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0423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投资估算

资金来源

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

产品成本估算

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

年利润及分配估算

财务盈利和能力分析

第十四章:

结论

附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年生产规模

1

型焦

万吨

3

年工作日

330

项目定员

21

原料供应

原煤

6

本市及周边地区

2

焦油

0.7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固定资金投入

流动资金投入

单位生产成本

元/吨

年总成本

年折旧

年销售收入

年税金及附加

十一

利润总额

十二

投资利润率

%

十三

投资利税率

十四

投资回收期

税后

包括建设期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1、项目名称;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5万吨型焦项目

2、主办单位: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

陈总总经理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项目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中国城乡建设研究所《基本建设手册》中关于“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规定”。

3、化学工业部《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规定》。

4、2001年8月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监字办[2001]3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程的通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中部崛起的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为抓住机遇,繁荣地方经济,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矿力资源丰富的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实现经济增长为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目标,以有效整合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基础,为本项目开拓了市场空间。

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贯彻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是企业壮大发展逐步走向辉煌的必由之路。

二、型焦的发展过程

焦化工业为冶金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钢铁企业提供燃料(焦炭、焦炉煤气)焦碳、焦炉煤气及炼焦过程中所的各重化学产品,又为化肥、农药、医药、染料、合成纤维和橡胶工业等提供原料。

此外,还为城市煤气化提供煤气等。

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澡、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阶段最后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

炼焦过程中产生经回收、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既是高热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早在16世纪已经开始出现高温炼焦,它始于炼铁的需要,188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座回收化学产品的焦炉,1884年建成第一座蓄热式焦炉。

我国早在明代就出现了用简单的方法生产焦炭的工艺,1958以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焦炉。

由于高炉冶炼技术的发展,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传统的冷态强度、化学组成、筛分组成等指标已不能全面评定焦炭质量。

由于我国优质炼焦煤的明显短缺,配煤炼焦和非炼焦煤炼焦技术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应用劣质煤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型焦的生产。

现在使用的常规室式焦炉,是炉墙向煤料单向传热,层层结焦,煤在粘结阶段加热缓慢,而由半焦向焦炭转变时加热速度又较快,使焦炭收缩过剧而增加裂纹,虽然通过煤的预热处理及炼焦工艺技术的改进,配煤的主体仍然是炼焦煤。

非粘结煤或弱粘结煤不能大量配入。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地质勘探已查明;

炼焦煤的储量只占总储量的36.78%,其中能单独炼焦的主焦煤储量只占6.21%,此外,煤源和煤种在全国各省分布不均,有些省区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煤源很少,且主要是非炼焦煤。

因此如何大幅度扩大非炼焦煤的利用,是当前我国焦化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非炼焦煤为主体的煤料,通过不同的工艺,挤压成型,制成有一定尺寸和强度的成型煤经炭化制成型焦,用以代替焦炭,是扩大炼焦煤源的重要方法。

成型燃料---型焦,由于其生产工艺的连续性和密封性,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且不必采取常规焦炉的笨重的机械,有利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因此成型燃料的生产被认为是广泛使用劣质煤炼焦的最有效措施,为世界上各技术先进的国家所重视。

我国较早就进行型焦的实验和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69年,由西德迪第尔公司、京阪炼焦公司和住友金属公司联合创建发展DKS法,型焦生产线。

美国食品机械公司创建FMC生产线,法国北方巴森煤矿和加来巴斯煤矿联合发展HBNPC法生产线,德国研制BFL生产线。

80代后我国蕲州钢厂、吉林晖春、辽宁赤峰、厦门铁厂先后建立型焦生产工厂。

西方国家及国内炼焦炉都是直立炉、斜低炉不能使型焦生产大型化,而且工艺复杂、投资高。

隧道窑型焦生产线产量高,工艺简单,投资小备受客户青睐。

型焦隧道窑的特点是,加热迅速快,热传导快,结焦时间短。

烟气和热能充分利用,使练焦生产连续性和密封性,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且不必采取常规焦炉的笨重的机械。

