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98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71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目录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第一节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后记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和影响力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威力,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美好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民族复兴之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立志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理想,需要关心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需要对宇宙、社会和人生有深刻的思考,为此就需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包含着其他许多知识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

习近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诗、融会贯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我们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中,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

第一,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不仅没有改善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条件,而且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资本家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等手段,拼命压榨工人血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剧。

第二,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

1836年和1847年又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每一次危机都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令人困惑的是:

财富的增加却伴随着贫困的扩散,生产的发展却引起经济危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应如何认识这些怪现象?

如何说明资本主义这个“怪物”?

人类的未来在哪里呢?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的反抗,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6年英国爆发了长达十余年、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觉醒了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自身的斗争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以指导自身的解放斗争。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大思潮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思想家求索时代课题的尝试,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比如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等。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不只这些,还有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

面对时代提出的“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课题,当时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无能为力。

他的热衷于赞美资本主义,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而且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又使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因而政治立场更趋保守和反动,竭力为资本主义辩护。

时代课题吸引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人运动召唤着马克思和恩格斯。

两位胸怀伟大理想的年轻思想家以自觉的历史担当,迎接时代的挑战,成为新理论的创立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的德国人,都出生在当时普鲁士王国的莱茵省,那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

中学毕业后,马克思先到波恩大学,后到柏林大学读书。

他博览群书,并取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为《莱茵报》投稿并成为该报编辑,在报纸上为穷苦农民的利益辩护,反对封建专制压迫。

报纸被查封后,马克思前往巴黎,接触到新的思潮,同时参与了工人运动。

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

中学没有毕业就不得不遵从父命去学习经商。

但他酷爱学习,通过自学掌握了渊博的知识。

在英国经商期间,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英国工人阶级当时的状况,并参与工人运动。

从优越的家庭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