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841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1

1.1项目概述1

1.2XX市概况1

1.3XX镇概况2

1.4XX学校基本情况2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

1.5项目建设的背景4

1.6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4

第二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6

第三章  建设条件7

第四章  建设规划方案11

4.1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1

4.2建筑结构11

4.3给水排水13

4.4采暖通风13

第五章  环保、消防、安全与节能15

5.1环境保护15

5.2消防设施15

5.3安全16

5.4节能17

第六章 招标方案18

第七章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19

4.1资金使用保障措施19

7.2施工组织保障措施19

7.3施工质量保障措施19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21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3

9.1投资估算23

9.2资金筹措24

第十章  效益分析27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28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XX市XX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XX市教育局

4、项目负责人:

(XX市教育局局长)

5、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为2542平方米,其中,宿舍1844平方米,食堂698平方米。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420.05万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254万元,地方配套自筹166.05万元。

1.2XX市概况

XX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XX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121°23′,北纬46°39′--47°39′,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XX市东邻呼伦贝尔市所辖扎兰屯市和XX扎赉特旗,南至XX科右前旗,西与蒙古国接壤,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毗邻。

东西长142公里,南北长118公里,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区内中蒙边境线长93.434公里。

全市人口5.6万人,由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3个民族组成,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XX市前身是XX科右前旗的一个建制镇,1992年12月5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XX经济开发区,实行计划单列,1996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

市辖白狼、XX、天池三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三个街道,辖区内还有66056部队、XX林业局、XX林业局、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26亿元,财政收入实现579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181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350万元。

XX是XX发展旅游业的龙头,先后荣膺自治区八星级文明城市、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等称号,被列为国家“兴边富民”重点市和自治区革命老区,并跻身于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今年,XX市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1.3XX镇概况

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1998年11月28日成立XX镇。

XX镇位于XX市东南部,东接科右前旗索伦镇,西接白狼镇,南与明水河镇接壤,北靠扎兰屯柴河镇。

是处级单位——XX林业局的所在地,有森警、前旗边防大队、机务连等多家驻镇单位,著名的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也位于辖区内。

行政区域800平方公里,镇区面积8.2平方公里,管辖4个居委会,有蒙、朝、回、锡伯等少数民族,现有人口7250人,住户2889户,其中镇区人口6150人,住户2445户。

镇内个体工商户达200多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人口集中。

1.4XX学校基本情况

XX市XX学校位于XX市岭南XX镇,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51100平方米,现有在校生中学133人,小学340人,教学班中学4个、小学12个,教职工中学56人、小学55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学34人、小学47人,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73人。

校舍布局合理,建筑面积5075平方米,校园整洁美观,环境宜人,是理想的教育教学场所。

学校配有各科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报刊、团、少活动器材,设有图书阅览室、团队活动室、音乐体育器材库、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广播室、电教室、微机室等,基本能够满足当地教学的需要。

两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升学人数逐年递增,先后共同培育出中师、中专317人,重点高中92人。

学生在全国、全区各类竞赛中获奖129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林业局“先进党支部”、“局文明单位”、XX市文明单位”、XX教育先进集体”、06年、07年XX市“平安校园”。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编制建设项目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规定和标准;

2、《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XX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暨2020年远景目标》

4、《XX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5、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基础数据

1.5项目建设的背景

XX镇地处国有林区,林地面积占60%以上,学校分布的特点是:

点多、面广、规模小,难以实施规模办学、效益办学。

先进的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能充分利用。

因此进行布局调整改建寄宿制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是巩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必经之路,是巩固“两基”成果的需要,是促进XX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XX学校当前办学条件与国家、自治区、盟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没有标准的运动场,没有风雨活动室,学生体育运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生均校园面积、建筑面积、体育场地设施还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

为了扩大规模办学,通过寄宿制学校建设,使部分远道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上学环境,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积极提出了XX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建设项目。

1.6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能缓解目前校舍紧张的的压力,减轻排危工作的难度。

目前,岭南地区学校校舍严重不足,教师住宿缺乏、没有规范的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必要的教学用房,项目实施后,单教室一项,就可让出校舍2000余平方米,岭南地区校舍紧张的压力将得到大大缓解。

2、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白狼、明水河小学三至六年级、西口小学一至六年级集中到项目学校后,按照一定标准确定班额,与原来各完小相比,班额总体上扩大,班级数将会有所减少,初步预算将至少减少班级15个,将减少教师至少30人;同时学校原有的一些学科的师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经过多年的努力,项目学校各方面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各项软件设施已较为完备,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

