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659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doc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

B.力是施力物体发出,被受力物体接受的一种特殊物质,力的单位牛顿是度量这种特殊物质多少的国际单位

C.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

D.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苹果落到地面上

2.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以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和杆不在一条直线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FN直接计算

4.均匀长棒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5.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6.如图所示,竖直杆AB在细绳AC的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若AC加长,使C点左移,AB仍保持平衡状态.。

细绳AC上拉力T和杆AB受到的细绳的压力N与原先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增大,N减小

B.T减小,N增大

C.T和N都减小

D.T和N都增大

7.如图所示,物块所受重力为10N,放在光滑斜面上由一弹簧秤沿斜面拉住,使它静止.已知弹簧秤读数为6N,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

A.4N         B.8N

C.10N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水,器壁AB呈倾斜状,有一个小物块P处于图示状态,并保持静止,则该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P可能只受一个力

B.P可能只受三个力

C.P不可能只受二个力

D.P不是受到二个力就是四个力

9.一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时刻开始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定外力F=1N的作用,则反映物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  )

10.在一块长木板上放一铁块,当把长木板从水平位置绕一端缓缓抬起时,铁块所受的摩擦力(  )

A.随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

B.在开始滑动前,随θ角的增大而增大,滑动后,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

C.在开始滑动前,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滑动后,随θ角的增大而增大

D.在开始滑动前保持不变,滑动后,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

1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将:

(  )

A.N逐渐增大 B.N逐渐减小

C.F先增大后减小 D.F先减小后增大

12.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

由此可求出(  )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13.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A.G B.GsinθC.GcosθD.Gtanθ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1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14题5分,15题6分,16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4.如图所示,有两条黑、白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水平,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毛巾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力为________.

15.用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如下图乙刻度ab虚线,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如下图乙cd虚线,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cm.

16.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比较,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4)在某次《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两秤的拉力在图4—3中作出,图中方格每边长度表示1N,0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用直角三角板作出合力F的图示,最后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4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θ

17.(8分)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着一重为100N的物体,斜面倾角为θ=30°时物体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求

(1)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斜面倾角为θ=37°时,让物体沿斜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sin37°=0.6cos37°=0.8)

18.(8分)用绳子将鸟笼挂在一根横梁上,如下图所示.若鸟笼重19.6N,求绳子OA和OB的拉力各是多大.

19.(8分)血液是由红血球和血浆组成的悬浮液.将此悬浮液放进竖直的血沉管内,红血球就会在血浆中匀速下沉,下沉的速度大小叫做血沉.在医学上,测定血沉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诊断,并藉此可估测红血球的半径.设某患者的血沉v=10mm/h.如果把红血球近似看作半径为R的小球,且已知它在血浆中下沉时受到的黏滞阻力Ff=6πηRv.其中η为一常数,它等于1.8×10-3Pa·s.若血浆的密度为ρ0=1.0×103kg/m3,红血球的密度ρ为1.3×103kg/m3,求:

该患者红血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为V=4πR3/3)

20.(8分)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N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如图),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54kg/m,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8kg,试求(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取,忽略空气阻力):

(1)水平牵引力的大小;

(2)滑板的速率.

21.(9分)拱券结构是古代人们解决建筑跨度的有效方法,像欧洲古罗马的万神庙、我国古代的赵州桥都是拱券结构的典型建筑.拱券结构的特点是利用石块的楔形结构,将受到的重力和压力分解为向两边的压力,最后由拱券两端的基石来承受(如图甲).

现有六块大小、形状、质量都相等的楔块组成一个半圆形实验拱券,如图乙所示.如果每个楔块质量m=3kg,则:

(1)六块楔块组成的拱券对一边支撑物的压力是多大?

(2)如果在中间两个楔块上加一个向下的50N的压力F,那么其一边相邻的支撑物给予楔块的支持弹力是多大?

(g取9.8N/kg)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