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8727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与全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老师,您好》等。

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新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

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学礼无以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③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3.营造儿童文化,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

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营造浓郁的儿童文化,使之更加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新教材重塑了两个小伙伴形象:

盼盼和圆圆,他们是教室里儿童的同龄人,不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与教室中的儿童互动交流。

重塑了四个卡通动物:

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形象活泼可爱,巧妙地出现在活动场景中,穿针引线,富有情趣地引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新教材中的活动小栏目,生动形象,指向明确,起着规范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

如故事屋、游乐场、音乐厅、观察哨、碰碰车、宝典箱、诵读台、法治窗、实践园、体验馆、小论坛、加油站等。

栏目内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游戏、下跳跳棋、小竞猜、小辩论、小制作、小养殖、诵读、特长展示、歌曲欣赏、童话剧表演等等,让儿童喜闻乐见,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教材尝试创作或改编了“微绘本“故事。

配图活泼明快,文字言简意赅,富有童趣,启迪智慧。

新教材中原创、改编或选用儿歌童谣和歌曲,让教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

绘本故事举例:

请翻开一上课本:

P6《兔妈妈和兔宝宝》P28《孤独的小猪》P42《大耳朵和小眼睛》P62《七只小猴去旅行》

儿歌举例:

请翻开一上课本:

P14《唱儿歌感受爱》P26《找朋友》P29《一颗星》P40《刷牙歌》

教材这些浓浓的儿童文化的呈现,传递童心、童音,激发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把课堂变成了暖暖的儿童乐园,使儿童获得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

4.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观察哨”、“碰碰车”、“实践园”、“体验馆”等活动栏目,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在碰撞、探究、思辨、践行中,帮助儿童获得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为儿童提供了更开阔的思维和行动空间。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主题鲜明的活动栏目推动主题学习活动,以先进的学习方式激发儿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实现课程综合,促进儿童获得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等学科素养的整体发展。

苏教·

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这样的课程整合,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综合性、真实性、丰富性,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课堂教学设想

1.四个层次

第1层次:

认真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与逻辑,按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教学。

因为苏教·

中图版低年级教材内容编排逻辑性较强,便教利学。

第2层次: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德育活动需要,重组教材进行教学。

可以是一篇课文内的活动顺序调整,也可以配合学校德育主题活动调整课序。

第3层次:

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或地域特色。

第4层次:

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文为基础资源,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出彩。

2.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①首先好好理解教材。

②备课要舍得花功夫。

先备学生,根据单元或课文教学主题,了解学生思想脉搏,使教学有针对性。

③不打无准备之战。

要准备一定的道具、活动材料,教研组共享。

要布置学生做些课前准备,例如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在家长帮助下查阅一些资料等。

④课前写教案,课后写随想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四.教学进度

上册教材: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9.1-9.4

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

(1))

9月1日上课

2

9.5-9.11

《说说我自己》

(2)

3

9.12-9.18

《我爱爸爸妈妈》

(2)

中秋节放假

4

9.19-9.25

《幸福一家人》

(2)

5

9.26-10.2

单元体验活动:

大声说出我的爱

(2)

国庆节放假

6

10.3-10.9

《可爱的校园》

(2)

7

10.10-10.16

《老师,您好》

(2)

8

10.17-10.23

《我的新伙伴》

(2)

9

10.24-10.30

学校常规我知道

(2)

10

10.31-11.6

《好牙伴我一生》

(2)

11

11.7-11.13

《爱护眼睛和耳朵》

(2)

12

11.14-11.20

《学会自我保健》

(2)

13

11.21-11.27

争当健康小卫士

(2)

14

11.28-12.4

《我和伙伴在一起》

(2)

15

12.5-12.11

《红绿灯在站岗》

(2)

16

12.12-12.18

《游乐园里真开心》

(2)

17

12.19-12.25

与规则同行

(2)

18

12.26-1.1

复习

元旦放假

19

1.2-1.8

20

1.9-1.15

考核

21

1.16-1.22

1月18日寒假

 

我爱我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清楚、大方地介绍自己,在介绍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2.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

教学重点:

知道从哪些方面清楚大方的做自我介绍

教学准备:

四个小动物头饰、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

我们以后要一起学习,你们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

2、放多媒体动画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

有几个小伙伴,你们想不想认识?

