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8讲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8讲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8讲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重建新的贸易通道,并非打破土耳其帝国的垄断,B项错误;
15世纪欧洲工业文明还没有开始,D项错误。
C
3.[2019·
马鞍山高三评估]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
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
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
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
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
C.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
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
西欧的对外殖民探索,是建立在利益驱动的基础之上的,探险家们为了高额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这符合材料的表述,故C项正确。
当时欧洲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全球领先,故A项错误。
16世纪之后,由于新航路开辟,世界海洋航行主要地区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地区,故B项错误。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世纪以来西方航海时代的代表,因为他们是新航路的开拓者,故D项错误。
4.[2019·
珠海高三诊断]“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结合相关史实解读这番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亚非拉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进一步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取代了战争
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的商业联系加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扩大了市场,使世界各大洲的商业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项正确。
A项是殖民主义扩张之后带来的影响,但材料强调的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排除。
C项是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但材料强调的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排除。
经济交流并不能取代战争,排除D项。
5.[2019·
成都高三统测]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各大港口和商品集散地,掀起了一场“商业革命”。
这场“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
A.中国茶叶等新商品出现在欧洲
B.西欧市场的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C.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贸易枢纽
D.英法等建立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其主要表现有:
西班牙和葡萄牙贵族把掠夺回来的金银大量用于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
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西欧沿海城市成为新的海上贸易中心;
伴随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新的商业强国开始崛起,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组建大型商业公司,获取巨额利润;
故A、C、D三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B项是“价格革命”的影响,与材料强调“商业革命”不符,但符合设问,所以选B。
6.[2019·
衡水高三联考]“商业革命”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商业竞争和对海洋的控制权,引发了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等大国之间战争,促进了西欧各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材料意在说明( )
A.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B.“商业革命”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初步建立
根据材料“‘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欧各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知,“商业革命”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
A项不是材料的重点,故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商业革命”对欧洲民族国家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对西欧社会生活的影响,故排除C项;
材料只涉及欧洲国家间的竞争,没有体现全世界,故D项错误。
7.[2019·
邯郸高三摸底]1675年,一位西班牙人说:
“整个世界在为西班牙工作,让伦敦满意地生产纤维吧;
让荷兰满意地生产条纹布吧;
让佛罗伦萨满意地生产衣服吧……我们的资本会满足它们的。
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所有的国家都在为马德里训练熟练工人,而马德里是所有议会的女王,整个世界服侍她,而她无需为任何人服务。
”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西班牙( )
A.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控制了世界的商品贸易
C.已完成了“商业革命”进程
D.最终走向衰落的必然性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西班牙并未发展自己的工业,大量资金流往欧洲其他地区,这加速了西班牙的衰落,故D项正确;
当时西班牙并不是世界经济中心,故A项错误;
材料说明是西班牙消费的现象,不是控制了世界贸易,故B项错误;
材料论述的是西班牙的“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故C项错误。
D
8.[2019·
昆明高三质检]17世纪英格兰诗人约翰·
克利夫兰曾写道:
“英格兰是个完美的世界!
又拥有了东、西印度!
请修改您的地图吧:
纽卡斯尔(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当时英格兰的煤炭出口中心)就是秘鲁。
”这反映了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
B.工业革命加速英国扩张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材料表明英国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到亚洲和美洲,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A项正确;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A
9.[2019·
长沙高三质量检测]17世纪,荷兰人利用诞生不久的印刷术,到处搜集海图,把制作海图产业化。
他们大量印刷发行海图,并提供给航海者使用,开创了一种新风气。
荷兰人的“新风气”( )
A.促使荷兰近代海上贸易强国地位的确立
B.加速了新航路的开辟、形成和逐步拓展
C.导致西欧殖民国家激烈的海上争霸战争
D.打破了早期殖民国家对航海技术的垄断
荷兰制作海图,并实现航海技术共享,与其近代海上贸易强国地位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A项。
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故B项不正确。
航海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西欧殖民扩张,但与海上争霸战争不构成必然联系,故排除C项。
由于新航路开辟初期,西班牙、葡萄牙垄断了航海技术,荷兰海图制作技术成熟并实现“共享”,打破了西、葡对航海技术的垄断,故D项正确。
10.[2019·
淮北高三联考]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
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
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
A.思想解放的程度 B.中央集权的强弱
C.经济结构的差异D.海军实力的高低
清政府颁布“禁海令”、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反映了清朝政府抑商政策和英国政府重商政策,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
思想方面的原因不属于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
中央集权的程度与抑商、重商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海军实力显然不属于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11.[2019·
