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180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doc

生物高考总复习策略及题型归纳、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

【必修一】

1、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有膜蛋白决定。

构成细胞膜的是脂质(磷脂和固醇)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2、棕色瓶中CO2含量增加可能进行了无氧呼吸。

是否有氧不知道。

3、(有关水)

(1)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也会有水生成。

(2)休眠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很少。

(3)影响河流湖泊中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水中的氧气。

(4)光照适宜,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作用于细胞壁使根尖酥软。

要有压片的过程。

5、正常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有分解作用。

(损伤、衰老)

6、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输到溶酶体内是主动运输。

需要耗能。

【必修二】

1、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错,因为黄曲霉毒素非生物)黄曲霉产生黄曲霉素是表现型。

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均发生在真核生物中。

原核生物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

【必修三】

1、降低人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节约粮食。

多吃肉食,少吃素食消耗的自然界总能量较多。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错,还可能和环境)

3、变异先发生,之后自然选择。

并且变异是不定向的。

(说定向变异就错)基因工程的变异可以说是定向的。

4、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一旦说循环即错,一旦说提高或改变能量传递效率就错)

5、演替的根本原因不是人为因素,是群落的内因。

6、生态系统的功能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7、组织水肿:

血浆蛋白含量下降或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

孕妇身体浮肿的原因为营养物质缺乏,原理相似的有淋巴循环受阻、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过敏性水肿。

不同的是局部代谢旺盛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水肿。

【一】生物综合题分类考点

一、有关物质跨膜运输

1、对运输的分类:

浓度差的顺逆。

顺浓度差不耗能,引申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总体又称被动运输;逆浓度差耗能,引申出主动运输。

其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贯穿细胞膜的类型)的参与。

2、运输类型的判断:

主要记住几个特例。

(1)自由扩散即为氧气、甘油、乙醇、二氧化碳、苯、水等。

(2)协助扩散记住葡萄糖进红细胞即可。

(3)主动运输即为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等大分子。

3、胞吞胞吐要和跨膜运输方式区别开,它的原理为:

细胞膜的流动性。

而跨膜运输的原理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4、记住几个特殊实例。

(1)在神经传递和传导中: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为主动运输、神经递质的释放(传导)为胞吞胞吐。

(2)钠钾离子的运输方式要看浓度差的顺逆。

所以不能轻易判断。

二、有关有氧与无氧呼吸的考点及技巧

1、记住以下关系判断呼吸方式:

(1)产CO2等于吸收O2:

只是有氧呼吸。

(或有氧和乳酸无氧同时存在)

(2)产CO2大于吸收O2:

进行的是有氧和酒精无氧。

(3)产CO2不吸收O2:

只有酒精无氧。

(4)不产生CO2也不吸收O2:

乳酸无氧。

2、常用的实验试剂:

NaHCO3(产生CO2);NaOH或KOH(吸收CO2);蒸馏水(对照);煮沸的种子(防止物理因素干扰的对照)。

3、常见考点分析及答题要点:

<1>用液滴移动的方向判断呼吸商大小。

对此类实验的答题方式和反应技巧为:

(1)验证消耗氧气的含量就用碱液吸收。

(2)验证是否发生无氧呼吸:

将碱换为蒸馏水。

有碱的不动,有水的右移即为无氧。

<2>根据呼吸曲线出题。

(1)阴影部分代表无氧呼吸。

(2)最凹处植物细胞呼吸最弱,由于此时CO2释放量是最小的。

(3)P点的无氧呼吸强度最弱,完全被抑制。

(4)若保存水果蔬菜应选择呼吸总强度最弱的地方(5%左右)

(5)随着O2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强度减弱。

<3>相关计算及比例关系。

(1)当产生的CO2浓度相同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

无氧呼吸=1:

3(记忆技巧:

反应式或者记住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较多)

<4>其他常见考点归类。

(1)呼吸作用的应用。

a.储存水果蔬菜,减少有机物消耗,应降低O2浓度,保持昼夜温差。

b.土壤板结应该及时疏松土壤,增加根的呼吸。

c.酿酒应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2)拥有特定呼吸方式的原因:

没有其他方式所需要的酶。

(3)H/O来源的分析。

在有氧呼吸中,H2O的O来自O2,H来自葡萄糖(丙酮酸)和水。

CO2中的O一半来自H2O,一半来自丙酮酸。

在酒精无氧中,CO2全部来自于葡萄糖。

(3)有关ATP的积累和[H]的积累问题:

a.无氧呼吸中的第二阶段产生不足一摩尔ATP可看作未产生ATP;第一阶段产生了2摩尔ATP

b.无氧呼吸没有[H]的积累。

(4)呼吸作用的三个反应式一定把握好。

(注意能量、酶、有氧的水)

三、有关呼吸和光合作用综合题。

1、光合呼吸作用的过程图分析。

请参阅教材。

2、光合图像分析:

(1)与X轴交点的移动判断:

若曲线为光合速率—CO2浓度曲线,则降低氧气浓度,呼吸作用强度降低,交点会左移。

总之,记住一点,交点为光合=呼吸的点,判断移动只需关注变化的相等即可。

(2)限制因素分析:

看哪个量是固定的,随另一个无限增大的量测定,而曲线不在上升,其为限制因素。

(3)图像变形方式:

有光饱和点图像(使植物产生最大光合速率的最小光照强度),最大呼吸速率图像(看纵轴截距),有最大光合速率图像(较罕见)等。

3、限制因素归纳:

(1)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光照强度(引申阳生阴生植物问题、间作套种、保持温差问题),CO2浓度(提高措施问题:

农家肥、连猪圈、通风)。

*温度、无机盐、水

(2)呼吸作用的限制因素:

温度(保持昼夜温差减少呼吸作用的有机物消耗)氧分压即氧气浓度。

*水

4、光合作用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在条件变化时的分析:

参看笔记。

5、几个概念的比较:

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用于计算。

注意:

若黑暗处理后再进行光合呼吸作用,要看清题干问的是和处理前还是处理后相比。

有类似的表格题。

6、植物是否可以生长:

看有无有机物的积累即光合呼吸相对强度的大小。

7、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的转移途径:

线粒体到叶绿体。

8、相关实验:

(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萨克斯,注意不遮光为实验组,遮光的为对照组。

注意要饥饿处理24小时。

(2)鲁宾卡门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

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3)卡尔文循环。

9、其他:

脂肪比糖原、淀粉、纤维素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

(O含量较少)

10、人体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藻蓝素和叶绿素。

很多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

11、注意植物蒸腾作用和气孔关闭问题对分析的影响。

四、有关生态题中的常见考点

1、能量流动图和碳循环图的画法和分析。

(寻找单箭头)

2、能量流动特点的计算:

20%时五倍(倒推时乘五)法,分支要按照题干要求设未知数、乘以比例。

3、查食物链条数和营养结构,分析种间关系:

捕食或竞争常作为考点。

4、碳循环的形式:

(1)进入大气的途径:

呼吸、分解、化石燃料

(2)自然界中:

CO2和碳酸盐

(3)生物群落:

有机物

(4)生物体:

光合、化能合成

(5)碳循环:

CO2

5、能量流动的途径:

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未利用储存在体内

注意:

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为:

本级同化/上级同化

6、生态系统结构:

分为生态系统的成分(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7、分析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从营养(同化量)角度考虑,用能量观点看问题。

8、常考的几句“术语”:

(1)为何某某生态系统更易被破坏?

营养成分单一、物种多样性差、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

(2)这样做的目的是?

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强物质的循环利用。

合理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体有益的部分。

(3)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

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9、喷洒杀虫剂(化学防治)的害处:

(1)破坏了食物链

(2)对其天敌也可能造成影响(3)使物种的抗药性变异被选择。

10、直接价值:

药物、观赏……间接价值:

保持水土、环境……潜在价值:

未知的。

11、信息传递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

(2)调节生物中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注意】信息传递可以在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间进行。

分为物理、化学、行为信息。

而防治分为化学、生物、机械防治。

12、“肥”的作用的原因: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矿质元素(无机物)供植物根系利用吸收。

13、分层的意义:

显著提高群落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14、水体发臭的原因:

微生物对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属于无机污染。

水体发绿:

有机污染。

五、有关生长素浓度影响植物生长的实验及现象分析

1、一些生长素影响植物生长的实例:

(1)根的向地生长:

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

生长素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运输,使根的下端生长素含量高抑制生长,根上端生长素含量地促进生长,使上端速率大于下端速率,从而表现向地生长。

(茎的背地生长恰恰相反)

(2)顶端优势:

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使侧芽生长素含量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当去除顶端后,侧芽生长素含量降低,又促进侧芽生长。

2、相关浓度梯度的设置探究最适浓度的实验。

3、一句话:

植物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4、生长素的合成部位: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5、生长素大多分布的部位:

芽、胚芽鞘、根尖分生区、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

6、生长素对细胞的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

7、休眠问题:

赤霉素打破,脱落酸形成。

8、给出实验数据、图标给出结论的回答模式:

(1)都促进、水明显

(2)合用最明显

9、空白对照的设置要注意,试验中应有蒸馏水或培养液作为对照。

要分清实验组和对照组。

六、有关神经兴奋的传递、传导

1、单向流动的含义:

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2、为何单向流动: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3、电表偏转问题:

指针方向、偏转次数。

注意电流由正电位流到负电位,电流表指向负电位。

注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大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率。

注意传递的单向性。

注意肌肉神经细胞的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4、同一神经元的末梢只会释放出一种神经递质。

5、善于分析兴奋、抑制的神经递质。

常常会回答“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等词语。

6、*即时效应:

使下一神经元持续兴奋。

七、有关动物神经和体液调节

1、激素的化学成分:

记住几个特殊:

(1)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类衍生物而促甲状腺激素等为蛋白质。

(2)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

(3)*肾上腺素为氨基酸类衍生物。

2、一些动物激素的主要功能。

(1)甲状腺激素:

兴奋、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体温。

切除后摄食量减少,注射后耐低氧能力下降。

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分泌过少成年人大脖子、幼儿为呆小。

(2)生长激素:

蛋白质合成、骨骼生长、代谢。

分泌过多,成年人肢端肥大、幼儿巨人症。

分泌过少为侏儒。

(3)肾上腺素:

快速产热影响体温,提高血糖量,心脏功能。

(4)胰岛素:

促进葡萄糖进细胞,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促进氧化分解和转化。

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葡萄糖利用降低。

3、几个重要的免疫结构:

(1)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腺。

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但缺失下丘脑依然可以进行血糖调节)、体温、渗透压感受器调节水盐平衡,效应器分泌抗利尿激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