他们是谁呢?

戴上头饰,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分别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二、合作学习。

1.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老师,你们同学之间还不熟悉,想相互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吗?

你想了解新朋友些什么呢?

2.指名说一说,在讨论中接机指导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自我介绍。

3.划分学习小组。

4.小组内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三、小组展示,师生评议

1.游戏:

网小鱼

先学儿歌:

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

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

被网到的“小鱼”上台作介绍2.进行评议(从台上的行为表现和介绍的内容等方面评议)。

四、教师总结,评价提升

1.小结本节课内容。

2.学儿歌:

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

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五、作业设计

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新同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初步了解生命的科学起源,激发学生感恩生命给予者(父母);

2.通过集体游戏,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生命的科学来源,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

2.了解自己、喜欢自己。

视频、PPT、击鼓传花工具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练习了做自我介绍,这让我们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最近这几天,你有没有认识其他新同学呢?

说说你又认识了谁?

怎么认识的?

2.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大家又长大了。

跟我们一样上了一年级的盼盼特别爱动脑筋、提问题,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他解答吗?

二、学习“知识窗”

1.说说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播放视频

3.指导看图P4,说说你是怎么来到这个美丽世界的?

4.小组讨论:

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辛苦吗?

把你抚养长大到现在,爸爸妈妈辛苦吗?

5.交流发言——教读、齐读“十月怀胎很辛苦,父母恩情似海深。

三、走进“游乐场”

1.介绍游戏“击鼓传花”,明白规则。

2.开展游戏,介绍爱好和特长

四、总结拓展

2我爱爸爸妈妈

1、引导学生感知和体会父母的关爱,进而懂得感恩父母,关爱父母。

让学生在回忆家庭生活的“事件”中,懂得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真正的爱,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碰碰车”“交流会”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一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进而使爱父母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3、知道孝亲敬警长是中华传统美德。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体贴父母的方式与做法

4、通过故事欣赏、互动交流、行为辨析、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父母怎样关爱自己,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去表达对父母的爱。

通过思维碰撞,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课前在黑板上绘出一间“温馨小屋”

准备动画故事《兔妈妈和兔宝宝》

录音:

爸爸妈妈的真情讲述。

第一课时

(一)快乐做游戏

小朋友们,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们都很喜欢做。

谁愿意现在就来体验一下?

一组学生上台做游戏。

采访“鸡妈妈”:

游戏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采访“小鸡”:

有了鸡妈妈的保护,你觉得怎么样?

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像鸡妈妈那样,用尽全力呵护我们,让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走进故事屋

下面来看一个兔妈妈和兔宝宝的故事。

故事看完了,你读懂这个故事了吗?

引导学生明白:

兔妈妈时时处处保护、关爱着她的孩子。

小结:

是啊,就像兔妈妈无微不至地爱着兔宝宝,我们的爸爸妈妈同样无微不至爱着我们。

小小交流会

回忆: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无尽的爱。

小组交流:

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的?

分享甜蜜:

一边展示父母关爱自己的照片,一边讲述自己与父母间的亲情故事。

课前,老师邀请几位爸爸和妈妈也来说说他们和孩子之间的故事。

请听录音。

听了爸爸妈妈的讲述,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七嘴八舌辨“真爱”

可是,有两个孩子却对老师说“爸爸妈妈不爱他”。

这是真的吗?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情境再现一:

一个男孩子在玩具店哭闹)

妈妈为什么不给他买小汽车?

是不是不爱他?

为什么?

3、(情境再现二:

一个女孩子让爸爸帮忙做作业)

爸爸为什么不帮女儿?

是不是不爱她呢?

引导: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努力完成,爸爸是想培养女儿独立学习的能力。

想一想:

你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以后你会怎么做的呢?

第二课时

准备“小鸟与大树”的图片

制作心语卡、孝星卡。

(一)儿歌乐园

1、(出示“小鸟与大树”图)小朋友们看,这张图上画了什么呀?