相比较而言,它集中了全市比较有优势的教育资源。

项目实施后,白狼、明水河小学三至六年级、西口小学一至六年级集中到项目学校,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使全市优势教育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提高全市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有利于缓解社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尽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白狼、明水河小学三至六年级、西口小学一至六年级都将收并到项目学校,就最大可能的使全市农家子弟平等的享受到了相对较好的基础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要。

 

第二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按照全市教育布局调整规划,2010年底将白狼小学三至六年级、明水河小学三至六年级、西口小学一至六年级全部撤并到XX学校,解决XX镇、白狼镇461名校外住宿生的集中住宿问题。

该项目占地面积为3790平方米,建设总面积为2542平方米,均为楼房,四层。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宿舍:

建筑面积1844平方米。

2、食堂:

建筑面积698平方米。

 

第三章  建设条件

4.1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

XX镇属大兴安岭南麓,境内山势陡峭,河流纵横,沟谷大多平坦而宽阔,是典型的中低山地貌,属大兴安岭中山、低山丘陵向蒙古高原过度区域。

境内流经著名的洮儿河。

2、气候条件:

XX镇地处中纬度地区,属寒湿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多风干旱,夏季降雨集中,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零下2.2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0.7度,最高气度36.1度;全年无霜期90天左右;日照率58%,日照时数258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25千米/平方厘米;年降雨天数120天,年平均降水量448.8毫米,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2000毫米。

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XX地区在地质上处于阴山—天山构造带和华厦构造体系大兴安岭巨型隆起地带的复合部位。

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带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由此形成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

由于火山喷发,溶岩壅塞及流水的切割,造成一系列带有镶嵌性质的截头圆锥状火山、马蹄形熔渣火山堆、熔岩湖和熔岩盆地等奇特的地貌景观。

项目区位于山谷盆地为山谷阶地地貌。

场地范围地层主要为坡积与冲洪地层,主要土层共分七层。

第①层:

杂填土层

黑色,多以粉质粘土为主,硬塑状态,包含物分为建筑与生活垃圾,絮状结构,无光泽反映,干强变较大,中等韧性。

第②层:

粉质粘土层

黑色,可塑状态,包含物为少量砾石与植物腐蚀根须,絮状结构,无光泽反映,干强度较大,中等韧性。

第③层:

圆砾层

黄色,卵石与砾石含量大于50%,各种粒径全,级配良好,卵石呈扁圆形,砾石呈亚圆形,母岩成分多岩坚硬岩类,微风化程度。

卵石多为水平排列及连续接触,骨架间多被中等风化程度的粗、中、细砂与少量粘土充填,多为全充填程度。

第④层:

粘土含碎石层

黄色,碎石含量占35%左右,碎石呈棱状,碎石直接多在20—60mm之间,碎石母岩成分多为浆岩类,碎石呈不连续接触,此层呈硬塑状态。

第⑤层:

角砾层

黄色,碎石角砾含量≥50%,各种粒经齐全,级配良好,母岩成分多为岩浆岩类,微风化程度,骨架间多被中等风化程度的粗、中、细砂与少量粘土充填,呈中密状态。

第⑥层:

碎石层

黄色,碎石母岩成分为岩浆岩类,碎石为中等风化程度,碎石含量60%以上,碎石骨架间均被粘土和少量的砂充填,此层呈稍密状态。

第⑦层:

花岗岩层

黄色,斑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的石英、长石、云母等,呈微风化程度,裂隙间均被粘土充填。

地基承载力综合评价特征值:

杂填土9K=120kpa,粉质粘土9k=120kpa,圆砾于k=350kpa,粘土含碎石9k=180kpa,角砾=300kpa,碎石9k=300kpa,花岗岩石层fk=1000kpa。

场地地下水主要埋藏在砾石层与以下岩石层中,地下水的补来源主要为降水补给与河流补给。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砾石层孔隙水与岩石层裂隙水,无承压性,为潜水类型,地下水水位埋深在0.2—4.50m之间,雨季水期时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其常年水位变幅约为1.5cm。

场地圆砾地层渗透系数≥1900.00m/昼夜。

地下水的流速≥0.23m/小时。

地震烈度小于6度。

4.2社会经济条件

XX设市奠定了XX大力发展的基础,设市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几年来,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旅游疗养城市的目标,交通、通讯和电力三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投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产业结构取得了根本性的优化调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发展体系,短短几年时间,XX已由偏僻落后的边陲小镇一路成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城市功能基本齐全的新兴生态旅游疗养城市,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26亿元。

其中,以旅游疗养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6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值的57.8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东北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