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9187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候家川拌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1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4)编制的总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搅拌站施工方案。

1.2编制说明本方案根据搅拌站布置及施工要求,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生产及生活的要求。

2工程概况

G247线靖远至会宁(侯家川)段公路起点位于靖远县闇门原S207

线三叉路口处,终点位于会宁县侯家川(会宁县、通渭县交界处),除会宁县过境段(K103-K123)20Km后,线路全长129.847Km全线采用二级公路建设标准,一般路段宽幅12m城镇过境段按照城镇既有规划街道宽度。

全线填方423.2万n3;

挖方575.7万m3,共设置大桥2405.4m/10座,其中新建大桥2098米/9座,完全利用大桥307.4米/1座;

中桥682m/12座,其中新建中桥615.5m/11座,检测利用66.5m/1座;

小桥39.52m/2座,其中新建小桥22.52m/1座,完全利用小桥17

32米/1座;

涵洞345道。

防护工程6.5546万m,路面153.696万m,养护工区、服务区、收费站各2处。

3实施范围

本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在于指导德大铁路H标笑嘻嘻搅拌站施工用电,确保能够满足搅拌站施工生产生活用电并保证施工用电安全。

4电源进线、配电装置、用电位置

4.1电源的确定

根据工程特点及本搅拌站布置情况,搅拌站布置一台630KW的变

压器,变压器设置在拌和站右侧,见平面布置示意图。

该变压器经一级配电箱后分成三路供电,一路供给混凝土拌合设备及协作队伍临房,一路供给钢筋加工场地,一路供给试验室。

为防止因停电引发人身与工程质量事故,将视工程需要在箱变附近安装1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两电源使用专用互投开关进行切换。

4.2配电箱的配置

本工程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施工规范要求采用TN-S系统供电,实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系统设置低压配电柜(一级配电箱)、分配电箱(二级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箱)。

低压配电柜设在变压器附近,方便和箱变连接和管理;

二级配电箱沿根据使用需要布设在负载相对集中的地方便于和三级配电箱连接;

三级配电箱装设在用电设备附近便于操作,与所操作的用电设备距离不大于3m。

配电箱、开关箱采用冷扎钢板和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的厚度

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体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

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1.6m。

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8〜1.6m。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采用铜芯绝缘导线。

4.3配电系统原理图

4.3.1配电系统组成及原理箱式变电站为施工现场的总配电装量,作为第一级配电装置。

据现场施工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可设为一个供电区。

现场动力、照

明及生活用电,通过逐级安装配电箱的办法取得电源,配电箱分为以下三类:

⑴主配电箱

即一级配电箱,作为第二级配电装置,由箱变低压侧开关分回路馈出,在用电集中处或大型负荷处设置,按一定距离间隔分布在施工现场,作为现场一定施工区域内的总动力配电箱。

可分回路接出分配电箱。

⑵分配电箱

即二级配电箱,从主配电箱中分回路接出或T接在主配电箱某回路中,作为第三级配电装置,各回路带漏电保护装置,可直接向设备负荷供电,做到一机一闸,也可分回路向开关箱供电。

⑶开关箱

即三级配电箱,分动力开关箱及照明开关箱,带漏电保护装置,作为现场小型机械设备及照明使用的第四级配电装置,应靠近用电负荷设置。

各级配电箱开关、电器的型号规格、保护及动作整定值必须正确配置。

二级箱

(DZ20V-400/330)

I(YYSM7L-40O/3n30O)

低压配电柜

(YC3x6n2mfr2X4n2n

三级箱

I人l(EKM10-100/330)Jj

I乂:

用电设备

图4.3-1配电系统原理图

432拌和站配电系统布置

根据施工统筹及现场实际需要,拌和站(500kVA经一级配电箱分成三路供电:

第一路:

供给生活区及试验室;

第二路:

供给混凝土拌合设备;

第三路:

供给钢筋加工场。

供电系统布置详见图4.3-2

|卜1

•I一

(~\■-级

IJ箱

图4.3-2临时用电配电系统原理图

5施工用电负荷计算5.1负荷计算

根据搅拌站施工布置,在施工阶段用电量较大,主要用电阶段用

电负荷见表5.1

表5.1主要用电设备负荷

序号

机具名称

额定功率(KW)

距离电源(m

数量

1

JS1000型搅拌

93

30

134

20

2

切割机

3

4

电焊机

5

15

弯箍机

12

卷扬机

7.5

套丝机

25

10T龙门吊

17.6

切断机

P弯曲机「

6

调直机

9

90

等离子切割机

双机头数控弯曲机

生活用房21间

(考虑冬季采暖)

