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1621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4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2.3.2磷酸生产工序及作用10

2.3.3主要设备介绍13

2.3.4主要工艺参数13

2.4国星化工14

2.4.1工艺流程图14

2.4.2工艺流程简述17

2.5磷铵车间19

2.5.1生产基本原理20

2.5.2工艺流程20

2.5.3主要设备介绍23

2.5.4主要工艺参数24

2.6磷铵一车间25

2.6.1磷铵一生产工艺25

2.6.2工艺流程26

2.6.3主要设备介绍27

2.6.4主要工艺参数28

2.7机运车间28

2.7.1车间概述28

2.7.2工艺流程28

2.7.3各工序主要任务29

3认识实习感想

实习个人心得31

4附图

1.公司实习概况

1.1公司简介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体改委批复,由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铜陵通源投资服务有限公司、铜陵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陵精达铜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华工程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于2000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中国古铜都-安徽省铜陵市,西临长江,距皖江第一桥-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仅2公里;

南距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90公里,距世界著名风景胜地黄山180公里;

铁路专用线与宁铜干线相联,建有两座长江货运码头,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府股字[2000]第44号及安徽省体改委皖体改函[2000]96号文批准,由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铜陵通源投资服务有限公司、铜陵市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陵精达铜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学工业部第三设计院(东华工程公司)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于2000年12月28日在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4]11号文批准,于2004年2月19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开发行8000万股A股股票。

2004年3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

1.2公司规模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型磷复肥生产骨干企业。

公司设立于2000年12月,由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并控股。

现有一个本部、五个子公司,即:

六国化工本部,全资子公司宿松六国矿业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昌鑫冠化工公司、颍上鑫泰化工公司和宜昌六国化工公司,参股子公司宜昌明珠化工公司。

公司本部占地132公顷,总资产18亿元,员工1230人,主要从事磷复肥生产与销售,年销售收入20亿元。

2004年3月5日,六国化工8000万股A股(股票代码60047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国内大型磷铵企业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四套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装置,年产能为112万吨。

第一套12万吨/年磷铵生产装置是我国8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的第一套大型磷铵生产装置,也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

第二套24万吨/年磷铵技改工程于2001年7月18日投产,项目投资3.2亿元,是当时安徽省地方企业最大的技改项目,与该工程配套建设的12万吨/年磷酸装置,是国内最大一套磷酸国产化装置;

第三套60万吨/年装置是省861重点工程,工程于2004年7月18日开工建设,2005年7月28日一次性试车成功,并达产达标。

1.3公司文化

1.4主要产品介绍

1.4.1化肥品种

1.“六国”牌磷酸二铵的主要品种两种,它们是57%二铵、61%二铵。

57%二铵是速溶二铵,属节水型化肥,它既可作基肥,又可以作追肥。

61%二铵为缓释型化肥,主要是作基肥。

磷酸二铵又称磷酸氢二铵(二铵),分子式为(NH4)2HPO4,含P2O542%~46%、N13%~18%,生理性中性肥料。

因同时含磷、氮,是一种高效、高浓度氮磷二元复合肥。

它还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须的硫、镁、钙、铁、锌等中、微量元素。

一般是有一定透明度的结晶体或灰白色,可做基肥、种肥和追肥,适合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二铵作种肥使用时应控制用量,一般每亩3-5公斤。

2.“六国”牌复合肥主要两大类品种,硫基复合肥和氯基复合肥。

“六国”牌氯基复合肥主要规格有:

16-16-16总养分≥48%22-12-14总养分≥48%

15-23-10总养分≥48%15-25-8总养分≥48%

“六国”牌硫基复合肥主要规格有:

16-16-16总养分≥48%18-10-18总养分≥46%

15-15-15总养分≥45%20-7-18总养分≥45%

18-6-18总养分≥42%16-8-16总养分≥40%

20-10-10总养分≥40%

“六国”牌复合肥属尿基复合肥,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氨化造粒、化学合成而生产的。

