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0397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7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必备《中国史知识汇集》学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因发现于而得名,迄今为止,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发现于,已经会制造使用工具和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发现于,已经会使用人工火。

2、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我国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干拦式房屋。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主要粮食作物为,我国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住半地穴式房屋。

3、华夏之祖:

炎帝和黄帝结成的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相传继黄帝以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他们更替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

二、国家的建立与改变:

1、夏、商、西周的兴亡:

(1)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建立,相传都城在阳城。

后来他的儿子继承王位。

代替禅让制。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由建立,后来商王盘庚迁都于。

最后一个王纣非常残暴,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3)西周,公元前1046年,由建立,定都,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

公元前771年灭亡。

青铜文化: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著名的青铜器有、等。

4、文字:

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朝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三、社会的变革:

1、东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分为和两个时期。

2、春秋争霸:

(1)齐桓公任命为相,以“”为号召,通过改革,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也就是说,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2)“战国七雄”是、、、、、、七国。

3、商鞅变法:

(1)背景: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时间:

年。

(3)内容: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等。

(4)作用:

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百家争鸣:

(1)春秋: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了“”的学说,主张“爱人”,他的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一书。

(2)战国:

墨家代表人物是,他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代表人物是;

法家代表人物是;

道家代表人物是,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建议要求重点默写“商鞅变法”内容、作用,“百家争鸣”内容】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

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秦朝:

1、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秦王定都,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上,推行。

2、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经济上:

统一,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2)文化上:

统一,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的规定

(3)思想上: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行了“”。

(4)边疆:

修筑了西起临晀、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地区,兴修了灵渠。

3、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

秦的暴政1-2-1秦始皇

(2)经过:

公元前209年,和在大泽乡领导穷苦农民举行了起义,在陈建立政。

(3)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的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4)结果: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继续反秦斗争。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大败秦军军主力。

刘邦率领兵直逼咸阳,秦军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二、大一统时期的汉朝:

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2、汉武帝大一统:

目的:

加强中央集团,巩固封建统治。

政治上:

汉武帝接受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可以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思想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文化上:

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3、民族关系: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合细雨夹击匈奴,派张赛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丝绸之路:

商人把中国的丝织品和丝,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4、科学技术:

造纸术:

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后人称这种纸为“”

数学: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总结了春秋时期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天文:

东汉张衡发明的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医学:

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华佗和张仲景。

制造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张仲景收集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后世尊称他为“”。

5、宗教: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是我国土生土生长的宗教。

6、史学: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编写了《》,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三、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

1、三国鼎立:

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200年,官渡之战确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年,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2、形成:

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后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3、民族融合:

北魏的建立和平统一:

4世纪时期,鲜卑族的一支建立北魏,定都平城。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1)孝文帝迁都:

原因:

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其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接受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迁都:

从平城迁都。

作用:

洛阳迅速发展成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城中有很大的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

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促进了北魏的发展。

(2)孝文帝改革:

措施: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温较高,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东汉末年,特别是西晋后期以来,北方人为避战乱,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减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江南人民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量荒地被开为良田。

(2)表现:

江南以种植为主,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便也得到广泛推广;

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

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难南移奠定了基础。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

1、科技:

(1)数学:

南朝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

(2)农学:

北朝贾思勰著有,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地理:

北魏郦道元著有,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艺术:

(1)书法:

东晋的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字或端庄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称为“”

(2)绘画:

东晋顾恺之的和,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3)石窟:

南北朝时山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两大石窟,其雕像宏伟轻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1-2-2王羲之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

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定都。

589年,隋朝南下灭掉了陈,南北重归统一。

2、措施:

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社会经济繁荣。

开凿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是古代历史最长的运河。

二、从曾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年,在长安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节俭等。

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如重用敢于直言相劝的。

(2)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3、“开元盛世”:

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

重视吏治

崇尚节俭

(2)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三、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1、诞生:

(1)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

正式设置,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

(1)唐太宗: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扩冲国学规模,对考试者录取极严。

(2)武则天:

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殿试、武举。

1-3-1唐太宗像

(3)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

才被废除。

四、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1、民族关系:

(1)西域: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和。

(2)吐蕃:

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

与唐关系:

与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加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又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2、对外交往: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日本:

隋朝已有日本遣隋使来到中国。

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遣使有十多批,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日本一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创制了文字,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传播文化。

(2)新罗:

和隋唐来往频繁。

(3)天竺:

唐贞观年间,高僧西游天竺,回来后写成《》,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五、辉煌的隋唐文化:

建筑:

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了,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年。

唐都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雕版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成《》,背后是成为“药王”。

2、文学: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诗歌特点:

豪迈奔放,其代表作有《》和《》等,被誉为“”。

2、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代表作有“”,“”等,他的诗反映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他本人被誉为“”。

3、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他的诗通俗易懂。

3、雕刻:

甘肃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辽: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国,都城在北京。

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2、北宋:

960年,后周大将在陈桥驿发动政变,建立北宋,都城在东京。

为加强中央集权,解除了大奖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

宋辽关系:

譠州之战后,宋辽议和,史称。

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3、西夏: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后被蒙古所灭。

4、金:

(1)建立:

12世纪前期,女真族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2)灭亡:

