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962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

《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 高考病句题 练习.docx

语文高考病句题练习

一、考点点击

多年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标明的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高考对此项内容的考查,不考“纯知识”,考查的是运用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考点阐释

近几年来,“辨析并修改病句”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测试的重点突出,其命题范围基本锁定在《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之内,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份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在知识点的测试上,选择题多为理解层级,修改题多为应用层级。

 2、高考语病辨析题所给的句子往往为长句,正确的语句往往长得让考生顿起疑心,迷惑性很大。

 3、语病题的语言材料鲜活,生活味浓,有时代气息,语料涉及方方面面。

4、从试题的来源看,高考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语病。

从试题的结构来看,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考生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个题中一般不同时出现两次,即选择题型的病句试题的每一个错项分别代表一种病句类型(指小类)。

三、命题探究

“辨析并修改病句”作为高考的保留“节目”,时常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据统计,20XX年高考,除上海卷外,其他十六套试卷均考到了病句。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个考点。

语病的命题方式大致上有四种:

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

2、判断对错句的分析是否确切。

3、判断对语病的修改是否得当。

4、在原句上修改。

  命题题型一般有:

单项选择题、文字表述题和修改题。

三、考点攻略

为了便于考生复习,现针对《考试大纲》界定的病句的六大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进行分类详解,逐一攻破。

㈠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由于遣词造句时把词语的顺序颠倒了,而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或者难以理解。

*高考典型题例

①“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20XX年高考辽宁卷)

解说:

“历届”位置不当,“历届”应置于“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前。

②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

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

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XX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20XX年高考福建卷)

解说:

“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语序不当,实际上,应是先有纯文本形式,再有多媒体形式,应改为“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③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20XX年高考江西卷)

解说:

“好多种”不能修饰“当年”,应移至“东西”前;“当年”一词应置于“周恩来”之后。

另,“东西”一词显得不够庄重,改为“物品”要妥当些。

④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XX年高考北京卷)

解说:

此句关联词领起的内容前后两句是递进关系,“整体进步”应高于“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所以语序应颠倒过来。

另,“现代化问题上”似应改为“现代化改革方面”为宜。

*具体类型解析

1、含有承接关系的词语顺序颠倒。

例⑴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要求。

(应是选“听取”,再“研究”,“听取”应放在“研究”前)

例⑵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此句是顺承关系,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2、主客体颠倒。

例⑴在那时,网络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此句中的主体是“我”,客体是“网络”,应改为“我与网络的接触”)

例⑵这种行为对我们是不能容忍的。

(主体是“我们”,应是“我们对这种行为……”)

3、定语的位置不当

⑴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

我国棉花的生产已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棉花的生产”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⑵把定语放到了状语的位置上

例: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⑶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⑴:

一位优秀的有30年教龄的国家队的体操女教练也当上了人大代表。

(此句中的“一位优秀的有30年教龄的国家队的体操女教练”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国家队的(表领属的)一位(数量)有30年教龄的(或动词或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体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女教练”。

另外注意,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定语前。

例⑵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3、状语的位置不当

⑴把状语放在了定语的位置上

例:

学校应该发挥广大青年教师的充分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之前)

⑵状语远离中心语

例:

迎面扑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不禁”应移至“打”之前,直接修饰“打”)

⑶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

例:

我们顺利地按照老李提供的那张地图找到了山中的那位神枪手。

(“顺利地”与“按照……地图”位置对调)

⑷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⑴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此句的状语顺序不当。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许多老师昨天(表时间的名词)在休息室里(表处所的介词短语)都(表范围的副词)热情地(表情态的形容词)同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交谈。

例⑵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条件反射的实验,他总是把动物用绳子缚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此句的次序失调,应改为“用绳子把动物”,表对象的介词短语应紧靠动词)

4、虚词的位置不当

⑴副词位置不当。

例①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把字句”中的否定副词“不”应移至“把”字之前)

例②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消防工作,就容易酿成火灾。

(“不”应移至“趁”字前)

⑵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如果”应放在“他”之前)

例②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

5、分句语序不当

例①这个企业的产品不但远销南亚,而且还畅销国内。

(本是“递进关系”却成了“递减关系”,应为“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南亚”)

例②苍松翠柏环抱着它,霞光丽日辉映着它,青山绿水依傍着它。

(不同类的内容交错在一起,显得混乱,应改为:

苍松翠柏环抱着它,青山绿水依傍着它,霞光丽日辉映着它。

例③面对歹徒,他毫不畏惧,终于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制伏了歹徒。

(应是先“制伏了歹徒”,而后“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提升训练

下面各句都有语序不当的毛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1、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2、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3、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4、孔庆东是一位出色的极受大学生喜爱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中年副教授。

5、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

7、这个村很好地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8、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9、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10、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板床上。

参考答案:

1、“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2、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

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3、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改为:

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4、应改为:

孔庆东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极受大学生喜爱的出色的中年副教授。

5、应按顺承关系排序,可改为:

他来到池边,跳下池塘,很快就游过去了。

6、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7、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8、受欢迎的不是“培养”而是“高校的学生”,应把原句中“学生的培养”改为“培养的学生”。

9、“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了。

10、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㈡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指由于违反了语言的使用习惯、或语法规律而造成的一种错误。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都有此类语病题。

*高考典型题例

①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20XX年北京卷)

解说:

“桃林”与其前面的定语“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搭配不当。

可改为:

一排排、一行行的桃树,一树树的鲜桃”。

②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20XX年四川卷)

解说:

“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有没有”是两面,而“关键在于”是一面,应在“在于”后加上“是否”。

③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20XX年广东卷)

解说:

谓语“宰杀、解剖”和宾语中心语“肉”搭配不当,因为宰杀、解剖的只能是牛,而不是牛的肉。

④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20XX年山东卷)

解说:

谓语“焕发”和宾语“芬香”搭配不当,“焕发”改为“散发”。

*具体类型解析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⑴稳健的脚步声踩在冰雪初融的泥地上。

(主语“脚步声”与谓语“踩”不能搭配,“脚步声”应改为“脚步”)

例⑵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

(“踏遍”的主语应是“他”,而不能是“足迹”,与“足迹”搭配的应是“遍及”)

2、动宾搭配不当

例⑴士兵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

(“冒着”与“小路”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去掉“和”,在“泥泞小路”的前后分别加上“在”和“上”。

例⑵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谓语“羞辱”和宾语“不满”不能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例⑴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由于语序不当而造成主宾意义不搭配,应将“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例⑵这最后一天的游园活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游园活动”不可能是“一天”,删去“的游园活动”)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⑴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定语“平均年龄仅20岁”修饰中心语“作品”,不合情理,可在定语后加上“的年轻人”)

例⑵他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状语“严肃”不能修饰中心语“研究”,“严肃”应改为“认真”或“慎重”)

例⑶全体同学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教室不能打扫得“整整齐齐”,这属于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⑴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前面是“好坏”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