第二章市场预测及价格分析

第一节市场预测

型焦是练钢,铸造,铁合金,硅铁以及其它工业化工的主要原料或还原剂和添加剂,由于型焦耐压强度高,含硫底,固定碳高,且比冶金焦质量好,所以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产品。

随着我国钢铁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对焦炭的需求,目前,全国的焦炭产量约在1.5亿吨左右,其中机焦的产量约在1亿吨,从2000年到2007年机焦的生产能力提高了50.4%,但机焦的缺口仍然很大,世界焦炭的年产量约3.5亿吨,而且每年以1.4-1.5%的速度增长,国际市场贸易可达2200-2300万吨,才能保持平衡。

近年来我国焦炭的出口逐年增加,1999年出口量仅30万吨左右,到2007年出口量已到100万吨。

由于国家限定了洗煤、炼焦的发展,炼焦所需的精煤缺口较大,所以用非炼焦煤炼焦,通过不同的工艺,挤压成型,制成有一定尺寸和强度的成型煤经炭化制成型焦,用以代替焦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型焦产品在国内外行业市场倍受青睐,其用途广泛,需求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由于受资源、环保、劳动力等因素的制约,国外都倾向于进口。

近年来统计仅日本、韩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型焦需求,量达几百万吨以上,另外欧美和中东地区对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全国约有10家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生产厂绝大多数规模小,设备落后,加之电力资源缺乏,成本高,由于该类产品属高耗能工业,所以逐步向能源富集地区转移,良好的机遇给我地区的型焦生产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

第二节产品价格分析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产品出口机会增加,尤其是高耗能产品,在产品出口比重中所占比例较大。

国内型焦档次较低,而且价格底,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并结合当地煤、储量大,运输费低的优势,型焦的售价国内一般在每吨2200-2600元左右,我地区保守估算在1850元/吨,所以有较大的利润可取。

第三节项目论述的工作范围

一、对项目中的市场需求、工艺技术、原辅材料的供应、经济效益评价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环境保护、污染源的治理、防范提出了措施,对项目中工业卫生、劳动保护、厂址选择进行了论述。

二、存在的问题

1、进一步搞好环保工作,项目实施中做到“三同时”,并且按照国家对煤化工行业的环保要求,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做好除尘环保工作。

2、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的企业在生产中进一步搞好市场调研,开拓销售市场,扩大产品领域,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第一节综合利用循环产业简图

1、项目循环产业流程图

除铁

第二节产品方案的确定

本项目是利用贫煤,无烟煤,瘦煤或焦粉配以粘结剂制取型煤炭化成型焦。

以贫煤,无烟煤,瘦煤或焦粉配入粘结剂,原料煤、焦粉分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按比类配合,经二次粉碎使粒度<3mm占85%以上,经压力机压成型饼。

经隧道窑烧成,经水冷熄焦制成型焦。

2.隧道窑工艺流程图如下:

回车

第三节生产规模及执行标准

一、产品规模

1、年产型焦3万吨

2、年生产天数:

300天,四班三运转。

3.设备窑型选择隧道窑

4.型焦产品执行标准。

目前国家没有制定标准

5.型焦及冶金焦性能表。

名称

型焦指标

冶金焦指标

重量

g

49

真比重

Kg/m3

1860

1500-1900

假比重

1360

800-1000

4

气孔率

27

50-60

5

挥发分

1.3

0.8-1.2

灰分

9.7

10-12

7

硫分

0.5

0.6-1.0

8

DI30\15

96.3

90-93

9

DI150/15

85.6

77-85

10

显微强度

85.2

82-88

11

反应性

56

25-40

12

反应强度

32.4

50-70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第一节型焦隧道窑工艺技术方案

一、窑炉技术参数确定

设计要求与参数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初步设计方案和型焦炭化的工艺需要,本产品炭化采用外观美观、造价适中、性能优良、自动化控制程度较高的隧道窑进行生产,具备自动进出窑、自动回车、自动调温、合格率高、能耗低等优良特点,并方便操作和维修。

