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9229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

《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标准护理计划.doc

篇一:

儿科护理计划

高热惊厥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年幼儿的任何突发高热的颅外感染均可能引起惊厥。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可能因为年幼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分析鉴别和抑制能力较差,以至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

主要表现为患儿高热,全身性抽搐,持续时间较短,抽搐时意识丧失。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

①体温升高;②有外伤的危险;③潜在并发症--窒息;④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

一、体温升高

(一)相关因素感染

(二)主要表现

1、高热,体温>39℃。

2、抽搐。

(三)护理目标患儿体温控制在38.5℃以内。

(四)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测量生命体征,每4小时1次,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之。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50%-60%。

3、遵医嘱使用药物和(或)物理降温,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4、观察降温过程中有无虚脱表现。

出现虚脱进应立即处理。

5、出汗退热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及被褥,注意保暖。

6、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注意疗效及副作用。

7、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饮料(每天100ml/kg)进食清洁、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做好口腔护理,每天3次,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者,涂石蜡油或唇膏保护。

9、静脉输液并补充电解质。

10.指导患儿家长识别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

(五)重点评价

1、体温得到控制的程度与时间。

2、促发因素是否消除。

3、脉搏、呼吸是否正常。

二、有外伤的危险

(一)相关因素惊厥、抽搐。

(二)主要表现

1、舌咬伤。

2、摔伤。

3、骨折。

(三)护理目标

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外伤。

(四)护理措施

1、加强巡视,监测呼吸及意识的变化,及时发现抽搐的先兆。

2、给患儿设床栏,做各种操作之后紧扣床栏,必要时患儿四肢予以约束。

3、抽搐时设特护。

4、备抢救用物、器械于床旁。

5、惊厥发作时,遵医嘱使用止惊药,并观察止惊效果。

抽搐时不能强行按压肢体,护理人员可轻轻握持肢体。

必要时使用垫,以防舌咬

6、伤;牙关紧闭者,不能强行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7、室内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刺激(如强光、噪声等);各项护理、检查、治疗等应有计划、集中进行。

(五)重点评价

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神志是否清楚。

3、各种预防措施得力与否。

三、潜在并发症--窒息

(一)相关因素

1、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2、抽搐时舌后坠,堵塞呼吸道。

3、喉痉挛。

(二)主要表现

1、咳嗽、痰多、质粘稠。

2、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三)护理目标患儿发病期间不发生窒息。

(四)护理措施

1、护士加强巡视,每15-30分钟巡视1次,必要时设特护。

2、松解患儿衣服,取侧卧位或仰位,头偏向一侧。

3、备抢救药物、吸痰器、吸痰用物于床旁。

4、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5、抽搐时用舌钳夹住舌头,避免舌后坠堵塞呼吸道。

6、避免诱发抽搐、喉痉挛的各种因素。

7、必要时氧气吸入。

8、喂奶、服药后轻拍背部,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窒息。

(五)重点评价

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神志、瞳孔是否正常。

3、呼吸道分泌物是否减少。

四、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

(一)相关因素

1、发热。

2、进食少、维生素缺乏。

3、机械性损伤(使用舌钳、开口器、电动吸引器吸痰)。

(二)主要表现

1、口腔分泌物多,流涎。

2、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干裂、出血。

3、进食时哭吵,进食困难。

(三)护理目标

1、保持口腔清洁。

2、口腔粘膜正常。

3、口腔粘膜损伤、溃疡得到控制或改善。

4、鼓励患儿进食少渣、易吞咽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生、冷、硬、辣的食物。

5、鼓励患儿使用吸管。

6、口腔患儿多饮水,每天100ml/kg.

7、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

8、局部涂药,每天3-4次。

9、暂不使用牙刷。

(五)重点评价

1、口腔是否清洁、卫生,有无异味。

2、口腔粘膜溃烂有无好转。

3、进食能力好转的时间及程度。

肺炎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小儿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以及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临床上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罗音。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

①低效性

篇二:

儿科住院评估及护理计划单

儿科/新生儿科住院评估护理计划单

科室: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岁病案号:

注:

1.此表是对患者评估后的信息汇总,作为指引护士实施护理措施的依据。

2.护理级别是制定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综合评定,分级标准参照(adl)barthel评分及分级依据执行。

3.braden评分、跌倒/坠床评分内容、频次分别参照压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单、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与记录使用说明,不需要评估时在相应空格内划“/”符号。

4.每日应对患者教育需求进行评估,针对患者需求开展健康教育。

5.疼痛评估使用与意识清醒患者,意识障碍者不做此项评估。

入院首次评估需进行疼痛评估,住院过程伴有疼痛时随时评估,评估采用数字分级法疼痛评估。

第页

篇三:

2014年新生儿科护理计划

2014年新生儿科护理计划

走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13年,我们满怀希望与信心迎接着2014年的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将齐心协力、患难与共、共同奋斗一如既往的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一年的护理计划整理如下:

一、认真执行院部、护理部及院感办下达的各类制度及工作任务。

并积极组织学习,督导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二、加强重症监护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基础护理质量,完善母婴同室的健康宣教。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

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月组织考试、考核一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

入科护士必须人人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常见病的护理措施及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

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计划如下:

1、3月、6月各派一名科内业务骨干参加自治区新生儿专科培训班

2、其余每月份里分别派送科内护理人员进修学习,改变护理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临床护理质量。

四、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尤其是需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督导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

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加强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注重对仪器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五、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

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六、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理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二)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认真做好以上工作,我们在2014年中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新生儿科2013年12月

篇四:

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6年儿科护理工作将围绕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根据“二级

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把

巩固“二级甲等医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开展爱婴医院各

项工作,作为主要工作重点,现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根据2015年8月“二级甲等医院”

回头看复审中,各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整改措施,逐一

落实,加强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2、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分管患儿人,夯实

基础护理,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

3、依据《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每月定期对优质

护理服务落实进行专项检查,及时进行优质护理小组活动并记

录。

二、加强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工作

1、按照护理部“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认

真落实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

1、科室继续执行护士长---质控组长进行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2、开展科室护士对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奖励分配的调查,制定科

室工作质量考核分配办法。

3、制定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护理

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落实《护士条例》,在现有护士不足的情况下,科室对护理人

力资源仍实行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根据病房使用率、患儿

收住数量、护理工作的难易程度、专科特点,弹性调配的排班工

作模式。

2、落实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严格按照

《低年资护士工作手册》严格考核管理。

3、继续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落实以护理工作量、质量、患

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数的绩效考核,并与护

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

五、加强儿科临床护理质量控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健全和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

2、每月各科内质控小组运用pdca管理工具每月开展质控活动。

3、依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简报》中记录存在的问题,针对原因

进行分析整改。

4、定期开展临床危重患者护理查房;落实护理病例讨论及会诊

制度。

5、加强对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操作

规程、护理应急预案的掌握和执行情况的检查。

6、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加强对新生儿护理单元的质

量管理。

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1、每月召开病区护士会,对科内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

改。

2、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机制,征对发生的护理

不良事件,科室每月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整改防范措

施。

3、实行重点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患者入院时风险评估率应达

100%。

4、定期对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