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8919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1青岛市概况8

3.2青岛市城市色彩特征9

3.3影响城市色彩的外在性因素分析10

3.4影响城市色彩的内在性因素分析11

3.5青岛市城市色彩的形成演变机制12

4 青岛城市色彩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13

4.1青岛市城市色彩现状问题13

4.1.1色彩的随意性13

4.1.2色彩过渡不自然13

4.1.3色彩商业性倾向明显14

4.1.4光污染问题突出14

4.1.5旧城区色彩沉闷14

4.2青岛城市色彩问题的成因15

4.2.1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15

4.2.2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15

4.2.3城市色彩规划在城市色彩规划体系中被忽视15

5 优化青岛城市色彩景观的建议16

5.1切实遵循城市色彩设计原则16

5.2注重城市色彩设计方法与过程16

5.3加强城市色彩规划及其规划的实施保障工作17

6 结语17

参考文献:

18

中文摘要

摘要:

“碧海、蓝天、绿树、红瓦、黄墙”很久以来就是青岛特有的城市名片,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青岛城市色彩开始呈现无序的状态。

本文从城市色彩相关原理入手,通过对新老城区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及图像分析等方法,对青岛城市色彩进行了初步探析,揭示了青岛城市色彩的形成条件与机制,分析了青岛城市色彩存在问题及成因,为青岛城市色彩的优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青岛城市色彩初步探析优化措施

英文摘要

Abstract:

"

Bluesea,bluesky,greentrees,redroofsandyellowwalls,"

haslongbeenacityofQingdaouniquebusinesscard,butinrecentyearswiththeacceleratedpaceofthecity,Qingdaocitycolorbeginningtoshowastateofdisorder.Thisarticlerelatedtoprinciplesofcolorfromthecitystartingonanewoldtownsitevisits,dataanalysis,researchandimage,colorofQingdaocityconductedapreliminaryanalysis,revealedtheformationofQingdaocityconditionsandmechanismofcolor,thatcolorthecityofQingdaostatusandproblemsforthesolutiontotheproblemofQingdaocitycolorputforwardtheirownviewsandcorrespondingcontrolmeasures.

Keywords:

QingdaoUrbanColorPreliminaryAnalysisControlMeasures

有关青岛城市色彩的初步探析

1城市色彩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城市色彩的内涵与构成

城市色彩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提及城市色彩,很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色彩就是五颜六色,就是用各种最美的色彩装饰建筑、装扮城市。

其实,所谓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

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文化色两部分构成。

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以及天空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

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等,所生成的都是文化色。

在城市文化色彩构成中,还可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

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

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

城市广告、标牌、报亭、路灯及橱窗等则构成临时色[1]。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与自然色的协调问题。

1.2我国城市色彩现状简述

目前中国的城市色彩还是比较混乱的。

具体表现在新建建筑色彩缺乏规划和设计,以致建筑单体选色失当,彩度、明度偏高,造成色彩对比悬殊,更严重的是没有照顾周围环境色彩,独善其身的结果便是互不协调。

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炫耀的玻璃幕墙以及各种色彩的涂料将城市涂抹的花花绿绿,基本没有协调和美感可言。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城市中既有着传统的个性色彩,也有着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的色彩混乱,最严重的问题是古建筑与新建现代建筑无法和谐共存,新老城区分界处色彩是径渭分明,现代与传统硬生生地隔开。

城市色彩应该体现城市的独特个性,应该和谐地适应所处的地理环境,应该符合当地的历史传统,这需要对城市色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那么应该怎样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色彩混乱问题?

如何继承发扬城市优秀的传统个性色彩?

如何协调新老城区的衔接?

最终如何使整个城市的色彩景观协调?

1.3城市色彩的研究意义

随着对旧城改造与地方特色等问题的探讨,引发了对色彩从不同层面的大量研究。

结果表明:

色彩不仅有助于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而且对于城市传统特征的保持和地域文脉的传承,都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

色彩是重塑城市特色的需要,是城市建设、城市环境治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需要,是矫正城市建筑无序状态的需要,更是旅游城市的重要资源[2]。

因此,城市色彩的研究在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中意义重大,在保护和发扬城市及地区文化、建设和谐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的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自然风景是人尽皆知的。

因为其特定的历史文脉和地理环境,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城市色彩。

但近年来在青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许多新建筑、新景观的色彩缺少整体规划,造成城市色彩视觉污染的状况。

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如果不能认真做好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则会适得其反,使得城市的景观形象大打折扣。

对青岛市的城市色彩做一个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不仅有助于继承和发扬该城市自身的色彩特色,有助于解决该城市在近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色彩问题,还能为国内其他城市的色彩规划做出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

