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海南卷.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672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海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海南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海南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海南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海南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海南卷.doc

《高考物理海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海南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海南卷.doc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物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q1

q2

P

Q

R

1.如图,电荷量为q1和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点和Q点。

已知在P、Q连线上某点R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2RQ。

A.q1=2q2B.q1=4q2

C.q1=-2q2D.q1=-4q2

【答案】B

【解析】由得:

,故选B。

2.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在此过程中,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A.a和v都始终增大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1

i/A

t/s

0.5

0.1

0.2

-0.1

-0.2

0

【解析】由于质点所受合外力先增大后减小,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质点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C项正确。

3.通过一阻值R=100Ω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1s。

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A.12VB.4V

C.15VD.8V

【答案】B

【解析】设电流的有效值为I,则有,其中A,A,解得I=A,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B项正确。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3T/2

a

a0

-a0

0

T/2

T

2T

t

3T/2

v

t

v0

-v0

0

T/2

T

2T

3T/2

v

t

v0

-v0

0

T/2

T

2T

3T/2

v

t

v0

-v0

0

T/2

T

2T

3T/2

v

t

v0

-v0

0

T/2

T

2T

A.B.C.D.

【答案】D

【解析】由a-t图象可知:

在0~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在末速度为0;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运动;故D项正确。

5.“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和3.4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C.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答案】A

【解析】根据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有可知:

,故A项正确。

B

O

6.如图,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一半径为R的金属细圆环,环面水平,圆环每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空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一长度为2R、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棒置于圆环左侧并与环相切,切点为棒的中点。

棒在拉力的作用下以恒定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棒与圆环接触良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的大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B.棒通过整个圆环所用的时间为

C.棒经过环心时流过棒的电流为

D.棒经过环心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答案】D

【解析】棒通过整个圆环所用的时间为,故B错;棒经过环心时棒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回路中的电阻为,流过棒的电流为,此时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故C错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

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答案】BCD

【解析】根据历史事实,正确选项BCD

8.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

C.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D.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

【答案】AD

【解析】物体所受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

当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不变,且与速度方向之间有夹角;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时刻变化;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故AD正确。

I

c

b

c

c

a

c

I

c

I

c

9.三条在同一平面(纸面)内的长直绝缘导线组成一等边三角形,在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均为I,方向如图所示。

a、b和c三点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角的平分线上,且到相应顶点的距离相等。

将a、b和c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记为B1、B2和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1=B2

B.B1=B2=B3

C.a和b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D.a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b和c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答案】AC

【解析】由磁场的叠加原理和安培定则知:

a和b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且B1=B2

故AC正确。

10.如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两相同的矩形刚性小线圈分别叠放在固定的绝缘矩形金属框的左右两边上,且每个小线圈都各有一半面积在金属框内,在金属框接通逆时针方向电流的瞬间

A.两小线圈会有相互靠拢的趋势

B.两小线圈会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C.两小线圈中感应电流都沿顺时针方向

D.左边小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右边小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答案】BC

【解析】在金属框接通逆时针方向电流的瞬间,穿过两线圈的磁通量增加,为了阻碍磁通量的增加,由楞次定律知:

左、右两线圈分别向左、右移动,两小线圈中感应电流都沿顺时针方向。

故BC正确。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1题~第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做答。

第15题~第17题为选考题,根据要求做答。

三.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9分,共15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

打点计时器

重物

纸带

86.59cm

70.99cm

78.57cm

A

B

C

O

图(a)

图(b)

11.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

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

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

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⑴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_____m/s;

⑵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

【答案】⑴3.90⑵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知:

(2)设重物质量为m,OB对应的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为mghB=7.70mJ,动能增加量为mvB2/2=7.61mJ,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相等,因此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2.某同学将量程为200μA、内阻为500Ω的表头μA改装成量程为1mA和10mA的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a)所示。

定值电阻R1=500Ω,R2和R3的值待定,S为单刀双掷开关,A、B为接线柱。

回答下列问题:

⑴按图(a)在图(b)中将实物连线;

⑵表笔a的颜色为色(填“红”或“黑”)

⑶将开关S置于“1”挡时,量程为mA;

⑷定值电阻的阻值R2=Ω,R3=Ω。

(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S

R3

R2

3

-

+

μA

表笔a

图(b)

表笔b

R1

A

B

图(c)

μA

R1

R2

R3

1

2

A

B

S

图(a)

+

⑸利用改装的电流表进行某次测量时,S置于“2”挡,表头指示如图(c)所示,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___________mA。

S

R3

R2

3

-

+

μA

表笔a

表笔b

R1

A

B

【答案】.⑴如图;⑵黑;⑶10;⑷25,225;⑸0.780(0.78同样给分)

【解析】

(1)按图(a)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2)表笔a与表头“-”接线柱连接为黑色

(3)开关S置于“1”挡时,R3为分流电阻小于开关S置于“2”挡时的分流电阻R3、R2之和,故为大量程10mA

(4)连接“1”时有:

,其中,;连接“2”时有: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R2=25Ω,R3=225Ω

(5)将表头刻度换成0~1mA刻度值,可读的0.780mA

四.计算题:

本题共2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3分,共23分。

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一质量m=0.6kg的物体以v0=20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30º的斜坡底端沿斜坡向上运动。

当物体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时,其动能减少了ΔEk=18J,机械能减少了ΔE=3J。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⑴物体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⑵物体返回斜坡底端时的动能。

【答案】⑴6m/s2⑵80J

【解析】

(1)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物体动能减少时,在斜坡上运动的距离为,由动能定理可得

联立①②③式并带人数据可得:

(2)设物体沿斜坡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设物体返回底端时的动能为,由动能定理有

联立①④⑤⑥式并代入数据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