硫基复合肥还采用天然纯硫酸钾作生产原料,产品速溶性好。

“六国”牌复合肥的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比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规定,提高了肥料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投入。

“六国”牌复合肥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和全国各地的土壤特点和作物需要,氮、磷、钾按照最合理的养分配比,它还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硫、镁、钙、铁、锌等中、微量元素,产品肥效稳定,适用范围广。

氯基复合肥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高粱、花生、土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和大多数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上都能施用;

硫基复合肥适合所有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特别提醒:

六国氯基复合肥不能作种肥,作基肥施用时以耕前撒施为主,如条施、沟施时应严格种肥隔离,肥料与种子相隔7-10厘米。

1.4.2.二铵介绍

“六国”二铵为颗粒状、有光泽,主体色为青(深)灰或淡黄,产品颜色、粒型有时有些变化,因为六国化工崇尚绿色环保,避免污染农田,所以不对肥粒作任何着色包裹,体现磷矿原色,是本色二铵;

六国化工由年产12万吨扩张至120万吨,固定使用某一个矿山的磷矿,已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增产的需要。

为此公司从全国各地精选优质磷矿,矿源不同,颜色不同。

产品的颜色粒型如有轻微变化,均属正常现象,其养分含量一样,使用效果一样,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

1.4.3.六国品牌

“六国”牌得名缘于公司第一套生产装置分别来自意大利、奥地利、法国、原西德、罗马尼亚和中国六个国家,也是我国第一套引进的大型装置,集六国优势,故称“六国”牌。

“六国”牌磷酸二铵被授予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六国”牌商标认定为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六国”品牌当选安徽省十大标志性品牌,成为安徽省“经济名片”。

2006年9月6日,“六国”牌磷酸二铵喜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这是继“六国”二铵荣获国家免检、六国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六国品牌又一次获得殊荣,六国化工率先成为国内磷酸二铵生产企业中唯一一家拥有三大国家级品牌荣誉的知名企业。

2.实习内容

2.1包装二车间

2.1.1工艺流程

进入成品包装单元的产品来自两条线路:

一条为870A装置,另一条为成品散料库。

1.从870A装置来的产品进入成品包装单元时,经电动三通换向阀,进入包装楼的6#带式输送机(L3709)、7#带式输送机(L3710),供料给板链式提升机(L3705)。

从磷复肥主装置(870A)来的散料成品进入散装成品库(875A)时,经电动三通换向阀,进入包装楼的6#带式输送机(L3709)又经电动三通换向阀(X3702)后,用1#带式输送机(L3701)送入散装库,通过1#带式输送机(L3701)上附设的卸料小车在库内自动布料。

当工作中的某一区间堆满时,1#带式输送机(L3701)附设的电动卸料车换区段自动往复运行,进行布料作业。

堆存在库内的散料成品,用装载车进行混配合格,将其加入受料斗(V3701A-C),手动调节V3701A-C下料短皮带调频器转数,再由受料斗下的2#带式输送机(L3704)将物料送出散装库。

2.从成品散料库来的产品进入成品包装单元时,经2#带式输送机(L3704)输送,大于5mm的颗粒经打散机打散,板链式提升机(L3705)提升后,成品散料经分布器(M3701)分布、三层振动筛(B3702)筛分后,1~4mm合格产品通过3#带式输送机(L3706),电动四通阀(X3703A)供料给1#、2#、成品贮斗进行计量包装和4#带式输送机(L3707),电动四通阀(X3703B)供料给5#、6#成品贮斗进行计量包装出厂;

振动筛(B3702)筛下的大于4mm和小于1mm颗粒产品一起经5#带式输送机(L3708)进入废品库(875B)贮存,或转入870A装置加入返料。

四台成品贮斗下设置有四条包装线路,两开两备,每条线的包装能力最大为90t/h,自动定量包装机(W3701A/B/C/D)自动定量计量、人工套袋、折边机折边、缝包机缝包、缝包输送机输送;