2 相关城市色彩研究综述

2.1关于城市设计的研究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为设计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3],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城市色彩景观的设计。

阿里·

马达尼普认为,尽管当代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成果,但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领域很多方面有待统一。

凯文·

林奇倾向把城市设计看成一个过程、原则、准则、动机和控制的综合,并试图用广泛的、可改变的步骤到具体的、详细的目标。

埃里希·

屈恩表述的最为中肯:

城市设计在需要讨论时间与未来的问题时,是世界观的表达;

在需要塑造形式的时候,是艺术;

在需要贯彻执行的时候,是政治;

在需要认真研究时,是科学。

王建国认为,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正是城市设计塑造的这种空间和环境,形成了整个城市的艺术和生活格调,建立了城市的品质和特色。

吴良镛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它并不仅仅局限于详细规划的范畴,而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都有所体现的。

王凤武认为,城市设计是将城市规划、建筑和景观专业的某些方面融于一体的专业领域。

孙骅声提出,城市设计是规划师、设计师调用多种手段,为市民创造高质量的综合环境所做的设计。

2.2关于城市色彩的研究

“城市色彩”这一用语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

国外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把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并组织色彩专家对城市色调进行系统研究,为保持特有的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付出了长期的努力,取得了成绩和经验。

(1)欧洲

法国色彩大师让·

菲利浦·

朗克罗首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主张地方性文化的保护,对不同文化的地区在材料和色彩方面施以不同的定位。

德国、奥地利、法国和荷兰等国家的城市大都经历数百年或上千年,其普通建筑质量不比我们高,但其城市却给人以典雅、温馨、舒适,充满文化意蕴的感觉。

这与其城市环境色调的科学引导和规划控制密切相关。

(2)日本和韩国

日本京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以本地古建筑色彩为基调,规定了城市建筑色彩的基调。

日本设置色彩规划中心,对城市环境的总体景观色彩加以研究,同时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城市色彩景观管理主要通过地方性指南、区域规划以及有关的城市景观法律来加以实现。

韩国也非常重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尤其严格控制城市高层公寓的色彩,提出了适于城市形态发展的色彩系统规划概念,制定了不同城市建设色彩的规划指南,以保证建筑外观色彩设计与城市景观总体规划的协调。

(3)我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

城市既失去了鲜明的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赵思毅在论城市色彩中指出,城市色彩是保护城市传统与文化的重要元素,主张建立各个城市色彩档案。

曹昱认为色彩是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是城市最直白的交流语言,它在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严晶认为城市色彩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把城市色彩规划纳入现行的城市规划中,进行系统、科学、统一的设计。

国内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但近年来各地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形成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

(见表1)

表1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研究一览表

项目名称

时间

项目类型

研究单位

成果及意义

杭州市湖滨地区

整治规划

1998年

景观与建筑

色彩规划

杭州市

国内首次引入色彩地理学,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城市色彩实践

北京市城市色彩讨论

2000年

城市色彩

研究

北京市市

政管委会

把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主色调定为灰色调,揭开了全国城市色彩建设的序幕

武汉市建筑

色彩技术导则

2003年

规划

武汉市城市规

划国土管理局

色彩规划方案为城市提供了分区色谱,并编制了《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

澳门城市色彩

调研与规划研究

2006年

城市色彩调研与规划研究

澳门

创造性的提出由关键色带、环境建筑色带、远景建筑色带三者构成的城市色彩控制理论模型

杭州市主城区

建筑色彩专项规划

2008年

建筑色彩

专项规划

明确提出城市色彩分区概念,将杭州市主城区划分为14个建筑色彩控制区

无锡市太湖

新城色彩规划

2009年

城市色彩规划

无锡市

构造了“水、石、地、天、虹”的太湖新城色彩控制体系

……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300多座城市提出了城市色彩规划的目标

表中资料来源:

[4][5]

2.3关于青岛城市色彩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青岛城市色彩开始呈现无序的状态,良好的城市色彩基础受到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

于晓、于琦、陈晓敏指出青岛因为其特定的历史文脉和地理环境,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城市色彩,但是许多新建筑、新景观的色彩缺少整体规划,造成城市色彩视觉污染的状况。

刘艳莉指出在城市空间中要充分表现城市景观色彩的整体感和建筑色彩的艺术创意,对青岛城市景观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青岛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体系的建设。

杨曾宪曾以青岛为例,提出了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原则。

牟永涛在青岛市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研究中指出了青岛市色彩地域性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变机制。

3 青岛城市色彩特征形成条件与机制分析

3.1青岛市概况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见图1)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为1102平方公里。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到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洋流、水团等的影响,故又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