被蒙古所灭。

5、南宋:

1127年,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都城临安。

年,元灭南宋。

6、宋金关系的战与合:

南宋抗金:

从金军手里收复建康。

后又在大败金军。

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宋金议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七、经济重心南移和社会生活:

1、原因:

南方战乱很少,中原人,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人手。

自然条件较好。

2、商业:

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在江南地区推广,成为重要粮仓。

3、手工业:

(1)丝织品:

南方丝织品有了很大发展;

棉织业,从海岛兴起发展到东海沿海。

(2)制瓷业:

成为制瓷业重心,瓷器制作精美。

(3)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4、贸易:

(1)海外贸易发达:

广州、泉州等地设置专门对外贸易的机构。

(2)北宋前朝,四川地区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社会生活:

(1)生活奢侈之风盛行,节日很多,最受重视。

(2)东京城市有许多娱乐场所,叫“”,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解释:

生气不是生气的意思,而是生气勃勃的意思。

}

八、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蒙古统一: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铁木真尊称为,建立了蒙古政权。

2、元朝:

1217年,建立元朝,定都。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是著名的抗元英雄,在广东被俘,最后被杀害。

(2)巩固统治:

在中央设,对全国进行管理。

加强对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

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3)民族融合的发展:

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九、灿烂的宋元文化:

北宋毕生发明,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北宋时期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宋元时期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2、史学:

北宋史学家司马迁的《》,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3、宋词: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他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

两宋之交的,她的词风格委婉清新。

南宋词人,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在词里,经常倾吐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

4、元曲:

元曲由和组成。

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有悲剧《》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明朝的建立:

1368年初以应天为都城,建立明朝。

满洲的兴起:

1616年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

清朝的建立:

皇太极改族名为。

1636年,在称帝,改国号为青;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2、明朝加强君权措施:

(1)废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设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

(2)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

(3)文化方面:

科举考试,考。

3、清朝君主集权强化:

(1)清初中央设置内阁和六部,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帝时设,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3)康熙、雍正、乾隆三期大兴,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

二、郑和下西洋:

1、目的: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经过:

年,从出发,到年,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沿岸。

3、意义: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三、明清反侵略斗争:

1、戚继光抗倭:

背景:

元末明初到明中期倭寇经常骚扰沿海地区。

组织“戚家军”开赴台州,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又开赴福建、广东,剿灭了倭寇。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包围台湾城和楼。

1662年初,殖民者投降。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抗击沙俄:

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进攻,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1689年,签订《》。

四、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1、加强对西藏管理:

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赐予“”的封号。

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

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727年设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18世纪中期(乾隆帝时),清军平定队部贵族的叛乱,设置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清初“”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在世界上逐部落伍了。

五、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1、科学技术:

(1)建筑:

雄伟的北京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长城,东起,西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2)三部古典科技巨著: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是我国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

明朝末年杰出科学家宋应星写的《》被称为“”。

明朝徐光启所著的《》,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建议要求默写】

2、文学艺术:

【“小说”建议要求背诵】

(1)小说:

元末明初罗贯中著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吴承恩著的《》,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元末明初施耐恩著的《》,是我国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清朝曹雪芹著的《》,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戏剧:

明:

明朝后期汤显祖著有《》。

清:

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19世纪中期形成。

中国近代史

侵略与反抗

一、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影响”建议要求默写】

1、背景:

英国国内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于是开始向中国走私以牟取暴利。

鸦片的输入,给中国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表现:

1)是许多白银流出中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2)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在这种情况下,道光帝同意

的请求,派他到广东禁烟。

2、过程:

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缉拿烟贩,激获外商鸦片200多斤,在广州当众销烟。

3、影响: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带来的祸害

4、鸦片战争:

【“内容”建议要求默写】

1、经过:

1840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对华侵略战争,英军从广东海面沿海北上,不断进逼,清军节节失利,被迫求和。

2、结束: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内容):

(1)割地:

(2)赔款:

万元。

(3)开通商岸:

开放、、、、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

英商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

(2)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

(3)鸦片战争是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火烧圆明园: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侵略国:

英法发动,美国和俄国是帮凶。

结果:

被毁坏,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2)火烧圆明园:

1860年。

英法联军。

罪行:

抢劫、火烧圆明园。

2、俄国侵略我国大片领土:

俄国侵略野心勃勃,趁火打劫。

(2)手段:

军事威胁、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3)过程:

1858年中俄《》,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平方千米的领土。

1860年中俄《》,俄国侵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在内约40平方千米的领土。

1860年中俄《》、1864年中俄《》,割占中国巴尔客什湖以东以南44平方千米的领土。

【建议背诵】

19世纪80年代中俄《》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平方千米的领土。

3、太平天国运动:

(浓缩版)

1851年。

领导人:

经过:

1851年爆发于广西桂平金田村。

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定为都城,建立政权,开始北伐、西征。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外反对势力的勾结:

成立“”,由美国人统领。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

失败: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19世纪60年代侵入新疆,俄英支持,1871年还直接出兵占领了我国的伊犁地区,面对边疆地区普遍出现的严重危机,清政府在战略决策上举棋不定。

总监力主收复新疆。

(1)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

清军采取“”的战术,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

(2)19世纪80年代初期,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