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3131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

《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遗爱湖公园规划简本Word文档格式.docx

每年可游览日数取200天,公园的年环境容量=83917·

200=1678.34万人。

第三章公园的开发与建设

第八条公园开发思路

1.牢牢把握“生态恢复重建”这一遗爱湖公园建设的第一要务;

2.紧紧围绕以“文化氛围营造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总体建设方针;

3.切实落实“城湖一体,互为渗透”的总体景观格局设计,形成遗爱湖公园特有的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特色景观。

第九条公园规划布局

遗爱湖公园构建“一环”、“两片”、“五区”、“十二景”的立体布局结构。

一环:

指由城市干道、湖心路、公园内部的环湖路等交织、衔接、围合形成的公园环形观光主游线。

这里的城市干道主要指东坡大道、赤壁大道、黄州大道、新港大道、文峰路等五条道路;

湖心路则是连接新老城区的交通要道。

两片:

以湖心路为界限,形成的遗爱湖东湖片区和遗爱湖西湖片区。

五区:

东坡文化休闲区、文化商业休闲区、竹园生态休闲区、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市民户外运动游乐区。

十二景:

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江柳摇村、幽兰芳径、大洲竹影、水韵荷香、霜叶松风、平湖归雁。

第十条主题功能分类

1.东坡文化休闲区

以东坡文化为主线,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心路历程、艺术成就归纳总结,形成东坡文化休闲区。

包括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等六个景区。

2.文化商业休闲区

依托湖心路的交通优势,对原东湖渔场的居民用房进行外型和功能上的改造,同时结合城市规划中湖景苑文化商业居住区和南唐风貌街等项目,形成一个业态丰富、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文化商业的集中片区,满足市民、游人的餐饮、娱乐、休闲的需求。

包括江柳摇村、幽兰芳径两个景区。

3.竹园生态休闲区

维护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植物景观,形成黄州专类植物生态休闲区;

重点挖掘黄冈本身的竹文化、东坡与竹的文化情结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规划建设大别山专类竹园,形成集竹类展示、竹文化、竹工艺、竹餐饮等于一体的主题文化休闲场所;

修建一定的配套服务设施,承载公园的商务会议功能,以共同构建本区的主题特色。

包含大洲竹影、水韵荷香两个景区。

4.原生态自然保护区

以生态保护为目的,形成生态湿地,在规划中重点保护现有植被和生物资源,局部因地制宜的补充以植物为主体的生物资源,形成一处候鸟栖息的原生态湿地景观。

包括霜叶松风景区。

5.市民户外运动游乐区

该区紧邻湖景苑,市民活动较为集中,应设置户外运动游乐区域作为公园的设施配套,承载市民运动健身的功能。

此外,该区地块开阔,交通方便,大型游乐设施的建设也不会影响公园的整体风貌。

因此,可适当设计室内、外游乐场所,并利用东湖开阔的水面,开发水上项目。

包括平湖归雁景区。

第十一条遗爱十二景

1.划分和界定

每个景区应相对独立,并包含独特的功能属性、文化主题和景观特点,而成为具有特色的景观区域。

景区的功能属性,是指在公园整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每个景区又有其独特的功能侧重点,是五大主题功能区的重要支撑;

景区的文化主题和景观特点,是从“名、景、意”三方面进行完整的把握和表达。

2.遗爱十二景

根据景观区域的特点,将公园划分为十二个景区,称为“遗爱十二景”。

(1)遗爱清风

规划面积:

20.00万㎡。

位置:

原青年广场,紧邻赤壁大道与东坡大道的交汇处。

景区命名:

苏东坡《赤壁赋》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句子,“清风”二字由此而来;

《遗爱亭记》是苏东坡为纪念徐君猷任黄州知府而作的,徐君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去而人思之,此之为遗爱”,由“遗爱”而致风清气正,故名遗爱清风。

文化景观:

以四块大型浮雕的形式展现苏东坡在黄州期间“二赋一词一帖”的佳作;

在公园的中轴线上,设置东坡人物雕塑;

打造苏东坡纪念馆及其他反映东坡文化的景观小品。

意境营造:

它从传统意义上反映了中国士大夫阶层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政治理想,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同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规划设计中,于该地块地势的制高点重建遗爱亭,并在遗爱亭旁立石碑,刻《重建遗爱亭记》。

功能设计:

从功能上定位为一处开放的市民休闲活动场所。

主要设置旱喷广场、水幕电影、儿童游乐区、疏林草地休闲区、沙滩运动休闲区、轮滑场地、游人码头等游乐设施,以及停车场、休闲亭廊、洗手间、管理用房、小卖部、休闲茶室等配套服务设施。

