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103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5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

《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篇硝酸2Word格式.docx

应可视为是不可逆的。

只要控制在较低温度下,NO

几乎可100%氧化成N02。

NO氧化度aⅧ与压力以及

温度的函数关系如图3—1一l0所示。

由图可见,在常压下温度低于I00~C或0.5MPa下

温度低于200~(]时,aN()都几乎为100%。

当温度高于

800~(?

时,aⅧ接近于O,最fIN07几乎完全分解为NO

和102。

式(3一.1-32)和(3—1-33)都是体积缩小和放热反

应,与式(3—31)不同的是,两者反应速度在通常情

况下都极快。

只要在氮氧化物气体中有N07存在,则

可认为必有N7O飞和N704存在,且其量与平衡含量相

当。

根据平衡计算得知,在与N2()4相比之下,N203的生成量是很少的,因而在实际生产

条件下,可以忽略N2035([『.N02以及N204的影口向。

在低温下,将有更多的N02叠合成:

N204。

当达到平衡时,可根据平衡常数Kp,来求得

混合物的组成。

K方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p蠢()

kK圹k蒜

=一竿+1.751g7、...k0.004847、一7.144~10--6丁2_3.062(3—1-35)

1.2.2一氧化氮氧化反应速度

1.2.2.1反应机理

前人曾对NO氧化为N02的动力学作过许多研究。

由实验获得下列反应速度方程式。

娑砘船婶锄‰2

—百;

_=足1夕蠢()。

p()2一是2户蠢()2

式中走l,忌2——正,逆反应速度常数。

在工艺生产条件下,温度低于200~(2时,该反应实际上可视为是不可逆反应,因而得

dpN02,?

i硝1夕孙P02

应当指出,此反应的反应速度常数k1与温度的关系与一般的反应不同,即温度升高反

而会使反应速度降低,也即说它并不符合阿累尼乌斯定律。

究其原因,因为阿累尼乌斯定律

只是对本征反应才是正确的,这说明了式(3—1-37)并非是本征反应,它所反映的是包括中

间反应在内的总的反应速度结果,因而对此现象有人提出了NO氧化的反应机理是:

气相

NO是NO和(NO)2两种形式存在,而与O2起反应的是叠合态的(NO)2,非为NO。

(NO)2与O2的反应不仅能在气相,也能在气液相界面或固相(器壁、填料等)上进行。

甘兹(I"

all3)和马林(MaJIHH)的研究认为,NO的氧化除了在气相中进行以外,主要

是在液相界面和液相中进行(当用硝酸吸收NO2时),其步骤如下:

①在相界上,NO以很大的速度叠合而成(NO)7

2NO==(NO)2

②在相界面或液相中(NO)2与O2作用

(NO)2+O2——N2O4

(NO)2+O2——2NO2

③当气液相界面很大时,可能生成络合分子:

NO+O2——NO·

O2NO·

O2+NO——2NO2

第一步的反应很快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

(3-1-38)

第二步的反应进行很慢,是决定总反应速度的控制步骤,设以kc表示第一步反应速度

常数,则得

(3-l-38a)

联解式(3-l-38)、(3-l-38a)则得

(3-1—39)

由此可见,式中的K1包含着两个常数kc和K;

虽然kc和一般反应速度常数的规律一

样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由于是放热反应,这对平衡常数K来说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而K的减少倍数超过是kc的增大倍数,所以温度变化的净结果,还是导致反应速度的减慢,这就解释了K1对温度的负效应的影响所在。

1.2.2.2一氧化氮氧化时间的计算

为了计算NO氧化成NO2的所需时间r(s),可将式(3一l一39)积分。

设2a—NO的起始含量,摩尔分数,%;

b——O2的起始含量,摩尔分数,%;

p总一总压,MPa;

α—NO的氧化度;

2NO+O2==2NO2

反应前2ab0

反应后2a-2aαb-aα2aα

反应后体积2a-2aα+b-aα+2aα=l-aα

故得:

同理pO2=(b-aα)p总

pNO2=2aαp总

代入式(3-l-37)得

令2kl=kp,由此得:

(3-1-40)

