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Word文件下载.docx
《30诗五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诗五首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
这样。
这几句的意思是: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
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在人境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
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
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苏东坡曾说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
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
有何深刻意义?
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
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
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
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
“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
“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
“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
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
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小结:
官不在高,为民则可;
权不在多,为君则行。
斯是结庐,惟吾心远。
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
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
可以观山景,闻鸟鸣。
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
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
何喧之有?
《饮酒》陶渊明
在人境融意
(果)←心远地自偏(因)景境
无车马喧情深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理远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为含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一畜
体
第二课时《行路难(其一)》
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师:
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
“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
“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2:
“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3:
“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
4:
“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
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
《行路难》。
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
“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
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字词难不倒我们,那整首诗歌的内容大家又理解了多少?
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
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
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四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
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
有何作用?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表达怎样的志向?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行路难》李白
美酒
一、设宴朋友的深厚友情
佳肴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胸中郁积的苦闷
二、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象征仕途的艰难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吕尚垂钓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
伊尹乘舟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四、“行路难”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
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五、长风破浪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
济沧海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正是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五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夸张的描写
意境美
行路难
壮美的意象
形象美
巧用历史故事
韵律美
跳跃式的结构
情感美
六拓展延伸
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
那么我们呢?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
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七总结,布置作业
(一)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
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
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2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第三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注:
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
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
(学生回答:
现实主义诗人。
教师板书。
)人们叫他为
?
“诗圣”。
)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
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
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
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
《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三、诗歌赏析
(一)、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
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
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
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
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本段中再找出描写风之猛烈的词语“卷”,并跟“刮”、“吹”等词语比较优劣。
明确:
“卷”字好,因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飘转”-“沉”相对应。
(二)、赏析第二诗节
设计问题①⑤⑥让学生描述:
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你是什么心情?
从本段中找出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
讨论明确:
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
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设计问题②讨论:
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
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这时诗人着急,他说: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设计问题③:
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
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
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设计问题④: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
归来倚杖自--叹--息--
(三)赏析第三诗节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
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
(生:
下雨)这就该到第几段了?
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
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
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四)设计问题转入第四段的赏析:
“长夜沾湿何由彻?
”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齐读第四段,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偏正短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忧国忧民”一词最好。
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
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
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
然后再补充介绍《自京邑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等句子,及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又呈吴郎》诗,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
(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
在此基础上,扩展补充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说明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四、总结: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
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
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五、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六、作业
第四课时
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歌流派,一是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二是边塞诗派,以岑参、高适为代表。
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齐读题目)
二、解题:
本诗在体例上属于“歌行体”,唐诗中以“歌”为篇名的作品很多,比如我们已经学习过《登幽州台歌》。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咏雪之意;
“送武判官归京”交代了送别的对象,点明了本诗“送别”的主题。
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唐朝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少帝王好大喜功,再加上为了维护边界安全,边关战事不断。
当时的政府又实行重边功的人才选举政策,从军戍边成为当时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重要途径。
不少知识分子或从军、或出使边关,因而能够体验边关战争生活。
这种争赴边关的社会风气促使边塞诗创作不断发展繁荣。
岑参曾两度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塞外纷飞的大雪中送别归京的友人,写出了著名的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四、初步感受、理解词句
1、学生听老师范读,并体会诗句的节奏与停顿,标出读不准确的字词。
2、师生共同朗读全诗。
3、分组学习,交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
4、师生学习讨论疑难问题。
五、赏析
(一)赏析写景的句子
思考:
你喜欢哪些写景的诗句,说说理由。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重点赏析这句话,教师引导:
这句话里哪些词用得好?
运用了什么修辞?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
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
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
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
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
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
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引导:
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
这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百丈”、“万里”是实写吗?
“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
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万里”形容面积之大,这句是夸张的说法。
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二)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
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理由自由阐述,句子归纳如下: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引导赏析第三个句子
意思: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
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