自动定量包装机出来的袋包分别经成品袋带式输送机送至成品火车站台,装运火车运出司外,或直进成品一、二层库堆放。

袋装成品库(877D)的储存能力上层为120400吨,下层为140000吨。

散装库(875A)总储存能力为10000吨。

废品库储存能力为300吨。

2.1.2工艺操作指标

每包净含量50kg,其误差≤±

0.5kg

2.2分析检测中心

2.2.1主要任务

主要负责进入公司的化工原材料、燃料、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检测,产品包装质量检测,进场物资的计量及进场设备、配件和材料物资的合格检测。

2.2.2仪器设备

1.取样班:

破碎机、粉碎机等;

2.化学分析班:

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振荡水浴锅、马弗炉和烘箱等;

3.综合班:

粉尘采样仪、烟气采样仪、烟尘采样仪等;

4.仪器分析班: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元素分析仪、自动量热仪等。

2.2.3检测班组

取样班,化学分析班,仪器分析班,设备材料班,产品包装班。

2.3磷酸车间

2.3.1生产基本原理

1.磷酸生产的基本过程

原料计量和投放(加料);

反应(萃取);

过滤;

浓缩;

磷酸贮存。

2.化学反应方程式

1)主要反应方程式

加入反应槽的磷矿和硫酸在有大量磷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Ca5F(PO4)3+5H2SO4+nH3PO4+10H2O=5CaSO4.2H2O+(n+3)H3PO4+HF↑

2)副反应方程式

  在进行上述主反应的同时,磷矿中所含杂质将发生一系列的副反应。

  CaCO3+H2SO4=CaSO4+H2O+CO2↑

  MgCO3+H2SO4=MgSO4+H2O+CO2↑

 (Fe-Al)2O3+2H3PO4=2(Fe-Al)PO4+3H2O

  (Na-K)2O+H2SiF6=2(Na-K)2SiF6+H2O

3.反应机理

1)过程的化学反应

本工艺采用二水法硫酸反应磷矿流程,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Ca5F(PO4)3+5H2SO4+10H2O=3H3PO4+5CaSO4.2H2O+HF↑

在生产中磷矿的分解过程是在磷酸、硫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第一阶段是磷矿首先被磷酸分解生成磷酸一钙:

Ca3F(PO4)3+10H3PO4=3H3PO4+5Ca(H2PO4)2+HF↑

磷酸一钙继续与硫酸反应生成磷酸:

5Ca(H2PO4)2+5H2SO4+10H2O=10H3PO4+5CaSO4.2H2O

磷酸一钙在磷酸溶液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同时由于磷酸一钙对磷酸离解有缓冲作用,致使磷酸与磷矿的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当有硫酸存在时,硫酸与磷酸一钙的反应可以迅速进行,并达到完全,这一结果也促使了磷酸与磷矿的反应继续进行。

由此可见,磷矿的分解是可以快速进行并达到完全。

磷矿分解后生成的氢氟酸与磷矿中二氧化硅或硅酸盐作用生成氟硅酸:

6HF+SiO2=H2SiF6+2H2O

在磷酸溶液中,氟硅酸的蒸汽分压随磷酸浓度及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氟硅酸部分分解成四氟化硅气体逸出:

H2SiF6=SiF4+2HF↑

有SiO2存在时,氟硅酸的分解将加强:

2H2SiF6+SiO2=3SiF4↑+2H2O

当采用不同的流程,由于选用的磷酸浓度及反应温度不同,氟的逸出量有很大差异。

例如:

当采用二水流程时,氟逸出量仅为总氟量的~3%,而当采用半水或无水流程时,磷酸浓度达到40%P2O5以上时,氟逸出率可以达到40~60%。

逸出气体组成随磷酸浓度和温度不同也有不同,在磷酸浓缩过程中,当磷酸浓度达到50%至55%P2O5时,逸出气体中HF与SiF4分子比例约为2,低于50%P2O5时二者比例小于2,高于55%P2O5时则大于2。

