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939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doc

基于拓展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

淳安县屏门乡中心小学:

徐斌飞

一、课题的提出

(一)当前许多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差,缺乏做事的责任心。

现在社会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很多都是家庭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的劳动意识非常淡薄,责任心缺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生要学习关于“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和“对自己承担的事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的完成;出现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委。

”方面的内容[1];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他认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够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

”[2],由此可见,教育学生爱劳动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应该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要在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

学生参与学校生物角实践活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个个有责任,人人有事做。

因此,我校在校园建立一批生物角实践基地,使劳动基地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在实处,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习惯,陶冶了情操,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二)生物角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机会,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搭建了良好平台。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知识的的形成,以往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却严重存在着“各自为战”的现象,而从表象到真知的探索活动“貌合神离”的形式主义也严重存在,所以学生在明确“主题思想”的过程中,还没有经历探究、提炼、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因而,新知识的形成也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其理念的形成也缺乏牢固性和长效性。

生物角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实在的播种、培植、收获的体验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的实践活动,既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又有强烈成功的欲望,还展示真实的劳动成果,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和对新事物、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生物角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真实有趣的平台。

(三)生物角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亲近自然,形成生态保护意识,跟进我县提出的“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福地”的理念。

淳安素以“锦山秀水、文献名邦”而著称,在我县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刻,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了“以湖兴县,融入都市”、“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福地”的口号[3],作为学校的学生,他们的环保意识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的辐射力、影响力当然是无可置疑的。

通过开展生物角实践活动,学生在栽种、培育、养殖等具体操作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创造美的环境意识,形成了生物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具体又形象的群体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生物角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培养改造生态环境技能的有效途径。

(四)拓展校园生物角的育人功能也是丰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需要

发挥生物角的育人功能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近些年,学校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都对打造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实践中提出了我校的办学目标:

把学校办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以育人为核心,以质量创品牌,以活动促发展,以交流拓视野。

在此目标和理念下,全校师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二、相关研究综述

生物角不算一个新的事物名词,现在很多学校也都建立了班级生物角和校园生物园区,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许多资料,发现都是对学校生物角管理方面的一些零散的做法或是设计某一单方面的活动,在对生物角方面设计有规划、综合性的主题实践活动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

在国外,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生物角实践活动,他们一般称为“第二课堂”[4],但也不只局限于这一单方面的活动。

比利时:

科学青年组织,每年举办一次国际科学野营活动,吸收各国青年参加,并邀请科学家、专家作指导。

这些青年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如植物组、动物组、地理组、地质组等。

各组既分工又合作。

国际科学野营成绩往往很好,有几次写出的报告,被认为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日本:

日本校内第二课堂形式有儿童会、学生会、俱乐部、年级活动、学校活动等。

校外有关教育机关还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

例如东京少年科技中心,就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理科各种实验和制作生物标本等活动。

法国:

青年科学活动组织,是一个吸收青年学生搞课外科学实验的组织,他们在各主要城市设立课外科学实验中心。

马赛的科学俱乐部有图书馆、会议室、机工车间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

这种俱乐部集中了各学科的实验设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某项长期性项目的实验活动。

本课题的研究将借助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齐力挖掘本校现有生物角资源,不只停留在观赏、管理的层面上,而是通过创设富有浓郁自然气息的校园生物角文化和自主设计、开发主题型的生物角综合实践活动,让生物角这颗“光源”辐射出强大的育人功能。

三、课题界定

1、学校生物角:

不仅包括学校班级教室后面布置的小型生物饲养和种植区;也涵盖了在教室外围的绿化区和专门规划的实践活动基地。

2、学校生物角育人功能:

通过布置富有特色的校园生物角文化和分类别的开展生物角实践活动来发挥生物角在启人心智,培养人的品质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使学生个体能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

3、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通过开展以围绕“学校生物角”为载体,设计拓展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感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生态保护意识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研究目标、原则、方法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具有强效育人功能的校园生物角文化内容和全方位的布局设计。

2、探索具有强效育人功能的校园开展生物角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策略、模式和操作方法。

(二)预期成果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做事有责任心,有主人翁意识。

2、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亲近大自然,感恩大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动物、爱惜花草树木、形成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意识。

3、通过开展以生物角为载体,设计拓展育人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并形成一整套系统性的、有较强推广应用价值的拓展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方案。

(三)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实践研究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2、实践性原则。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主实践的活动中了解、学习有关知识,增强实践活动能力。

3、开放性原则。

采用课内外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依托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定时与灵活机动相结合。

4、适宜性原则。

开展生物角活动应该适应学生年龄特点,防止给学生学习上造成负担过重的情形。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实践性较强,跟踪分析生物角活动中学生与生物角、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行为。