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参数指标

窑炉类型

型焦隧道窑

窑炉长度

M

110.5

窑炉内宽

1.8

窑内高度

1.1

有效高度0.8M

产品类型

高温型煤及各种型焦

产品规格

mm

现场捣固或预制

炭化温度

1050

最高1200℃

设计温度

1400

炭化周期

小时

可调

产品率

≥75

窑车规格

2.5*1.69*1.1

窑车数量

60

其中窑内44辆

13

辅助燃料

液化气

或天然气

14

进车方式

液压推车机自动

可手调

15

回车方式

步进机自动

16

排烟方式

机械排烟

烟气余热利用

17

温度控制

执行器自动

18

压力控制

变频器自动

19

控制方式

PID仪表自动控制结合PLC设备安全控制

20

装机功率

kw

约200

备用95KW

三、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窑炉技术参数确定

(一)、窑炉设计参数

1.窑车

根据甲方提供的窑炉尺寸参数,该隧道窑长度约为110.5米,内宽2500㎜.根据我们经验,暂定圆柱煤饼尺寸规格为φ120×

120㎜,每台窑车横向放13块,纵向放18块,考虑到车面煤饼间隙,则窑车尺寸可确定为:

长3000㎜,宽1800㎜.

即窑车尺寸为:

2500×

1690米(长×

宽)

窑车可装6层产品,即装载高度为720㎜.

2、窑炉尺寸确定

由于甲方要求窑长为110.5米左右,这样窑内可放窑车数量为:

110÷

2.5=44辆,我们考虑到窑头与窑尾的窑门及窑车膨胀情况,我们在窑头与窑尾各加250㎜,则窑长为:

44×

2.5+0.25×

2=110.5米

3、有效高度

我们暂定圆柱煤饼尺寸规格为φ120×

120㎜,根据我公司设计施工经验及产量要求,窑车可装6层产品,即装载高度为:

120=720㎜.

4、产量

由于每辆窑车横向可放13块,纵向可放18块,装载高度为5层,则每台车可装φ120×

120㎜规格的煤饼数量为:

13×

18×

6=1404块.平均按第块1.5㎏计算,则每台窑车装载量为:

1404×

1.5=2106㎏/车,即2.1T/车.

窑内共设有44台车,

若按每30分钟进一车,烧成周期10小时计算,则该窑炉日产量为:

24×

60÷

30×

2.1=96T/天

按年工作日330天计算,则该隧道窑年产型焦量为:

96×

330=31680T/年,即3.2万吨/年.

由以上计算知:

当烧成周期在10小时时,该隧道窑日产量为:

年产量为:

3万吨/年.

四、烧成制度的确定

分段名称

设置车位m

占窑长%

停留时间h

温度℃

烧结气氛

功能

预热段

3车位

6.66

0.66

常温~250℃

送人热风

预热干燥排出水蒸气

快速升温段

4车位

250℃~650℃

强氧化气氛

点燃挥发分

高温段

18车位

40

650℃~1000℃

弱氧化气氛

高温固结

维温焖化段

15车

33.3

3.33

1000℃~800℃

还原气氛

维温焖化

冷却段

800℃~600℃

充氮熄灭表面明火

降温后出窑

合计

44车位

100

5、工作系统的确定

5.1燃烧系统

烧成带包括二次加砂段、燃烧室、碳化室及冷却过渡段,起对产品进行碳化烧成作用,是隧道窑关键部位.

二次加砂斗:

二次加砂段的加砂斗设在预烧段前部,是为了加强烧成带高温区段的密封性能,防止车下温度过高.

