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218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

《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文鉴赏教案.docx

古诗文鉴赏教案

古诗文鉴赏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7——9年级

适用区域

人教版(云南)

课时时长(分钟)

90分钟

知识点

1、诗歌的内容、主题、特点

2、诗歌的风格特点

3、古诗词中的意向分析

教学目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感知古诗词中的艺术形象。

2、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品味凝练的语言,体味推敲重点词句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1、揣摩诗歌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意境。

2、分析写作特色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上节课学习了品味、赏析诗歌的语言,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从修辞角度赏析;

2、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

表达方式分为:

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

记叙和描写能使内容具体可感,生动传神;议论可以揭示问题实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可以打动读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3、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和融情入景;托物言志、象征、对比、衬托和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借古抒怀等。

二、知识讲解

课程引入:

诗歌——人类的精神家园.“诗的存在,给了人类一种力量,去抵御各种物质与精神的洪水猛兽对人性的吞噬。

诗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生存得以维系的命根,是挂在人类脖子上的一块“莫失莫忘”的通灵宝玉。

这段话,道出了诗歌的实质:

诗歌就是对真善美的信仰,是人类灵魂的回归,是对人性美的固守和弘扬。

一个热爱诗歌的人,就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尊重生命本源崇尚人性美的人。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人生是苦难的——生老病死、坎坷波折,对任何人都一样,而诗歌,给了人类的漫漫长夜以亮丽的曙光,以温暖的期待!

考点/易错点1

1、诗歌的内容、主题、特点

1、怀古诗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形式标志:

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1)写法特点(抒情手法):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2)景物特征。

(3)分析重点:

描写手法:

常用渲染(直接)、烘托(间接)。

(4)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等。

(5)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战争诗

(1)、形式标志:

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

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5、行旅诗和闺怨诗

(1)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月、燕、笛、柳)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2)、行旅诗: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6、送别诗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和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考点/易错点2

2、诗歌的风格特点

1、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苍凉悲壮。

2、岑参诗歌的风格特点有:

感情真实、气势磅礴、想象新奇、格调激越。

3、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特点:

朴素自然。

4、李白:

一些看似充满欢乐、飘逸洒脱的诗篇中,夹杂着失望的惆怅、焦虑的痛苦与孤独的感伤。

有人认为:

李白的诗豪中见悲,它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

5、杜甫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感情基调是悲慨。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人民生活疾苦的诗人。

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它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考点/易错点3

3、古诗词中的意象分析

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3、梅花——高洁的象征

4、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坚贞高洁

5、莲——高洁的象征、爱的表达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凄凉、悲伤的象征。

8、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9、鸿雁——易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

10、柳——离情的象征

11、南浦、长亭——离别之所

12、芳草——离别与离恨

13、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14、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16、水——绵绵的愁思

17、竹——气节、积极向上

18、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19、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20、兰——高洁

21、牡丹——富贵、美好

22、岁寒三友——松、竹、梅

23、江水——常喻时光的流逝

24、酒——常喻失意愁苦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边塞秋景异

(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体的把握能力。

上片描写的意象有“雁”“号角”“长烟”“落日”“孤城”,构成了一幅塞外奇特的秋景图。

“不寐”和“泪”是伤感的表现,原因在于“家万里”和“燕然未勒”。

上片写景,荒凉冷落;下片抒情,思家又想立功。

第二问应从“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三个方面回答。

【例题2】

【题干】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赠从弟

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象征手法。

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调,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解析】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辨析”:

诗词题材及情感的类别;

2、“看看”:

看标题;

3、“想想”:

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

4、“抓住”:

抓住关键字词;

5、“分析”:

分析抒情句、议论句;

6“领悟”:

领悟诗中的特殊意象。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

(2)题。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诗的颔联用两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答案】D

【解析】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坚,坚韧不拔的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D

【解析】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的心酸和愤懑不平。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1)杨花、子规

(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解析】

(1)考查把握意象的能力。

首句中的意象有杨花、子规。

意象是表现主题的景、物。

诗歌中的意象,即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2)、“愁”和“寄”,写出了送别时的关心、牵挂和深厚情谊。

 

【巩固】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加以描绘。

(100字以内)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答案】

(1)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田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2)“送”字直接点题,“送”字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联系地点和环境的变化来体会。

特别要注意“山”“大荒流”在地形上的变化。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应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题材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效果?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B

(2)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用“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

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比,突出了人事的沧桑,言简意丰。

(3)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解析】考查把握题材、领悟表达技巧的能力。

根据“易错点1”的知识,分析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键要领会“浮云”和“流水”的含义。

首联意思是“在江汉就曾经一起做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可知“浮云”比喻作者,“流水”比喻分别时间。

第三个问题应该首先明确作者抒发的是难舍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山景表达诗人与故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拔高】

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写出了作者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愤懑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的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3)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D

(2)C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以死殉国、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豪情壮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

【解析】

(1)尾联的意思: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蒋垂宇史册,映照千古。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说”和“叹”的对象都是文天祥。

所以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

(3)主旨句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它一般起到了概括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2、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答案】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也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解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日五首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

万丝:

指春天的细雨。

霁光:

雨过天晴的阳光。

碧参差:

指琉璃瓦浮光闪闪,犹如碧玉。

春泪:

指雨珠。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

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

【答案】

(1)景物:

雨丝、浮瓦、芍药、蔷薇

画面:

雨中春光图(雨后初晴图)

(2)“含”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芍药的娇柔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

“卧”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蔷薇的娇弱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

【解析】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分析这个词语在表达句子意思方面起到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本课从诗歌的内容、主题、特点及诗歌的风格特点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