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5002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甲级监理企业由48家增加到81家,增长69%。

此外,我省在省外、境外施工企业达到562家,其中,安徽外经、中铁四局、十七冶、安徽建工、安徽三建等企业境外产值过亿美元。

为加大一级总承包和特级企业培育工作,制定扶持建筑业特级企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了特级企业培育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3.建筑市场监管力度加大,信用管理工作国内领先

“十二五”期间,为建立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维护全省建筑市场秩序,结合我省建筑业发展实际,以大数据、物联网为支撑,建成了安徽省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建设监管新模式。

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我省列为全国建筑市场监管综合试点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试点“双试点”以来,各项试点任务顺利推进。

依托安徽省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管理平台,全部实现建筑业资质电子化审批,有效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职责,在工程招投标中引入信用评价,开展工程履约保险试点,建立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深入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

修订、颁布了《安徽省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认定查处实施细则(试行)》、《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

加强国有资金投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针对招标投标活动存在的违规操作、“高价中标、低价结算”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国有资金投资建筑工程项目专项治理工作,打击肢解发包、挂靠、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行为,保障国有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

4.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强化,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省相继出台了《安徽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分类处罚和不良行为记录标准》、《安徽省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安徽省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

完善巡查、定期检查监督制度,强化重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建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防控体系。

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利用信息手段将“两书”签署作为办理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确保了所有工程落实“两书”制度;

建立省、市、县共用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使监管信息互联互通,有效地实现了质量安全与建筑市场联动;

积极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建筑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工程项目质量管控能力建设。

2011~2015年,涌现出一大批有较好社会影响的优质工程,安徽电力科研设计大楼、合肥市畅通一环、四里河立交桥工程、歙县徽州府衙修复工程、芜湖卷烟厂“都宝”卷烟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制丝工房及综合库工程、安徽金安矿业有限公司草楼铁矿300万吨/年扩建工程和安徽凤台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等12项工程荣获“鲁班奖”。

铜陵至黄山高速公路、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精品紧密纺技术改造项目、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桥矿井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2项、银质奖1项。

渡江战役纪念馆工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及配套工程等456项工程荣获“黄山杯”(省优质工程)。

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平稳有序,5年内全省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安全事故。

5.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现代化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皖政〔2013〕4号)、《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4〕36号),明确了建筑业转型升级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优化建筑业发展结构,壮大骨干型企业,提高专业施工能力,加快发展配套产业,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推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

“十二五”期间,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

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合肥市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

我省先后确定合肥、芜湖、马鞍山等6个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和12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开展了500万平方米的建筑产业化工程试点。

全省绿色建筑强制推广面积累计超过6200万平方米,全省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和施工阶段执行率均达到100%。

此外,已引进中建国际、长沙远大、黑龙江宇辉等大型建筑产业化企业落户,全省预制构件年产能达900万平方米。

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研发推广展示中心成为首个国家级研发推广展示中心。

6.企业改革逐步深化,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省通过推进建筑业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积极推进了EPC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革,鼓励大型设计、施工企业相互联合,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深化了建筑企业产权改革,加快国有建筑企业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实行了建筑企业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

丰富了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7.“徽匠”品牌影响力扩大,建筑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连续举办五届“徽匠”建筑技能大赛,共产生了24名“徽匠状元”、48名“徽匠标兵”、72名“徽匠技术能手”。

通过举办大赛,全省建设行业掀起了“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素质大提高”的热潮,营造了“学技术、强本领、育品牌”的氛围,扩大了“徽匠”品牌的影响力,为加快安徽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举办建筑文化活动,不仅提升建筑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建筑业专业型人才队伍建设,而且不断增强了我省建筑企业的软实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徽匠”在省外的名号越来越响,为塑造安徽特色整体形象,做大做强安徽建筑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问题

1.建筑业规模仍然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建筑业总产值不足3万亿元,远低于江苏、浙江等建筑业发达省份。

建筑产业中房屋建筑“一枝独秀”,占总量的56.8%,其他诸如公路、铁路、水利等总承包企业比重严重偏低;

产业集中度低,高等级企业、大中型规模数量不多,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形成,制约了我省建筑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经营宽度不宽、专业经营深度不足,影响了企业效益,使建筑企业长期处于低端市场。

2015年,按照产值计算安徽省建筑业产业集中度前50家企业为36.4%,前20家企业为23.6%,前10家企业为15.9%。

2011年~2015年,前5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平均水平为36%。

2.建筑市场监管仍需常抓不懈

在投资与建设、招投标管理、市场违法违规查处、动态监管等方面,政府部门之间、同级建设主管部门之间、上下级建设主管部门之间尚待形成有效的联动管理机制;

工程发包或服务委托重形式而轻内容,强调招标程序的合规性,忽视招标人的招标自主权,间接导致了招标和合同管理的纠纷、“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突出问题;