2、调查研究法:

主要通过观察、问卷等方法进行。

3、经验总结法:

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总结。

4、个案研究法:

主要用以积累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教育叙事、教育案例。

五、研究内容与操作措施

(一)研究内容:

1、校园生物角文化育人功能的设计研究;

2、班级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研究;

3、实践活动基地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研究。

(二)操作措施:

一、创设以“校园生物角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环境

当前很多学校的都在校园或班级的某个区域建设了生物角和生物园,校园的绿化覆盖绿也都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但很多给我们的只是视觉上的效果,没有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育人的功效。

现代学校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是强有力的“文化磁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广大学生能够在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着力点。

1、生物角展览室

创设富有浓郁的大自然气息的生物角展览室。

(1)展览室的确定。

(2)由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定期组织各中队收集各个生物角中的优秀劳动成果。

(3)展示优秀的生物角成果,对优秀成果加以表彰。

2、宣传阵地

在宣传窗划出一定范围,作为生物角板块,由大队委的记者部负责,内容可涉及本校关于生物角新事物、新事件报道,也可以有关于生物角方面的管理和技术等,通过这个窗口,展示校园生物角的勃勃生机。

“红领巾”广播站是少先队生活基地,在栏目中增添“生物角”栏目,向全校师生报道和传播生物角发生的即时新闻

3、走廊文化

以走廊为空间,以学生参与为主体,以拓展生物角育人功能为目的,在学校的走廊里创建独具特色的走廊文化。

校为了丰富走廊文化的内涵,学校将会在每一楼层建立以“生物角”为主题的文化走廊。

一楼为“各班级生物角介绍”,二楼为“介绍生物进化发展演变历史”,三楼为“介绍对生物研究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四楼为“与生物相关的故事锦集”。

二、拓展生物角育人功能的活动设计与实践

(一)设定三种基本组织形式。

1.以班级为单位

内容和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1)生物报告会和专题讲座。

主要由科学教师或请专家来完成,题材应尽力广泛。

内容应涉及生产实际及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

一般每学期举行1~2次。

(2)生物学晚会。

主要由学生自己准备,内容不是教科书的重复。

最好以游艺的形式出现。

(3)生物学智力竞赛。

(4)小学术讨论会。

(5)举办生物标本制作或实验成果展览会。

(6)举办“生物角”、“生物窗”或“生物走廊”。

即利用教室、实验室一角,或楼道走廊,经常展出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标本、模型、挂图、彩色图片或资料等,以利随时观察。

(7)放映生物科教电影或生物学录相。

(8)开展主题性的生物角游园活动。

此外,还可以组织春游等大型活动等。

无论何种形式,课题教师都要认真做好总结,可以办成果展览、召开活动汇报会等。

2.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而组织起来的活动团体,如动物学活动小组、植物学活动小组等。

也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性小组,如养蚕小组、养蜂小组、爱鸟小组、花卉小组、生物与环境小组等,这些小组可以在生物角、生物园、实验室、实践活动基地和大自然中活动。

各小组的组织与领导,由课题组和科学组教师承担,每一小组人数不超过10人。

在组织过程中遵循适当的原则:

(1)学生自愿与教师批准相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

(3)小组定期活动和班级活动及临时性活动相结合。

如“拯救青蛙活动”、“爱鸟周”、智力竞赛、生物角观察活动等。

3.学生个体活动

学生个人活动往往与小组或班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给个人单独进行。

如个别学生对生物学有特殊爱好,其他基础课也学得好,则多加指导。

个别活动需要根据其分配的任务或爱好,由老师帮助确定研究小课题,推荐参考书目,指导撰写小论文,以及让其参加学校的生物智力竞赛及县科协每年举办一次的科技竞赛等。

(二)生物角实践活动选题

1.选题类别

(1)制作类。

适于小组活动,各年级学生都可参加。

如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及原色浸制标本、脊椎动物骨骼标本及剥制标本、动物解剖浸制标本、昆虫标本,也包括制作生物模型等。

(2)栽培、饲养类。

适宜于小组或个人活动,各年级学生都可参加。

如结合校园绿化,生物园建设,进行植物栽培(向日葵、菌菇类等),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定种挂牌,写上认养人姓名及该植物主要特性,让学生自己管理、栽培,供师生进行观察和学习;饲养实验动物,可以是季节性或是长期性的,如蚯蚓、蜗牛、养蚕、家禽、鱼类等,为教学提供资源。

(3)调查类。

适宜于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具备一定生物学知识的学生都可参加。

如结合卫生健康讲座,对全校学生进行身体普查;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白色污染等)对农村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乡镇企业对周围水域、农田、植被影响的调查;农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