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025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docx

水电行业发展概况

2019年水电行业发展概况

1、整体发展概况

水力发电是指通过水轮发电机,把高位蓄水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式。

其基本设备是水轮发电机组,当水流通过水轮机时,水轮机受水流推动而转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经过变电和输配电设备将电力输出。

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

水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支撑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电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我国水电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根据《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全球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约10亿千瓦,年发电量约4万亿千瓦时,开发程度为26%(按发电量计算),欧洲、北美洲水电开发程度分别达54%和39%,南美洲、亚洲和非洲水电开发程度分别为26%、20%和9%。

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程度总体较高,如瑞士达到92%、法国88%、意大利86%、德国74%、日本73%、美国67%。

发展中国家水电开发程度普遍较低。

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为37%(按发电量计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后全球水电开发将集中于亚洲、非洲、南美洲等资源开发程度不高、能源需求增长快的发展中国家,预测2050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将达20.5亿千瓦。

目前,全球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4亿千瓦,日本、美国和欧洲诸国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占全球的80%以上。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2,303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5%。

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开发潜力较大。

2、市场供求情况

(1)电力供需总体平稳,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全国用电形势呈现增速同比提高、动力持续转换、消费结构继续调整的特征,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相对过剩。

2017年,社会用电量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全国电力供需延续总体宽松态势,区域间供需形势差异较大。

电力供给方面,根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发电量69,93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40%。

其中,水电发电量1.23万亿千瓦,同比增长3.2%。

装机容量方面,2017年,全国水电发电装机容量为34,119亿瓦时,较2016年增长2.75%。

根据《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水力发电将累计提供5.6万亿千瓦时的清洁电量,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

同时,抽水蓄能电站新增投产1,697万千瓦,均位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经济中心及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核电不断增长区域。

用电需求方面,根据中电联统计,2018年我国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68,449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4,903千瓦时,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694千瓦时,总体规模保持平稳上升。

(2)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是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理顺可再生能源发展思路、明确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优化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在“十三五”能源规划中,除了能源总规划,还涉及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供热专项规划。

其中,《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发展水电,统筹开发与外送,“十三五”期间,全国常规水电新增投产约4,000万千瓦,开工6,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小水电规模500万千瓦左右。

到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

在《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专项规划中,就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目标指出,统筹优化能源、电力布局和电力系统保安、节能、经济运行水平,以电力系统需求为导向,优化抽水蓄能电站区域布局,加快开发建设,规划2020年全国装机规模3,949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规模约6,000万千瓦。

未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推动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能源发展战略思想,以及“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发展方针,为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能源需求宽松化、能源格局多极化、能源结构低碳化、能源系统智能化将成为必要的发展趋势,水电作为环保清洁能源将在我国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3、行业利润水平

水电企业的收入主要由发电量及上网电价两大因素组成。

发电量由装机容量与利用小时决定,而利用小时主要由流域来水量决定,一个水电站的理论发电量主要取决于所处流域的水域资源。

我国主要水电基地的流域开发归属权主要分配给了五大发电集团以及三峡集团等行业龙头,因此政策层面决定了每个企业运营水电机组的盈利能力。

水电行业在水电优先上网、上网电量有效消纳的国家政策支持下,盈利能力保持平稳态势。

目前,我国主要电力种类的上网顺序为:

水=风=光>核>火电,因此各地水电平均上网电价均低于火电平均上网电价。

而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绿色环保等问题的监管力度,提高了水电发电的度电成本,因水电电价调整时间和幅度落后于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有所缩小。

此外,2002年以来,水电平均上网电价逐步提高,水电、火电上网电价的价差呈逐步缩小的趋势。

2002年水电和火电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为0.1500元/千瓦时和0.2943元/千瓦时,二者价差为0.1443元/千瓦时;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全国电力价格情况监管通报》,2017年水电和火电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为0.2589元/千瓦时和0.3717元/千瓦时,二者价差为0.1127元/千瓦时,两者价差逐步收窄。