燃烧室:

烧成带燃烧室共设有30对烧嘴,同时设有看火孔.燃烧室设在两侧墙内,墙体为空心墙,与窑内碳化室隔焰加热.燃烧室内衬及与碳化室之间的隔焰板均采用碳化硅砖作内衬.

燃烧室内温度一般在1350℃左右.

碳化室:

该隧道窑烧成带内空为型焦生产碳化室,窑体两侧墙内衬为隔焰板,隔焰板外为燃烧室,燃烧室外为窑体保温层.

窑侧墙为空心墙,代替助燃风管进行热风助燃.烧嘴对称设置在窑车连接处.

碳化室内温度一般在950~1050℃范围内.

5.2排烟系统

碳化室排烟段:

碳化室排烟段共设有10对排烟口,按车位对称分布,设置在两侧窑墙下部(窑车面以上);

分烟道设在两侧墙内,侧墙为空心墙;

总排烟口设在第三个车位处,窑炉碳化室内烟气从侧墙总烟道由碳化室排烟风机从窑顶排出.每个排烟口均设有曾板调节.

燃烧室排烟段:

该部位与碳化室排烟段基本相同.碳化室烟道是设在卡口砖上部侧墙.而燃烧室烟道设在卡口砖下部侧墙.

5.3其他附属系统结构

冷却带包括间接冷却段、熄焦段及窑门,起冷却产品的作用.

间接冷却段:

间接冷却是采用间接冷却风管网形成间接换热作用,相当于高效换热器对产品进行冷却,同时型焦产品不氧化.换热器后的热风也可进行再次利用.间接冷却风管设在窑顶部.

同时,窑侧墙也为空心墙形式,采用间接冷却风进行换热冷却.

间接冷却段也可在窑顶设一台热水锅炉进行冷却,进行余热利用.

熄焦段:

熄焦段设在窑尾第2个车位处.在熄焦段窑车顶部周围设有熄焦喷水管,窑车正顶部设有水蒸气排放管.熄焦车位前后均设有截止门.

冷却带尾部设有落砂坑,为砂封槽内出来的砂子.

窑尾为窑门,与窑头窑门一样.

窑尾窑门与截止门均采用电动操作控制.

5.4窑体加固钢架结构形式

钢结构立柱为22#工字钢,拱角梁为12#槽钢,拉杆为φ25mm圆钢。

窑车框架主体为20#工字钢和20#槽钢,车面为3mm厚A3钢板。

窑体外层固定支撑结构为红砖,外层镶嵌烤漆彩板,坚固耐用,密封性能好,外表美观。

第五章原辅材料的供应

一、原煤的供应

1,原煤由本公司的精煤完全可以满足供应.

2,粘结剂由本地区就可以满足

3.本项目需要非练焦煤(焦粉)6万吨。

焦油0.72万吨本地区供应。

交通便利,运距不超过100公里。

第六章建厂条件

第一节厂址的选择

本厂符合建厂条件。

第二节气象及地质条件

该地区属北温带中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长且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昼夜温差较大,降雨少,蒸发量大。

气压:

年平均气压

气温: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年平均相对温度:

最大冻土深度:

最大积雪厚度:

最大风速:

地震裂度:

厂区地质

承压力:

第七章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第一节总图运输

一、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力求工艺流程顺畅,管线短捷。

合理组织厂内外运输,人流、货流,充分考虑风向,防火建筑朝向,速风、采光、施工、安装,检修等因素,在符合工业区规划各项指标的同时力求整个装置区建筑立面有良好的景观设计效果。

二、总平面布置

根据工艺流程将厂区分为:

工艺装置区,包括原料工段,熔制工段,成型包装工段本项目按照循环产业的物料流向及先后顺序,合理布置厂房及辅助装置区,包括循环水池、变配电室、库房等。

(一)竖向布置原则

(1)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运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场地现状及周边道路,随坡就势,因地制宜,尽量节约用地,力争物料平衡。

