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302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docx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环境生态学

学时:

40

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自学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城市环境生态学》,戴天兴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l年。

参考书目:

《城市生态工程学》,马光、胡仁禄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城市生态环境学》(第二版),杨士弘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

《城市环境物理》,刘加平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

《景观设计学》(第三版),[美]西蒙.O.西蒙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0年。

《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生态、环境教育系列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由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生态技术等内容组成,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生态学基础知识,合理地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中的环境问题;学习城市生态环境基本知识,掌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讲授的主要内容:

1.绪论课程内容、范围、意义及学习方法。

(2学时)

2.环境、环境科学基础。

3.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学时)

4.生物圈、生态因子、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知识。

(4学时)

5.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2学时)

6.城市生态系统概念。

(2学时)

7.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与调控方法。

(2学时)

8.城市化与城市环境。

(2学时)

9.城市大气污染的设计控制措施。

(4学时)

10.城市水资源特征与水污染防治。

(2学时)

11.固体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

(2学时)

12.城市声环境基础。

(2学时)

13.城市电磁环境问题。

14.城市光环境问题。

15.城市气候特征。

(2学时)

16.城市防灾基本知识。

(2学时)

17.绿化及其生态效应、城市绿化规划。

(2学时)

18.景观学基础、城市景观特征。

19.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4学时)

20.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2学时)

21.城市环境美学质量评价方法。

(2学时)

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环境学、生态学基本概念。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3.了解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律和特征。

4.掌握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与调控方法。

5.了解城市化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6.掌握城市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声、光、电磁环境的设计控制策略。

7.了解城市防灾基本知识。

8.了解景观学基础、城市景观特征。

9.掌握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环境设计技术和方法。

10.了解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1.了解城市环境美学质量评价方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景观生态学导论

学时:

30

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

教材及参考书:

《景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傅伯杰等,科学出版社,2001年。

《城市生态规划理沦与方法》,刘贵利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基本要求: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及理论框架、与建筑学及

城市规划的学科关系;了解景观空间模式与景观尺度和景现认知的基本方法;了解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了解景观管理与生态规划;并通过景观生态学应用案例的介绍,了解在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的应用。

讲授的主要内容:

1.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及理沦框架(2学时)

2.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2学时)

3.景观功能与景观变化(2学时)

4.景观空间模式与景观尺度(4学时)

5.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4学时)

6.景观认知的基本方法(4学时)

7.景观管理与生态规划(2学时)

8.景观生态学与建筑学及城市规划(4学时)

9.景观生态与景观文化(2学时)

10.景观生态学应用案例(4学时)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城市规划中的定量分析基础

学时:

30

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

教材及参考书:

自编教材。

参考书:

《数学建模实验》,周义仓,赫孝良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数值分析原理》,封建湖、车刚明、聂玉峰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

《SPATIALSTATISTICSFORREMOTESENSING》editedbyALFREDSTEI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的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城市规划中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术,基本掌握城市规划中数学建模的概念和方法,辅助技术基础,计算机数学实验的能力,城市规划的定量分析技能。

讲授的主要内容:

1.城市规划中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城市规划中的定量分析概述

3.城市规划中的数学与数学模型

4.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统计学基础

5.城市规划中的多元数据分析基础

6.城市规划中的智能优化算法与应用

7.城市规划中遥感辅助技术基础

8.城市规划中GIS辅助技术基础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地貌学概论

学时:

30

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

教材及参考书:

自编教材。

基本要求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景观规划设计中地貌的基本作用,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内容;了解中国及陕西地貌的基本类型及特征;了解地貌学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是景观及景观规划设计的本源:

理解并掌握地貌学是土地认知的根本内容之一;学习自然科学与美学的创造在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讲授的主要内容:

1.地貌学(2学时)

地貌学定义、地貌学与旅游景观学、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2.陆地地貌的形态分类(4学时)

山岳、平原、高原、盆地,中国地貌概述,陕西省地貌。

3.河流地貌(2学时)