按分项分式定理,令

由待定系数法得

代人式(3—1—41)和式(3一l一40)积分之,得

式中Kp与温度关系如表3-1-7所示。

表3-l-7Kp与温度的关系

50

60

100

140

200

240

300

340

390

Kp

69.3

42.8

29.2

19.5

13.5

8.71

6.83

5.13

4.34

3.66

式(3-1-42)还可写成另一种形式:

令,一.=旦,6=吖,代人式(3—1—42)

可得

“2·

户惫一而习+了7朱ln秽岩(3.1.43)

为了方便起见,可将上式绘成算图,即以K抄“2·

夕惫·

f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厂为参变数,从而绘得图3一l一1l。

利用算图计算NO氧化时间颇为便捷。

不难看出,根据式(3—1—43)和图3一l—ll,可以获得以下几点结论。

①随着a的增大,所需氧化时间增长并非是等速的。

当a小时,氧化时间τ增加较小。

而当a大时,τ将增加很多。

欲使NO完全氧化,那么所需氧化时间就得更长了。

②当其他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压力时,压力改变对Kp影响不大。

但对氧化时间τ影响极大,因为τ几乎与p总2成反比,所以压力增大τ将成倍数下降。

也即加压可大大地加速氧化速度。

③若其他条件不变而仅改变温度时,温度降低,则Kp增加。

但当a和r一定时,由于Kp总r值保持不变,而其中仅Kp增加,则必然r因之下降。

由此可见,温度降低能使反应速度加速,这对反应有利。

必须指出,由于当NO2被水吸收制取硝酸时,还会有NO放出,需要将它继续氧化才

能制得硝酸。

所以,在NO2吸收前并无必要来将NO完全氧化,只要将NO氧化到70%~

80%即可。

计算实例:

已知氮氧化物气体中NO、O2含量分别为9.35%和6.15%,在常压下NO氧化温度为90℃时,求氧化度为42.75%时所需的氧化时间。

解:

①解析法。

设NO的起始浓度为2a,即2a=9.35,故a=4.68,b=6.15,由表3-1-7查得90℃时的Kp值为2l。

由题意,当a=42.75%时,代入式(3-l-42),求得NO氧化所需时间

τ=l5.5s。

图3一l一1l方程式(3一卜43)算图

②图标法。

由图3-1-11,按NO氧化度α=42.75,r=b/a=6.45/4.68=1.32,可从横坐标上查得Kpa2p总τ===0.73,由此求得NO氧化时间r=15.9s。

由此可见,以上两法所求得的NO氧化时间相差不大。

但用图算法较为方便。

1.2.3一氧化氮氧化所需氧化空间

设气体的初始温度为T0,气体流量为Vo(m3/s);

在反应瞬间,温度为T,流量为Vg

(m3/s)。

由于反应过程分子数减少,故Vg与V0的关系如下:

Vg=V0(1-aα)T/T0

当反应气体通过反应器的一个微元体积dV设时,则有下列关系:

dV设=Vg·

由此得dτ=dV设/Vg

积分之

由于

从而得

为简化计算,可假定(1-aα)=1,又若温度变化不大,设T=T0,则上式可简化为

V设=V0τ

由此可见,氧化空间(V设)与流量(V0)及时间τ成正比。

由前已知τ与p总成反比,而V0与p总成反比,因而,V设与p总3成反比。

如此,当压力增加一倍,则设备体积V设将减少至原来的l/8。

可见加压法对NO的氧化是大大有利的。

1.2.4一氧化氮氧化的最适宜气体含量

当氨空气混合气体中NH3含量超过9.5%时,已如上述,在此种场合下,在NO2被水吸收系统中,尚需补充二次空气,以便保证吸收塔内NO的氧化速度尽可能快,或使所需NO氧化的设备容积尽可能小些。

然而,随着二次空气的加入,势必同时带入大量惰性气体N2,却又将NO的浓度稀释。

因此,二次空气究竟应该加人多少为宜.显然,这里存在着一个最适宜的气体含量问题。

为了求得最适宜的气体含量,若在吸收塔前补充二次空气后,其中O2含量(b)对NO含

量(2a)按化学计量是大量过量的。

当b/(2a)>

10时,此时也意味着a值很小。

显然,(3—1-42)