企业资质和人员执业资格管理重许可而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

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意识不强,安全设施与防护投入不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仍需加强;

工程项目转包、挂靠等问题屡禁不止;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建筑市场监管、处罚力度不够。

3.“走出去”不足,钳制了建筑业发展

企业开拓市场的思想观念依然保守陈旧,缺乏敢闯精神,不愿“走出去”、不敢“走出去”、不能“走出去”。

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足,建筑业经济外向度低,已成为制约我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障碍。

缺乏龙头企业“走出去”的示范作用,发达省份在国内外区域建筑板块市场已形成强劲竞争态势,进一步制约着我省建筑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2015年,安徽省建筑业省外产值1310.8亿元,其中境外24.3亿美元。

2011年~2015年,安徽省建筑业经济外向度平均水平为21.2%。

4.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亟待加快

目前,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在政策、制度的系统研究与制定、科技创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平台建设、专业技术人才供给等方面存在不足。

建筑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现代化建筑标准和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有效、集成的现代化建筑技术,还未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此外,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管理方法、管理水平不足以支撑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主要机遇

建筑业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也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为自己提供需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201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立了“调转促”的战略选择以及“4105”行动计划,提出了2020年安徽省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努力向4万亿冲刺的目标。

这些战略背景,既是我省建筑业未来发展所处的宏观环境,也为我省建筑业发展带来长远、巨大的建筑产品需求。

“十三五”期间,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带来的国内外建筑市场机遇,由此引发大规模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为我省续写建筑业新篇章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安徽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长三角区域重要组成部分,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以及我省积极推进区域战略调整和协调发展,必然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将给我省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建筑业行业改革和发展新政频出,为我省建筑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互联网+、PPP模式、建筑工业化、营改增等政策的实施,为推动建筑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

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应用,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实现安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将为我省建筑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十三五”期间,安徽建筑业应抓住多重叠加战略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二)主要挑战

“十三五”期间,新常态、新目标,既为我省建筑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也使建筑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宏观挑战:

新常态下,建筑业面临新问题。

一是发展速度,建筑业尝到了前期投资拉动政策的甜头,现在到了前期投资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伴随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建筑业也面临速度放缓带来的压力;

二是发展方式,建筑业面临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高污染、高耗能、依赖低成本劳动力投入的建筑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变革生产方式,不断推进产业现代化进程;

三是发展动力,受劳动力供给、资本投入、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影响,依赖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创新、产业现代化将是建筑业发展的新动力,建筑业正从劳动力、投资、资源要素驱动转向以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提升为核心的创新驱动。

--中观挑战:

我省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到2020年,完成3.6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努力向4万亿冲刺,我省更加关注结构转型、自主创新、产业集中、生态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为建筑业加快转型升级带来挑战。

从行业自身发展看,建筑行业已从施工能力、工程质量、价格的竞争上升到品牌信誉、科技装备、综合服务能力的较量。

从房屋建筑领域向基础设施领域、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从传统的施工建造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孤军作战过渡到打造以开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等企业和科研单位构成的联合体及企业联盟,形成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是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

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我省建筑业发展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建筑作为关联50个产业的产业仍需努力。

--微观挑战:

一是以EPC为代表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推广,必将给建筑业和建筑企业带来重大变革。

适应建设市场微观领域新的改革方向,借助总承包模式重点培育扶持大企业,做大做强我省建筑企业是面临的挑战。

二是PPP模式正成为国有投资建设项目的“新常态”。

作为市场主体的建筑企业不能主动适应PPP模式的建设和运营上的变化,尚未与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

PPP模式合作各方如何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实行PPP模式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未来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自主、科研人员自愿的内源性创新,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任务长期而艰巨。

三、“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为底线,进一步巩固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为实现建筑业大省、强省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三五”末,实现建筑业总产值超万亿,快速提升安徽建筑业的总体实力;

以特级资质企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优化建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

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

以绿色化和信息化为抓手,提升建筑业科技创新水平;

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水平;

推广以EPC为代表的工程总承包制,提高工程总承包供给能力和质量;

推行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健全劳务人员技能培训,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推进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推动安徽省向建筑业大省迈进。

2.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2015年

2020年

指标属性

经济社会效益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6791

﹥10000

约束性

建筑业增加值(亿元)

1700

2200

预期性

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

7.72

﹥6

企业从业人数(万人)

244.49

248

利润总额(亿元)

237.22

260

产业结构

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数(家)

5

30

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数(家)

309

650

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数(家)

958

2000

建筑业上市公司企业数(家)

9

15

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数(家)

50

100

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数(家)

16

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数(家)

6

20

人才队伍

高级职称从业人员数量(人)

31407

45000

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量(人)

89603

158000

质量安全

创“鲁班奖”等国优工程(项)

