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
学生是高二年级。
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
怎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
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教师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说这样一段话:
“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
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
XX年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普通高中),我们很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
很高兴和大家合作上这一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课后,我将把同学们的良好学风和美好风范带回三中,传达给三中的同学们。
”
(分析:
这段话说完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样子。
讲课结束以后,一些听课的老师对我说:
这些话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了,挺创新的。
说句实在话,创新谈不上,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拉拢”学生,有跟学生套近乎的嫌疑。
实际上,适当地跟学生“套近乎”,目的是为了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合作。
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应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优秀教师在一些大型的观摩课和讲课比赛中早已使用。
但在这节课的教和学中,我明显感觉自己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好几次看似尴尬的“冷场”均“化险为夷”,师生之间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
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成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
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
(学生回答:
现实主义诗人。
教师板书。
)人们叫他为?
“诗圣”。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
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
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
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
《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这是一段看起来挺冗长的导语,须耗时约五分钟,很容易有满堂灌之嫌。
而我之所以仍坚持这样做,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
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对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许只限于“三吏”“三别”的一鳞半爪的知识。
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一段描写“安史之乱”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激情地进行了朗读。
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
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鉴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
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①揣摩诗歌语言②品味思想感情③进行朗读训练。
俗话说:
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因此,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
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
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
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又让学生齐读。
连续齐读二遍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
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
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读毕,如果效果好,学生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2、局部赏析
⑴、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
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
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
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本段中再找出描写风之猛烈的词语“卷”,并跟“刮”、“吹”等词语比较优劣。
明确:
“卷”字好,因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飘转”-“沉”相对应。
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语言,确定词语是否用的得当,这种阅读方法很好。
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⑵、赏析第二诗节
设计问题①⑤⑥让学生描述:
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你是什么心情?
从本段中找出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
讨论明确:
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
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设计问题②讨论:
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
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这时诗人着急,他说: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设计问题③:
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
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
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设计问题④: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
归来倚杖自--叹--息--
⑶赏析第三诗节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
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
(生:
下雨)这就该到第几段了?
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
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
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段的赏析:
“长夜沾湿何由彻?
”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齐读第四段,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偏正短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忧国忧民”一词最好。
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
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
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
然后再补充介绍《自京邑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等句子,及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又呈吴郎》诗,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
(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
在此基础上,扩展补充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说明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
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
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一)、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
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
“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
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
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二)、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
“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
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
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
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普遍、内容最广泛的学习。
作为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减负、优质、高效的教改之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