2、分角色表演:

爸爸妈妈就像两棵大树,我们就像这只小鸟。

3、温情诵读:

在“温馨小屋”中,我们享受着爸爸妈妈无私的爱。

我们也要像小鸟欢快地围绕着大树一样,和爸爸妈妈亲密地相依偎,共同营造温馨的家。

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这首儿歌吧!

(二)实话实说

1、小鸟像大树表达着自己的爱,我们小朋友该怎样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2、现场小调查

(1)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2)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事吗?

(3)这些事是你主动做的吗?

3、实话实说:

为什么我们想不到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事情?

我们该怎么做呢?

组织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明白:

对爸爸妈妈的爱不是光想想说说的,而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表现。

(三)角色扮演

1、我们也来做个主动爱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好吗?

模拟情境

(1)妈妈做家务很累……

模拟情境

(2)爸爸下班回家……

教师分别扮演妈妈和爸爸,学生扮演孩子。

教师顺势导行。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情境来进行表演。

爸爸在外地出差。

妈妈回家晚了,忙着择菜。

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谈心。

学生自己合作表演,和大家分享爱父母的各种方式。

(四)经典诵读

1、打开“宝典箱”,我们来铭记。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中告诉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2、出示《弟子规》四幅动画。

教师按图序解读:

(1)父母呼唤你的时候,要立刻应答,不要慢吞吞的。

(2)父母让你做事情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要拖延偷懒。

(3)父母的谆谆教诲,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外出的时候,要告诉父母去哪里,回来的时候要见面禀报,让父母放心。

3、大家明白着几句话的意思了吗?

伴乐诵读。

(五)活动总结

举办“孝星”小擂台

说说悄悄话:

把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心语卡”上,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孝星”小擂台

通过今天的活动,小朋友们懂得了要用实际行动去爱爸爸妈妈。

3、幸福一家人

引导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所有家庭成员互相关爱,组成了幸福的一家人。

让学生感受家庭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幸福,培养学生爱父母、爱长辈、爱家庭的情感。

通过“交流会”“实践园”,引导学生以具体行动创造家庭幸福,做家里的“开心果”,培养孝亲敬长的良好习惯。

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培养学生乐于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有办法营造家庭的欢乐氛围。

通过展示“全家福”、欣赏歌曲、交流幸福一家人的故事等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和感受家庭幸福,学会有爱心地生活。

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学生表达对家庭的爱,并把爱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为家庭成员增添快乐。

准备自己的“全家福”,做好示范准备。

准备歌曲《吉祥三宝》

(一)“全家福”展示

1、教师示范,了解“全家福”。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想看吗?

请小朋友们找找老师在哪里。

2、小组介绍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全家福”,在四人小组中作交流。

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学生并对学生的介绍做到心中有数。

3、全班交流

先由教师指名学生上台交流,再由学生推荐交流。

拓展交流

小朋友们“全家福”上的人有多有少,不管人多还是人少,这都是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家人之间你关心我,我关心你,亲亲热热在一起,多幸福呀!

小朋友爱自己的家吗?

(二)好歌共欣赏

1、小朋友们说得都特别好,这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好歌曲,下面我就把这首歌介绍给大家。

2、了解歌曲:

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名字叫作《吉祥三宝》。

在歌曲中,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

3、是啊,太阳、星星、月亮是吉祥的一家,花儿、叶子、果实是吉祥的一家,爸爸妈妈和你也是吉祥的一家。

我们来学一学这首歌吧。

4、再次播放歌曲。

可引导学生表演动作学长歌曲。

准备手偶“开心果”

准备歌曲《幸福拍手歌》和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外出野餐的片段。

(一)走进“幸福故事会”

今天老师带来一段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看吗?

大头儿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幸福。

小朋友们,你们一家人一定也发生过很多开心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幸福故事会”。

讲故事指导:

谁愿意先来讲讲呢?

每一个小朋友都带来了照片,那就在小组里尽情地讲讲自己家的幸福故事吧。

听了这么多小朋友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从小朋友们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真是幸福的一家人啊!

