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553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如何运用例证法.doc

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

第四周如何运用例证法(2013年3月22日)

【学习目标】

1.明确事例论据的两种类型。

2.分别掌握运用详例与排例。

【学习时间】1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读范例,析区别

我们先看看下列两个语段,看看它们在证明语段论点时用例有何不同。

例1:

在曲径中转身,也许能创造奇迹。

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转身,即可东山再起。

拿破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尽管滑铁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转身,相信前面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转身”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例2:

自卑像根受潮的火柴,难以将希望之火点燃;自负像个可怕的陷阱,一旦身陷其中即难以自拔;唯有自信自强,才能扬起生活的风帆。

我国宋朝的文豪苏洵,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因散文有极高的造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30岁就耳聋,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镭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耀眼荣誉没有使她陶醉,他仍如从前一样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它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

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挫折面前毫不自卑,在成就面前毫不自负,始终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考场优秀作文《自卑•自负•自强》)

二、例证法的类别

1.以详例证明观点

所谓详例,即用典型的具体的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语段论点。

由于这种方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观点的,因此,选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事实必须注意应该真实、典型。

详例看似简单,但最易出问题,请指出下面四个例证的错误,并注意在今后的作文中回避类似错误:

例3:

欧洲有位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一种新物质,可是他没有把这种新物质提炼出来,就放弃了这个实验。

后来另一位化学家也做了这样的实验,由于他坚持不懈,另一种新元素终于被他发现了。

例4:

法国的托尔斯泰为写《战争与和平》深入采访,光笔记就写了40万字,最后终于用6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例5:

做事必须要有恒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坛上颇负盛名,但他从不满足,从不松懈,经常深入民间把自己的新诗念给村妇老农们听,问他们听懂听不懂,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加以修改。

所以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例6:

“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遵父命写史书,遍访天下古迹,花费二十年进行资料搜寻蓄备。

正当他潜心著书时,一场灾难降临了他的头上。

因为他为李陵辩护而惹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遭受宫刑。

这一打击使他痛不欲生,几欲绝命于世。

正是著写史书的大志支撑着他,使他忍辱苟活,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2.以排例证明观点

所谓排例,即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例子排比并举的形式证明语段观点,叙例的文字简约,句式整饬,点到为止。

因而又称之为“点例”。

巧用点例,能使材料丰富,文采斐然,赢得“发展等级”分。

运用点例排比构段需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排比事例一定要有内容上的某种相关性,这是运用点例排比的基础,如果事例间缺乏这种相关性的,就不能集中运用;二是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的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

请欣赏以下范例,特别注意构句方法:

例7:

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

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

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

(运用了假设句来形成排例,如果……也许只能……)

例8:

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

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也曾积数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叹道:

“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吗?

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

勤,有如一架彩桥,把人们从无知引向有知,从有知引向有才,从有才引向有为。

(运用了条件句来形成排例:

有了……才有了……,也才有了……)

例9: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运用了对称句来形成排例:

两两对偶,句式整饬。

例10: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

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

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生、祖冲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

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运用因果句形成排例:

……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

例11: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

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

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

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运用转折句来形成排例:

想……,可是却……)

3.详略结合证明观点

写语段时,如果连用几个详例,难免显得臃肿堆砌;如果一味地略举,难免显得单薄。

一般说来,应详略并举。

众人皆知的熟悉事例不妨略举,众人陌生的事例不妨详举。

详略事例组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即能能增强文章的论证效果。

这招在考场上最有效。

请欣赏如下范例:

成功的人,总是能享受挫折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国宋朝名医庞安,幼年患耳病,却著有《难经辨》、《本草补遗》等书。

科普作家高士其在科学实验中得了甲型脑炎,全身瘫痪,舌头僵硬,讲话困难,但长期以顽强的毅力口授了大量科普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支英国军队被拿破仑所率大军击溃,这支军队的将领们落荒而逃,其中一位逃到了农夫的牛棚中,当他身心交困时,他惊奇的发现了一只蜘蛛在狂风中织网。

网被狂风一次次刮破,但蜘蛛又一次次重新编织。

将军被这小精灵震撼了。

于是他回到部队,重整旗鼓,厉兵秣马,终于在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击溃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军。

他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威灵顿。

(考场优秀作文《享受挫折》)

【点评】这个语段,以威灵顿击溃拿破仑这个典型事例(详例)为论据,以庞安、高士其等人为辅助论据(点例),较好的论证了“成功者能享受挫折”这个语段中心。

这就是说,作为例证的事例,只要能恰到好处的起到证明的作用,针对性强,有说服力,一桩事例同样也能证明论点。

但为了突出和强调所选事例,必须作适当的阐述。

只有这样,才能突出论点所需要的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例与论点之间真正具有了逻辑关系,才能使事例起到论证作用。

三、课后训练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

他既不愿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

“你知足些吧!

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个350字以内的议论语段,注意详例与点例的结合。

 

 

 

 

 

 

 

 

 

 

 

 

 

 

 

 

 

 

 

 

 

 

 

 

 

 

 

 

 

 

 

 

 

 

 

 

 

 

 

 

 

 

 

 

 

 

 

 

 

 

 

 

 

 

 

 

 

 

 

 

 

 

 

 

 

 

 

 

 

 

 

 

 

 

 

 

 

 

 

 

 

 

 

 

 

 

 

 

 

 

 

 

 

 

 

 

 

 

 

 

 

 

 

100

 

 

 

 

 

 

 

 

 

 

 

 

 

 

 

 

 

 

 

 

 

 

 

 

 

 

 

 

 

 

 

 

 

 

 

 

 

 

 

 

 

 

 

 

 

 

 

 

 

 

 

 

 

 

 

 

 

 

 

 

 

 

 

 

 

 

 

 

 

 

 

 

 

 

 

 

 

 

 

 

 

 

 

 

 

 

 

 

 

 

 

 

 

 

 

 

 

 

 

 

 

 

 

200

 

 

 

 

 

 

 

 

 

 

 

 

 

 

 

 

 

 

 

 

 

 

 

 

 

 

 

 

 

 

 

 

 

 

 

 

 

 

 

 

 

 

 

 

 

 

 

 

 

 

 

 

 

 

 

 

 

 

 

 

 

 

 

 

 

 

 

 

 

 

 

 

 

 

 

 

 

 

 

 

 

 

 

 

 

 

 

 

 

 

 

 

 

 

 

 

 

 

 

 

 

 

300

 

 

 

 

 

 

 

 

 

 

 

 

 

 

 

 

 

 

 

 

 

 

 

 

 

 

 

 

 

 

 

 

 

 

 

 

 

 

 

 

 

 

 

 

 

 

 

 

 

 

 

 

 

 

 

 

 

 

 

 

 

 

 

 

 

 

 

 

 

 

 

 

 

 

 

 

 

 

 

 

 

 

 

 

 

 

 

 

 

 

 

 

 

 

 

 

 

 

 

 

400

 

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

第四周如何运用例证法(2013年3月22日)

【学习目标】

1.明确事例论据的两种类型。

2.分别掌握运用详例与排例。

【学习时间】1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读范例,析区别

我们先看看下列两个语段,看看它们在证明语段论点时用例有何不同。

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