1897年,德国强占胶澳,胶澳沦为殖民地。

一战爆发后,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1922年中国收回胶澳,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

1930年改称青岛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6]。

图1青岛市地理位置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青岛解放后,改属山东省省辖市。

1981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1986年10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7]。

青岛市工业发达,名牌众多,诸如海尔、海信、青啤等品牌享誊海内外;

青岛市风景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金融、贸易、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3.2青岛市城市色彩特征

上世纪五十年代,青岛城市的色彩,不仅和谐,而且美丽:

“碧海、蓝天、绿树、红瓦、黄墙”(见图2、3)。

其实,“碧海、蓝天、绿树”只是应时而变的自然现象,“红瓦、黄墙”并不能完全概括青岛不同时期形成的空间形态及建筑形式,也不足以完整地反映青岛城市色彩的基本特点[8]。

近年来,市区范围不断扩大,大规模住宅建设以及大量现代化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高层建筑的出现,在老城区内有些新建筑色彩突兀,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

(见图4、5)东部新城区建设速度过快,出现建筑色彩和公共景观设施色彩混乱的现象,忽视了城市环境色彩的应用、管理和方法,导致许多新建筑、新景观的色彩缺少整体规划,与整个城市的文化脉络发展方向不和谐,进行城市色彩规划已经刻不容缓。

图2绿树、红瓦图3碧海、蓝天、黄墙

图4过渡区图图5色彩突兀

3.3影响城市色彩的外在性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因素

地理位置是一座城市固有的特性,这一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然造就了青岛三面环海的海滨丘陵地貌,使得顺依地势而建的建筑“第五立面”——红色屋顶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了独特的观景角度。

若从低处远望,建筑层叠错落,与花树交融,给城市创造了丰富的色彩层次感。

青岛市大陆海岸线有700km长,使整个城市获得了沿海观景的特定视线,带来大海参与的城市色彩效果。

东海路人行道旁还留有许多天然礁石,与城市色彩和谐组合,充分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海滨木栈道将黄褐色原木铺设成观景步行道,与黄色沙滩自然衔接,恰当地融入了海岸的景色(见图6、7)。

青岛老城的规划设计中巧妙地容纳了区域内的山与海,让所有通向海的道路都敞开着,既向自然借景,又将海的色彩融入城市,这种规划中的精彩之笔铸就了城市色彩的完美。

图6海滨木栈道图7海滨木栈道

(2)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不但决定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也是决定城市环境色彩的重要因素之一。

青岛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但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作用和来自洋面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域的影响,又使其具有显著的海洋气候特点:

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人们可以在不同季节感受不同的色彩。

夏天一到,人们渴望投入大海的怀抱,感受满目清凉的蓝色;

而秋天,八大关的大面积黄叶与别墅群构成的色彩组合,给了青岛市民永远温暖的记忆。

雨天整个城市色彩与晴天相比彩度较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色彩氛围中;

雨后,所有色彩被雨水冲刷,鲜艳度达到最高。

另外随着海雾袭来,能见度低劣程度约在4~9km,有时候阳光与海雾同在,不同色彩效果交织成独特丰富的景观。

(3)地形因素

所谓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

自然地形是城市形成的基础,从整体上影响着城市的形态风貌[9]。

青岛地区远在20多亿年前的太古代,这里是一片江洋大海,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地壳抬升,形成岛屿。

中生代白里纪晚期的燕山运动中,胶东地区发生大范围的断块拾升和花岗岩侵入,遂使该区与大陆相连。

唠山自东部拔海面起,受流水切割面成峥嵘巍峨之势。

山体向西伸展,形成唠山西线准平原状的低丘。

至今突兀于市区的太平山、青岛山、信号

山、观象山、伏龙山等,就是这些低缓丘陵的峰巅,并在市区南部形成明显的南北分水岭。

岭南麓凸入海中的部分,形成了拐角、港湾相间分布,并有岛礁相点缀的港湾式基岩海岸。

青岛市区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这种起伏的地势,使得青岛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等这些色彩要素衔接地特别好。

青岛老市区的山头在规划初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样山头的“绿树”自然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并靠起伏的天际线将其与蓝天融为一体,再加上“红瓦黄墙”的小洋楼掩映其中,集中色彩便自然协调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3.4影响城市色彩的内在性因素分析

(1)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城市文化内涵的核心所在,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也是影响和制约城市色彩的重要因素[10]。

图8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图91940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母市计划

1891年清政府建置时期的青岛建筑还是典型的中国北方式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清总兵衙门为传统的平房建筑群,青砖砌筑墙体,周边镶嵌花岗石,屋顶铺设青瓦,加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有着浓重的地方风格。

