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9068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4.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

《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9-建1.ppt

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黎波,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二、个体建筑的构成三、群体建筑的组合四、园林艺术五、民居与其它建筑形式,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木材榫卯结构反曲面屋顶斗栱支撑“模数制”,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木材榫卯结构与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和古罗马斗兽场使用石料不同,我国古建筑除台基屋瓦外,全部使用木料。

木料之间的连结咬合,基本采用榫卯,辅以铁钉。

优点取材方便施工便利柔性结构防震性好墙不承重通断灵活缺点易燃易潮易朽蚀,房屋结构图(左)柱础(左下)应县木塔(下),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反曲面屋顶与罗马式建筑的圆顶和哥特式建筑的尖顶不同,我国古建筑的屋顶采用了反曲面造型。

这种造型得到斗栱飞檐的支持,可使屋檐远挑高翘,有展翅飞翔之势,使凝重的建筑似乎也有了轻巧灵动的感觉。

反曲面屋顶比罗马式和哥特式覆盖面积更大,出挑翘起的屋檐既不影响视线,又可保护墙体少受雨雪侵蚀,达到了造型美与实用性强的完美结合。

德国新天鹅城堡,斗拱支撑我国古建筑在立柱与横梁之间,有一种由若干小木块拼合而成的构件,叫做“斗栱”。

斗栱的作用在于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

明清以后,斗栱更多的是起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斗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

斗栱是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斗拱的排布由疏到密,由大变小。

斗栱是礼制的重要体现,等级森严,同时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准。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模数制”由于斗栱的尺寸较小并走向规范化,古代工匠们逐渐选用它们作为房屋其它构件的基本尺度,小到梁柱的粗细高低,大到房屋的开间进深,均以之为基准。

这种“模数制”有利于建筑的规范、便利和节省材料。

宋朝颁布的营造法式规定,以栱的断面为“材”,每材高15分厚10分,做为房屋构件大小的基本单位。

“材”又分八个等级,建筑物按等级选用不同的“材”。

清朝时,改以梁枋上最下层栱木的卯口宽度为基本尺寸,称为“斗口”。

二、个体建筑的构成,台基墙体屋顶,二、个体建筑的构成,台基台基是建筑物的基座,是用砖石砌成的平台。

台基主要起防潮通风的作用和权力象征意义。

级别高的建筑台基也高,台基边缘还会雕有花纹装饰,台基四边立有栏杆。

许多宫殿或宫殿群以台命名,如鹿台、铜雀台。

最高级别的皇家建筑的台基,砌有汉白玉栏杆,栏杆柱头雕有龙凤云纹。

台阶中间设有“御路”,就是一块有雕龙图案的大石板,供皇帝专用。

秦阿房宫和汉未央宫的遗址,台基均在10米以上。

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台基为8.13米。

二、个体建筑的构成,墙体由于屋顶的重量是由梁柱承受,并通过柱础传递到台基上的,墙体并不承重。

这就使墙、窗、门的设置变更灵活方便。

四根木柱围合的空间叫“间”,两柱横向间的距离叫“开间”,两柱纵向间的距离叫“进深”。

在没有玻璃的年代,人们在窗棂上糊纸采光。

为支撑单薄的纸张,窗棂间隙就不能太大,于是人们用便于加工的木材,制作出了各种花样图案的窗棂,再饰以油彩,形成了独特的墙体艺术。

屋顶我国古代少有高层建筑,这就使屋顶特别显眼。

屋顶不仅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更是建筑物等级的重要标志。

不同等级的建筑使用对应等级的屋顶,不得僭越。

屋瓦的颜色也有规定,如黄琉璃瓦为皇家专用。

屋顶最高级为庑殿顶,其次为歇山顶,专用于皇族、寺庙等殿宇建筑,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级别更高。

悬山顶和硬山顶多用于民居。

攒尖顶上可用于皇族,下可用于民间,适用范围较大。

卷棚顶多见于园林建筑,也有用于民居的。

二、个体建筑的构成,三、群体建筑的组合,城市宫殿寺观,三、群体建筑的组合,城市为了强调王权,中国古代城市以突出政权建筑为主,在都城突出皇宫,在地方城市突出官府。

早期城市均是方方正正的格局,政权建筑居城中央。

此后逐渐有所改变,至隋唐时期基本成熟,形成皇城居中偏北,坐北朝南,统帅全城的格局。

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有号称三大帝都的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北宋汴梁是隋唐和元明清之间的过渡。

此外如沈阳、西安等,可以看做是地方城市的代表。

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元大都平面复原图,北京城的城门,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午门,三、群体建筑的组合,宫殿中国的宫殿建筑由多个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空间开阔,舒展大度,极富组织性。