50

11

:

总额定功率:

5.2变压器容量的核定

(1)施工用电量计算依据

施工用电包括施工及照明用电两个方面,其用电量按以下简式计

算:

P=1.1(K1刀Pc+K2EPa)

式中:

P—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刀Pc-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

刀Pa-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K1—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总数10台以内时,K仁

0.75

;

10〜30台时,K1=0.7;

30台以上时,K1=0.6;

K2—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取K2=1;

1.1—用电不均匀系数。

(2)施工总用电量

1施工开展以后总的用电量见表5.1

2施工总用电量

刀Pc:

施工所用动力总用电量为刀Pc=204.5KW;

刀Pa:

施工阶段照明等用电量总和为5.5KW

K1:

施工高峰期施工用电设备总台数少于10台,因此K1取0.75;

所以本标段施工高峰期的总用电容量为:

=1.1X(0.75X204.5+1X5.5)

=175KWA

(3)变压器容量计算

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P0=1.05P/cos©

=1.4P

其中P0——变压器容量(kVA);

1.05——功率损失系数;

6/26

cos©

――用电设备功率因素,一般建筑工地取0.75。

经过计算得到P0=1.4X175=245kVA

5.3配电导线截面计算

配电线路全部采用YJV22电缆,电线电缆按规定进场检验。

未经查验或查验不合格的,坚决不使用。

施工现场的电线、电缆导线截面的选择,按低压配电系统的额定电压、电力负荷、敷设环境及其附近电气装置、设施之间能否产生有害的电磁感应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截面。

施工场地主要电气为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设备、试验室用电及生活区照明等,总功率为175kw。

(1)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上的电流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Ii=1000P/1.732*Ui*cos©

其中Ii――线路工作电流值(A);

Ui――线路工作电压值(V),三相四线制低压时取380V。

将Ul=380V、cos©

=0.75代入上式可简化得:

Ii=2P

(2)配电导线截面的电压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e=EP*L/C*S/1000二刀M/C*S/1000<

[e]=7%

其中[e]――导线电压降(%),对工地临时网路取7%

P――各段线路负荷计算功率(kW),即计算用电量;

L――各段线路长度(m);

C――材料内部系数,三相四线铜线取77.0

S――导线截面积(mm);

M――各段线路负荷矩(kW.m)。

(3)对于该施工现场电源线的选择:

A、混凝土拌和站:

额定功率P拌=117KW

导线的允许电流Ii=2*117=234A

按电缆每平方载流量4A计算,线缆截面为:

S=234/4=58.5mm,理论上应选60mm2。

导线截面电压:

e=117*60/77*60/1000=5.47<

[e]=7%

B、钢筋加工场:

额定功率P钢筋=57.5KW

导线的允许电流Ii=2*57.5=115A

S=115/4=28.75mm,理论上应选30mm2。

e=57.5*90/77*30/1000=2.02<

C、试验室用电:

额定功率P钢筋=35.5KW

导线的允许电流Ii=2*35.5=71A

S=71/4=17.75mm,理论上应选20mm2。

e=35.5*40/77*20/1000=0.37<

[e]=7%因此根据拌和站、钢筋加工场、试验室负荷计算知,选择以下配电导线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222

S拌和站=60mm;

S钢筋加工场=30mm;

S试验室=20mm。

5.4电器装置的选择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严禁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

总配电箱的电器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总配电箱、开关箱在靠近负荷的一侧装有漏电保护器。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将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mA额定

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小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小于30MaKSo

施工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分开设置。

5.5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电源中性点将直接接地,保护零线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还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Q,严禁将单独敷

设的工作零线在做重复接地。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采用2根导体,

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

垂直接地体采用长2500毫米的L50X

50X5的等边角钢打入地下与各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

座可靠的联结。

接地系统图见图6.3-1TN-S系统接地示意图。

1-工作接地;

2-PE重复接地;

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L1、L2、L3、—相线;

N-工作零线;

PE—保护零线;

DK-总电源隔离开关;

RCD—总漏电保护器;

T—变压器

图5.3-1TN-S系统接地示意图

6防雷接地装置

做好防雷接地,施工现场和临时生活区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

的防雷屏蔽范围以外,应安避雷装置。

避雷针长度为1〜2m可用①16圆钢端部磨尖制作。

避雷针保护范围按60°

遮护角防护。

⑴所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施工现场的所有电器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⑵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得小于25