河流的作用,河谷地貌形态分类(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谷坡),水系的构成。

河流地貌的旅游景观特征;河流地貌与丁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议;河流旅游景特征:

岩坎、壶穴、瀑布、峡谷、洪积扇、堰塞湖等。

4.岩溶地貌(2学时)

岩溶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岩溶地貌:

溶沟石芽、溶斗、落水洞、干谷、峰林、峰丛、溶蚀、洼地、溶蚀盆地、溶洞、伏流、岩溶泉等;岩溶地形态组合和旅游风景;我国岩溶地貌景观与旅游。

5.风沙地貌(2学时)

风蚀地貌:

风城、雅尔丹、风蚀谷、风蚀洼地、风摇石;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斤、新月沙巨链、纵向沙斤;荒漠类则:

岩溶、砾漠、沙漠、泥漠;风沙地貌与旅游。

6.黄土地貌(2学时)

黄土;黄土堆积地貌:

原梁、峁;黄土侵蚀地貌:

切沟、冲沟、坳沟、河沟;

黄土地貌原旅游景观;水土流火的防治。

7.花岗岩地貌(2学时)

花岗岩地貌的形成;花岗岩的岩性与节理;花岗岩的地貌特征;花岗岩石的在貌形态与旅游(以华山为例)。

8.地质灾害(2学时)

地质灾害的类型;各种类型的救灾方式;地质灾害对旅游景点的危害;旅游景点减灾防灾的措施。

9.野外实习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园林风景与景观设计生态美学

学时:

30

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实习

教材及参考书: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林业大学出版。

《风景园林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植物景观设计》,南希A.莱斯辛斯基,中国林业出版。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何平、彭重华,中国林业出版。

《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朱钧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基本要求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是景观及景观设计的本源;学习自然科学与美学的创造在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及设计方法;了解并掌握植物学及生态环境是土地认知的根本内容之一;通过景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掌握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方法。

讲授的主要内容:

1.相关学科和基本概念(8学时)

生态学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动物学生态学与风景园林设计,植物学与风景园林设计,植物学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园艺学的基本概念。

2.生态美学设计的基本原则(6学时)

气候原则,生态学,温带景观;美学原则符合自然美的意义;植物的文化涵义和种植文化的景观意义。

3.植物景观设计的类型、基本程序与方法。

4.以西安、陕西为例讲解风景园林与生态美学原理。

5.野外教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科研论文写作

学时:

20

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材及参考书:

自编教材。

基本要求

该课程旨在使研究生系统了解科研论文的种类,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

作要求和特点,掌握科研论文写作的方法并且提高学位论文写作的水平。

课程的教学要求

1.了解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与作用。

2.了解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3.了解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

4.通过协作案例分析和写作联系,掌握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讲授的主要内容:

1.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知识产权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与作用。

(2学时)

2.科研论文的种类与特点,建筑学学科论文的种类与特点。

(2学时)

3.科研论文(researchpaper,casestudy,investigationreport)写作的基本方法。

(4学时)

4.学位论文的特点与结构分析,写作的要求和规范。

(2学时)

5.学位论文(degree’sdissertation)写作的基本方法。

(6学时)

6.论文写作的案例分析。

(4学时)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学概论

学时:

30

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材及参考书: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马正林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

《中国历史地理》,陈代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中国历史地理学》,耿占军、赵淑玲编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

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

课程任务以介绍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以及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空间演变等内容为主。

使学生了解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发展动态,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开拓专业视野,提高理论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讲授的主要内容:

1.绪论。

2.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3.人地关系论。

4.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概论。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古都学学概论

学时:

40

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材及参考书:

《中国古都和文化》,史念海,中华书局,1998年。

《中国七大古都》,陈桥驿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长安春秋》,刘庆柱,人民出版社,1988年。

《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主编,北京出版社,1992年。

《西安历史地图集》,史念海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马正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贺业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科学出版壮,1990年。

《中国古都研究》,中国古都学会主编(1-20辑)。

基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