同时利用森林游道和亲水步道对各景观节点进行串联,形成完整的景区游线。

(2)临皋春晓

8.20万㎡。

原打靶场,紧邻赤壁大道。

皋的意思是水边高地,原打靶场是湖边一处高地。

此处三面环水,亭台广布,树影婆娑。

每当春暖花开,市民可在这里感受鸟语花香的和谐氛围,符合苏东坡“解鞍攲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诗句意境。

流光阁;

苏堤、徐堤。

“临皋春晓”景区是大型会演及市民文化活动的场所。

在广场中央,设计大型的“如意”地雕,刻平安如意纹、万事如意纹、多子多福纹等传统吉祥图案于其上。

从思想意义上体现为民祈福、为民造福的精神境界。

打造市民活动的大型文化休闲广场,平时可作为市民多功能休闲活动场所,必要时可作为公园的临时停车场或城市避难场地。

(3)东坡问稼

25.00万㎡。

赤壁大道至新港一路的环湖路景观带。

这个地段都是湖边坡地,可再现苏轼当年躬耕东坡、以苦为乐的情景并符合《东坡八首》的意境。

东坡田,以农作物为造景植物,点缀亭廊;

通过植物景观的营造,来传达苏轼诗句中所表现的意境;

反映东坡被贬黄州后心路历程的主题景观节点,如亭榭、码头、碑刻、情景雕塑等。

“东坡问稼”景区要营造“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的田园野趣风光,传达苏轼远离朝廷的隐逸闲适的精神韵味。

该处打造东坡田,以农作物造景,点缀亭廊,并设置茶园、海棠园、百草园等丰富其景观。

打造樱花园、紫薇园、紫荆园、茶园、海棠园、果园、桃花岛等,游客可采摘果子,体验农家劳动。

同时在八仙咀设置必要的功能配套设施。

(4)一蓑烟雨

12.00万㎡。

新港一路至顾家咀。

此地段是一个伸向湖中间的半岛,景观视线非常好,常常是烟雨蒙蒙,符合苏东坡所作《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境。

芸香阁;

寒食雨;

快哉风;

景苏苑。

“一蓑烟雨”景区为伸向湖中心的半岛,烟雨蒙蒙,视野开阔,从视觉上符合“烟雨平生”的景观意境。

表现出苏东坡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及旷达超逸的胸襟。

在遗爱湖边,以石舫、穿蓑衣斗篷的人物雕塑(苏轼)及巨石上刻的《定风波》为构景元素,打造一个重现诗词场景的景观节点,作为整个“一蓑烟雨”景区的点题景观。

为市民提供一个欣赏东坡诗词、研习东坡文化以及展示苏轼书画作品的文化休闲活动的场所。

因需设置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

(5)琴岛望月

0.68万㎡。

原琴岛。

琴岛系原名。

此岛位于湖中,酷似一把古琴。

每至“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此祈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谓意境悠远,韵味无穷。

故名“琴岛望月”。

望月台。

以水生类植物和灌木点缀构建地面景观,控制建筑物设置。

站在琴岛之上,月光、湖光、云影交相辉映,烟雾朦胧,宛如仙境。

把酒赏月,品茗谈心,此处可设置小型的廊架、滩地等。

(6)红梅傲雪

7.80万㎡。

洪家湾临湖处。

苏东坡酷爱梅花,在黄州写过《红梅三首》,其中写道: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广种红梅,建设黄冈名人园,结合自然山石,树木,形成古朴幽静的园林空间。

通过孤植梅和片植梅两种梅花景观,以物喻志,反映梅花的两种不同的性格特点。

取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驿外断桥边”的孤植梅的情境,来寓意黄冈名人、孤傲高洁、坚守自我的优秀气质;

取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中“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片植梅的景色,来表现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

“红梅傲雪”景区是进入西湖环湖路的主要入口,也是大型的主题游览场所。

一方面,设计名人园,将黄冈历代的军事、科学和文化名人以雕刻、雕塑的形式分类展示;

另一方面,打造主题梅园。

同时合理设置停车场、入口标志性景观、环卫设施、洗手间等配套服务设施。

(7)幽兰芳径

9.00万㎡。

原野营岛,紧邻湖心路,靠西湖水域一侧。

岛上以各色兰草为景观特征。

“幽兰芳径”取自苏东坡《浣溪沙》中“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的意境。

设置幽兰园。

临水而建,片植兰花,小径蜿蜒。

每当花开时节,兰香四溢。

同时因需设置餐饮、游憩等配套服务设施。

兰草生在溪水,松林间小路干净无泥,以植物景观的打造为主,道路蜿蜒曲折,隔而不断,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小径的转弯处设置不同内容的人文景观小品。

