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3087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

《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科金域华府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

3.4)地震基本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

3.5)区域位置:

位于金杯路以西,国基路以北。

4,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

总平面布置、环境协调、建筑风格等方面均应符合《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

5,设计的内容和范围

5.1)国金花园项目由2栋住宅楼,以及与主楼相连的两层和三层商业以及地下两层车库组成。

整个小区建筑限高小于100米。

其中1号楼为两个单元的单元式高层住宅,层数为29层,高度86.850米,一层、二层局部为配套商业;

2号楼也是两个单元的单元式高层住宅,层数为16层,1至3层为配套商业,其余楼层为住宅;

1号楼两个单元均为商品房,2号楼一个单元为商品房,另一个单元为公租房。

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位于1号楼一、二层内。

小区便民店位于1号楼的配套商业内。

小区地下一层、二层除1号楼的主楼下为自行车库外,其他都为汽车库,地面设置两个汽车库出入口。

6,工程规模、项目设计规模等级和设计标准

6.1)本工程建筑名称:

国金花园。

6.2)建设地点:

郑州市惠济区金杯路与国基路、长虹路围合的地块内。

6.3)建设单位:

河南裕华置业有限公司。

6.4)本工程单体总建筑面积43661.49m²

,建筑基底面积2485.38m²

,地上建筑面积31128.31m²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5887.34m²

,物业用房建筑面积233.41㎡,社区综合用房面积105.20m²

,便民店建筑面积196.58㎡;

地下建筑面积12533.18m²

,主体高度(从室外地坪算至女儿墙顶高度)详见各楼单体图纸。

6.5)地下室车库为平战结合地下室,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 

,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6.6)建筑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6.7)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6.8)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格一: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用地面积

8984.43m²

总建筑面积

43661.49m²

地上总建筑面积

31128.31m²

居住

住宅建筑

25887.34m²

(阳台面积按一半计入)

物业用房

233.41m²

社区综合用房

105.20m²

商业

4705.78m²

便民店

196.58m²

建筑基底面积

2485.38m²

建筑密度

27.66%

建筑容积率

3.465

绿地率

30.02%

居住户数

260户

居住人口(户均3.2人)

832人

机动车停车位

312辆

地上停车

31辆

地下停车

281辆

非机动车停车位

837辆

8,总平面设计说明。

8.1)建筑用地选址

用地北侧为检察院办公区用地、东侧为金杯路、西侧为长虹路、南侧为国基路;

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

用地周边基础设施及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

所处区域交通便利。

场地内部为空地,建设条件良好。

8.2)总体规划

8.2.1)

a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布置亲切宜人的市民活动场所,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市民创造一个理想的、舒适的居住、生活场所。

b环境优先的原则:

作为郑州市惠济区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居住用地的性质,充分利用地块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条件,使地块的环境既相对完整,又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舒适、宜人、便捷、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c体现该地块融入城市空间原则:

合理配置用地平衡,节约用地,发挥该项目在城市区间内应有的节点功能,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d复合化原则:

合理有益地进行建设强度和功能性质确定,满足多功能、复合化的社会需求。

8.2.2)

本方案将临长虹路的西入口作为形象主入口,这样既阻挡了大都市的喧哗,又可以使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得以体现。

在用地北侧设置车行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紧邻车行出入口设置,经过适当距离的缓冲区之后,小区内进出的车流都经地下车库流通,这样就以立体的空间实现了人车分流。

小区内主要车行道路宽4米,宅间小路宽2.5米,曲折多变的宅间小路边植以花木、配以竹石为点缀,效法自然,并设置卵石步道,有健身之用。

整个主道路系统简洁方便,布局灵活,富有动感。

单体之间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区内道路可通行消防车并形成环道,消防登高面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8.3)竖向布置

规划区内的竖向设计以基地的现状情况、地形、地貌和周边城市道路的控制性标高为依据,结合规划区的建筑空间形态与规划意图进行设计,竖向设计以减少土方填挖量、做到土方平衡、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特色为原则。

规划基地地形总体较为平缓、竖向规划注重结合现状地形,合理组织道路与场地竖向标高。

8.4)绿化景观

(1)城市景观

小区南侧为国基路,国基路与本案地块之间有十几米宽的绿化带,同时我们在小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各设置了400平米的街头绿地。

