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9190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Word下载.docx

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又着眼于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愉悦是语文教育改革的目的。

因此,无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角度讲,我们都必须重视和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所以我们提出了本课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归纳出阅读名著的方法策略。

二、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国外:

国外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

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

2、国内: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朱熹曾经指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唐彪也说:

“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

”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代强调多读多写多体会,此一“多”字意蕴深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

“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启的占多少。

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

眼下,多数教师只能较实际地重视课内阅读教学,做一些语段教学以及较“新鲜”的语段训练,“急功近利”地应付考试。

有些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

有些学生只是随便翻翻;

有些学生是什么有趣读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读卡通书。

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处于“有什么读什么”、“看到什么读什么”、“书摊上卖什么读什么”等自由放任的状态。

教师、学生诸多因素的存在,加上名著产生年代久远,名著阅读更是困难重重,处在举步维艰的处境。

由此可见,怎样真正意义地树立大语文观,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改善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是我们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阶段目标(7—9年级)中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去获得,或有他重新发现,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授给他。

3.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青少年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

这表明:

青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的阶段。

而进行大量的名著阅读是达到这一阶段的最佳手段。

四、课题的界定和范围

1、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谓“名著”,包括:

哲学、文学、艺术,以及反映科学思想与环境意识的名著。

所谓“有效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家名篇进行鉴赏,反思性的阅读。

2、研究范围

七、八、九三个年级。

五、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中外名著阅读。

目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状况不容乐观,大致存在如下几大现象:

(1)学生虽然表示对课本中的名著阅读篇目比较感兴趣,但似乎同时对网络、游戏、漫画等阅读材料的兴趣更大。

文学类作品阅读面窄。

学生最感兴趣的主要有武侠类、言情类、科幻类作品。

读畅销书的多,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

(2)在读书过程中,学生缺少有效的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

片面强调感官享受,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思考、去感悟,因此阅读质量很低。

(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分数的提高,导致名著阅读所占比重很小,其他科目习题类的阅读量占了很大一部分。

鉴于以上现象,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研究培养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自主意识,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方法;

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方法,寻求课外阅读的规律,提高具体指导方法的可操作性;

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获取最佳的阅读效益。

2.配合我县教研室开展的“读名著,说名著,感悟名著”的活动。

活动以省市有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系列精神为指导,以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素养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读一本好书、做一次心灵对话、受一次鼓舞、获得一点感悟”为内容,以师生“共读书、同成长”为工作思路,通过教师的影响和带动,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促进我县广大师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高。

活动开展的时间是常年坚持,常抓不懈。

学校图书室全程向学生开放。

县教研室将择机召开沙龙研讨会和现场会调研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推进活动开展。

《雏鹰文学》将开辟专栏对各学校好的工作做法及学生读书心得进行刊载,优秀学生习作进行刊发。

3.课题负责人解桂兰曾参加1项省级课题研究,2项市级课题研究,一项县级课题负责人,具备了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都曾参加过课题研究,并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满腔的工作热情,都有着丰富的经验,都愿意为课题的研究工作付出自己的努力。

4.我们学校被市教科研中心确定为“临沂市教科研基地学校”,这为我们学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平台,同时也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归纳总结出适合初中生的名著阅读方法,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读名著、说名著、感悟名著

配合县教研室开展的“读名著、说名著、感悟名著”活动,制定活动的具体方案,印制《名著阅读导读提纲》发至学生手中,《名著阅读提纲》可从名著题目、阅读章回、故事梗概、我的发现等几个方面来制定。

名著阅读以课外时间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课内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

教师做好阅读过程的掌控。

事先制定班级阅读计划表和阅读交流活动项目,可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2.名著阅读习惯的探索

(1)养成默读和整体认知的习惯。

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实验表明,朗读每分钟最快约200字,而默读每分钟最快可达800字左右,甚至还会更多。

因为默读时,文字信息不必经过听觉而是直接由视觉接收,速度远远高于朗读。

同时,要改变读书时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的习惯,这样的读书,会严重影响和降低阅读速度。

采用整体认知的方式,既能加快阅读速度,又不会影响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默读和整体认知习惯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

采用限量法。

在一定的时间内限定读完一定数量的读物,不允许延长或减少读物的数量。

采用比赛法。

在同一时间、地点,让学生默读同一材料,看谁读得既快又好。

采用遮盖法。

此法是为了训练视觉反映速度的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

学生在读物上端用纸片遮住,边读边往下拉纸片,促使视觉反映一次完成,避免回视。

(2)学会预读和浏览。

指导学生预读和浏览主要靠在具体的阅读指导中逐步培养。

当前的中学生,他们阅读文章,尤其是小说,常常停留在对情节的具体感受或对细枝末节的了解上,却很难做到又准又快地把握文章的要点。

这就需要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专门的指导和训练。

①书目指导。

除了新课标推荐的书目外,还可以推荐一些贴近当代生活,对学习又有一些意义的书目进行阅读。

②序目指导。

③方法指导。

对不同类型的书,指导不同的预读和预览方法。

④提问指导。

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

问题提得有无价值,是否得当,教师要给予评价,以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组织学生讨论。

3.阅读方法的探索

(1)激发阅读兴趣,激活知识存储,综合运用知识。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实际探索阅读指导方法,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快乐阅读。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来引导他们显得十分的必要,因为大部分学生在以前的日子里离名著很远,要想让全部学生对名著有个初识与理解,开展丰富多彩的名著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它意在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受到名著的熏陶,比如名著读书交流会,名著讲座,名著手抄报活动等这些系列名著活动,可以让学生愉快地认识名著,亲近了名著,走进了名著,带动名著的阅读。

(3)阅读指导方法的实施。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提供保障,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好基础。

4.认识阅读的根本作用,放手让学生去追逐“400万”的理想。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究竟为什么要阅读?

