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1144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1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念模组在思考教学评量之运用以心智图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本文所探討的國語文思考教學評量,以閱讀、寫作為主。

國內有關「概念圖」之論文有300篇(自1988年至2007年)。

其中與國語文或評量相關的期刊論文有22篇。

學位論文有55篇(其中有一篇博士論文)。

由此可見相關的研究在國內已近20年之歷史。

即使在國語文領域內之研究也有10年之歷史。

國內有關「心智圖」的期刊論文目前祇有9篇(自2002年至2007年),學位論文至今已有20篇(自1998年至2006年),都屬碩士論文。

其中有關國語文之研究,期刊論文未見,學位論文只有4篇(2004兩篇,2005,2006各一篇),可見研究成果尚少。

與國語文相關之心智圖研究是近3年之事,所以還是有待開發的一塊園地。

(相關統計以國家圖書館線上至2007年6月底已登錄資料為主。

「圖像組織」(graphicOrganizers)純用於概念上,可稱為「概念圖」(conceptmap)。

如果用來指涉概念的構圖活動,就是conceptmapping,可譯作「概念構圖」。

為了實現Ausubel(1963)所提出的「認知學習的同化理論」及隨後提出的「有意義學習」的學習理論(1968,1978),美國康乃爾大學Novak教授等人於1971年左右提出概念構圖法,以用於教學、學習、研究與評鑑。

這種概念圖包含某一知識結構或認知結構中的「概念」群,這些概念各安置在個別的「節點」(nodes),而以「聯結線」(link)聯結兩個概念,在聯結線上以文字標示「聯結語」(linkage或label),以形成為一個「命題」(proposition),必要時聯結線的一端附有「箭頭」。

概念在圖中會以「階層」(hierarchy)方式序列,上層概念在頂端。

若干概念形成概念「叢集」(cluster),不同叢集間也可聯結,稱為「橫向聯結」或「交叉聯結」(crosslink)。

也可依概念「舉例」(example)說明。

(Novak,1990a,b)(詳見圖1概念構圖示例圖)

概念構圖是使用概念圖以表徵概念與概念聯結的概念結構(知識結構),並利用它來評量與研究學習者的概念結構及其變化。

概念構圖是一種網路脈絡的學習法,也是有意義的結構化學習法。

它可以作為學習的監控策略(即:

後設學習策略),使學習成為學習者主動的且有意義的知識建構與重組的歷程。

透過概念構圖,可以教導並評量比基本認知目標(即記憶、理解)更高深的的目標(如分析、綜合、應用、評鑑與創造能力)。

(余民寧、陳嘉成,1996)

圖1概念構圖示例圖

資料來源:

Novak(引自余民寧、陳嘉成,1996)

概念構圖在教育的應用極廣,可由以下四方面見其特色(Novak,1990b;

Novak&

Musonda,1991;

余民寧、陳嘉成、潘雅芳,1996):

1.在認知與情意學習上:

在奈及利亞的科學教育的實驗中,「概念構圖組」的學生在成就測驗上成續顯著高於「傳統講授教學組」的學生。

前者在「情感形容詞檢核表」中,對「科學」的焦慮分數也比後者低。

2.在師資教育上:

概念構圖有助於「準教師」更「概念化」的掌握學習材料的重要原則與概念。

也使他們未來使用類似概念構圖之「後設認知工具」時,更得心應手。

3.在課程設計上:

概念構圖解決傳統課程標準過於條列式、缺乏統整性的問題,它建立在學科基本的概念上,提供各年級課程整體性的規畫,每一階段課程設計能有不同廣度的變化,適應不同學生的能力,達到個別化學習的效果。

4.在探索意義架構改變上:

根據西方學者Wallace等人的看法(Wallace&

Mintzes,1990;

Novak,1990a),概念圖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一方面是用來作一種「後設學習策略」或啟發式教學的工具;

另一方面可以用來評量學習者的知識結構及其變化。

Novak教授等並且發展了概念圖的評分方式(Novak&

Gowin,1984)。

每一有效的「命題」給1分;

每一有效的「階層」給5分;

每一重要且有效的「橫向聯結」,給10分,有效但未整合概念間或命題間的關係,給2分;

每一「舉例」給1分。

除了以上四種計分的指標外,其他學者也加了兩種指標:

一種是「分支」,對概念叢集分出的旁支概念,予以計分或加權;