[12]

[30]

创“黄山杯”省优工程(项)

[456]

[500]

省外市场

省外市场总产值(亿元)

1310.8

﹥3000

省外市场占总产值比例(%)

19.3

科技进步

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7.78

42

技术装备率(元/人)

12006

17000

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率(%)

60

新建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面积比(%)

--

注:

[]内为5年累计数。

 

四、“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扩大建筑业经济总量

1.加大建筑业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在经济下行趋势(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业要抓住改革发展契机,从产业政策上提升建筑业的产业地位。

落实国家、省建筑业改革和发展各项政策措施,通过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积极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保障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

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清理、取消清单之外的各类保证金和收费项目,减轻建筑业企业负担,激发建筑业企业发展活力。

研究出台安徽省建筑业发展扶持专项政策,推动建筑业规模迈向新台阶。

2.加大企业申特帮扶力度

结合建筑业发展实际,制定特级企业培育计划,尽快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加快高等级企业培育步伐,扩大其在建筑企业中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通过整合各种资源,重点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科技人才等方面,对我省申特企业予以帮扶。

鼓励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增项、升级,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3.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银行授信额度,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

改善工程建设领域融资环境,形成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融资政策体系。

推进我省建筑企业上市,拓宽企业经营扩张、产业链延伸所亟需的融资渠道。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减轻建筑企业的资金占用压力,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

(二)深化建筑业结构调整

1.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深化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企业资质升级,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提高工程总承包供给能力。

形成一批以开发建设一体化、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为业务主体、技术管理领先的龙头企业,提高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安徽建筑业品牌企业。

2.扶持发展专业企业

积极扶持发展装饰、钢结构、防腐等一批优势专业企业做专做精,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差别化发展,扶持劳务企业向专业作业企业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企业发展格局。

3.推进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

鼓励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向交通、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电力、水利等专业承包领域拓展,逐步提升在高端建筑市场的专业施工能力。

主动适应PPP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上的变化,开拓企业新的经营方式。

加强银企合作和资本运作,逐步实现由单纯工程施工向项目开发转变,由施工型建筑企业向资本运作型建筑企业转变。

推动建筑企业向与建筑施工关联度较高的上下游产业延伸,有选择地进入房地产业、建材业、服务业等行业,形成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多元经营的新型格局。

(三)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

1.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

适应发展现代建筑产业的需要,革新传统建造方式的弊端,力推工业化的建造方式。

制定重要的基础标准,完善工法、企业管理标准、工艺标准、产品标准等,不断提高设计标准化水平;

采用现代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和建筑技术市场;

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的生产,形成适度规模,为建筑市场提供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

采用适用、先进的装备、工艺以及技术,提高施工专业化与机械化水平,减少复杂、繁重的湿作业或手工劳动。

2.推进BIM、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

加强对BIM、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广的力度,实施《安徽建筑业“互联网+”行动计划》;

协调技术研究单位与建筑企业,解决BIM、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所需的软硬件;

鼓励企业构建BIM、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工程全过程应用的标准流程,开展BIM、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试点示范。

到2020年,我省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如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

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绿色公共建筑、新建绿色生态示范小区项目中,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上。

3.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工程”

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加强技术集成和创新,注重工程项目实践和示范。

推动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提升施工建造的科技含量。

提供财政性科研经费支持,引导大型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加强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加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建筑领域国际科研交流合作。

4.开展建筑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完善绿色建筑法规标准,出台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等系统的专项实施细则,推进建筑产业绿色发展。

通过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结构、可再生能源、部品与构配件的通用化、产业化,促进绿色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形成绿色建筑产业链在全省的合理布局。

(四)大力实施建筑业“走出去”战略

1.进一步完善“走出去”战略服务机制

把握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放眼于国际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申报对外承包工程的资格和援外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努力争取国外工程承包和国家援外工程项目。

积极参与我国政府推动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工程项目建设。

加强与重点省市交流,继续完善省域建筑业合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清除市场壁垒,为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创造条件;

建立完善对外承包工程的项目协调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安全保障机制、人才培训机制和信息服务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宣传、协调的优质服务。

2.大力拓展省外市场

在巩固省内市场的基础上,拓展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等国内市场,积极参加国家重点基础项目建设。

各建筑业企业要坚决把开拓省外市场作为市场经营的重中之重,选派善经营、懂技术和会管理的优秀人员承揽外埠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骨干带头作用,以独立承包、联营合作和工程分包等多种方式,大力抢占国内建筑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产业外向度,提高“徽匠”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

(五)强化市场监管

1.深化资质审批改革

坚持逐步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探索从主要依靠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实施市场准入,逐步向工程担保、工程保险、信用管理等市场监管方式转变,发挥市场机制在行业准入清出、优胜劣汰方面的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