因此浓缩过程中选择最终磷酸浓度50%P2O5时,既可得到较高的氟回收率,亦可以避免系统氢氟酸带来的腐蚀及硅酸盐的堵塞。

从反应槽逸出的四氟化硅引入吸收装置中用水吸收,四氟化硅水解成氟硅酸,同时有硅酸SiO2.nH2O析出:

3SiF4+(n+2)H2O=2H2SiF6+SiO2.nH2O

矿石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等,被酸分解:

CaCO3+H2SO4+nH2O=CaSO4.nH2O+H2O+CO2

CaCO3.MgCO3+2H2SO4+nH2O=CaSO4.nH2O+MgSO4.2H2O+2CO2(2-14)

磷矿中三价金属离子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磷酸盐:

Fe2O3+2H3PO4=2FePO4+3H2O

Al2O3+2H3PO4=2AlPO4+3H2O

当磷酸溶液中有K+、Na+离子存在时,与H2SiF6化合生成沉淀:

2K+.Na++H2SiF6=(K.Na)2SiF6↓+2H+

2)磷矿的分解过程

湿法磷酸生产分为两个过程即:

磷矿浆中各种物质的溶解和硫酸钙结晶的形成、长大。

磷矿与硫酸之间的反应实际上是一个表面反应,它的反应速率主要与磷矿的活性、反应温度、液相氢离子浓度、表面液膜扩散以及矿粒有效反应面积等因素有关。

另外,在湿法磷酸生产中存在着SO42-,能使矿粒表面生成硫酸钙固态膜,增加了反应的复杂性,这种现象称“钝化”现象,而磷矿本身有抵抗“钝化膜”的特性,这种物性称磷矿的抗阻缓性。

磷矿的反应活性和抗阻缓性,均可由实验方法测定,一般来说,水成岩类的磷块岩反应活性较好,但抗阻缓性较差,反之,火成岩类的磷灰石及变质磷块岩反应活性较差,但抗阻缓性较好。

本工艺如采用宜昌磷矿则反应活性较差,但抗阻缓性较好,然而由于一般二水流程磷酸浓度较低,在强力搅拌下不至于发生“钝化”现象,但在生产过程中仍要小心控制反应槽的液相SO42-浓度。

对于磷矿的分解过程来说,提高温度是加强反应过程的最有效因素,但提高温度的同时也加强了副反应的发生。

二水物磷酸生产反应槽的温度在得到二水结晶范围内倾向于控制在温度上限,控制磷酸浓度低,保持磷矿转化率.控制温度在90℃以上。

反应液相氢离子浓度具体反应在控制反应槽液相的SO42-浓度上。

磷矿的粒度对分解过程影响很大,降低磷矿的颗粒直径有利于提高分解速度,但磷矿磨得过细会增大动力消耗,降低磨浆设备的生产能力,一般不要求磨得过细。

反应槽SO42-浓度大小及磷矿的粒度要求均根据所用的磷矿特性及工艺过程条件而定。

任何复杂的过程速度都取决于速度最慢的工序,在伴随化学反应的溶解过程中,进行最慢的工序是液层扩散。

磷矿的分解速度是受扩散过程控制的,因此磷酸生产中加强反应的搅拌十分重要。

3)硫酸钙的结晶过程

在磷酸水溶液中,硫酸钙结晶可以呈三种水合结晶形态与溶液处于平衡状态,即二水物CaSO4·

2H2O、半水物CaSO4·

1/2H2O及无水物CaSO4,反应过程的温度、磷酸浓度、液相剩余硫酸浓度以及溶液的过饱和度,都是决定硫酸钙水合结晶形式的因素。

湿法磷酸工艺与硫酸钙结晶有很大关系,湿法磷酸的化学在相当程度上是硫酸钙的结晶化学,生产中对工艺条件的控制与研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硫酸钙的稳定结晶形态,同时尽可能得到有良好过滤性能的硫酸钙结晶。

