁架结构宽度B(m)

1.6

二、塔机荷载

塔机竖向荷载简图

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

塔身自重G0(kN)

359

起重臂自重G1(kN)

37.4

起重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1(m)

25.48

小车和吊钩自重G2(kN)

3.8

最大起重荷载Qmax(kN)

60

最大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RQmax(m)

13.2

最大起重力矩M2(kN.m)

630

平衡臂自重G3(kN)

19.8

平衡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3(m)

6.8

平衡块自重G4(kN)

142

平衡块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4(m)

11.8

2、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工程所在地

江苏常州市

基本风压ω0(kN/m2)

工作状态

0.2

非工作状态

0.4

塔帽形状和变幅方式

锥形塔帽,小车变幅

地面粗糙度

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风振系数βz

工作状态

1.77

非工作状态

1.77

风压等效高度变化系数μz

0.94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工作状态

1.95

非工作状态

1.95

风向系数α

1.2

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0

0.35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工作状态

0.8×1.2×1.77×1.95×0.94×0.2=0.63

非工作状态

0.8×1.2×1.77×1.95×0.94×0.4=1.25

3、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工作状态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kN)

359+37.4+3.8+19.8+142=562

起重荷载标准值Fqk(kN)

60

竖向荷载标准值Fk(kN)

562+60=622

水平荷载标准值Fvk(kN)

0.63×0.35×1.6×43=15.17

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

37.4×25.48+3.8×13.2-19.8×6.8-142×11.8+0.9×(630+0.5×15.17×43)=53.41

非工作状态

竖向荷载标准值Fk'(kN)

Fk1=562

水平荷载标准值Fvk'(kN)

1.25×0.35×1.6×43=30.1

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

37.4×25.48-19.8×6.8-142×11.8+0.5×30.1×43=210.14

4、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

工作状态

塔机自重设计值F1(kN)

1.2Fk1=1.2×562=674.4

起重荷载设计值FQ(kN)

1.4FQk=1.4×60=84

竖向荷载设计值F(kN)

674.4+84=758.4

水平荷载设计值Fv(kN)

1.4Fvk=1.4×15.17=21.24

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

1.2×(37.4×25.48+3.8×13.2-19.8×6.8-142×11.8)+1.4×0.9×(630+0.5×15.17×43)=236.2

非工作状态

竖向荷载设计值F'(kN)

1.2Fk'=1.2×562=674.4

水平荷载设计值Fv'(kN)

1.4Fvk'=1.4×30.1=42.14

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

1.2×(37.4×25.48-19.8×6.8-142×11.8)+1.4×0.5×30.1×43=-122.74

三、基础验算

矩形板式基础布置图

基础布置

基础长l(m)

5

基础宽b(m)

5

基础高度h(m)

1.42

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基础混凝土自重γc(kN/m3)

24

基础上部覆土厚度h’(m)

0

基础上部覆土的重度γ’(kN/m3)

19

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δ(mm)

50

地基参数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

250

软弱下卧层

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m)

5

地基压力扩散角θ(°)

20

软弱下卧层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k(kPa)

130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kPa)

323.8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k=blhγc=5×5×1.42×24=852kN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

G=1.2Gk=1.2×852=1022.4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Mk''=G1RG1-G3RG3-G4RG4+0.5Fvk'H/1.2

=37.4×25.48-19.8×6.8-142×11.8+0.5×30.1×43/1.2

=-318kN·m

Fvk''=Fvk'/1.2=30.1/1.2=25.08kN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M''=1.2×(G1RG1-G3RG3-G4RG4)+1.4×0.5Fvk'H/1.2

=1.2×(37.4×25.48-19.8×6.8-142×11.8)+1.4×0.5×30.1×43/1.2

=-273.74kN·m

Fv''=Fv'/1.2=42.14/1.2=35.12kN

基础长宽比:

l/b=5/5=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Wx=lb2/6=5×52/6=20.83m3

Wy=bl2/6=5×52/6=20.83m3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

Mkx=Mkb/(b2+l2)0.5=210.14×5/(52+52)0.5=148.59kN·m

Mky=Mkl/(b2+l2)0.5=210.14×5/(52+52)0.5=148.59kN·m

1、偏心距验算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

Pkmin=(Fk+Gk)/A-Mkx/Wx-Mky/Wy

=(562+852)/25-148.59/20.83-148.59/20.83=42.3kPa≥0

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内。

2、基础底面压力计算

Pkmin=42.3kPa

Pkmax=(Fk+Gk)/A+Mkx/Wx+Mky/Wy

=(562+852)/25+148.59/20.83+148.59/20.83=70.82kPa

3、基础轴心荷载作用应力

Pk=(Fk+Gk)/(lb)=(562+852)/(5×5)=56.56kN/m2

4、基础底面压力验算

(1)、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250.00kPa

(2)、轴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

Pk=56.56kPa≤fa=250kPa

满足要求!

(3)、偏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

Pkmax=70.82kPa≤1.2fa=1.2×250=300kPa

满足要求!

5、基础抗剪验算

基础有效高度:

h0=h-δ=1420-(50+16/2)=1362mm

X轴方向净反力:

Pxmin=γ(Fk/A-(Mk''+Fvk''h)/Wx)=1.35×(562.000/25.000-(-317.996+25.083×1.420)/20.833)=48.646kN/m2

Pxmax=γ(Fk/A+(Mk''+Fvk''h)/Wx)=1.35×(562.000/25.000+(-317.996+25.083×1.420)/20.833)=12.050kN/m2

P1x=Pxmax-((b-B)/2)(Pxmax-Pxmin)/b=12.050-((5.000-1.600)/2)(12.050-48.646)/5.000=24.493kN/m2

Y轴方向净反力:

Pymin=γ(Fk/A-(Mk''+Fvk''h)/Wy)=1.35×(562.000/25.000-(-317.996+25.083×1.420)/20.833)=48.646kN/m2

Pymax=γ(Fk/A+(Mk''+Fvk''h)/Wy)=1.35×(562.000/25.000+(-317.996+25.083×1.420)/20.833)=12.050kN/m2

P1y=Pymax-((l-B)/2)(Pymax-Pymin)/l=12.050-((5.000-1.600)/2)(12.050-48.646)/5.000=24.493kN/m2

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

px=(Pxmax+P1x)/2=(12.05+24.49)/2=18.27kN/m2

py=(Pymax+P1y)/2=(12.05+24.49)/2=18.27kPa

基础所受剪力:

Vx=|px|(b-B)l/2=18.27×(5-1.6)×5/2=155.31kN

Vy=|py|(l-B)b/2=18.27×(5-1.6)×5/2=155.31kN

X轴方向抗剪:

h0/l=1362/5000=0.27≤4

0.25βcfclh0=0.25×1×14.3×5000×1362=24345.75kN≥Vx=155.31kN

满足要求!

Y轴方向抗剪:

h0/b=1362/5000=0.27≤4

0.25βcfcbh0=0.25×1×14.3×5000×1362=24345.75kN≥Vy=155.31kN

满足要求!

6、软弱下卧层验算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dγm=1.5×19=28.5kPa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

pz=lb(Pk-pc)/((b+2ztanθ)(l+2ztanθ))

=(5×5×(56.56-2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