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总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课题研究总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总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现实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教育部为了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现行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改为两年制为主,以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
本研究可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为现行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出方向、提供方法,这对响应教育部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和积极发展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对及时有效的解决两年制学制改革和课程开发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本课题将以“就业导向、面向职业”为出发点,强调课程应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来替代学科系统化课程,这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必将推动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启动。
同时,本课题也将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剖析,这些都有助于揭示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1、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在大量的文献收集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建立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比较研究法
本研究对国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研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吸收它们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方面的经验,最终目的是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的水平。
3、调查研究法
本课题在大量的国内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现状分析、总结,同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课程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VOCUSCUM课程开发方法以及其课程设置原则,探索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4、个案研究法
本研究对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的几个具体的案例进行了研究,用具体的事例诠释了VOCUSCUM课程开发方法的应用。
本研究用的具体个案有:
行业分析案例,专业课程开发案例,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开发案例,单元课程开发案例。
四、研究过程
参见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第二部分研究现状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问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尚存在许多的基本问题。
在理论上,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应用方面,也只是延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因此,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问题是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从资料来看,国外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国家都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对本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分别从北美、澳大利亚和德国情况分别说明。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大体都是实行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比较典型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美推出的CBE和DACUM课程模式,它们是职业岗位能力本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能力标准来自对职业岗位详尽的工作任务分析,对应每一项专项能力开发一个相应的课程模块。
世纪之交,澳大利亚和德国的职业教育给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理念。
澳大利亚推出的职业教育国家资格框架和培训包,本质上是以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其特点是着眼于职业生涯,而不是具体的职业岗位,它采用功能分析法,从就业环境对职业工作期望的角度,把从业需要的技能、知识、态度有机的整合到一起,把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目标,并以此进行课程设计。
德国在20世纪后期,逐步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其教学内容必须是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综合学习任务,包括技术、社会、环境等与工作过程有关的方方面面,以此构建双元制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称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整体化工作任务分析法,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把关键能力分为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两部分,认为这些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从国外课程改革资料看:
在现代社会了中,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已经提升,职业结构重心开始高移。
社会发展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世界各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在调整中巩固,在改革中发展的时期。
在课程改革方面呈现如下趋势:
课程改革更加个性化、人本化;
课程设计突破岗位,面向职业生涯;
课程体系从学科系统化发展到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观念发生变化,各国都在探索更高形式的能力本位;
在课程实施上,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着重强调实践的作用;
在课程的衔接方面,更加注重与其他不同的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等。
二、国内研究
近十年来,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如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是以学习和掌握技术、技能为主的教育;
专业课程体系提出突破“老三段”的学科系统化课程;
科目课程强调理论上“够用为度”以及课程之间的“课程整合”问题;
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强调增强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另外,我们也试图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以推动课程改革,但职业教育与国情紧密相连,这使得照搬引进的方式难于推广。
因此,在大量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仍贴近本科。
这就使课程改革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新世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任务。
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中,迄今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提出应建立怎样的课程体系结构,更没有涉及新课程体系的系统化问题;
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课程分离,实践环节的目的不够明确,课程目标与职业目标缺乏有机联系;
没能深入探究技术教育的规律,往往企图用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学科系统化课程的实践手段,学习和掌握技术;
过分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基础的作用,尤其认为讲基础就只有学科基础,没能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等。
本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什么样的课程模式、课程体系结构,按照什么样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设计方法,课程内涵、课程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VOCSCUM)”。
第三部分研究主要内容
一、课程改革是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1.世纪之交的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不断发生变化。
而不同时期生产活动过程的形态决定着社会职业的要求,也决定着人才类型与规格的需求,进而决定了教育的类型与层次结构的要求。
我们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轨迹,来揭示社会生产活动过程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而对国际国内高等职业教育需求与发展的大致趋势作出分析。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主要是手工操作为主的农业和手工业,一般家庭手工业整个生产过程完全可以由一个手艺人完成,长辈传下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就足以传递劳动技术,于是产生了学徒制这种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初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作坊逐步扩大,发展为工场手工业时,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过程逐步分解为各环节的简单操作,工人几乎不必经过特殊训练就能上岗,旧式学徒制渐渐瓦解。