最主要的操作条件是反应料浆液相SO42-浓度、P2O5浓度、反应温度、料浆液固比、反应时间等。

A.反应料浆液相SO42-浓度

反应槽液相SO42-浓度是影响磷石膏结晶及P2O5转化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一定限度内,剩余SO42-的存在总是降低过饱和度,减少P2O5的晶间损失,获得较高转化率以及提供良好结晶的条件。

但是,SO42-浓度过大则会产生矿浆的包裹现象,反而造成转化率的下降。

SO42-浓度对磷石膏的结晶外形影响极为明显,但由于磷矿的特性不同及其它工艺条件的影响,产生的是综合性的效果。

对于某一具体磷矿来说,优惠的SO42-浓度只能由实验方法(玫瑰红酸钡法)确定,本工艺选用SO42-浓度1#反应槽为21~33g/l,2#反应槽21~33g/l左右。

优惠条件下获得的磷石膏结晶是呈单斜方形六面体,比较好的长、宽比为2~3:

1,并且有较大的晶体厚度。

低的SO42-浓度易形成薄片晶状,这种晶形看起来面积很大,但晶体薄,孔隙率小,过滤困难,这类晶体特征是色泽洁白,折光性强。

SO42-浓度过高时,会形成针状综合体,结晶大小不均,但当SO42-稍大时会形成一种短而厚的针状综合体,这种结晶称为“聚晶”,它具有良好的过滤及洗涤性能。

B.液相P2O5浓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磷酸浓度要保证二水物结晶的稳定存在,这一点在设计时就大体上确定了,实际生产中影响磷酸浓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是磷矿的品位及杂质含量,杂质含量高会限制磷酸浓度的提高,一方面有害杂质的存在不利于反应的正常进行,另外杂质含量高的磷矿在生产中需要更多的水进行石膏洗涤;

其次,磷酸浓度还会受到反应系统冷却能力的限制,因为提高磷酸浓度有时必须降低反应温度。

总之,降低磷酸浓度有利于反应和过滤的进行;

但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生产负荷,增大了浓缩的动力消耗,因此,合适的反应槽磷酸浓度要从工艺角度和经济角度两方面来综合考虑确定。

C.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的选择和控制非常重要。

太低的温度下,反应速度降低,影响生产能力。

同时液相粘度大,增大了离子扩散阻力,并由于低温下降低了硫酸钙溶解度,相应地增大了过饱和度,使晶核数量增多,结晶减少,不利于获得粗大均匀之石膏结晶。

较高的反应温度利于克服上述弊病。

但是过高温度将导致生成不稳定的半水石膏而使过滤发生困难。

本公司生产实践中证明,反应温度(85~95)℃时,液相P2O5浓度只允许达到21~24%。

高温下石膏溶解度大,在过滤时温度降低,将在管道内壁析出更多的石膏结晶,缩短清理周期。

D.料浆液固比

料浆液固比指反应料浆中液相(磷酸溶液)对固相(主要是磷石膏)的重量比。

控制适当的液固比,可降低料浆粘度,便于搅拌输送、有利于磷矿分解和磷石膏的结晶成长。

所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液固比可提高过滤强度,有利于提高产量。

但液固比是靠向反应槽回磷酸来维持。

更高的液固比意味着回磷酸更多,增大过滤机负荷,反而降低了产量。

E.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指物料在反应槽内停留时间。

磷矿分解速度很快,而石膏的结晶成长需要时间较长。

反应时间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粗大、均匀、整齐易过滤的磷石膏所需要的时间。

对一定容积的反应槽来说,反应时间与投料量成反比。

反应时间过短不利于磷石膏结晶的成长,反应时间过长则降低部分设备的生产能力。

因此必须合理选择。

2.3.2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叙述

1.磷酸生产工序及作用

1)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

湿法磨矿:

获取(φ≤0.15)≥66%的磷矿浆;

老系统一期单槽多桨、新系统二期双槽单桨、空气表面冷却和闪蒸冷却、二水物反应;