该景区的交通优势明显,且景观环境较为幽静雅致,游人活动较为集中。

加之景观视线开阔,可合理设置观景游赏设施和茶房、游廊等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满足游客的需求,形成高档文化休闲区域。

(8)江柳摇村

22.00万㎡。

原东湖渔场居民区,位于湖心路两侧。

该处为旧式村庄,苏东坡写有“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的诗句,较符合该区的景观意境,故名。

打造仿古渔村,形成静谧淡雅的村落式景观。

沿湖种植成片的柳树,在村落中广种梨树。

营造“梨花院落蓉蓉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景观意境,以仿古村落景观为主,体现祥和静谧的气氛。

院子里、池塘边,广植梨花和柳树,同时以桃树等丰富其植物景观形态。

充分利用该区的交通及地理优势,将现在的东湖渔场民居建筑规划改建为仿古村落,以渔家乐的形式承载公园的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丰富市民的休闲活动形式,形成休闲商业区域。

(9)大洲竹影

32.00万㎡。

原大洲岛至种畜场区域。

苏东坡喜竹,初到黄州,便觉得黄州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美,且以竹明志。

《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佳句,“竹影”由此而出,沿用“大洲”地名,故名“大洲竹影”。

打造特色竹园,以各类竹子景观为主,同时配置假山、游廊、喷泉等景观小品,形成幽静雅致的游赏空间。

园内翠竹成片,长廊曲折,竹林荫翳,假山喷泉,幽静清雅,构成了如诗似画的美好画卷。

在浓浓的竹文化氛围,表现出竹子清高、坚贞、高雅、脱俗的品质。

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全面展示竹子外在秀美风姿和内在品质,并普及竹类科普知识的专类休闲娱乐空间。

从功能定位上讲,“大洲竹影”的北边区域为东坡饮食文化,南部较大的区域定位为竹文化和民俗文化。

(10)水韵荷香

原王夏湾路段,紧邻黄州大道。

此处广种荷花,每当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香四溢,令人陶醉,故名。

利用现有的大小水塘,片植荷花,形成荷花主题的特色景观。

同时合理设置休闲广场。

大片种植荷花,整体气象较为宏大,画面较为生动绚烂,具有较大的造型空间。

该处是遗爱湖公园与城市干道的过渡地带,打造入口景观节点及市民小型活动场所。

同时配套停车场、洗手间、小卖部等服务设施。

(11)霜叶松风

45.00万㎡。

东湖新港大道与湖心路之间地块。

该区有大片的生态湿地和茂密的森林,尤以松树为主。

苏东坡写有“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的诗句。

独立寒秋,感受松风阵阵,观赏层林尽染,物我皆忘。

自然景观:

原始的池杉林和湿地松林,候鸟栖息湿地。

松竹叠翠,隐庐数间。

小径蜿蜒出没于山间,山松飒立,随风飘摇有声。

同时增加银杏、枫树、槭树等红、黄叶的植物,加强“霜叶松风”的意境。

规划为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大量候鸟栖息,形成整个遗爱湖公园内最具自然景观价值的区域。

(12)平湖归雁

30.00万㎡。

东湖紧邻黄州大道与湖景苑的地块。

苏东坡《西江月》中有“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调笑令》中有“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的词句。

宁静的遗爱湖,丰富的鸟类种群。

该处是城市入口处,水域开阔,呈平远景观特色。

一是城市干道观湖景的最佳位置;

二是适宜打造市民大型户外游乐活动及水上运动的休闲场所。

第十二条节点设计

遗爱湖公园的节点设计,从形式上分为城市景观节点(具有城市指向性的标志性景观)、公园内部的视觉景观节点(公园的标志性景点或引导性景观,如遗爱亭等)和其他公园景观节点(如亭台楼榭等观景平台)。

从功能上分为交通入口功能节点(入口设施、停车场等)、游憩功能节点(桌椅、亭廊等设施)、配套服务功能节点(如洗手间、小卖部等)等。

这些节点主要分布在广场周边、公园主干道沿线及交界处、公园出入口、滨水沿岸处等市民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并可体现多种餐饮、购物、休闲等多种业态。