18、19世纪,以牛顿经典力学确立的科学体系和以蒸汽动力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产业革命改变了整个社会生产技术形态,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工业化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化为以工业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超过了第一产业,传统的工场手工业被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大工业所取代,大工业的生产活动方式不仅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且意味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即在生产过程内部产生了分工,需要专门掌握和操作各种机器的技术工人,而这种生产技术不再主要依靠个人的技巧在生产过程中自然产生,而是依靠专门的科学研究形成,因此,给予劳动者专门的教育以提高生产岗位专门的技能的一类正规职业教育产生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scientificmanagement),其内涵主要是:
在单件手工生产方式向大机械化生产的过渡过程中,把工业生产活动分割成一系列的单个简单劳动行为,进行严格细致的“工作分析”,借此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在此基础上,泰勒又提出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泰勒模式”成为影响至今的职业教育主要课程开发模式之一,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人们在批判、修正、改进它,但它都是讨论的热点。
工业化中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进入生产的势头越来越猛,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的目标,生产活动中精密复杂程度提高,不仅需要工匠式的技术操作工人,还需要专门从事开发设计的工程型人才,培养这类人才的高等工程教育随之产生。
20世纪50-60年代,即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时,生产活动的精密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技术综合程度上升,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入生产一线,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让位于技术与智力密集型产业,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有关的职业岗位;
劳动组织形态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演变成产品质量和品种的竞争,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产品复杂程度进一步增加。
这使大批量机械化生产受到严峻考验,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形态动摇了泰勒科学管理原则的经济基础,泰勒的课程开发模式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泰勒主义受到挑战;
第三产业的崛起,使新的职业不断出现,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后,科学学科的剧烈分化和综合,高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等一大批高科技产业,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步向信息社会迈进,导致了许多旧工种的消失和新工种的形成,生产活动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日益突出,生产活动的内容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为“研究、开发、设计、工艺、制造、运行、施工、管理、产品、检测、营销、商品、产业”的一个链式过程,在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等需要有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去解决,对这类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大大提升,因此,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导致了现代社会生产活动过程的深刻性变化,使社会职业的分化,对能力的要求提高,出现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一种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施制造、运行、施工、管理的,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出现,培养这类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工业化发达的国家纷纷兴起,它的发展基本走向与变革趋势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生产力供不应求,导致职教规模大幅度扩展;
以学校为办学主体;
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学科本位;
教学管理的实施方式是按学校、专业设置的学年制。
(2)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与此前重大不同点在于人力资源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职业教育开始整顿和调整,压缩发展规模提高办学和教学质量成为主要任务,为使教育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产学合作教育普遍开展,但办学主体仍然是学校,课程特征从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成为发展的重点,教学管理出现把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的实施方式。
(3)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失业问题困扰职业教育,迫使职业教育开始进行深层次、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改革,旨在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开始出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合作的办字形式,职业培训更加受到重视,课程特征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更加注意人的全面发展,学分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4)90年代末至今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化、全球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同时伴随着就业市场的高失业率和高转业率;
课程改革向更加个性化、人本化发展,课程与工作过程联系,双元主体的产学合作得到加强,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整合,各级各类教育之间通过课程衔接、学分互认实现互通;
探索更高形式的能力本位,能力本身赋予新的内涵,出现任务中心的课程、劳动力本位等新概念。
2.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对高职的人才需求
进入21世纪,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
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就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趋势看,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是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建设,以及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高等职业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
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目标的重要力量;
是对中国的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提供的最有力的智力支持;
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以下典型行业的需求是很好的例证。
(1)信息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是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化、电子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是当前人类社会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面最广的先导技术。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以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信息系统集成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新的世纪里,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产业将发展成为现代产业的带头产业,人类即将跨越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
因此,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大趋势,大力推进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还产生了一批新的职业岗位,无庸置疑,信息及其相关职业将成为未来最走俏的职业。
信息技术的人才需求将呈多元化、多层次趋势,表现在科学、工程、技术、管理、服务诸多方面。
不仅需要从事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研发的人才,而且更需要把研发成果转变为现实产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各类人才中的精英人才、领军人才。
这实际是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结构调整,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IT领域,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信息产业及信息应用领域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任务,他们是这一领域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可以在相应的行业、企业担任软件工程师、程序设计员、系统开发工程师、网络管理员、项目经理、市场营销和技术服务等职务。
