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桃花源记》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源记》作者(),()大诗人,一名()字(),自号()。
出身于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后因不当时朝政的暗,任彭令不足三个月即辞官归隐,作(),自明本志。
其是()诗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请给下列红体字注音。
豁然()俨然()怡然()阡陌()邑人()间隔()
垂髫()语云()平旷()落英缤纷()郡下()
3.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
(1)交通古义:
今义:
(2)妻子古义:
今义:
(3)绝境古义:
(4)如此古义:
(5)无论古义:
(6)鲜美古义:
今义:
5.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缘()溪行
(2)渔人甚异()之(3)欲穷()其林
4)具()答之(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6)欣然规()往
6.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舍)1.便舍船,从口入()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寻)1.寻应所志,遂迷()2.未果,寻病终()
(为)1.武人捕鱼为业()2.为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1.复前行,欲穷其林()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得)便得一山()2.既出,得其船()
(志)1.处处志之()2.寻向所志()
7.请找出文中和“悉如外人”中的“悉”意思相同的词
8.请翻译下列句子。
(1)林尽水源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
)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感
1自然段情写了怎样的景物?
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2.第2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
渔人初入桃花的所见所闻有哪些?
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3.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特渔人?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
4.文中写道“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5.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三、探究来知
将你在自主学习中的疑感之处写下来。
(至少两处)
四、迁移扩展
1.与当今社会相比,你是喜欢“桃花源”,还是喜欢当今社会,为什么?
2.陶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生任选一题,可各抒己见)
五、强化词练
解释下列红体字在句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芳草鲜美(4)屋舍俨然
(5)便扶向路(6)寻病终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4.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6.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7.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8.“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桃花源记》导学案练习2
1、解释下面红体字的意思。
(1)缘溪行
(2)渔人甚异之(3)欲穷其林
(4)便要还家(5)便扶向路(6)欣然规往
2.翻译下列句子。
3.按要求默写。
(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2)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3)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
(4)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
(6)人们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常引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
),()
(7)《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2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你能用古人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5.渔人“处处志之”,与后面的“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
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三、迁移扩展
假如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桃花源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且已经对外开放了,全班同学打算组团前往观看;
又假定你就是桃花源旅行杜的导游,现请你为我们设计一段导游词,要求语言象生动富有趣味
四、强化词练
阅读下面诗歌节选,回答问题。
桃花源诗(节选)
陶渊明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注】①肆:
尽力。
②靡:
没有。
③暧:
遮蔽,①俎豆:
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
⑤纪历志:
岁时的记载
1.解释下列红体字
(1)日入从所憩
(2)虽无纪历志
2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
3.下面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前
A.《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节选的诗句与《桃花源记》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示了作者对桃花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息的同情。
D.《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4.根据所给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
虽无纪历志(无中生有)
日入从所憩()俎豆犹古法()荒路暧交通()
5.你认为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桃花源记》课堂同步测试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tiá
o)邑人(yì
)便舍船(shè
)落英缤纷(bīn)
B.俨然(yǎn)叹惋(wǎn)及郡下(jù
n)豁然开朗(huó
C.怡然(yí
)阡陌(mó
)诣太守(yì
)便要还家(yà
o)
D.间隔(jiān)衣着(zhu6)刘子骥(jì
)无人问津(j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悉”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问所从来。
具答之
3.下列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B.初极狭,才通人C.便要还家D.寻向所志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未果,寻病终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②得其船
B①寻向所志②寻病终
C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
D.①遂迷,不复得路②遂与外人间隔
6.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B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C.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D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头)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连实德队主帅科萨的夺冠梦想终于在高原实现,压抑半个月的郁闷和焦虑终于豁然开朗
B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器的声音。
C.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的显眼位置,却无人问津。
D.正常人都不能忍受与世隔绝的生活。
8.根据要求默写。
(1)《桃花源记》冲表现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
(2)《桃花源记》呻交代桃花源中人来历的句子是:
9.翻译下列句子。
10.《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世称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本文原是他的《》的序文。
本文以为线索,以为顺序,按照发现桃林、桃花源、桃花源的顺序来记叙渔人的所见所闻,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的美好境界,寄托了,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含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些人ー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
源中人们的特点;
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
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1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和桃源诗序(节选)
苏轼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
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
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
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xi,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
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
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
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16.文中“考渊明所记”中的“记”指的是《》
1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2)饮其水皆寿
(3)或至百二三十岁(4)使武陵太守得至焉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9.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
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0.在选文中,作者举“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秦王坚1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2为御史中丞3。
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4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5命之弟也,酗酒豪横6,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猛下车收7德,奏未及报8,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
与邓羌同志9,疾恶纠案10,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坚叹曰: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
[注]①秦王坚:
指前秦世祖苻坚。
河东:
郡名。
②邓羌:
人名。
③御史中丞:
官职名。
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
④王猛:
⑤太后:
苻坚的伯母。
⑥豪横:
恃强横暴。
⑦收:
拘捕。
⑧报:
答复。
⑨同志:
志趣相同。
0纠案:
举发其罪,考问其实。
①刑免:
判罪免官。
2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秦王坚自河东还
2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为
(2)患(3)市
23.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24.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
25.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6.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
简要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