宿州高三调研]“17世纪的这场与英国的战争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
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
”这场战争( )
A.使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B.推动了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
C.源于英法两国在美洲的争夺
D.是英荷抢夺海外市场的产物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打败,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当时处于16世纪,不是17世纪,故A项错误;
17世纪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故“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
英法两国在美洲的争夺主要在18世纪,故C项错误;
17世纪英荷抢夺海外市场,爆发英荷战争,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
故选D项。
12.[2019·
开封高三评估]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殖民者进行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其影响( )
A.导致亚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但客观上促进了亚洲的文明进步
B.不利于美洲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C.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D.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三角贸易主要是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进行,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
A项中“亚洲”不符合事实;
三角贸易有利于美洲开发,B项错误;
工业革命劳动力来源于本国,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9·
聊城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以后,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并一跃而成为葡萄牙与印度、中国、日本贸易航线的重要枢纽港口,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以后,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
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
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不再局限于东北亚或东南亚,而是越过大半个地球,由亚洲通向美洲的远程贸易。
“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
这就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沟通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
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
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
——摘编自《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
材料二 “大帆船”贸易促进了原产墨西哥的玉米传入中国,此外,西红柿、花生、向日葵、马铃薯乃至南瓜等今天我们的日常食物也都起源于美洲。
在菲律宾,大帆船建造主要是中国木工、铁匠完成;
帆船检修、货物搬运也依赖大批华工。
勤劳的中国人还远渡重洋,为拉丁美洲带来了生产技术和中国文化。
前往美洲的华人中有些是商人,他们携带中国货物直接前往阿卡普尔科换取白银;
有些则是被当做仆役甚至奴隶运往美洲的;
同期,还有旅菲的华人手工艺人和水手为逃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迫害而踏上拉丁美洲的土地。
他们到达墨西哥、秘鲁并在那里定居。
当时的阿卡普尔科因华侨众多而被誉为“唐人城”,在墨西哥城甚至16世纪就出现了“唐人街”。
——摘编自韩晗《试析16~19世纪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及其对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呈现出的主要不同,并说明“大帆船”贸易的历史影响。
(16分)
第
(1)问,依据材料一,从“以澳门为中心的国际贸易提升了中国商品知名度、环球航行的成功、美洲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与互补性以及美洲对东方商品的市场需求和中国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等角度思考回答。
第
(2)问,第一小问,“不同”从贸易范围、航向、贸易性质以及规模等角度比较回答。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密切了亚洲与美洲间的联系、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亚洲特别是中国、有利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以及促进了玉米等物种在亚洲的传播等角度思考回答。
(1)历史条件:
以澳门为中心的国际贸易提升了中国商品知名度;
环球航行的成功;
美洲盛产金银;
巨额的利润刺激;
美洲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与互补性;
美洲对东方商品的市场需求;
中国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
(2)主要不同:
贸易范围更广,以太平洋为中心;
自西向东行程远及中南美洲航线;
西班牙殖民者主导;
属于垄断性贸易的一种;
白银等贵金属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成更大规模的华人外迁。
历史影响:
密切了亚洲与美洲间的联系;
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亚洲特别是中国;
有利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
促进了玉米等物种在亚洲的传播;
推动了菲律宾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提高了华侨华人的地位;
推动了华人向美洲的迁徙。
14.[2019·
赣州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崛起”不是指一国力量“绝对值”的不断提高,而是指较弱小国家之国力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相对值”的急剧上升。
就此而言,英国从1688年之前的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壮大为1763年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
……将“光荣革命”看作近代英国崛起的起点,不仅仅是因为英荷关系的调整,其最主要的理由是此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这与此前英国时断时续的偶尔辉煌大为不同。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条英国崛起的原因,并加以说明(要求:
所补充的原因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4分)
本题考查英国崛起,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属开放性试题。
解答这种题型要注意三个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注意史论结合。
对于这种新题型,学生只要把握住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把握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高分还是很容易的。
故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题干要求“补充两条英国崛起的原因”,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注重资本原始积累、推行海外扩张政策、进行殖民争霸战争等原因;
然后根据补充的原因的相关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军事等相关的史实来进行说明,注意史实和观点的统一即可。
示例1:
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说明: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使扰乱英国政局稳定的王权与议会对抗的难题得以解决,为英国崛起奠定了基础。
示例2:
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英国重视海军力量的发展,依靠强大的海军力量,不仅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也为英国崛起奠定了基础。
示例3:
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英国对殖民地进行商业贸易,掠夺资本;
进行黑奴贸易,积累资本。
示例4:
推行海外扩张政策,进行殖民争霸战争。
与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并最终打败法国,获取了更多的海外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资源,促进了英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