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787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概述

1、项目方案名称

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人民政府

3、项目实施单位

环境保护局

4、项目责任人

(环境保护局局长)

5、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建设饮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1km²,二级保护区2km²,实施围栏保护工程,水源地生态治理,农户拆迁工程。

6、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⑴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其中:

围栏设施保护工程100万元,水源地生态治理100万元,畜禽养殖污染治理70万元,农牧户搬迁安置工程60万元,水质监测工程20万元。

⑵资金来源:

申请国家农村环保专项补助资金233万元,地方配套82万元,农牧民自筹35万元。

7、工期及进度计划

该工程计划自2012年8月开工,201年8月竣工验收,工期为1年。

8、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建成后,保障某镇35000人,浩亚尔胡都嘎**、乌宁巴图**和沿线20000人口和300000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和生活用水安全。

1.2项目方案编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水利部水资源[2000]58号《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5、CJ3020-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6、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7、GB52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8、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9、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0、《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3项目建设的背景

加快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工作目标。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供水对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饮用水供应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如何保障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水质已成为环保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因此,科学合理的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障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进一步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水源地保护相关技术措施、法律法规,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并为今后饮用水源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第2章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环境保护局是**正科级行政单位,下设办公室、污控监督股、自然保护股、辐射科技股、规划财务股、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等,现有人员38名,其中:

行政编制2名,事业编制36名。

主要职责是:

负责全旗污染监督和环境保护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排污,承担盟审批企业的日常监管和监督,负责编制全旗环境保护规划和节能减排责任状的落实,严格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使节能减排按责任状签定的目标顺利完成。

负责全旗水源地监管和按规定时间抽样化验,并对化验结果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近年来,**委、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充分认识到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建立了环境保护监察和执法机构,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监察队伍建设,提高了环境保护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全旗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地处**中部草原的交通枢纽中心,交通便利,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种养业发达。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旗各类工业企业逐年增加,全旗现有耕地20万亩,草地762万亩,各类加工企业100多家,牲畜总头数70万头只。

在推动旗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全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水源地工作十分重要。

第3章饮用水水源地现状

**地处我国北方**高原东南边缘,属**高原水文地质区,全旗没有长年流水,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时令小河。

根据多年来年均降水量等值线和气象资料,全旗平均降水量为19143万m3,平均经流量2000万m3,地表经流深>5mm的经流区为3536km2,占总面积的56.8%。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北部沙区及现代季节性河谷中游丘陵区和洼地,全旗地下水资源量为10924万m3,其中可开采量5208万m3,属于水资源匮乏区。

**水源地是**人民政府所在地某镇的主要供水水源地,承担着某镇35000人,沿线农牧区20000人口,300000头(只)牲畜的饮用水,因此对供水水源地实施保护工程,是保障全旗供水安全的重要措施。

**供水水源地位于**北部浑善达克沙地,距某镇约45.75km。

该区域范围为160km2,年降雨入渗补给量为2122.67万m3.其中潜水宜井区面积38km2,由钻孔资料及抽水试验计算得知,潜水可开采量是63.13万m3/年,水质属于中氟水,不宜作为供水水源。

承压水宜井区面积30km2,承压水含水层埋深大于119m,含水层厚度一般为5-8m,在靠近断裂带附件,200mm口径5m降深时,单井涌水量为80m3/h,水质良好,矿化度小雨1g/l,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型水,水质符合国家居民生活饮用水标准。

由《**城镇供水水源地勘察评价报告》对**水源地水资源评价可知,该区域属于与富水区,探明存在F3隐伏断裂带补给区,承压水年可开采水量能够满足5000m3/d左右用谁的要求,而且水质良好,是解决某镇供水的理想水源。

关于该水源地水资源论证详见《**城镇供水水源地勘察评价报告》。

目前在该区域内已成井3眼,是某镇供水的主要水源,该水源地自流水比较丰富,含水层的岩性以泥质沙砾岩、砂砾岩和含砾粗砂岩,其埋藏深度为99m左右,单层厚5-8m左右。

****供水水源地地处农牧交错地带,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水源地内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水源地没有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与水质预警监测体系,受到了生活污水、养殖畜禽粪便污染,水源地水质逐年下降。

造成饮用水中细菌、污染物成分超标,因水质污染造成的地方性疾病无法根除,因此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4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饮水水源地保护区,关系到某镇、**及沿线45000多人口和300000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也随之增加,城镇供水逐年增加。

供水水源地流域范围内村庄村民的生活垃圾的堆放、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污水的排放,都将带来水源地面源的污染;同时水源地周边草地植被的退化、沙化,水土含养林、生态公益林的逐步减少导致的水土流失,也给水质带来新的压力;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带来的污染也较为突出。

以上种种因素说明,保护饮水水源地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实施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解决**60%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减少疾病,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健康水平,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地处我国北部边疆**盟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聚集区。

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受地域和气候的制约,经济收入水平低。

实施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后,使群众饮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健康水平,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饮水水源地水质问题,在水源地辐射范围内的部分村庄农牧民无法实现安全供水,大量农牧民直接凿井自采地下浅层水饮水。

由于**地处高氟区,浅层水氟含量严重超标,造成大量群众因饮水而导致严重的氟骨症,饮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后,项目区从用水条件上有效遏制了大量地方病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是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是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旗县,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实施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农牧民的生活条件相应地得到有效改善,饮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得到保障,可以扩大水源地服务范围,带动农村牧区改厨、改厕、改房、改路,发展庭院经济,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使农村牧区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喝上足量干净的自来水,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集聚效应,道路、电网、通信等设施的逐步到位,有效的统筹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牧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在农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举措,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让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回、藏、满等多民族聚居的旗县。

随着饮水水源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使各族人民群众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各族群众深刻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5章项目建设的条件

5.1自然地理

**位于**中部草原的**盟西南部的典型草原区。

地理座标东经114°05′-115°37′;北纬42°05′-43°15′。

东与正兰旗毗邻,南与太仆寺旗和河北省康保县为界,西与镶黄旗和乌兰察布盟化德县相交,北靠苏尼特左旗。

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1400米之间,全旗南北长112公里,东西宽88公里,总土地面积6229平方公里。

**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的气候特征为:

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热少雨,秋季凉爽湿润,无霜期短,降水量少而集中,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

年平均温度1.9℃-2.7℃,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17.1℃,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19.1℃。

年均降水量:

南部丘陵草原360毫米,北部沙区268毫米,自南向北递减;年均蒸发量:

中南部丘陵草原1932毫米,北部沙区2300毫米;无霜期:

中南部丘陵草原120天,北部沙区135天;日照时数:

中南部丘陵草原2889小时,北部沙区3000小时;≥10℃的有效积温:

中南部丘陵草原2000℃,北部沙区2350℃,由南向北递增,年平均风速4米/秒,全年大风日数78天(6-8级),多为西北风。

5.2社会经济

**辖2个牧业苏木,2个镇、3个国营牧林场站,78个**村民委员会。

2010年末全旗总户数达到20704户,人口73204人。

2010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头数达到695611头只(折合90万个羊单位),其中:

大畜70553头匹,占10.14%;小畜625058只,占89.86%。

2010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10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亿元,财政收入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

5.3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5.3.1交通

全旗公路总长310Km,百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5%;其中,连接**东西部的省际通道S105线一级公路横穿全境,西至首府呼和浩特400公里,东至锡林浩特250公里、赤峰430公里;连接京津唐和二连浩特口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