翻盘过滤、稀磷酸陈化、沉降,以除去部分杂质;

石墨列管换热、强制循环、真空蒸发浓缩;

磷酸新装置反应为双槽串联流程,过滤、浓缩为双线并联流程。

2)下面就三个主要工序分别描述如下:

A.反应工序

该工序使用均化后合格的磷矿石制取合格矿浆,使其与硫酸反应生成合格的料浆,保证反应槽各项工艺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内,并及时向过滤岗位输送成熟料浆。

B.过滤工序

将反应岗位送来的料浆利用翻盘过滤机进行液固分离,控制好真空度,得到尽可能多的合格滤液和含湿量小的滤饼。

以最少的洗涤水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滤饼洗涤率;

提高过滤强度,最终得到合格的稀磷酸,保证回磷酸按质按量送至反应岗位、并保证稀磷酸送至磷酸罐区和磷石膏的顺利排放。

C.浓缩工序

该工序主要任务是陈化并澄清来自磷酸过滤工段的稀磷酸,蒸发稀磷酸中的水份,生产合格的浓磷酸。

D.磷酸贮存

贮存来自过滤和浓缩工序的磷酸、氟硅酸,根据需要将稀磷酸和浓磷酸送往下游车间。

2.一期老系统工艺流程

1)反应工序

湿磨工序由P202B送来的矿浆,经流量计计量后,送至R01。

罐区送来的硫酸与过滤送来的回磷酸分三个点经混酸器V07A/B/C预混后进入反应槽,酸矿在搅拌桨A01/A—I的搅拌作用下完成预期的磷矿分解反应。

为防止R01逸出的含氟气体对环境的污染,设置了一套反应尾气洗涤装置,含氟尾气经文式洗涤器X01、空塔洗涤器S01洗涤后,由排风机B02抽出,再经空塔洗涤器S02洗涤后由S02上部的排气筒排出。

X01洗涤液由洗涤液泵P22提供,S01洗涤液由洗涤液泵P20提供,S02的洗涤液由洗涤液泵P21提供;

S02的洗涤液由循环水总管补充进入,S01的洗涤液由S02溢流进入,X01的洗涤液由S02溢流进入,并且由洗涤回收水泵P09从S01底部抽出洗涤液输送至热污水槽V14B,作为滤布冲洗水。

磷矿与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为移走过剩热量,设置了料浆真空冷却系统。

磷酸料浆经冷却循环泵P03,送至料浆真空蒸发器H01,通过闪蒸达到降温的目的,冷却后的料浆返回反应槽R01。

料浆的冷却是在20~40KPa的真空度下进行的。

此真空度由大气冷凝器V09。

中间冷凝器冷凝和水环式真空泵P13抽吸提供。

H01蒸发的气体经大气冷凝器V09冷却吸收,可凝性气体随循环水转入大气冷却器液封槽V14A,不凝性气体及液沫经中间冷凝器冷凝,液沫进入封槽V14A,不凝性气体由P13排出,V14A循环水溢流至热污水槽V15。

2)过滤工序

由反应制得的成熟料浆溢流至料浆泵P05进口送至过滤机的料浆分配堰,分配至过滤机F02的各个滤盘里。

过滤机的操作分为初滤、过滤、一洗、二洗、三洗、反吹排渣、滤布冲洗等几个步骤,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初滤液由于受冲洗水的影响,浓度较低,经气液分离器V16C后由P10B返回R01A作为回磷酸。

滤液经气液分离器V16A由P10A送往R04A/B作为成品磷酸,以备浓缩用,部分滤液根据反应情况,返回至R01,以确保磷酸浓度。

为了提高磷的收率,对过滤滤饼进行了三次洗涤:

P15泵将R02里的水送往过滤机F02作为滤饼一洗水,若R02里的水不够用,由V14B溢流到R02里补充;

用P07泵将V14B里的水送往过滤机F02作为滤饼二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