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161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doc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裂化  B.分馏  C.干馏  D.裂解

2、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它属于()

A.原子晶体B.分子晶体C.金属晶体D.离子晶体

3、下列有机物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A.苯B.四氯甲烷C.乙烯D.一氯甲烷

4、下列化学式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2H6B.CH2Cl2C.C4H10D.C2H4

5、元素X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为()

A.m+n+aB.m-n-aC.m+n-aD.a-m-n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C.在反应中,1mol镁转化为Mg2+后失去的电子数为NA

D.24gO2分子和24g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7、构成下列四种物质的微粒间,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NH4Cl    B.K2S    C.MgCl2    D.CO2

8.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A.食盐溶解   B.干冰升华   C.氯化铵受热   D.电解水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Na>Si>Cl        B.沸点HF<HCl<HBr

 C.金属性Na>Mg>Al         D.酸性H3PO4<H2SO4<HClO4

10、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量最多的是()

A.C2H6B.C2H5OHC.CH3COOHD.CH4

12、能把苯、四氯化碳、酒精、己烯四种物质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

A.碳酸钠B.石蕊试液   C.水      D.溴水

13、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B.(CH3)2CHCH3

C.(CH3)2CHCH(CH3)2D.(CH3)3CCH2CH3

14、下列说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淀粉、纤维素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1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OH―+HCO3―=CO32―+H2O

C.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D.高氯酸和NaOH溶液反应HClO4+OH―=ClO4―+H2O

16、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4   B.+3    C.+2    D.+1

1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H4)2SO4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

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18、下列物质互称为同系物是()

A、O2和O3 B、HCOOH和CH3COOH

HFCH3

C、F—C—F和F—C—HD、CH3CH2CH2CH3和CH3—CH—CH3

HH

1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88O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2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3CH2CH=CH2 B.CH2=CH-CH=CH2

C. D.CH3CH=CH2

2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D.3∶5

2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23、RO3n—+6I—+6H+=R—+3I2+3H2O(R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O3n-中R的化合价为+5价B.n=1

C.R最外层电子数为5,D.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VIIA族。

24、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

为:

CH4+2O2→CO2+2H2O,     C3H8+5O2→3CO2+4H2O

将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应采取的正确措施

是()

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B.同时增大空气和石油气进入量

 C.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D.同时减小空气和石油气进入量

25、某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只能是x+1   B.可能是x+8或x+1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第II卷(共50分)

二、填空题

26、(5分)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A.乙醇  B.乙酸  C.油脂  D.葡萄糖 E.蛋白质

(1)食醋可作为增加食品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其中含有       

(2)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3)医疗消毒常用75%(体积分数)的溶液         。

(4)花生油、茶籽油、牛油的主要成分是         。

(5)在某病人的尿样中加人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有红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尿样中含有         。

27、(15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包括形成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检验假设、表达或交流结果等。

请根据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某同学欲用下图装置可用来探究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中3个洗气瓶的现象依次为、、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4)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

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28、(16分)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证明某些成份的存在,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

(1)用小试管取少量的苹果汁,加入        (填名称),溶液变蓝,则苹果中含有淀粉。

(2)利用含淀粉的物质可以生产醋酸。

下面是生产醋酸的流程,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

(I)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B与醋酸反应:

属于             反应。

B→C:

,属于             反应。

(II)可用于检验A的试剂是。

(3)苹果中含有苹果酸,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4。

取0.02mol苹果酸,使其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先后通过足量的无水CaCl2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g和3.52g。

则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       ,苹果酸的分子式是     。

29、(14分)已知A是盐类物质,从A的水溶液出发有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试回答:

(1)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写出A→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定物质F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