从事诸如程序设计、软件测试、系统维护、网络管理、通信和组网、项目管理、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2)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状态相关的,随着我国入世后面临的国际竞争的加剧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分工,要求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工业化的进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制造业,成为世界制造业、加工业的中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发展方针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应用性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作用,我们必须将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
我国制造业已开始广泛使用数控技术,而真正掌握数控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奇缺,调查表明全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短缺60万人,他们都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的技能型人才。
(3)服务行业需要的现代高级职业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热点已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以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0多年来,我国第三产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开始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我国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它各类服务业,包括:
交通运输、物流和邮政业;
信息服务业;
旅游和餐饮业;
金融、证券、保险以及房地产业;
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社保、福利、物业、公管、环保服务业等。
第三产业行业活动有其区别于第一、二产业的特殊性,它的学科背景更多表现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共融,作为服务的本质,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过程是为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行业活动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产人才与一、二产人才比较起来,学科理论要求程度偏浅,广度偏宽。
实践性更强。
第三产业行业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三产人才培养更应突出应用性,第三产业需求量最大的不是学术性人才,而是技术应用性人才,且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自“纲要”发表近十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等专科层次的大学教育已基本走上了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轨道,统称“高职高专”教育。
这十年来,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主要进行了四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第一,建设了一个可供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平台。
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中,有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也有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以原来各自的教学环境为起点,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建设一个新的教学平台,其内容如下:
(1)建设一个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学环境。
包括运用多媒体技术形成的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远程教学教室等。
有的学校还采用了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室布局。
(2)建设一个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包括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对传统实验室进行改造等内容。
(3)营造一个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环境。
过去十年,各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部门主动进行多方探索,已经形成了多种较为稳定的产学结合,合作办学的形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4)积极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属高等教育范畴,在教育管理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必然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做了探索。
(5)积极推动和组织编写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
我国各级教育领导部门比较早地意识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是关键,并做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使用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决定,许多出版社积极组织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骨干教师,编写出版了多种系列的高职教材。
(6)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过去十年的教师队伍建设,为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以教学平台建设为支撑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专业设置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面向产业、贴近市场、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这就必须改变高等职业教育按普通本科专业目录设置专业的局面。
十年来,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面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或职业岗位(群)设置的高职新专业,基本改变了按传统学科设置专业的局面。
(2)课程模式改革。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多采用“学科范型”为主的课程模式设计教学方案,在大学专科教育中也基本运用了这一模式,造成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规格与职业需求不符的情况。
过去十年,无论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专科改革,都力求突破这样一种以学科系统化为主的课程模式,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改革的尝试还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第三,开始研究和制定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包括学校评价标准,各种教学环境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等。
由于标准问题必须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制定,而且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需要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因此这方面工作还刚刚起步,处于研究探索和试行阶段。
第四,在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近十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背景、现实动因;
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引进国外典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等方面。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题。
4.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系统性偏差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有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本质原因就是现行课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特征之间存在差距。
客观地说对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本科的不同已经有所共识,我国也多次试图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但职业教育与国情有相当紧密的关系,使全面引进国外经验的试图难以推广,大量的实际教学改革仍限于宏观和局部,没能全面地提出符合国情特点的课程模式和培养方案,更没有系统总结课程开发方法。
这就造成学校中大量实际实施的课程仍然靠向四年制本科,不能摆脱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影响,科目课程更未脱离按学科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束缚,教学方法改革在指导思想上也是跟着本科走,没有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专科层面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弱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思路。
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由于过去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仍靠向本科,造成实际培养效果与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