不同宫殿间以单体建筑数量多、占地广的等级为尊,一组宫殿群中又以体量大、位居中的单体建筑为尊。

北京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型。

紫禁城以961米753米的占地面积,9000余所单体建筑的数量,居宫殿至尊地位。

紫禁城的结构特征是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其中最重要的前朝三大殿和后寝两宫,均座落在中轴线上。

清代北京城,前朝三大殿与后寝两宫,三、群体建筑的组合,寺观佛寺和道观建筑群均采用中轴对称格局,几重院落分别供奉不同神像,供奉主神的主要建筑为庑殿顶或歇山顶的宫殿式样,居中坐落于中轴线上。

佛寺大雄宝殿前设较小的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

道观除三清殿外,往往建有老君殿、真武宫、三官殿和求仙楼阁。

为便于清修,寺观多建于远离市井的山林深处,但在便于影响帝王的都城和信徒集中的城市,也会建有较大规模的寺观。

北京白云观、洛阳白马寺、西安大慈恩寺、拉萨布达拉宫等即属此类。

四、园林艺术,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四、园林艺术,北方皇家园林是最早出现的中国古典园林,供帝王及家族游乐和围猎之用,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

多以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占地广大,用料精良,建筑及装饰级别高,浓画重彩,气势恢宏。

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有殷纣王所建沙丘苑台,秦汉的上林苑,宋徽宗设计的艮岳,清代的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

其中秦始皇在上林苑所用的一池三山造园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皇家园林造景的主要模式。

四、园林艺术,南方私家园林私园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明中叶以后,园主大都是民间的地主、富商、文人和退休官僚。

私家园林青瓦白墙,色彩淡雅,虽然在占地面积和山水楼阁的体量上远不能和皇家园林相比,但在精致清幽和曲折奇巧上,有其独到的韵味。

用叠山理水技术和借景手法,达到有虚有实、步移景异的效果。

叠山以“瘦皱漏透”的太湖石为最佳,造成峰峦幽深回抱的景色;理水有“湖溪潭瀑”的变化,辅以涉水步石和曲桥点缀。

全园以廊连墙隔,使之既一体贯通,又层次分明。

五、民居与其它建筑形式,三种常见的建筑形式北方四合院南方天井院竹楼吊脚楼另类民居其他建筑形式,常见的三种形式井干式不用柱梁,以圆木或矩形木料成井字形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穿斗式不用梁,沿进深方向立排柱,柱上架檩,檩上布椽,屋顶荷载由檩至柱。

每排柱子用穿枋横向贯穿成整体构架。

两构架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

抬梁式齐头柱上架数层梁,沿进深方向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形成三角形屋架。

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

屋顶重量经椽、檩、梁、柱传到基础。

抬梁式立柱少便于形成较大空间和吊顶保暖北方使用较多,四合院是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等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平面布局的内院式住宅。

四合院的大门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二门在第二道南墙正中,院中的北房是正房,规模最大,是院主人的住室。

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

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封闭而幽静。

穿斗式用料小整体性强通风透气适于南方民居,天井院有三间两搭厢和对合式两种。

前者是正屋三开间居中,两边各为一开间的厢房,前面为高墙;后者是由正房、厢房和下房四面围合小天井形式,大门多开在下房的中央开间。

皖南的天井院多为向内单面坡屋顶,雨水全部集中汇流入天井,当地叫做四水归堂。

大户人家往往是把若干个三间两搭厢和对合连通组合成大宅院。

天井院之间为防止火灾蔓延,都将山墙建得高出屋顶,山墙呈错落的阶梯形,称为封火山墙。

这样就形成了高墙窄巷的街巷景观。

井干式适应性强南北方皆用南方还有与底部架空的干栏式合用的吊脚楼等形式,吊脚楼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接在一起,尽管不用铁钉也很坚固。

节约土地,造价低廉。

我国各地还有很多因地制宜而建的多种民,如图所示的西北“凹庭”和山西窑洞冬暖夏凉,客家土楼有防范土匪的作用,蒙古包的便于迁徙则适应了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

另类民居,其他建筑形式,塔本是佛教供奉佛骨舍利的建筑传入我国后与重楼结合形式更多功能更全了桥各地风格各异的桥不仅便利了交通而且极具工艺和美学价值楼阁我国少有的多层高建筑实用性强多具有纪念性和标志性牌坊由院门里坊门独立而来加屋顶为牌楼有表彰功德的功能,太和殿,屋顶小兽,华表,石狮与铜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