则可简化成:

(3一l一44)

将上式两边各乘以气体流量V0,由于V设=V0τ,则得:

(3-l-45)

设在吸收塔前未加入二次空气时的NO和O2的含量分别为2a0mol和b0mol。

又设此时的氨空气混合气体总量为lmol。

当加入ymol的含氧气体后,则有

V0=22.4(1+y)

2a=2a0/(1+y)(3-1-46)

b=(b0+Ky)/(1+y)(3-1-47)

式中K——加入含氧气体中的O2含量,例如加入空气时,K=0.21。

将a、b、V0代人式(3—1—45)得

(3-l-48)

当a0、b0及要求的NO氧化度α为一定值,为了求得最适宜的气体含量a、b,可将式

(3—1—48)对y进行微分,并使其等于0:

从而得

3(b0+Ky)-(1+y)K=0

解得

y=(K-3b0)/2K

代入式(3-1-46)和式(3-l-47),求得

a=2Ka0/[3(K-b0)]

b=K/3(3-l-48a)

由此可知,加入二次含氧气体(例如二次空气)的y量,应控制在使加入含氧气体的最终

混合气体中的O2含量,恰好等于所加入含氧气体中O2含量的1/3。

在此情况下,所对应的气体组成就是NO氧化时最适宜的气体含量。

由式(3一l一48a)可知,此气体浓度与NO、O2的起始含量a0、b0无关。

当b0>

K/3时,y=(K-3b0)/2K<

,说明在这种场合下,无需再补加二次含氧气体。

如:

果加入的含氧气体为空气,则此混合合气体中氧的最适宜含量为

b=K/3=20.8%/3=6.93%

1.2.5一氧化氮氧化的工艺过程

已如上述,良好的NO氧化工艺条件是:

加压、低温及适宜的气体含量。

这也正是

NO2吸收的良好条件。

NO氧化工艺过程是:

将氨氧化所得的高温氮氧化物,先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一般气体温度可降至200℃左右。

但NO氧化成NO2要求温度愈低愈好,故仍需进一步进行冷却。

而随着气相温度降低,其中水蒸气露点也同时相应降低,从而冷凝出水来,导致部分NO2和N2O3溶入水中形成稀硝酸,因之降低了气相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不利于以后NO2吸收。

对于生产稀硝酸的生产系统,这部分冷凝的稀酸可适量地补充到吸收塔的循环酸中,作为吸收NO2之用。

但这对于直接法合成浓硝酸的生产系统来说,必须考虑到系统中水的总平衡。

理论上由氨氧化制得的硝酸浓度,按反应NH3+2O2==HNO3+H2O可知,只能得到77.8%的HNO3。

如系统中有冷凝水生成,其浓度就更低了。

为此,必须将由冷凝水造成的稀酸排出系统。

当然这样会减少一些硝酸产量。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将氮氧化物迅速冷却,以将水蒸气快速冷凝下来,而使NxOy来不及氧化,藉以尽可能减少气相氮氧化物损失。

这一过程通常是在快速冷凝过程中进行的。

这就要求选择冷却面积以及传热系数大的高效冷却器,通称为快速冷凝(却)器。

常用的有淋洒排管式、列管式和鼓泡式等几种类型。

图3-1-12为适用于全压法流程中的一种快速冷却器。

对于年产8万t硝酸系统,所采用的直立型列管式快速冷却器的直径约为900~l000,H=6500~7600mm。

冷却管(Φl4×

1.5×

4400?

?

)共有l500根之多。

有效传热面积为264m2。

管内入口处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0.43MPa,115~l20℃;

而管出口的压力和温度分别为0.42MPa,30℃。

冷却水走管

间、水的进口温度为20℃,出口为37℃。

图3-1-12快速冷却器

1一冷凝酸出口;

2一液面计接口;

3一排液口;

4一冷却水入口;

5一排气口;

6~水喷头套管;

7一氧化氮气体入口;

8一冷却水出口;

