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943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2、默读全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和电脑下棋的过程。

二、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读课文。

(1)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语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交流。

(1)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3、全班交流,师指导。

三、朗读全文,交流体会

1、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

 

(1)“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2)从“我”反败为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四、知识拓展

1、交流用电脑的乐趣。

2、提出在使用电脑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

五、课堂检测:

1、听写。

科技违规谦让屏幕委婉先例绅士应对重新望尘莫及风度参加按下

2、照例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ABCC式)()()()

彬彬有礼(AABC式)()()()

3、电脑棋手因为()赢了我,又因为我()而输了。

因此,在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应该()。

六、板书设计

                   9电脑棋手

                进行对话   按下键钮

                照棋谱走——>

败下阵来

              走出“怪棋”——>

反败为胜

10、走马灯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二、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

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

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提示易错字。

  秘:

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

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

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

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

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

上边不封口。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指导书写:

引导观察结构:

上长下断;

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

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

奥秘什么意思?

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课堂检测:

1.抄写下列生子和词语,看谁写得最漂亮。

奥秘茅以升元宵悬磁石旋转点燃幼小争着蜡烛

2、读了《走马灯的奥秘》,知道了“走马灯”是(      ),走马灯旋转的奥秘是(          )。

你感到茅以升是个()的孩子。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走马灯的资料。

(走马灯的图片;

茅以升像;

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

一、资料交流:

1.上节课请大家收集了有关的资料。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样子。

4.导入:

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

通过他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

二、读课文,再次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

1.指名课文,思考。

2.板书: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3.导读: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三、研读课文。

品味语言,感情朗读: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安排不同地点.)]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像磁石”什么感觉?

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

表演体会。

 朗读感悟、评议。

 他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思考:

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的语句:

 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随学生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

 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小结:

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

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板书)

四、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课堂检测:

1、听写下列词语:

奥秘茅以升元宵悬空吸引旋转点燃幼小争着蜡烛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湖面  (   )的影子  (   )的脖子

(   )地说   (   )地嚷   (   )地喊

3、通过学习《走马灯的奥秘》,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要像茅以升那样,(   ),(   ),(   ),做个有心人。

4、写出几个和“看”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1)虽然他没有完全弄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虽然……但……

 

(2)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目不转睛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收集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走马灯的奥秘

          善于观察仰、目不转睛、盯

          勤于思考问、又提问、播进科学的种子

          勇于探索。

取、吹、又拿、点燃

11、孩子考科学家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懂得为什么兄弟俩考完达尔文以后更加尊重他老人家了。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

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

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

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

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

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课堂检测:

1、给下列生字加音。

考兄弟钩胶标鬼揭忍

2、辨字组词。

捉(  ) 糖(  ) 粘(  ) 盖(  ) 标(  ) 钩(  )

抓(  ) 唐(  ) 站(  ) 盆(  ) 际(  ) 钓(  )

3、给下面句子加标点。

  兄弟俩高兴极了 调皮的弟弟眨巴着眼睛 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哥哥点点头 连声说 好 好 

七、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

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

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

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

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

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五、课堂检测

考试兄弟著名眨眼触须粘住鬼脸标本假装忍不住

2、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我们来到果园 看见桃树长出了粉红色的花蕾 微风吹来 闻到一股香气 杏花已经盛开 小蜜蜂正忙着采蜜 几只燕子飞来飞去 叽叽喳喳地叫着 好像在向我们诉说一路见闻

3、阅读小资料。

自学成才的达尔文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塞文河畔的希鲁兹伯里小镇。

达尔文从小爱好自然。

很小的时候就想知道各种树木的名称,10岁就开始搜集各种昆虫、贝壳、鸟蛋和矿石。

他对学校里教条式的课程几乎不感兴趣,喜欢和哥哥一起做化学实验,读课外书。

有一本名为《世界奇观》的书,描述了古代七大奇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做梦都想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亲眼看一看古代的奇迹以及现有的珍贵植物。

16岁那年,达尔文和哥哥一起进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

但是,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只读了两年就转学了。

在这两年里,他自己研究动植物学,经常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去潮水退落的沙滩上拣取动物,有时候还一起进行解剖)。

暑假里,达尔文和朋友们一起去旅行、打猎,这使他进一步学会了观察和搜集动植物的本领。

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巧遇“伯乐”——著名植物学教授亨斯洛。

亨斯洛精通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长期不断地观察和研究自然。

达尔文正是由于他的帮助和指导,才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科学家。

  达尔文的成才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他虽然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但是他“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从自学中得来的”。

这里所说的自学,首先的和主要的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六、作业

1、读课文3遍,写下自己读文后的感想。

2、知识拓展

收集有关达尔文爷爷的资料或故事。

了解达尔文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将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2*空气在哪里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

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

空气在哪里

二、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

注意“哪”字的读音:

板书:

那、哪,进行区分。

再读课题:

注意语气,质疑:

什么句?

为什么没有标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三、自由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4.熟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出示:

  小猴在哪里找空气?

找到了吗?

