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084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docx

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江苏省如东市高一上期中历史【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芈月的儿子贏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情节充分表明

A.皇帝的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2.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

家中长辈住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观察下面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图。

按其灭亡诸侯国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②⑥⑤①

C.④②①③⑤⑥

D.④②①⑥⑤③

4.西汉时,有谋士向皇帝谏言: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宜。

愿陛下……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该言论实际是建议西汉王朝实行

A.郡国制

B.察举制

C.中外朝制

D.推恩令

5.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

“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6.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屮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

弱冠,历散骑、中书郎”。

这说明魏晋之时

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8.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迸。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9.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个世界体坛盛会起源于古代的希腊。

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城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作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

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

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运会

B.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外来移民的歧视

D.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城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10.罗马法规定:

“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

”以上材料最能说明罗马法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D.包含自然法原理,凸显人文精神

11.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

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12.有历史研究者收集到了一则史料:

苏格拉底的朋友海尔莫盖尼斯说:

“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说话说的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吗?

”由此得出结论较为科学合理的是

A.雅典法庭无公平与正义

B.辩论有害于民主

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论证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13.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

“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

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14.伏尔泰说:

(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

莫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15.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

“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A.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B.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D.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16.2014年11月24日,美国密苏里州地方陪审团作出对枪杀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免于起诉的决定后,美国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枪杀非洲裔男子的白人警察未被起诉。

从历史角度看,这起事件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与该起事件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1787年宪法带有种族歧视的局限性

B.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C.1787年宪法充分地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D.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治国理念

17.《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法国1875宪法第三条在列举了总统权力后,紧接着一项是——“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由各部部长一人副署”,且“总统只在叛国时承担责任”。

材料说明法国当时

A.总统权力极大

B.总统没有实权

C.总统权力受内阁制约

D.内阁对总统负责

18.有学者认为:

“新德意志帝国树立之政治制度,……表面上帝国政治受国民代表之支配,但实际上,则制宪者之设计至巧,将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个独裁君主。

”该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

A.共和派和保皇派势力相当

B.政治权力由帝国议会掌控

C.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D.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

19.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革命》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20.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1.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2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3.1840年,英国为了获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而发动了鸦片战争。

186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此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将江苏杭州设为通商口岸。

”这是某同学所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有误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4.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

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

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5.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26.《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的偶像,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要参加红军,参加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红军,主要是为了

A.表明革命的决心

B.为根据地经济发展赢得稳定环境

C.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

27.如图所示的歌曲选段最早应该传唱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8.彭真同志将井冈山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时期

A.创建了人民军队

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29.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

“淞沪一隅,抗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