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829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7.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8.《明夷待访录》中载: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9.“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万物源于“天理”B.心即理也

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

10.莱布尼茨说:

“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

”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②不重实用③不注重科学分析④注重经验总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天工开物》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

D.雕版印刷术应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2.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

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D.提供了研究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13.下图为讲史话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元刊本)书影,它是元刊版画中的著名典范,刃锋圆润、韧而有力,为明代福建建安派“上图下文”式小说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优秀的样本。

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A.书影中的字体是楷书

B.采用铜活字印制而成

C.话本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

D.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

1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

15.宋朝时士大夫追求风雅,热衷收藏。

下列物品中可能被其收藏或喜爱的是

A.王冕的《墨梅图》B.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C.赵孟頫的《千字文》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6.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

“以自然之蹊迳论,则画不如山水;

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观点。

他强调创作要追求

A.布局构图的精妙B.畅神写意的原则

C.遵循自然的法则D.绘画技法的创新

17.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事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新趋向,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

B.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C.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来作历史研究

D.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18.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而变成了发迹的商人、市井的女儿……种种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这一现象反映出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③市民阶层的扩大④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9.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

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

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原则

20.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

“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B.揭露教会腐败

C.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D.反对禁欲苦行

21.恩格斯指出:

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22.“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

‘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

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反对君主专制B.否定教皇权威C.提倡因信称义D.肯定人和人性

23.伏尔泰说: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

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

”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C.信仰得救D.因信称义

24.卢梭认为,“人民主权”的实质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

“公意”的特点在于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共同利益、针对共同目标、符合共同幸福而具有的共同意志。

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封建王权B.阐明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C.否定了宗教神学D.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25.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蓝图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罗马教廷的特权D.为工业革命提供精神动力

26.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7.《西方文明史》载: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

28.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之间关系的规定产生重大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康德D.卢梭

29.“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这些哲人”之一是

A.但丁B.莎士比亚C.伏尔泰D.达尔文

30.卢梭认为: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

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这表明卢梭主张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人民主权D.天赋人权

31.1517年,传教士马丁·

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挑战教会的权威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主张废除宗教仪式D.宣扬世俗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的权力

32.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

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

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

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师承柏拉图,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是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伯利克里D.亚里斯多德

34.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是

A.有思想力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C.以人的感觉为判定万物的准绳D.强调道德行为是以知识为基础

35.柏拉图解释某人的一句名言时说:

“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据此判断他解释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36.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讲话,即“南方谈话”,被称为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重大问题

C.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D.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37.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共同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

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B.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双百”方针的提出

39.以下是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这些成就的取得生动地说明

①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②中国开始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③在航天科技方面,中国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

40.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为提高公民素质而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建国初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第二部分

二、非选择题:

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5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有何进步意义?

(5分)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6分)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基本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

一、有教无类,二、因材施教,三、启发诱导,四、为人师表.题目中指出“教育公平”是强调人不论贵贱,都应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符合孔子“有教无类”主张。

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体现了孟子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3.D

本题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

他主张礼与法,二者可以相互为用,只是法的特点表现为通过赏罚来维护等级秩序。

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

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

如果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

4.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家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情况,可以运用排除法做。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皇权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而选项C“认为一切人应服从法律”不恰当,应是排除君主在外的其他人。

5.A

本题的着眼点在于董仲舒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的改造。

由题干董仲舒说:

”可知,他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君主代表上天行使权力,要求臣民顺从,改变了孟子劝谏君主不听可以另立新君的理论。

6.D

本题主要是在于对儒学的发展的理解。

儒学经历了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的三次演进,明显带有“政治转向”功能的是在汉代的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更适应了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7.B

这道题目中点出与朱熹的观点中有“科学”含义的选项,这就要先理解朱熹含有“科学”的理论,即“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8.B

本题考查的是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原因。

根据《明夷待访录》可知这是黄宗羲的代表作,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主权威,认为工商皆本,反映了明末传统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化,即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9.B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材料的解读与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的大意是:

人有天赋道德之心,自古圣贤相传的也只是这种本心。

将精力花费到注解诠释古代经典上,以探求精微大义,只会使人迷惘。

这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

10.C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可以与西方近代科技对比来做,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服务于工业。

11.D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掌握程度。

题目中指出是“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唐朝时基的雕版印刷术和北宋时期的活字印刷术是很典型的代表。

12.D

本题主要是在考查学生对〈诗经〉的记忆理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诗经〉收集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

夏商在此书中没有记载的内容,排除A,春秋时期正是春秋争霸时期,社会呈分裂趋势,动荡不安,汉代的赋是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汉朝大一统时代的气度,与B答案不符,而周朝包括西周与东周,《诗经》只是记载的西周时期的诗歌内容,与C答案不符。

13.B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总体记忆理解和把握内在的联系。

采用排除法做非常简单,题目中是图片反映的是元代的生活,而铜活字是明朝中期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因此选择不正确的就是B。

14.B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先进科技成果,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词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描绘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双使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

而昆曲形成于明朝,京剧形成于清朝。

15.B

试题根据题干“宋朝时士大夫追求风雅,热衷收藏。

”可以找到做题的突破口。

王冕的《墨梅图》、赵孟頫的《千字文》是在元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在清朝,这些都在宋朝之后,故排除ACD项;

顾恺之为东晋画家,时间上符合宋朝以前,因此选B。

16.B

本题考查的是山水画的特点。

山水画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特别讲究布局构图。

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山水画家往往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17.D

本题要在理解唐诗形成的原因下考虑。

唐诗的发展传统分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836---907)共四个时期。

盛唐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顶峰,大诗人李白,杜甫,等就生活经历过这个时期。

从“诗歌”本身发展来展开审视,这一点,与唐代社会历史进程:

发展,起伏,衰落,基本是一致的。

唐诗总是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文人及诗歌体裁宽广,反映的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虽然运用了一些个修辞手法,但基本都能反应社会现实。

但它并不能做为第一手的原始资料。

18.B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趋日杂丰富,古典小说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

随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这一时期产生了长篇白话小说,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

19.A

根据题目中的“执两用中”和“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可选出结论,D只是孔子提出的主张,B、C两项与本题不相符,因此选A。

20.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薄伽丘《十日谈》”,联系薄伽丘《十日谈》讽刺了教会的虚假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即可知选B。

21.C

本题主要是在考查对文艺复兴的理解。

题目中“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可知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绝非偶然。

一是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此,而当时的意大利人既能接触到丰富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又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这为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此外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邦聚集了众多的博学之才,有一批对宗教专制不满的知识分子,这为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人力资源。

那些先进知识分子阐释古典文化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这一切正好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符合他们的利益,结果是形成了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神学的有力冲击。

22.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这是普罗塔格拉的思想观点,肯定人和人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23.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提倡自然权利学说,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管是一种还是两种宗教,都只会造成专制或人民之间的矛盾,只有信仰自由才可以解决问题。

24.A

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

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

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个人服从公共意志。

他的这种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

25.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文字“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的含义可以判断出恩格斯是在高度评价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人权主张,所以依据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答案选A,B项是文艺复兴运动时重要影响,C项符合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特征,D项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26.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试题从“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入手,可以看出是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两次工业革命的作用:

首先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其次是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

再次是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7.D

根据题目中“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可以做出判断,14世纪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所以“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不正确。

28.B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

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提出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分立与制衡奠定了资本主义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故选B项。

29.C

材料的意思是说哲人们因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而相信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