另一種是「關鍵概念」和「命題」的增加量,如學習者能對所給的概念構圖外,能叧外補充概念與有聯結語的命題,予以計分或加權。

(余民寧、陳嘉成、潘雅芳,1996)筆者認為這兩項指標可以顯示學習者的創造思考,頗具價值。

Novak教授等人(Novak&

Gowin,1984;

Surber,1984)在概念構圖的評量上,注意到四種知識的完整評量:

1.正確知識;

2.部分正確知識;

3.缺乏知識;

4.錯誤知識。

這比傳統的是非、選擇、配合與簡答題更周延。

也比傳統的申論題有系統且客觀。

概念構圖完整的評量,能合乎認知心理學知識結構模式,不受限於古典測驗理論要求試題間應彼此獨立的基本假設。

傳統測驗著重於「事實性」的知識,無法掌握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而知識結構圖之評量對學生整體的概念所構成的心智模型(mentalmodels)有較好的掌握。

概念構圖作為評量方式,可以測量到認知結構的不同面向。

(Gomez,Hadfield,&

Houser,1996;

宋德忠、林世華、陳淑芬、張國恩,1998)此外,傳統行為主義著重學習「成果」的評量,忽略學生在知識建構過程的「形成性評量」,概念構圖的評量也避免了這種缺點。

(余民寧、陳嘉成,1998)

邱上真教授在國內知識結構的評量上,可謂較早引進概念構圖技巧的學者,她在1989年發表〈知識結構的評量:

概念構圖技巧的發展與試用〉一文中,對在美國伊利諾州中學生八年級學生進行的概念構圖實驗研究,作詳細的介紹。

近年國內學者鑑於紙筆的概念構圖,有缺乏師生互動與回饋、使用不便、修改困難、評量不易的諸多缺點,研發了電腦化概念構圖系統,提供構圖、評量、統計及遠距教學之用,有「自行構圖」與「提供架構」兩種不同功能的版本。

他們並提出未來發展的一些建議,可參考宋德忠教授等相關的論文(宋德忠、陳淑芬、張國恩,1998;

宋德忠、林世華、陳淑芬、張國恩,1998;

張國恩、林水成、潘宏明、陳世旺,1998)。

大約在Novak等人提出概念構圖的同時(1970年),英國學者TonyBuzan(東尼.博贊)有關放射性思考(radiantthinking)與心智圖法的構想也趨於成熟。

Buzan說:

「放射性思考是從一個中心概念向外產生許多聯想的思考模式。

」「這種處理複雜資訊與強化學習力的放射性思考概念,就是心智圖的雛形。

」(TonyBuzan&

BarryBuzan,2004)一開始他主要把心智圖法用在學習方法上,主要是用關鍵字做筆記。

他的弟弟BarryBuzan(巴利.博贊)則建議將心智圖法用在創意思考方面。

TonyBuzan第一次將心智圖法介紹給世人是在1974年的春天,那時他出版了“UseYourHead”(陳素宜、孫易新中譯為《心智魔法師》)過了21年,在1995年Buzan兄弟合著了“TheMindMapBook”(孫易新中譯為《心智圖聖經-心智圖法理論與實務篇》)。

由於大腦細胞的組織是輻射狀或網絡狀,為配合大腦心智運作的這種模式,Buzan採取以核心概念為中心的輻射圖,稱之為「心智圖」(mindmap)。

使用心智圖為工具,作為輔助學習、思考、創作、評量與各種日常生活與學術研究的應用,其使用方法稱為「心智圖法」(mindmapping)。

心智圖的設計是符合放射性思考,以完成腦力激盪的聯想歷程。

歐美並且發展出「心智圖」專用之電腦繪圖軟體,讓使用者可以便捷的繪出工整精巧、變化萬千且多彩多姿的圖。

心智圖的特色可以簡述如下:

1.由中心概念開展自由聯想。

2.以不同顏色區別概念層級。

3.可自由加插圖以增強記憶。

4.可組織與發展系統化知識。

5.可表現個人風格發揮創意。

6.可利用電腦繪圖收放自如。

Buzan有關心智圖法的規則(TonyBuzan&

BarryBuzan,2004),筆者整理如下:

1.全圖為水平式橫圖,以利自由揮灑及閱讀。

2.儘量使用圖像、「符號」、小圖示,使用至少三種彩色。

3.使用不同大小的文字、線條與圖像。

文字端正而不傾斜,簡潔清晰。

4.圖中融入五官的感受,讓圖像有動作感更好。

5.「題目」或「主題」作為中心概念放置中央,如心中之眼。

6.與題目或主題直接相連的為「主幹」,間接相連的為「支幹」。

7.使用「連結線」表現主幹與支幹、支幹與支幹的關聯性。

線條自主幹至支幹,由中心向外,由粗而細,狀如樹根,展現生命力,但排列不可太擁擠。

線條長度約同於文字長度。

可以使用「箭頭線條」,表現方向感。

8.每一主幹、支幹只寫一個「關鍵字」,避免贅字,以利自由聯想。

英文用印刷體,寫在主幹、支幹的線條上方,由左自右,容易辨認與記憶。

支幹之間文字與文字要有適當的空白距離。

關鍵字必要時可立體化或圖像化,也可使用數字、字母排序,或加上日期、時間。

文字與線條盡量維持水平方向。

9.支幹外形可以是任何形狀:

箭頭線條、曲線、圓圈、橢圓、三角形、三邊形。

10.主幹、支幹的分類安排,要有階層化、組織化、結構化。

11.全圖完成後,可在某一主幹與其所有之後的支幹,用「外框」圈上,使其群組化。

因為短期記憶的的容量平均是七項資訊,將大量的資訊群組化,有利於記憶。

外框可以用樹葉形或雲形等。

12.構圖時解放無限的聯想力,展現個人風格及獨特與創意的想法。

心智圖不祇可用來作知識結構的表徵,有助於知識的吸收、整理與理解,如一般概念圖,Bazan更詳述可以應用的許多其他方面,如:

強化記憶力、創意思考、記筆記(聽講與閱讀筆記)、作摘要、創作故事、寫研究計畫、寫論文、作業與報告、著作大綱、準備考試、行程日誌規畫、寫工作計畫、做簡報、演講、教學(教學大綱、教學計畫、教案、講義、考試、特殊教育)、自我分析、解決問題(個人問題、人際衝突)、人際溝通、小組討論、讀書會、意見整合(團體心智圖)、決策分析、會議、工商或社團管理(組織管理、市場行銷、領導統御、採購管理、時間管理、會計財務諮詢、企畫案、公司或社團簡介)等。

(TonyBuzan&

BarryBuzan,2004;

TonyBuzan,2003;

孫易新,2002)

概念圖法與心智圖法異同之處,可以下表說明:

表1概念圖法與心智圖法比較表

概念圖法

心智圖法

思考方式

聚歛性思考

放射性思考

思考策略

以模仿知識結構為主

以腦力激盪、自由聯想為主

認知能力

運用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等四種認知能力為主

運用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等六種認知能力

主要用途

表徵一般概念結構(知識結構)為主

表徵個人認知結構、情意結構、行動或程序結構為主

構圖結構

嚴整綿密,封閉式,可標準化

自由活潑,開放式,個人化、多元化

構圖內容

以概念為主

除關鍵字外,可用圖形、影像、表單、數字、符號、音樂、多媒體,必要時可出現長串文字,抒情達意。

構圖形狀

階層式

輻射式

排列層次

由上而下

由中心向四周

核心部分

最上位概念

題目或主題(偶見雙核心)

主節點

主要概念

主幹

延伸節點

次要概念

支幹

節點文字

概念

關鍵字

節點序號

可有

節點邊框

偶有

邊框外形

幾何形,以方形、楕圓形為主

任何圖形,可有立體圖形

文字位置

在邊框中

在節點線上方

聯結線

箭頭聯線

常用

不常用

聯結線形

直線

可有弧線

聯結語

交叉聯結

命題

明顯

不明顯

概念叢集

叢集外框

極少

較多

外框形狀

長方形、方形

樹葉形、雲形及其他形

舉例

有(不加邊框)

有(可加邊框)

圖像

符號

小圖示

色彩

單色,黑色為主

至少三種顏色

心智圖在評量上的應用,有ChiestineHogan發展的一套心智圖法能力的量表(TonyBuzan&

BarryBuzan,2004),以及其他研究者的評量方法(Goodnough&

Long,2002)(林燕琪,2006)(鄭琇方,2007)。

Buzan曾提到心智圖在「考試」上的應用,指出心智圖可以用來測驗學生吸收知識與理解程度。

心智圖用來評量時,其成績不會被其他因素,如文法結構、單字拼音正確與否的影響。

並認為心智圖可以節省大量閱卷的時間。

這是心智圖評量的優點。

BarryBuzan,2004)

