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1450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原文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

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

无怪王夫之说:

“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唐诗评选》)

  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过分偏爱“含蓄”的读者责难道:

“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未必然。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语。

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

“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

月照长安万户。

风送砧声。

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

插曲: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多么有意味的诗境呵!

须知这俨然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亦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

因此可以说,《秋歌》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关于秋天的古诗二:

《秋登兰山寄张五》

  描写秋天的诗句“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由孟浩然创作。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

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

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

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万山:

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

一作“兰山”,误。

  张五:

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

万山在襄阳以北。

  试:

一作“始”。

“心随”一句:

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

傍晚。

  清秋:

一作“清境”。

  平沙:

又作“沙行”。

  舟:

又作“洲”。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

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孟浩然这首诗开头两句就从陶诗脱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

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

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

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

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

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

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

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

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

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

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

正如皮日休所谓:

“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

……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这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

正所谓“每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这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

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关于秋天的古诗三:

《秋风引》

  描写秋天的诗句“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出自《秋风引》,由刘禹锡创作。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是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

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至:

到。

  

(2)萧萧: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

大雁的群体。

  (4)孤客:

孤独的异乡人。

  (5)闻:

听到。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

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

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

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

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

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意。

  诗以“秋风”为题;

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

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

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

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

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

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

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

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

“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

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

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

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

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

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

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

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

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解释说:

“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

”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

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

“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

“若说‘不堪闻’,便浅。

”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

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

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

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

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关于秋天的古诗四: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描写秋天的诗句“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出自《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由陶渊明创作。

其实这是一首描写火灾的诗歌。

戊申岁即公元408年(晋安帝义熙四年),也就是陶渊明归田的第四年。

这年六月一场大火烧毁了他家的房子,使他陷入了困窘的境地。

这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

“新秋”、“月将圆”,体现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

  “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

“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

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

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陶渊明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林室:

林,丛集的样子。

林室,成排的房屋。

  燔(烦):

焚烧。

  迢迢:

形容夜长。

  亭亭:

远貌。

  总发:

亦称总角,指童年。

  戊申岁即公元408年(晋安帝义熙四年),也就是陶渊明归田的第四年。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平静生活。

“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

“穷巷”,偏僻的村巷。

“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

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

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态度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平静自然。

可是,“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

着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蔽风雨。

“舫舟荫门前”一般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非确。

《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盖的意思。

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

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情况。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

“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

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

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

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

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他说:

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

“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这两句意思说:

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

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

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

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

“中田”即田中。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

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

但是,这毕竟是空想。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意思是说:

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

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

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平静下来了。

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

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

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

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

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

诗人的可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关于秋天的古诗五:

《山居秋暝》

  描写秋天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山居秋暝》,由王维创作。

《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

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暝(mí

ng):

日落,夜晚。

  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3.空山:

空旷,空寂的山野。

  4.新:

刚刚。

  5.清泉石上流:

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6.竹喧:

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

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7.浣女:

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

n):

洗衣服。

  8.莲动:

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9.下:

归也,如“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作“回来”义。

  10.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反用《楚辞·

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随意:

任凭。

春芳歇:

春芳:

春草;

歇,消散、逝去。

王孙:

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

留:

居。

  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

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

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间,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

洗衣服的姑娘住在竹林间,莲叶摇动了,渔舟回来了。

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我自可留恋在山中,不回去。

  这首诗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大约是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

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首联整体着眼,大笔勾勒,交待季节,点明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神清气爽之感。

“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实实的几个字,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

“空山”是王维惯用的词语,耐人寻味。

此处绝无冷清、空洞之意,也不是禅宗所谓的空寂、虚无,结合全诗来看,“空山”包含以下四层意思:

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二是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有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又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人;

三是指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天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

四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

可见,雨后空山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死灭,而是生机活力,妙趣横生。

  颔联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

皓月当空,朗照万物;

苍松如盖,亭亭净植;

松叶如针,清翠欲滴;

水珠点点,闪闪发光;

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

落一“照”字,不同于“泻”,朱自清《荷塘月色》写月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用“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

王维写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

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

如果说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

你瞧:

山泉流淌,淙淙作响;

月映溪流,素洁如练;

流水空明,清澈见底;

溪流弯弯,活泼机灵。

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

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琤琤琮琮的合鸣。

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

  颈联拓展一步,进到人事生活,而这种生活出现在山中黄昏这一特有的情境中,便显现出迷人的色彩。

上句写姑娘:

一群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浣衣归来,结伴同行;

她们嬉戏玩闹,笑逐颜开,吵醒沉睡的山林,激活了寂静的生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旷幽深的竹林中。

下句写渔人:

几艘小船满载星辉,尽兴而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

此情此景,让人心生羡慕,多么想,摇一船沉甸甸的丰收喜悦来迎接又一个静谧幽美的夜晚;

多么想,唱一池脆生生的渔舟小调去欢送又一个余辉掩映的黄昏。

姑娘也好,渔人也罢,诗人只听见竹林中的喧闹而不见其人,只见到莲株的摇动而不见行舟,自可想见竹林莲丛的茂密幽深,人们竟是裹在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里,这是何等动人的景象啊!

而且,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的人们,勤劳纯朴,心性高洁;

安居乐业,幸福快乐;

率性真诚,一派天然。

难怪末联诗人要由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

  尾联巧用《楚辞·

招隐士》之典,《招隐士》末句云: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原意是招王孙出山入仕,王维反用其意,自成佳构,增无限趣味,“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芳虽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

貌似劝人,实则自勉。

“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

“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

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

另外,从全诗所用意象也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情趣。

皎皎明月,纯洁空明;

郁郁青松,亭亭净植;

幽幽清泉,潺潺流淌;

森森翠竹,修直挺拔;

卓卓清莲,污而不染;

……凡此种种,在传统诗文里面,都是一些清闲雅致,高洁不俗的意象,由此不难看出王维对理想生活的念念不忘之心。

  关于秋天的古诗六:

《山行》

  描写秋天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山行》,由杜牧创作。

这首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