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要求。

(二)“幸福”喊出来

1、小朋友们,我们在爸爸妈妈浓浓的爱中一天天长大。

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2、听了小朋友们的交流,老师非常高兴,小朋友们都是很懂事,把爸爸妈妈的爱记在了心里。

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的幸福,那就让我们用行动表示出来吧。

3、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

4、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唱、演演,表达心中的幸福。

(三)我做“开心果”

1、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嘉宾:

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开心果”。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

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呵呵的,我觉得快乐真好。

所以,我也是想办法给全家人带来快乐。

2、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开心果”做朋友,回答它的问题吗?

3、问题游戏:

(1)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3)请说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4)请说出你在家帮助大人做过哪些事情。

4、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懂事、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

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

那么,小朋友都愿意在家里当一个人见人爱的“开心果”吗?

5、小组分角色演一演:

在平时,小朋友们还能做哪些事让家人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

我们来分角色演一演。

6、每组推荐代表表演,指导学生评价,相机进行肯定和鼓励。

7、听听“开心果”的话:

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

现在,我想给你们提一个问题:

作为家中的“开心果”,今天回家后你打算怎么做呢?

8、小组讨论:

今天回家后怎样当回“开心果”?

(四)活动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能经常为家人做事,让家人开心,真正成为家里的“开心果”

1、通过欣赏和学唱儿歌《小乌鸦爱妈妈》,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通过“过家家”活动,再现家庭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大胆地表达对家人的关爱,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家庭生活,对待亲人

2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爱,表达爱,加深对爱的体验,养成主动对家人表达爱的习惯。

同时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承担任务、善于分工合作的好习惯。

3、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传统美德,学会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谐相处。

4、通过唱儿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积累感恩父母的生活经验。

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指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分工,学会合作,学会表达。

1、准备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感恩的心》

2、“过家家”活动中可能用到的物品,如蛋糕盒、香烟等。

3、制作奖章,如“最佳节目奖”等。

4、教室布置:

课前在黑板上写好课题“大声说出我的爱”,注意营造体验活动的氛围。

5、准备爱爱鸽头饰。

(一)大声唱出爱

1、歌曲欣赏:

《小乌鸦爱妈妈》。

在这段视频里,你看到了谁呢?

你喜欢小乌鸦吗?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

它为老乌鸦做了什么呢?

你喜欢老乌鸦吗?

想象一下,老乌鸦为小乌鸦做过什么?

2、唱儿歌,感受爱。

咱们来把这首儿歌学一学,唱一唱。

学生练习并上台表演。

(二)大声说出爱

1、小调查

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试一试,对父母或其他家人说声“我爱你”,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你们说了吗?

谁来介绍一下?

2、过渡

很多小朋友都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爱,真勇敢。

除了说声“我爱你”,我们还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爱。

3、交流。

儿歌中老乌鸦辛辛苦苦吧小乌鸦养育大,小乌鸦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

其实,这就是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对妈妈的感恩。

小朋友们,我们该怎样报答父母和其他家人的爱呢?

先来看看这两个小朋友的做法。

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为父母和家人做事的?

你是怎样为父母和家人做事的?

指名上台交流。

4、小结

小朋友们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像小乌鸦一样,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三)大胆表达爱

1、导入“过家家”活动。

小朋友们刚才交流了怎样通过具体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关爱,下面我们通过玩“过家家”来演一演好吗?

2、总体讲述“过家家”活动要求

“过家家”的活动,我们可以分成几步来进行:

(1)自选主题,

(2)分配角色,(3)分组排练,(4)汇报演出。

3、分步骤指导

(1)自选活动主题。

主题一:

给妈妈过生……

主题二:

劝爸爸戒烟……

主题三:

奶奶生病了……

小朋友可以挑一个来说一说。

除了这三个主题,生活中还有哪些主题能表达你的爱,请小朋友们补充介绍。

(2)自由组合,分角色

想一想你选择的活动主题需要哪几个角色

自由组合,邀请好朋友一起“过家家”。

商量一下,每个小朋友扮演什么角色。

(3)分组排练

一起动脑,先把故事和台词编好。

选一选:

需要用上哪些道具

练一练:

根据分配好的角色和编好的台词,用上准备好的道具,进行“过家家”排练。

(4)汇报演出

请一个小朋友担任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