平方毫米,采用多股铜线,不准使用独股铝线。

⑶保护零线采用五芯线从变压器中性点开始至点箱——分箱——开关箱到各种机械设备金属外壳连通。

⑷外用电梯、外架,塔吊防雷接地装置接地极,用角钢、钢管、圆钢制作,不得使用螺纹钢。

接地电阻不大于10Q,防雷冲击电流不大于30Q。

防雷接地焊接时搭接倍数:

扁钢搭接应大于扁钢宽度的两倍,三面焊接,圆钢与扁钢搭接应大于圆钢直径的6倍,两面施焊。

药皮敲净,焊点必须做防腐处理(刷两道防锈漆,埋地处还须刷两道沥青漆)。

⑸防雷接地引下线的保护管应牢固,测试点设置便于检测,接触面镀锌完好,螺栓等紧固件齐全,防腐均匀。

⑹保护零线采用绿、黄双色线;

保护零不准与工作零线混用,保证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别使用;

保护零线严禁通过工作电流。

7临时用电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施工临时用电管理体系,确保临时用电安全。

现场临时施工用电要专职电气管理负责人,对现场用电安全负责。

由专职持证电工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施工过程中做好记录,现场施工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⑴临时用电检查验收记录;

⑵电气设备的合格证,试验、检验凭证和调试记录;

⑶临时用电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⑷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复查表;

⑸临时用电电工维修记录;

⑹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检查复查记录;

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⑻电工值班制度及值班名册;

⑼材料合格证、说明书。

以上资料要及时积累,收集、整理、归档。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安全检查和资料检查由安全部门规定并具体实施。

现场所有临时用电工程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验收由现场临电负责人、安全员和技术负责人协同监理共同进行,验收必须使用统一表格,验收合格后必须存档备查。

8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制定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各部门和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均必须遵守:

⑴定期对工人进行触电急救演练,使工人熟练掌握触电事故的急

救方法,确保事故发生时不惊慌,人人都能沉着、冷静、及时的抢救伤员。

⑵施工现场配电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三相五线制)实行

三级配电,禁止使用老化电线,破皮的应进行包扎或更换。

不得拖拉、浸水或缠绑在脚手架上等。

⑶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

严禁使用电缆卷筒和倒

顺开关,严禁带电移动电气设备或配电箱。

⑷所有用电机械电源连接都要由持证电工操作。

⑸现场电工每天施工前要对各配电箱、电源线和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⑹每日施工完毕,电工应巡视全场,切断电源,锁好电箱,检查电器,防雨设施,并将电箱钥匙交由班长保管。

⑺现场应配备电器测试仪器,电工应每月对机械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试,并作好记录,不符要求立即实施整改。

⑻电工、材料员、安全员应对进场电器材料严格检验、取证、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清退出场,所有材料应记录备案。

⑼协作队伍进场后必须首先进行安全用电交底,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并登记入册,归档备案。

9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⑴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和规范、法规。

⑵搅拌站应配备专门电工,负责搅拌站内施工生产生活用电,要坚持认真记好维修保养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和检测试验记录等。

所有资料,都应归档保存。

⑶凡电气作业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适合电工作业,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操作证或上岗证,才能独立上岗操作。

电气作业人员要认真学习电力安全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一切违章作业,努力提高技术业务水平。

⑷电气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电工检测仪表和包括验电器、接地封线、安全标志牌、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安全用具。

安全用具应按规定作定期电器试验,凡超过使用期限和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及时更换,禁止继续使用。

⑸除接受业主方及上级单位的用电检查外,坚持用电安全的自检自查制度,项目部每半月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作好记录,及时整改。

要坚持用电安全“一票否决”制度。

对严重的违章用电、事故隐患,又屡查屡犯的,要处以罚款,直至停工整改。

⑹现场用电线路、用电设备,包括办公及生活用电设施,所使用的电气部件、材料都必须具有国家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证,不得使用不合格及假冒伪劣产品。

安装后必须经过检查,符合技术要求和用电安全,并经专业技术人员或负责电工检查同意,方可投入使用。

凡产品质量、电气性能、技术要求达不到用电安全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负责电工有权拒绝使用。

⑺线路开关及设备每月检查一次,包括线路及设备的绝缘测试、接地电阻测试、漏电开关测试及线路、设备完好情况的检查等。

所有电器设备、包括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接地线可靠相连,重复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0Q。

⑻在现场配电箱上接装用电设备,必须征得现场值班电工的同意,方可接入用电。

非电工禁止在配电箱内改变接线,更换熔丝和随意操作开关电器。

⑼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用电设备,不乱拉乱接电线电器,发现用电设备损坏或电线绝缘破损,应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电工修理或更换。