弄清了阅读的意义才能开展有意义的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它告诉我们,阅读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

既然如此,死抱课文以对付考试为目的的阅读是狭隘的,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阅读必须向课外拓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

因此,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要大胆给学生松绑,不是布置可做可不做的作业捆绑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放手让学生在阅读天地里自由徜徉。

通过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来刺激学生大量接收信息,促使他们与文本及作者形成对话,逐步增强阅读兴趣,并特别提倡在老师的引导下多读名著,达到并超过400万的目标。

5.认识阅读的个性化特点,还学生独立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权利,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这首先就要求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感受。

名著是一个何其广阔的天地,足够学生自由驰骋。

当然泛泛而读或生硬规定都是很难收到实效的,有计划讲方法的阅读会有更大收获,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这首先体现在书目的选择上。

学生一进入名著这个广阔天地,固然会有仰望文学大厦的望而却步,但引导有方却会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亲切、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的权利,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去理解,去表达。

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者“读不透”而硬要插上一手,如果设计几个问题乃至出几个考题来“指导阅读”,势必冰消学生领略名著风采的热情。

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6.认识交流是阅读的必需,放手让学生参与多种读书交流活动,促使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并将阅读视为一种需要。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当一篇篇读书心得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毫无疑问他们将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今后的阅读。

除了教师的肯定外,还应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他的阅读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萧伯纳曾说: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

”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种碰撞和融合,两种思想交流之后或许可以产生第三种甚至更多思想。

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寻味,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

为此,我不怕耽误课时,影响教学进度,采用了多种交流形式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如撰写读书报告、书本的展台式展览、心得的墙报式展览……其中最精彩的是互动式读书交流会。

将一些读书很有心得和成果的同学推向前台,在单位时间内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读的书,讲述对该书的理解和思考,也袒露自己读书的困惑,还必须接受同学们围绕该书的质疑,完成答辩。

在这种交流活动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必将极大地拓展其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并将极大地推动其阅读热情,使名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0.12——2011.2)准备阶段

1.完成课题申报,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和计划。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课题的顺利进行作铺垫。

3.了解各班图书角的藏书及使用情况,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1.3——2013.2)实施阶段

1.对学生进行实验前的问卷调查。

2.制定具体实施的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做好准备

(1)营造书香氛围。

发挥学校图书室、网络作用,整合阅读资源。

开展学生一系列特色专题读书活动。

开展课内阅读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挥班级阅读课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觉性。

(2)打造书香班级。

利用黑板报、墙报、队角、班级网页等形式,营造多维立体的班级读书氛围。

扩充班级图书角。

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读书计划。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展示活动。

如“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沙龙”等。

做为普遍开展的读书活动,学生每学期读名著,写读书心得,由学生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

(3)构建书香家庭

根据各自的居住条件,设立书房、书架、书柜、读书角等读书、读报阵地,创设好读书、读报的氛围。

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

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经常带孩子到书店,与他一起选购高品位的课外读物。

增加家庭图书存量。

开展家庭阅读比赛,掀起家庭阅读的浪潮。

(4)丰富阅读内容。

梳理经典性的阅读篇目,精心推荐课外必读、选读书目,搭建课外阅读平台。

采用教师向学生荐书、家长向学生荐书、学生之间互相荐书的活动,让学生有大量的备选范围。

(5)上好读书指导课和读书汇报课,积极探索让学生培养读书兴趣的方法,快速提升。

3.课题研究阶段性汇报。

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第三阶段(2013.3——2013.6)总结阶段

1.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课题成果展示。

九、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专辑:

1、《名著导读》提纲

2、调查报告

3、教案、案例、论文

4、学生:

收获集

过程材料:

实验过程活动计划、具体操作设想,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领导小组:

提供信息,给予热心帮助和悉心指导。

王立华莒南县教体局教科室主任

徐名印莒南县教研室副主任、县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程守森筵宾中学校长

汲广乐筵宾中学副校长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负责人:

解桂兰全面负责课题的协调与实施、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

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

庄会芝负责学期研究计划的制定,及学期研究总结的撰写

葛洪波负责课题协调及日常管理工作

范晓玲负责研究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及此昂管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范晓青负责课题档案管理及过程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工作

十一、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1、学校领导、年级组、学科组非常重视教学科研的龙头作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将提供极大支持,确保本次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

2、本课题组成员均为一线语文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并具有相关的课题研究的宝贵经验和经历,为我们研究积蓄了较强的内在动力。

3、《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将阅读界定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探究式阅读活动模式”,名著阅读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

因此,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教给学生自主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而有效的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

十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胡冬云,《更新阅读观念,提高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5年2月.

3、蒋蓉,《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建议》——《当代教育论坛》。

2005年2月

4、占华平,《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7月

5、莒南县教研室开展的“读名著,说名著,感悟名著”的活动。

2010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