城市绿化带和这两块街头绿地为小区提供了丰富的景观资源。

(2)小区轴线

景观设计结合建筑的立面定位设计,采用均好性的设计手法。

低密度的社区保证了南北向超大的间距,每一栋楼都有属于自己的绿化空间。

总体景观以几何化的绿化、铺装、水景、塔松、雕塑塑造出具有生态休闲特点的景观,它们共同形成高品质的住宅环境,同时在小于内部合理布置老人和儿童的活动场地,满足安置居民的需要。

(3)空间层次

景观空间以中央景观轴线为主、住宅围合的外部空间为辅,中间穿插广场、亭台、园林小品及绿化等景观要素,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层次丰富、各种社区活动各得其所的景园空间系统。

8.5)配套服务设施

小区三面临街,变配电室和换热站结合地下车库设置;

物业用房、社区综合用房、便民店等公共配套设施,位于1号楼一、二层;

信报箱设置在每个单元入口处;

垃圾回收点设置在单元入口附近,结合景观设计;

居民健身区设置在宅间景观硬化区均匀布置,方便使用;

小区设有地下集中式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区设于主楼单元入口附近和1号楼地下一层、二层。

9,建筑单体设计说明

9.1)建筑平面设计

1.平面设计

户型设计的质量是小区品质提升的关键,根据设计任务书的需求,主要户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租房户型,建筑面积要求不大于60平米,公租房户型又分两室一厅和一室一厅两种户型。

另外一种商品房户型,商品房户型分为90平米的两室两厅户型和130平米的三室两厅户型。

户型平面设计着重考虑南北通透,布局合理便于使用。

其设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采用核心筒-大开间剪力墙结构,为住户提供室内空间变化的最大灵活性;

(2)室内主要空间面向景观开阔面或好朝向面,且空间方正,便于布置;

(3)动静分区,体现高效、紧凑的原则;

(4)利用飘窗、花池的设计,扩大室内的空间感;

9.2)建筑立面设计

住宅立面设计为简欧式,采用简欧建筑元素为主要装饰元素,在强调建筑平面功能的同时,在立面上增加欧式线脚等装饰构件,通过局部水平线条的强化和飘窗及阳台的穿插,形成丰富多样,高贵典雅的建筑立面效果。

建筑设计为假坡屋顶,使整个小区的品质得以提升。

设计结合了中原文化的厚重底蕴,突出建筑丰富的空间层次。

建立商业建筑与住宅建筑的对比关系,三色砖、彩钢瓦、质感涂料等材料在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上彼此呼应,构成了城市一道靓丽且富含底蕴的风景线。

9.3)建筑剖面设计

所有住宅楼层高为2.90米,商业层高详单体设计图纸;

屋顶均为假坡屋面。

9.4)电梯工程

工程电梯<

1000kg,1.75m/s>

,选用楼层指令控制采用轿箱外控制器提前指令控制方式。

电梯订货前应由电梯生产厂家对本设计图纸进行确认,并提供土建安装资料,配合本院图纸完善电梯井道、地坑、机房设计(包括预留吊钩、预埋件、机房楼板留洞等).待一切确认无误后,方可订货制造,并由生产厂家现场配合安装,调试,运行正常后方可验收投入使用。

担架电梯各处尺寸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9.5消防设计

9.5.1)1号楼为二十九层单元式高层商住楼,为一类居住建筑。

地下一~地下二层为自行车库;

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消防控制室位于1号楼。

住宅楼梯间为防烟楼梯间,楼梯间窗为推拉窗,采用自然排烟,楼梯间窗可开启面积每五层均大于2.0㎡。

消防电梯、楼梯间合用前室及前室采用机械排烟,设有一部消防电梯,载重量1000kg.消防电梯到达最高层耗时<

60s。

9.5.2)2号楼为单元式高层商住楼,地下一~二层为汽车库;

地上一到三层为配套商业;

四层到十六层为住宅。

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消防控制室位于1号楼一层。

主楼楼梯地下为防烟楼梯间,另一个安全出口借用车库相邻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地上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住宅楼梯间为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和前室均机械排烟,住宅设消防电梯一部,速度1.5m/s,载重1000kg,层层设站,从地下2层至地上16层共设18站,从首层至顶层时间<