9一氧化氮气体出口:

l0一分离器来酸入口

经快速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其中大部分水蒸气已除去。

这就为NO进行充分氧化创造了条件。

通常NO的氧化可在气相或液相中进行。

习惯上分有干法氧化和湿法氧化两种。

干法是将氮氧化物通过一个干燥的氧化器来进行的。

要求气体在塔中有充分的停留时间和充分氧化。

氧化可在室温或在间接冷却下进行,以将氧化时所放出的反应热移走。

例如,

有些厂采用冷冻盐水来作间接冷却,以强化冷却效能。

对于中压法和高压法系统,多数厂并

不设设氧化塔,实际上仅用输送气体的管道本身则可满足NO的氧化要求。

湿式氧化适用于常压流程。

氮氧化物的氧化过程是在一个喷洒硝酸的氧化塔中进行的,其优点有:

①此法系将NO气相氧化反应转移到液相中进行,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

②可利用大量循环酸将NO氧化的反应热带出系统。

③此法是利用制酸的逆反应将NO氧化(2HNO3+NO==3NO2+H2O),因此,几乎可将气相NO完全氧化成NO2。

但是必须指出,在NO进入吸收塔制酸以前,并无必要将NO进行百分之百的氧化,只要氧化到70%~80%的程度就可以了。

这是根据NO2吸收的制酸工艺特点而提出的,以后还将论及。

1.3氮氧化物的吸收

除了NO外,氮氧化物中能与水进行的吸收反应如下所示。

2NO2+H2O==HNO3十HNO2△H=-ll6.1kJ(3一l一49)

N2O4+H2O==HNO3十HNO2△H=-59.2kJ(3一l一50)

N2O3+H2O==2HNO2△H’=一55.7kJ(3-l-51)

显而易见,式(3—1—49)和式(3-l-50)的反应结果,都是生成等分子的HNO3和HNO2。

在工业上,实际N2O3的含量是很少的,故反应(3-l-51)可以略去。

亚硝酸性质较活泼是很不稳定的,只有在温度低于0℃,而且浓度极小时才能稳定存在。

因此,在一般工业条件下,HNO2会很快按下式进行分解:

3HNO2——HNO3十2NO十H2O△H=75.9kJ(3—1—52)

因而,用水吸收氮氧化物总反应式可以写成:

3NO2+H2O——2HNO3十NO△H=-l36.2kJ(3—1—53)

由式(3一l一53)可知,NO被水吸收只有其中2/3生成硝酸,l/3变为NO放出。

这样,

必须将所放出的NO再次氧化,再次吸收。

但每次吸收后总是还有l/3的NO放出来。

欲使lmolNO完全转化为HNO3,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氧化的NO量并非是1mol,而是应按等比级数计算,即

1+1/3十(1/3)2+·

·

==1.5mol

由于氮氧化物用水吸收,在整个吸收塔中同时进行着NO2吸收和NO氧化反应,这就

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化。

1.3.1吸收反应的化学平衡

讨论NO2用水吸收的化学平衡,其目的是在于探求对于一定含量的氮氧化物,所获得的成品酸中的HNO3最大含量;

以及在一定温度下用水吸收NO2所能达到的最高转化度。

1.3.1.1平衡常数

反应式(3-l-53)为一放热、摩尔数减少的可逆反应。

降低温度,增加压力对平衡有利,定量的关系可用平衡常数Kp来讨论。

(3—1—54)

为了测定及计算方便起见,现将K/j分为两

个分系数来研究:

K∥=K1。

K一-)(3~l一55)

Kl=p\()/户志()、,K2=少蠢N),//)i{、()