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学感悟。

四、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如:

空气所在肺里,作用是供氧气……

3.总结:

空气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

2.练习朗读。

3.汇报、评议。

六、课堂检测: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隐计胎墨瓶捏旺

2、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

3、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猴子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周围都是(),自己就生活在()里,时时刻刻都在呼吸着(    )。

4、照样子,写词语。

时时刻刻  (     )   ()()

左瞧瞧()()()

七、布置作业:

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作用?

2.续写课文。

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

 

语文百花园三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词句练习,了解同音字的不同,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同音字,进行区分;

初步了解重叠词的特点,积累词语;

通过对一般陈述句和“把”字句的朗读感悟和转换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朗读、理解并背诵关于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懂得读书的重要;

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独立阅读《第一个望远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

通过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

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一.谈话引入,区分同音字:

1.在汉字中有很多有趣的字,板书:

须需

2.问:

谁知道这两个字念什么?

板书音节。

3.那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

你能分别组一个词吗?

4.体会一下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查查字典。

5.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说一说。

6.板书学生说的字。

7.引导积累:

课下我们可以多积累些这样的字。

召开一次同音字大聚会。

二.照样子写词语:

1.谈话导入:

其实汉字中不仅有很多有趣的字,还有很多有趣的词语,看,这些词:

灰灰蒙蒙。

引导学生思考:

这个词有什么特点?

(前面是表示颜色的,后面两个相同的字表示灰的样子。

2.像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3.填空体会,总结:

这样的词语叫做ABB式的重叠词。

它可以把颜色表示的更形象、具体。

我们在写句子时可以学习用这样的词语。

三.照例子改写句子:

1.引入:

刚才我们学习了同音字和重叠词,下面我们看两个句子:

2.出示:

走马灯吸引住了茅以升。

茅以升被走马灯吸引住了。

3.指名读:

思考:

两句话意思一样吗?

“被”前后内容什么关系?

4.拓展练习:

你能仿照例句说话吗?

出示:

我们打开了电脑。

指名让学生改写:

5.自由练习说句子。

6.语言实践:

学生练习:

(1)妈妈搬来了花盆。

(2)小明踩脏了语文书。

(3)小猫捉到了老鼠。

2.小组交流、纠正。

1、照例子,写词语。

灰蒙蒙红()白()黑()绿()()

2、照样子写句子。

英雄武松打死了凶猛的老虎。

走马灯把茅以升吸引住了。

第二课时

一.积少成多: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喜欢读书吧?

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书?

2.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3.自由读,思考:

这些语句都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4.小组讨论:

每句话什么意思?

5.背一背,同桌互相检查。

二.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第一个望远镜》,圈出不认识的字。

2.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认识生字(问同学、查字典、拼音节)。

3.小组合作朗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分自然段、分部分等方式)。

4.指名分段读,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5.学生质疑,教师板书问题,同时出示文后思考题:

一次偶然的发现后,利普西是怎样做的?

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6.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7.小组讨论,小组汇报,互相补充、纠正。

三.能说会道:

2.读懂题目要求:

3.明确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方式:

几种请假方式?

分别需要哪些角色进行表演?

表演时分别会说什么?

4.分别以两种方式进行表演,师生评议。

5.同时以评价和追问及点拨的方式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礼貌、简练、明确、清楚等。

6.板书相应的词语。

四、课堂检测;

1、填空。

a.读了一本好书,()。

b.读书百遍,()。

c.读书破万卷,()。

d.读书不趁早,()。

2、仔细读短文,然后做题

我家的菜园

我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园子,它的四周围着高墙,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

园子的北面长着一丛鲜艳的喇叭花,南面有着一棵茂盛的石榴树。

当春天来临时,菜苗纷纷从土里钻了出来,一片片绿油油的,大地像上了一条绿色的毯子。

一群群毛绒绒的小鸟栖在高墙和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冬眠的菜园渐渐地苏醒了。

到了初夏,成行的向日葵已经长得十分健壮,绽开的花朵像一只只金色的盘子。

盛开的石榴树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园子里热闹极了。

骄阳下的盛夏,一排排挺立着的玉米,像一个个浑身插满手榴弹的威武的战士。

高梁细长的头上像戴着一顶红珠帽。

地里结满了累累瓜果。

秋天,石榴胀开红褐色的果皮,袒露出饱含秋意的珍珠般的颗粒,迎着秋风欢笑着。

镶嵌着无数红色小花的深蓝色的络石藤,布满了北墙,墙角盛开着粉红色的喇叭花。

一场大雪过后,菜园一片洁白,如同盖上了一床银色的被子。

几片顽皮的菜叶悄悄地顶起被子探着脑袋张望着,远远望去就像几朵淡绿色的小花。

菜园的四季,仿佛是一幅幅诱人的画卷。

1、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

第( 

)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菜园的样子。

2、用“~~~”线画出文中比喻句。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词语连线。

粉红色的 

 

 

画卷

茂盛的 

络石藤

深蓝色的 

石榴树

诱人的 

喇叭花

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 

5、 

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季节

描写的主要景物

春天

菜园 

小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