第十三条建筑小品设计

遗爱湖公园在“十二景”景区中设计亭台楼榭桥等,主要包括苏堤、徐堤、绿杨桥、海棠桥、梅花桥、荷香桥、抱月亭、芸香阁、千堆雪、流光等建筑小品。

第四章公园改造与用地布局

第十四条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本区以绿化为主,沿街以商住用地为主。

外迁部分工业用地、教育用地,以发展商业、服务、居住,体现土地价值,减少相互干扰;

增加支路、小区道路,改善生活条件及开发建设条件;

配套文教体卫小区级设施,提升生活质量;

在空间中心形成城市文化会展中心,展示独特城市风貌。

1.行政办公用地

修建景区管理用房,控制为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用地

在文化商业休闲区,规划酒吧、茶室、咖啡屋等休闲功能为主的商业用地。

3.文化休闲用地

在东坡文化休闲区、竹园生态休闲区、市民户外运动游乐区设置文娱活动场所;

以菱湖宾馆为主体,结合新港二路的娱乐设施形成城区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规划的公园其他文化娱乐用地主要结合各商业金融业用地灵活布局。

4.体育用地

在紧邻湖景苑的一块相对独立的地块,设计室内、外运动场所,规划市民体育运动区。

同时利用东湖开阔的水面,设置水上运动项目。

第十五条建筑高度控制

1.公园内建筑高度控制

全区建筑按三大层次布局。

第一层次,临近遗爱湖水面的建筑,要求建筑体量轻巧,亲水性好,应控制在二层以内;

第二层次,散布于各个主题景观区中的功能建筑,要求建筑相对集中,且尽量掩映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应控制在三层以内;

第三层次,位于地形地貌顶端的主题景观建筑或观景建筑,要求建筑体量适宜,既醒目又不能过于显露和张扬,以不超过现有遗爱亭高度为准。

2.公园红线外建筑高度控制

公园红线外建筑应按照梯级方式布局。

靠近遗爱湖公园的建筑更应严格控制,公园红线应根据《遗爱湖总体规划》进行控制,以避免高大建筑对公园景观的破坏。

在对公园红线范围的控制中,经现场实地勘察和深入研究。

建议将两块区域纳入规划红线范围。

一是湖心路和黄州大道相交汇的小三角区域,该区处于公园与城市主干道的较窄过渡带,且是公园与城市交汇的一个入口节点。

建议将其纳入公园范围,作为公园入口节点来打造,营造良好入口生态景观和形象景观,屏蔽外界交通干扰。

二是霜叶松风以东至新港大道区域,该区处于已经形成的生态保护区,环境效果良好,应进行有力的保护。

此外,在临近西湖王夏湾段的S形区域,其后退部分离公园较远且用地面积较小,加之其延伸到公园内部的区域对公园土地利用的限制,使这地块及周边很难开发和利用。

S形地块凸出的区域也因距离公园环湖路太近而不利于公园的保护和发展。

建议进行合理的土地置换,使外围开发建设红线针对公园作合理的后退。

第五章公园环境

第十六条公园绿地系统

1.从生态结构上,规划形成自然生态绿地(自然山体绿化及农田区)——人工生态景观绿化(块状公园、滨河绿地)——人工景观绿化(步行林荫道、街头小绿地及街道绿化)三个层次。

2.从功能结构上,规划形成生态绿地、公园、滨河绿地、防护绿地、街头绿地5种绿地。

3.从形态结构上,既有大面积的背景山体绿化和块状公园,也有带状的滨河绿化、林荫大道,同时也有点状街头小绿地,共同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4、从布局结构上,结合自然山体绿化、块状公园、滨河绿地及街道绿化的布局,形成多层次多空间的绿地布局结构形态。

第十七条公园绿地布局

背景林:

在植物搭配上以常绿为主,在树型和高度上合理搭配,以突出背景林的层次。

植物选择以常绿植物为主,速生与慢生合理搭配形成自然生态隔离背景林带。

公园植被带:

按照“陆生—湿生—水生”的生境序列,分析和挖掘现有植物资源,构建公园植被;

引入大别山植物群落,营造多样性的植被“绿链”。

滨水植物:

以“环湖一条线,沿湖一片绿,绕湖一串景”为造景原则,利用湖面及湖岸的景观资源,满足市民在游览过程的功能要求,同时能在不同角度观看湖面。

道路绿化:

选树型高大、树叶繁茂、生长迅速、抗病虫害和吸活能力强的植物。

根据意境调整植物种植方式,使植物空间或开或收。

岛屿:

岛屿植物丰富森林立面,使植物群落在横向断面上得以延续,可以用自然手法处理。

植物采用樟树林、池杉+水杉+水松、竹类等构成绿岛。

第十八条公园建筑风貌

“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六区,在建筑色彩和形式上宜采用传统样式,与自然山水及传统的文化相协调。

“幽兰芳径、江柳摇村”景区体现的是自然野趣和地域文化,建筑样式以地方传统民居样式为主,在水边点缀亭廊等休闲建筑作为必要的功能补充。

“霜叶松风、平湖归雁”景区以自然保护的原生态景观为主,建筑风格与自然相结融合,多采用茅草亭、覆土建筑、全木结构建筑等形式。

建筑材料尽量就地取材,以当地的石头、木材甚至树皮均可,让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大洲竹影”是体现黄州竹文化的专题植物园,建筑作为配套功能设施,同样要体现特色竹文化。

黄冈自古就有用竹做建筑的传统工艺,黄冈竹楼远近闻名,因此该景区建筑应以竹材料建筑为主。

第十九条公园景观风貌

1.景观视线分析

突出资源特色,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营建游赏场所,展现独特的公园景观。

以遗爱清风、琴岛望月及平湖归雁一线为轴,打造公园的主体视线廊道和景观廊道。

在遗爱清风、大洲竹影、一蓑烟雨等视野开阔区域,形成重要的观湖景观节点,实现城湖交融的景观效果。

2.公园空间系统

开放空间:

遗爱清风、临皋春晓、江柳摇村、水韵荷香、平湖归雁等景区,因紧邻城市主干道,在交通上应尽可能无障碍通过;

在视线关系方面应主要体现通透;

使城市和公园融为一体,互为借景。

封闭空间:

大洲竹影、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红梅傲雪、霜叶松风等景点与城市主干道有一定距离,减少功能场所的设置,从而减少人为干扰影响,使该区成为喧闹的城市中难得的城市山林。

环湖路60米背景林带应种植高大乔木,与城市之间形成视线的隔离。

3.天际轮廓线分析

遗爱湖公园主要建设项目的天际线较为凹凸奇特,建筑体量大于地形起伏程度和平面尺度,绿地则起到协调不同的建筑形式、疏解公园空间的目的;

主要滨水景观的天际线则较为舒缓优美,湖泊、山林等因素对天际轮廓的影响力较弱。

此外,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视觉角度,组织重点方位的景观设计,设置宜人的观赏设施——廊、亭、轩等园林小品,可丰富轮廓线的形态。

正确处理好公园与城市的通透及遮挡关系。

遗爱湖公园的周边用地以商业和居住为主。

在紧邻城市主干道的区域,车辆及市民活动较为集中,采用多层次布局和构筑植物景观进行遮挡,一可丰富其景观的层次感,二可有利于公园清幽环境的营造。

同时在湖心路、西湖二路、三路一段及新港大道与黄州大道的交汇区域,设置公园观赏的通透点。

该区居住用地较为集中,湖岸离住宅区较近,视野范围开阔,有利于市民亲水戏水,体现公园与城市的融合。

第二十条环境保护规划

在遗爱湖公园的开发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解决水污染、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其中着重进行水环境的防治。

第二十一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根据公园的游客容量及游人分布密度,本公园应设厕所不少于25个,在主要出入口、集散广场和码头位置可因需增设。

公用的条凳、坐椅、美人靠(包括一切游览建筑和构筑物中的在内)等,其数量应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全园座位总数为16783~25175个。

其分布应结合公园主次出入口、主次路、风景建筑、主要景点、运动场地和滨湖风光带设置、方便游人使用。

同时根据游人集中情况及景观视觉效果,配套休息亭(观景亭)30个。

公园导游牌出入口处设置,路标在路口处标明,共设大小标志标牌800个;

果皮箱沿路100~200m设1个。

根据公园的道路面积、硬地面积及游线分布,全园设垃圾箱500个。

第六章公园交通组织

第二十二条交通发展目标

建立适度超前的公园道路交通网络体系;

协调处理好公园道路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以及各功能区之间的道路交通联系;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减少干扰;

道路交通主次分明,功能明确,设施配套完善。

第二十三条交通组织

规划区交通主要依托赤壁大道、东坡大道、西湖一路、黄州大道、新港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及其他支干道交通路网,规划建设环湖路,改造湖心路,以确保公园环形交通线的形成。

1.秉承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注重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公园主要入口设停车场及人工阻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