表3-1—8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酸中HN03含量下的Kl和K2值

┏━━━━━━━┳━━━━━━━━━━━━━━━━━━━━━━━┳━━━━━━━━━━━━━━━┓

┃HN一(),的┃lgKl┃lgK2┃

┃┣━━━━━━━┳━━━━━━━┳━━━━━━━╋━━━━━━━┳━━━━━━━┫

┃含量/%┃25t、┃5U≮、┃75f。

‘┃25r┃5()飞’┃

┣━━━━━━━╋━━━━━━━╋━━━━━━━╋━━━━━━━╋━━━━━━━╋━━━━━━━┫

┃24。

1┃+5.37┃+4.2┃十3.17┃…7。

77┃…6。

75┃

┃33.8┃}4.36┃十3.18┃十2.19┃_-6.75┃u5.65┃

┃40.2┃斗3.7┃+2.58┃卜1.63┃…5.t)1┃~4.86┃

┃45.1┃+j.2┃十2.1┃十l。

l8┃~5。

52┃—4.44┃

┃49。

4┃十2。

75┃+1.67┃十0.77┃_-5.12┃3.93┃

┃69.9┃—0.I3┃—0.69┃一1.12┃—2.12┃1.69┃

┣━━━━━━━╋━━━━━━━┻━┳━━━━━┻━━━━━━━┻━━━━━━━┻━━━━━━━┫

┃HN02的┃lgK2┃lg/~,】┃

┃┣━━━━━━━━━╋━━━━━━━┳━━━━━━━┳━━━━━━━━━━━━━┫

┃含量/c编┃75℃、┃25℃┃50I:

’┃75r┃

┣━━━━━━━╋━━━━━━━━━╋━━━━━━━╋━━━━━━━╋━━━━━━━━━━━━━┫

┃24.I┃~一5。

66┃~2。

40┃…2.S5┃~2.49┃

┃33。

8┃—4.66┃—2.39┃—2.47┃—2.47┃

┃40。

2┃—3.97┃__2.21┃—2.28┃…2.35┃

┃45.1┃—3.5┃—2.3()┃~一,-3.34┃—2。

32┃

┃49.4┃…3.1l┃…2.38┃—2.26┃2.34┃

┃60.9┃l。

27┃┃┃┃

┃┃平均┃一2.34┃—2.38┃…2.39┃

综上所述,从化学平衡来看,在一般条件下,用硝酸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气体,所能获

得成品酸中HN03含量是有一定限制的。

常压法不超过50%HN03,加压法最高可制得

70%HN03。

1.3.1.2二氧化氮吸收的平衡含量的计算

(1)解析法

为了简化计算,假设:

①吸收时气体总体积不变,实际生产中气体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约为10%N02。

②吸收时硝酸浓度和温度不变,因实际生产中硝酸循环量很大。

根据NO,用水吸收的反应:

3N07十H9o一2HN01一NO

设吸收前

平衡时

根据N02叠合反应:

/’N().-b

p≤()^=z

2NO.:

=====

PNo.=6

PNO一--a

夕翥()=K1夕蠢(),、=KlT3

平衡时确2=z啦4=警=≤

将吸收前后的N204均换算成,N02,并按NO作物料平衡,得

3(Klz3一以)=(易一z)十2(f一素)(3一l一56)

整理后,得

3K1z3q一管+z=3a-~一b+c。

(3-1_57)

由此式可求/~N02平衡分压夕羹o.=z,.NO和IN204的平衡分压分别为p蔫0-Klz3,

2

.r

Px2q=i。

吸收度

(2)的求定:

吸收度的定义为吸收前后N02量的差值与吸收前N02总量之比,

2=竺一~100%(b+2c㈦¨

8)

“·

)\J上Ju/

转化度(y)的求定:

转化度的定义为吸收前N02总量中有效转化为硝酸的这部分N02

之量与吸收前的N02总量之比。

按式(3—1—53)可得

y=陧凳箕封夸100%70~㈦,OM9,

V—l八l/x\i/x\一上一==)y,

L(6+2(?

).jJ

即y=专2

以上各计算式中的Kl值,取自表3-1-8和图3一.1-13qI了的数据。

而K值可用下式

计算:

lgK磐二一半+lg丁+6.1-lgU251(3-l_60)

蒜一半¨

gn6·

(3160)

(2)图解法

利用图解法计算平衡含量颇为简便。

图3-1-14是在0.1MPa和125C的条件下,以硝酸

浓度为参变数,以气相中的’NO%为横坐标,N()2%(包括N2()4)为纵坐标绘制而得。

图中

有下列几种曲线。

①平衡线。

当温度一定时(25℃),在每

一种酸中HN()3含量下,有一个相应的.Kt

值,当吸收达到平衡时氮氧化物含量分别为

T\()、_\().,贝IJ有

r,p\()。

7.\()1

八l=一一i一=…‘了一一…一F

夕爻()、_≮()、p急

式中夕总——总压。

当夕总=0.1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