(2)合理确定场地标高、排水方式和坡度,保证场地不受洪水和区域性积水的威胁。

三、工厂运输

运输量规划表:

运入(吨)

运出(吨)

火车

汽车

6万吨

0.72万吨

其它

0.14万吨

运入合计

6.86

运出合计

总运输量

9.86

其中:

项目运入运出均为铁路运输,部分产品公路运输,全年运输为300天,公路运输全部由社会运输力量承担,运输装备为零星货运采购,由一台客货车完成。

第二节公用及辅助设施

1、公用及辅助设施需新增土建面积约3600m2,投资万元,其中包括化验室、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库房等,并修筑厂内环形车道,硬化路面以保证原辅材料及产成品运输。

2、化验室

化验室负责全厂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的分析化验测试,负责中间控制分晳及安全检测,负责环境保护分析监测等,同时负责分析化验,帮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3、机修:

承担全厂有关设备的日常维修和小型修理任务及检修部分备品备件的修复和制作,并承担厂内有关技术节能和小型设备的简单零件的制作任务,电修工负责各种机械的使用照明,各式电机及变压器维护和修理。

第三节水、电供应及通信

一、给排水

1、工业园区内实现三通项目主要用水为洗煤,循环使用并建60m3循环水池,以保证生产用水。

循环水采用自然回流至蓄水池,再由循环给水泵供给各设备。

工业园区内自然排水条件交较好,夏季雨水由于地表砂砾渗透性较好,园区有一条排洪沟,瀑雨洪水可直接排往排洪沟内,无工程排水,生活用水全部蒸发。

2、设置消防用水、给水来自园区内给水管网。

二、供电及通信

1、供电

(1)项目一期工程配置350KVA变压器一台,配电室一个,设计网络电压为380/220V,光明电压为220V、工厂电机全部为380V,低压电机,各用电设备由配电室低压配电柜放射式供电。

(2)照明电源来自电力室的照明专用低压配电柜,电源为三相五线制,照明为220V,检修移动照明电压为36/12V。

车间设有照明电源控制箱,一般采用均匀和局部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以均匀照明为主,局部照明为辅。

(3)接地系统

高压系统均匀为小电流接地系统,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C系统。

(4)防雷保护系统:

工厂的防雷保护均按国家防雷规范设备保护装置。

2、通信

通信线路引自附近通信网络或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第八章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及劳动安全

第一节环境保护

一、执行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二类标准

3《工业设计卫生标准》TG36-78

4、《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1996二级新扩改标准

5、《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

第二节主要污染源和控制措施

一、主要污染源

(1)破煤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煤尘。

(2)制气过程中排出的部分荒煤气,以及化学反应排出的烟气,CO2≤10%,Sio<0.2%。

二、控制措施

1、主要扬尘所设置通风口以及排风扇,原煤运输设备的机头,溜槽加盖罩,进料端口加胶被挡帘,以防止煤尘溢出,主洗车间、煤样室考虑自然通风装置,以清除工作环境的煤尘异味,原煤入料采取喷水灭尘措施,防止煤尘过多污染环境。

2、煤气净化过程中锅炉废烟气、经净化后,一部分返回炭化室内自用,一部分送锅炉使用,到了煤气的综合利用。

部分煤气燃烧排放烟气的CO2、Sio2因浓度低,排放量少,用来预热原煤。

(三)环境影响分析

1、本项目是利用练焦产生的煤气自燃,没有烟气排放

2、本项目对产生的“三废”均采用循环使用和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达到清洁生产。

3、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大气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环境污染很少。

4、环境管理机构及监测机构

项目设独立的环保机构,防尘维修工段及环保监测站、环境管理及维修机构的任务是:

负责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环保教育,制定除尘系统的检修计划并实施,及时对除尘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改造,保证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

环保监测站的任务是:

定期对厂内各种污染物的排入进行测定,建立环保档案,对厂内的排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环保设施更新提供可靠依据。

5、项目环保投资57.6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