把心智圖作評量工具時,有些使用上的特性,分別說明如下:

1.因為心智構圖採取放射性思考方式,以腦力激盪、自由聯想為主,運用由低層到高層六種認知能力(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以表徵個人認知結構、情意結構、行動或程序結構等豐富的內容,除關鍵字外,可用圖形、影像、表單、數字、符號、音樂、多媒體,必要時還容許出現長串文字,抒情達意。

其風格為自由活潑的開放式,充分展現個人化、多元化,所以比較不易精確的使用量化的評量。

2.心智圖的評量較適合班級教學使用,對個別老師在特定班級的教學與評量上特別有用,它可以用作多元評量如「檔案評量」的一種,是偏向於形成性評量。

在一般學校測驗或大型考試,也可就有限篇幅的簡單題材,使用心智圖法命題,作知識結構、閱讀理解及寫作技巧之評量。

3.心智圖的評量屬多元評量,應用在語文教學,如處理文章或故事的閱讀或寫作方面,特別是評量批判與創造思考能力方面,心智圖比概念圖更適合,這是它的優點。

4.心智構圖鼓勵自由聯想,對嚴謹知識結構的表徵,不如以概念與命題為主的概念構圖好用。

但因心智圖也可以摘記心情、理想和目的,甚至可以拿來寫日記用。

它可以用來處理文學性的題材,作故事、小說或戲劇之情節圖使用。

它可以用來協助各種寫作,如寫摘要、簡報、心得報告、演講大綱、論文及著作大綱等。

它可以用來進行自我分析、解決問題、人際溝通、意見整合、小組討論、決策分析、讀書會、會議、工商或社團管理。

它也可以用來規畫各種計畫及程序,作計畫圖、企畫圖、程序圖使用。

它的應用範圍可謂無所不包。

5.兒童開始使用心智圖時,構圖會天馬行空,過於瑣碎,是因為他們聯想力豐富又不知取捨所致。

當使用心智圖熟練之後,就有能力儘量精簡。

6.心智圖使用放射性、開放性自由聯想的方式,構圖可能極為複雜龐大。

一個太龐大的心智圖,即使層次分明,也不易閱讀,失去了使用圖解的便利性。

不過,使用電腦繪圖時,圖太大也沒有關係,因為電腦可以對不同層級作舒捲的動作,放之彌六合,捲之則可以退藏於祕,舒捲由心,極為方便。

「心智圖」雖然有助於思考,但如何將概念或思考內容,有層次、有系統的安排在圖中,乃思考是否有效的關鍵。

哪些概念或關鍵字可以放在心智圖的中心或內層,哪些放在次層、再次層、外層?

哪些概念適合放在同一層?

如何迅速有效的進行心智構圖?

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使心智圖充分發揮功能的關鍵。

這對初學心智圖的學生更是迫切的需要。

筆者認為解決以上的問題,在於使用心智圖者,其內心須累積一些可以放在初始層級(尤其是「主幹」)的概念群。

這些概念群往往自成一組,屬於同一層級,可被成套的使用,形成思考的常用模式,迅速有效的產出思考的成果。

筆者稱這樣概念群為「概念模組」(conceptmodels)。

概念模組在有效之思考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在心智圖法的自由聯想中,產生必要的初期引導與規範作用,避免天馬行空、群龍無首的雜亂無章。

概念模組猶如搭建房屋的主要結構,是各種房屋開始營造的重要部分,它不祇是鷹架。

鷹架在房屋蓋好後就可以拆掉。

概念模組像是房屋的地基、樑柱,須最早構築,即使房屋落成也不能拆除,因為它是房屋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在國語文思考教學中,學生在心智圖中使用概念模組的能力,也自然成為評量的重要項目。

這在閱讀與寫作思考教學上,尤其重要。

不同學習理論或教學策略,對於學習成果所側重的面相(facet)未必相同,為因應不同面相的學習成果的測量,「認知測量」(cognitiveassessment)頗受重視(Royer,Cisero,&

Carlo,1993)。

Royer等人將認知測量區分為六個向度:

知識組織與結構、問題表徵的深度、心智模型的性質、解決問題的效率、認知技能自動化的程度,以及後設認知知識。

概念構圖適合於測量知識組織與結構,但未必適合其他向度。

知識類型可分為三種:

語意知識(Semanticknowledge)、程序知識(proceduralknowledge)、策略知識(strategicknowledge)。

「語意知識」是有關事實和概念(或意念)及其關係的知識,可用概念構圖予以表徵;

「程序知識」是如何完成一些程序的知識,可用程序圖予以表徵;

「策略知識」是有關如何建立目標、選擇適當步驟,和監控進程以獲致目標等的知識。

(Mayer,1987,林清山譯,1991)

將概念模組建立後,它本身也一種知識結構或認知結構,可視為語意知識。

一旦它儲存在腦中就成為基模(schema),變成可以隨時提取的先備知識。

運用它在心智構圖中,則成為程序知識的一部分。

用它來建立目標,選擇它作為構圖之步驟,並時時監控它的運用,則它就成為策略知識,也就是後設認知知識。

在語文思考中,一位初學者(如中小學生)的先備知識貧乏,既少語意知識,也缺乏可用的程序知識,更不用說懂得策略知識。

要學生在無所憑依中,進行有關語文的構圖,不免強人所難。

學生每每臨圖苦思,不知所云。

歷來的研究顯示多數中小學生習慣記憶性的學習,並未學會如何組織記憶的事實和概念,無法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教師給學生的不能祇是魚,而更要給他釣具,教他如何使用釣線、釣鈎甚至漁網,自己捕魚。

程序知識和策略知識正是釣具和捕魚技巧,讓學生可以自己將事實與概念成功的安置在圖中,按圖索驥。

語文的表達所以可以被理解,正因為有它的結構。

作者根據事實,形成概念;

聯結概念,成立命題;

聯結命題,編成概念結構或語文結構。

讀者循著這個結構,理解與掌握作者表達的內容。

所以語文的表達與理解,都不能離開它的結構。

結構如何形成,不論閱讀者及寫作者都應學會它的程序與策略。

概念模組正是可以廣泛運用於結構的基本結構。

人類的思考必須使用概念,使用概念時必須好好加以分類,分類有大類、小類,大類可以涵蓋小類,形成概念的階層。

涵蓋範圍愈大的概念,愈處上層。

層層相疊,構成概念結構。

祇要掌握了上層概念,就可以依序找到許多下層概念。

在思考中的最上層概念,其實也就是思考的最基本概念,西方古代的哲學家視之為「知識論」中的思想「範疇」(category)。

category此字本來就是種類或部屬之義,是指在一個全體的群集系統中事物的群(group)或級(class)。

哲學家在思考人類許多概念後,找到可涵蓋許多概念的極上層概念十個左右,稱為「範疇」,藉著它們可以引出許多其他概念來。

哲學史中最有名的範疇理論有:

古希腊時期的亞里士多德十範疇說;

近代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十二範疇說;

黑格爾的九範疇說;

法人雷諾威的九範疇說;

美人鮑恩的十二範疇說等。

(吳康,1965)現在把這些範疇說用心智圖畫出如下:

圖2哲學之思想範疇圖

整理自吳康(1965:

369-372)

在中小學的語文教學中,無法直接教授這些極抽象的哲學思想範疇,但可以歸納、整併與修改這些範疇的分類法,把語文中可能出現的概念收攝於其中,形成容易理解的人類知識結構完整模組,用來幫助學生建構閱讀理解及寫作的策略,這個模組稱為「九轉模組」(見圖3)。

圖中筆者把宇宙所有的事物與概念,歸納為九個主幹,也就是九個主要概念或範疇。

它們是「人、事、地、物、時、心、價值、方法、表達」。

前五種相當於一般記敘文常說的文章元素:

「人、事、時、地、物」。

「九轉模組」把「心」從「人」區分出來,因為它在認知、抒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價值」則相當於黑格爾範疇中的「理念」,雷諾威與鮑恩兩人範疇中的「目的」,這是抒情及論說文中常見的部分。

「方法」則是屬於程序知識,在說明文與議論文中也往往出現。

「表達」是指記敘、抒情、說明、議論四種表達的方式。

說明和議論交叉聯結起來,就是「論說文」。

把文章內容作這九種分類,是方便於學生閱讀理解或寫作的思考。

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具足這九種元素,作者或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