水火同网同价是未来长期发展趋势,若水火同网同价政策确定实施,将大幅提升水电企业的利润。

4、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政策因素

水电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水电开发一直以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其中,抽水蓄能水电由于具有调峰填谷、保证电网安全的作用,亦是发展的重点之一。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与《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强对已建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情况和利用状况的分析总结,学习和借鉴国外运行经验,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深化抽水蓄能电站作用、效益形成机制研究,以及与新能源电站联合优化运行方案和补偿机制,实行区域电网内统一优化调度,建立运行考核机制,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充分发挥功能效用。

同时,根据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无调节能力的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享有优先上网的权利。

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其中指出,水力发电根据国家确定的上网标杆电价(或核定的电站上网电价)和设计平均利用小时数,通过落实长期购售电协议、优先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安排年度发电计划和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等多种形式,落实优先发电制度和全额保障性收购。

水力发电中的调峰机组和大型机组享有靠前优先顺序。

(2)成本因素

尽管水电建设成本高于火电,但水电机组建成投产后,其发电成本远低于火电,且不受煤炭价格等因素影响,相对较为稳定。

因此,相对于火电而言,水电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文件,国家将积极推进直接交易,对于发电企业与用户、售电企业直接交易的电量,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初步实现由市场形成,逐步取消部分上网电量的政府定价;在放开直接交易的同时,对于除优先发电、优先购电对应的电量外,发电企业其他上网电量价格主要由用户、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自主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确定。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竞价上网”政策完全实施后,水电的价格优势将更为明显。

(3)发电结构优化,新能源发电贡献率上升

根据中电联《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截至2018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7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0.8%,同比提高2.0%。

投资建设方面,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8,988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0.9%。

未来,发电结构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贡献率将不断增高。

(4)抽水蓄能电站特点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将电网上多余的电能用于抽水并储存在地势较高的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把高处的水放出发电补充进电网。

不仅可以较好的满足不同时段的不同用电量需求,还可以对电网形成保护。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遭遇紧急故障停运情况下,能够作为备用电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自启动,并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逐渐扩大系统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恢复。

5、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水电项目建设周期较长

水电项目特别是大型水电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较慢,且在建设期需要面对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自然风险,以及移民费用的增加等不利因素。

(2)江河水源依赖度高

水电行业生产所需的主要资源为江河天然水源,水电生产对江河来水的依赖度较大,水电站坝址处年度和月度径流量分布不均,对水电企业的发电量和经营业绩可能带来一定波动。

(3)电力输送受电网建设和输电成本影响

电力产品无法存储,必须通过电网才能进行传输,水电站周边电网建设及输电成本是水电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6、行业壁垒

(1)行政准入壁垒

水电行业属于重要的基础能源供应行业,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准入机制,投资建设和经营电厂必须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符合电源点和电网的规划要求,并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水电站的立项、开工、投产必须经有关部门按审批程序严格审批或验收。

(2)资金壁垒

水电行业具有初始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受电区域的经济增长水平、电源供应情况、地方政策支持力度、环保要求等都将影响投资者进入电力行业,对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3)技术壁垒

水电行业涉及水文、地质、机电等多个专业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7、行业特征

(1)水电行业的技术水平

水力发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工程建设技术、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和输电技术趋于完善,单机容量也不断增大,运行的可靠性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水力发电行业经过设备的更新改造,采用微机保护的监控系统及微机调速系统,已基本达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水平。

(2)水电行业的经营模式

水电站主要利用上游天然来水,通过水轮机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水电发电企业通过与下游电网公司签订购售电合同进行电力销售。

抽水蓄能电站方面,抽水蓄能电站具有上、下水库,是将电力系统负荷处于低谷时的多余电能通过专门的设备、设施和系统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内转换为水的势能,在电力系统负荷处于高峰需要电力时再从上水库至下水库进行发电,将势能转换为电能的水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在用电低谷时用电抽水,此时电价较低;在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此时电价较高。

抽水蓄能电站与电网公司签订购售电合同,通过购售电价差获得收益。

8、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1)周期性

电力行业的总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较高,较快的经济增长能够加大社会对电力的总需求,经济增长的放缓或衰退会降低社会对电力的总需求,电力行业的周期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大体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明确规定,可再生清洁能源上网电量电网公司必须全额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电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2)季节性

水电行业的季节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江河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发电量的影响。

(3)区域性

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