开关的更换、熔断器熔丝的更换,严禁用不合格或不同规格的开关、熔丝代替。

⑽手持电动工具的安装与使用应严格按国标要求,一般场所使用应具双重绝缘性能,潮湿场所应尽量采用安全电压,在金属容器内或管道内操作使用,除采用安全电压、漏电开关外,还应有专人监护安

全。

(11)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停电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监护人制度、工作间断与终结制度等安全组织措施。

以及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封线、设围栏与悬挂标志牌等安全技术措施。

严禁约时停、送电。

在必须进行0.4kV低压带电作业的场合,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带电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并必须在有经验电气作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作业。

无严密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禁止登杆带电作业。

(12)现场的备用发电机必须安装双投刀开关与主电源进行切换,否则应设独立的供电线路,以避免倒送电事故的发生。

(13)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圍电工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酒后操作。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拴好防滑绳,施工中不得拆改已搭好的架子和脚手架,不准高空抛物,不准在没有防护的外壁板上放置材料机具等。

(15)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仪表等,确认导线绝缘良好,方可使用。

各种机电设备,电闸箱应有防雨防潮措施。

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机械时禁止戴手套。

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16)使用电焊机时,电焊机外皮应做好接地,一,二次线应有防护罩,多股线应压接鼻子。

焊把线皮损坏处要包扎绝缘,不准铜线外露,潮湿场所电焊机把线不得在地上拖拉行走。

(17)现场电气焊使用前必须取得现场用火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施焊前要认真检查现场,清除周围易燃物品。

施工时应设专人看火,并有防火灭火措施。

施焊后应及时熄灭火种,并检查周围,不得有余火隐患。

(18)实行逐级安全负责制,工长要根据施工任务的特点,对安装临设电工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检查班组的实施情况,班组每天对工人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并作好安全记录,值班电工勤于检查,维护现场线路、设备,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解决。

(19)现场所有电气、机械设备及线路的维护,由现场专职电工负责,其他未经允许人员严禁接触电气设备。

所有电气、机械设备及线路使用前由专职电工检查、调试后,确认安全、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后由电工进行拆除。

(20)施工现场用电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电动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做到持证上岗,经培训后进行操作,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希望所有用电人员遵守以下要求。

10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防火措施

10.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⑴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措施:

1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小于0.7m,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细沙层,其厚度为100mm在细沙层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覆盖宽度超过电缆两侧50mm。

2施工现场埋设电缆时,尽量避免碰到下列场地:

经常积、存水的地方,地下埋设物较复杂的地方,时常挖掘的地方,预定建设建筑物的地方以及散发腐蚀性气体或溶液的地方,制造和贮存易燃易爆或燃烧的危险物质场所。

3电缆与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小于2m交叉间距不小于1m。

4埋设敷设的电缆接头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能防水、

防尘、防机械损伤,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⑵电缆架空架设的安全措施

1室外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采用钢索悬吊敷设,高度不低于2.5m。

电缆沿墙壁敷设,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得小于2.0m。

2电缆水平敷设时,应在首端、末端、转弯处、接头两侧和中间段设置电缆固定点,固定点的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负荷,且不得损坏电缆保护层。

3电缆垂直敷设时,垂直段不得设电缆接头,转弯处和中间段设置电缆固定点,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5m。

4电缆线路全部采用五芯电缆,电缆完好,无老化、破皮现象。

⑶配电箱与开关箱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关于配电箱和开关箱的管理,保障其正确的停、送电操作,并防止因误操作而造成的意外触电或其它伤害带来的危害。

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在其箱门上清晰地标注其编号、名称、用途,并作分路标志。

所有配电箱与开关箱必须专箱专用,不得随意另行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

2所有配电箱、开关箱的操作顺序

为防止停、送电时电源手动隔离开关带负荷操作,以及便于对用电设备在停、送电时进行监护,配电箱、开关箱之间应当遵循一个合理的操作顺序。

即停电时其操作程序是:

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送电时其操作程序是: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但当出现电气故障,尤其是当人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时,允许就地就近将配电箱或开关箱里的有关开关分断。

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门均配锁为了防止箱内开关电器意外碰及到人体造成伤害,对于保障配电

箱内的开关电器免受不应有的损害和防止人体意外伤害,对配电箱加锁。

2)关于配电箱、开关箱的操作者要求

为了确保配电箱、开关箱的正确使用,对配电箱、开关箱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

配电箱、开关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