9.5.3)通地下一层楼梯在一层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开。

9.5.4)建筑周围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m。

9.5.5).乙级防火门应加自动闭门器,双开门应加自动顺序闭门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当发生火灾时,防火门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

凡防火墙上穿洞的管子及安装的设备,待安装后,均需用相当于防火墙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封闭密实.并在设备箱的后面加贴防火板达到3h耐火极限要求。

玻璃幕在上下楼层贯通处,窗槛墙和玻璃幕间用矿棉板填塞密实。

建筑幕墙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9.5.6)外保温防火措施:

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500mm的A级不燃外保温浆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9.6)二次装修的材料及做法均应按照国家现行的防火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9.7)无障碍设计说明

9.7.1)本工程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无障碍设计.一部电梯为无障碍电梯,以满足残障人使用要求。

供残障人使用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下方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

9.7.2)入口门内外地面高差15mm并以斜面过渡.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

9.7.3)其他供残疾人使用的部位均应严格按照残疾人设计规范进行配置。

9.8)人防地下室为人员掩蔽所,等级及规模以批示文件为准。

10.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1设计依据:

1.《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12)

2.《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41/075-2006)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建筑热工设计的气候分区:

场地在郑州市惠济区,分区为寒冷地区(Ⅱ区)寒冷B区。

河南省郑州市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表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K[W/(㎡·

K)]

≤3层建筑

4-8层的建筑

≥9层建筑

屋面

0.35

0.45

外墙

0.60

0.70

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0.50

0.65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1.50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2.0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1.7

外窗

窗墙面积比≤0.2

2.8

3.1

<0.2窗墙面积比≤0.3

2.5

<0.3窗墙面积比≤0.4

2.5

<0.4窗墙面积比≤0.5

1.8

2.3

保温材料层热阻R[(㎡·

K)/W]

 

周边地面

0.83

0.56

-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0.91

0.61

河南省郑州市公共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表

适用地区

寒冷地区

体形系数≤0.3

传热系数

W/(m2·

K)

0.3<体形系数≤0.4

≤0.55

≤0.45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0.60

≤0.50

底层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

≤1.5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遮阳系数SC(东,西,南,北向)

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3.5

≤3.0

0.2<窗墙面积比≤0.3

≤2.5

0.3<窗墙面积比≤0.4

≤2.7

≤0.70/-

≤2.3

0.4<窗墙面积比≤0.5

≤0.60/-

≤2.0

0.5<窗墙面积比≤0.7

≤0.50/-

≤1.8

屋顶透明部分

3.建筑节能设计及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3.1)居住建筑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1)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建筑物宜朝向南北或接近朝向南北。

建筑物不宜设有三面外墙的房间,一个房间不宜在不同方向的墙面上设置两个或更多的窗。

3)居住建筑体形系数应按楼层分别控制,≤3层的居住建筑体形系数≤0.52;

4-8层的居住建筑体形系数≤0.33;

9-13层的居住建筑体形系数≤0.30;

≥14层的居住建筑体形系数≤0.26;

超出此标准的,均进行节能计算,采取合理措施,使单体建筑的耗热量指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4)居住建筑的窗户面积不宜过大,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下列条件

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30;

东西向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35;

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50;

5)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及外走廊于室外连接的开口处应设置窗或门。

6)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保温系统的防火构造设计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7)寒冷(B)区建筑的南向外窗宜设置水平遮阳或活动遮阳。

东、西向的外窗宜设置活动遮阳,并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8)居住建筑不宜设置凸窗,北向的卧室、起居室不得设置凸窗。

当设置凸窗时,凸窗凸出(从外墙面至凸窗外表面)不宜大于400mm;

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普通窗降低15%,且其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外墙的传热系数。

当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窗面积和凸窗所占的墙面积应按窗洞口面积计算。

9)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

1-6层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06-2008中规定的4级,7层及7层以上不应低于6级。

10)外墙于屋面的热桥部位均应进行保温处理,并应保证热桥部位的内表面积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减小附加热损失。