德国占领胶州湾后,于1900年推出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图(见图8),确立了充满异国色彩的青岛城市建筑形象,形成了一个布局完整、巧借自然地势,融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形态。

一战后,日本占领了青岛,城市开始向北扩展(见图9),这时城市色彩景观与德占时期已有差异。

1922年北洋军阀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富人阶层修造了“八大关”,建筑色彩丰富起来,此处以建筑与绿地庭院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拥有大面积绿色的植物以及多姿多彩的别墅群,使此地色彩格外生动。

历经日本第二次占领、国内战争,一直到1949年青岛解放,青岛市的城市色彩概貌基本形成。

(2)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型的、带有色彩的新材料不断出现,加之风土人情,民族习惯,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城市色彩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为城市色彩的表现提供了更多机会,对美化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青岛是于九世纪末期德国人投资规划建设而成,当时资金较充沛,按照德国的城市风格欲打造一个商埠港口城市,由于当时建筑材料的限制,城市色彩景观比较朴素大方同时也形成自己的特色。

其后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建国初期经济的低迷,导致城市发展比较混乱,景观色彩也较灰涩杂乱。

改革开放已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筑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日益丰富,人们对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接受,地方政府有充足的资金,发达的现代建筑技术,这些都对城市色彩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从始至终,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技术提高、交流频繁等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对建筑色彩的选择,从而造就了不同时期城市色彩景观的差异。

3.5青岛市城市色彩的形成演变机制

根据如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岛市城市色彩形成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外在性因素和内在性因素(图10),共同作用影响了其形成演变的过程。

图10影响城市色彩的因素结构图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带有海洋性特征的温带季风气候、多雾的天气现象、高低起伏的低山丘陵地形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等自然要素这一外因是青岛市城市色彩形成的物质基础。

当地曲折的历史、丰富的海洋传统文化、特有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等人文要素这一内因是青岛市城市色彩景观人工选择的影响因素,是城市色彩景观演变的主要动力机制。

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清代官兵驻防基地,到德国人投资规划建成欧式风格的商埠港口城市,再经历战火硝烟的洗礼、建国初期城市较为混乱的发展状态,到现在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都市,城市色彩景观也是伴随着这一过程逐渐发生演变的,自始至终外在性因素和内在性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外在性因素是城市色彩景观形成的重要条件,内在性在其形成演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促使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色彩景观。

4 青岛城市色彩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4.1青岛市城市色彩现状问题

青岛关于城市色彩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条件薄弱,很多方面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由于涉及、规划与管理环节的欠缺,城市色彩景观的多样化、个性化以及整体景观的协调性等方面[11],还存在明显的问题。

4.1.1色彩的随意性

青岛市东部新城区建设,也就是20年的历史,但是该区域内建筑色彩随意性大,许多超大体量、超高层楼座到处拔地而起,挟带着各类怪异色彩并肩而立(图11),未能形成协调一致的现代都市色彩景观,城市色彩的随意性往往给人们带来城市色彩视觉的污染。

图12,一栋红色的建筑矗立在一片银灰色调蓝色玻璃幕墙装饰的建筑群中,显得突兀多余,一下子就破坏掉了和谐统一的色彩景观。

图11香港路色彩景观一图12香港路色彩景观二

4.1.2色彩过渡不自然

老城区的低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在造型和色彩上与现代高层建筑过渡突然,在人的视觉中显得极为生硬[12]。

图13,近处为“红瓦黄墙”小巧别致的欧式建筑,远处为灰色调外墙饰以蓝绿色玻璃幕墙的现代高楼,两者色彩对比明显;

图14,近处为黄色新近粉刷过的、中间为灰色的多层盒子式楼房,远处为整体蓝色玻璃幕墙的现代高层建筑,色彩有杂乱之感。

总的来说就是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新建筑与旧建筑的色彩过渡极不自然,影响了城市整体色彩景观的和谐一致。

图13过渡区色彩景观一图14过渡区色彩景观二

4.1.3色彩商业性倾向明显

城市色彩的商业化运用是造成青岛城市色彩混乱的一大根源。

这突出表现在城市广告色彩运用上。

有的建筑只考虑自身商业效果,而不顾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采用十分刺眼的色彩来装饰建筑外观或者滥用五颜六色的城市广告,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无规则地置放到城市建筑的屋顶、立面或街道广场上,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挂上花花绿绿广告,将整个城市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怪艳无序,特别是商店门头简陋的灯箱广告,形状不一、怪色突起,如图11中,橙黄、橙红、灰白、深蓝加上色彩各异的广告牌等各种色彩的建筑展现在同一视野中,破坏了原有建筑的色彩。

4.1.4光污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