11)封闭阳台的保温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定。

12)外墙设计宜减少混凝土、金属等挑出构件及附件部件。

13)外墙宜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或自保温体系。

14)屋面保温材料宜采用成品块(板)状材料。

15)外窗(门)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

16)外窗(门)洞口室外部分的侧面应做保温处理。

17)变形缝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保证变形缝两侧墙的内表面温度在室内空气设温、湿度条件下不低于露点温度。

18)采暖地下室外墙应采取保温措施。

19)当不能满足上述限值时,施工图设计时对建筑物进行性能化设计,对居住建筑的耗热量指标进行权衡判断。

3.2)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1)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风。

2)建筑的主朝向宜采用南向或接近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最多频繁风向和夏季最大日照朝向。

3)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4)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面积的30%;

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5)建筑的北向外门设置门斗、设置风幕、悬挂门帘、采用节能型门等形式减少冷风的渗透。

6)公共建筑屋顶透明面积不应大于总面积的20%。

本工程建筑主体无透明部分。

7)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8)外墙应采用外保温体系。

9)外墙应对下列部位进行详细构造设计:

a.外墙凸出部位,如:

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格栅板、扶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

b.窗洞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

10)外门和外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封堵,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

b.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之间的缝隙,应填充保温材料。

11)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面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低于郑州夏季室外计算最高温度38.8.

当不能满足上述限值时,施工图设计时对建筑物进行性能化设计,对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

3.3)建筑设计方案阶段节能设计以及拟采取的节能措施

1、建筑总平面的布置与设计,采用南北向布置,住宅楼单体随道路,南北向放置。

冬季日照时可以较好的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自然通风时,其自然通风的利用房间数,占全部房间的比例,各楼均不少于30%.住宅体型系数详见各楼节能计算结果。

2、主要房间避免了夏季东西向日晒,东西向房间窗户遮阳系数为0.7。

其主要房间的西向数量,没有超过全部主要房间的20%。

3、建筑总平面的布置与设计,部分适宜的建筑采用屋顶及垂直绿化。

建筑物西向和南向在绿化景观设计时考虑采用高大落叶乔木。

4、生活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热水采用太阳能加热设备供应热水,在每户的阳台分别设置集热器及储热水箱,节省能源,达到节能的效果。

5.所有住宅内楼梯间公共照明,及次级道路,草坪灯等设计均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供电,灯具采用LED光源。

3.4)施工图阶段拟采用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

1)体型系数尽量控制在规定限制之内,减少外墙面积。

2)采用的保温材料及做法。

a)外墙保温材料为挤塑聚苯板。

屋顶保温材料为挤塑聚苯板。

b)B2级挤塑聚苯板表观密度为≤35Kg/m3;

B2级挤塑聚苯板表观密度为≤25Kg/m3。

c)挑檐,外凸构件,空调板不能随大墙面做保温的,外侧粉30厚胶浆料保温层,并提高外窗及外墙的保温措施,使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d)凸窗不透明的顶、底板和侧板采用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设计值为0.03W/(m2·

K)。

3)屋面保温措施,平屋面复合挤塑聚苯板保温砖传热系数设计值为0.03W/(m2·

4)外墙保温措施采用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设计值为0.03W/(m2·

K),

5)外窗保温措施,采用PA断桥铝合金,玻璃采用5+12A+5,空气层为12mm,外窗传热系数设计值为3.40W/(m2·

6)外门保温措施,采用高档保温防盗门,户门传热系数设计值为2.7W/(m2·

7)不采暖楼梯间隔墙保温措施,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钢筋混凝土墙)+20厚无机保温砂浆,墙体传热系数设计值为0.87(1.5)W/(m2·

外保温防火严格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三)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2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国金花园项目由2栋住宅楼,与主楼相连通的两层和三层商业以及地下两层车库组成。

其中1号楼为两个单元的单元式高层,层数为29层,高度86.850米,一层、二层局部为配套商业;

2号楼也是两个单元的单元式高层,层数为16层,1至3层为配套商业,其余楼层为住宅;

小区地下一层、二层为汽车库,地面设置两个车库出入口。

二、设计依据:

1)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2)自然条件:

本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

7度。

抗震设防烈度:

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基本风压:

0.45kN/m2,基本雪压:

0.40kN/m2

3)甲方提供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