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794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环境评测与保护,培养品行优良,数理基础扎实,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熟悉3S技术运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学业特长鲜明、能力过硬,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变化研究和环境保护的基础型优秀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依托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协同育人和文化育人,本专业学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

1、身心健康、品行兼优、敢于担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与勇于创新精神;

2、具备雄厚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地理学理论知识,掌握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发展现状、理论前沿与专业应用前景;

3、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处理技术,熟悉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常规和最新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运用地理学定量研究方法;

4、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范畴与工作内容,熟练掌握资源数字化管理的相关地理信息技术,了解环境污染机理,掌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资源环境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政策与法规;

5、具有国际视野,接受良好的基础和专业英语的基本训练,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具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6、熟知野外调查、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等信息寻获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和整理,掌握科研项目建议书及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技能,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学分要求及分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学分分布表

课程类别

总学分

学分类型分配

备注

讲授

实验

实训

公共必修课

41

 

 

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

16

 

 

学科基础课

29

27

2

 

 

专业核心(必修)课

31

24

7

 

专业选修课

20

14

6

 

 

综合实践

13

 

 

13

 

毕业总学分:

150分;副修:

35;双学位:

60分。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基本信息

(一)主干学科:

地理学、环境学

(二)专业代码:

070502

(三)专业定位:

基础型

(四)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必修课程突出学科基础、专业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选修课程主要体现两个专业特色方向(资源利用与数字化管理、环境质量评测与保护)。

主干课程有:

地质与地貌学、气象气候与水文学、土壤与植物地理、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导论、普通化学、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资源科学导论、环境规划、地理研究方法

(五)专业“阅读计划”书目:

1.地理学理论与应用.吴文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地质学基础.宋春青,张振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

3.科学探索者·地球内部.PadillaM.J.(吉云松,王张华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科学探索者·地表的演变.PadillaM.J.(李绿芊,王张华,王莹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QuantitaveGeography,SAGEPublications.A.StewartFotheringham,ChrisBrunsdon,MartinCharlton.London.ThousandOaks.NewDelhi,2000

6.ThisDynamicEarth:

thestoryofPlateTectonics).JacquelyneKious,W.andRobert,I.Tilling).U.S.Departmentoftheinterior/U.S.GeologicalSurvey,1996

7.FundamentalsofPhysicalGeography.MichaelJ.Pidwirny.OkanaganUniversityCollege(e-book),2002

8.四大起源之迷·地球).金性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植物地理学.武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0.土壤地理学.李天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理论方法实践.龚子同.科学出版社,1999

12.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陈炳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3.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界展望.陈述彭.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4.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徐建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地理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刘昌明,岳天祥,周成虎.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

16.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手册.岳天祥.科学出版社,2003

17.自然地域系统研究.郑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8.污染生态学.王焕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9.环境分析化学.韦进宝,钱少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0.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李祚泳,丁晶,彭荔红.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1.自然资源学原理.蔡运龙.科学出版社,2004

22.自然资源开发原理.牛文元.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23.自然资源评价基础.武吉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周国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5.遥感地学分析.陈述彭.测绘出版社,1990

26.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周成虎.科学出版社,2001

27.遥感分析与地学图谱.傅肃性.科学出版社,2002

28.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9.综合自然地理.刘南威等.科学出版社,2001

30.自然地理学原理.A.N.斯特拉勒,A.H.斯特拉勒.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学综合实习、3S应用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

(二)主要专业实验:

地质与地貌学实验、地图学实验、遥感导论实验、普通化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计量地理学实验、土地利用规划实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57学分(参见“云南大学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41学分

2.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16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29学分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分

总学时

学分类型分配

学时类型分配

周学时

副修课程

双学位课程

备注

讲授

实验

实训

讲授

实验

实训

高等数学

(1)

1

4

108

4

108

6

地质与地貌学

1

2

54

2

54

3

地质与地貌学实验

1

1

27

1

27

1.5

高等数学

(2)

2

4

108

4

108

6

线性代数

2

3

54

3

54

3

气象气候与水文学

2

3

72

3

72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54

3

54

3

土壤与植物地理

3

2

54

2

54

3

 

土壤与植物地理实验

3

1

27

1

27

1.5

人文地理学

3

3

72

3

72

4

 

经济地理学

4

3

72

3

72

4

小计:

29

702

27

2

648

54

39

 

(三)专业课程64学分

1.专业核心(必修)课程31学分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分

总学时

学分类型分配

学时类型分配

周学时

副修课程

双学位课程

备注

讲授

实验

实训

讲授

实验

实训

普通化学

1

3

54

3

54

3

普通化学实验

1

1

27

1

27

1.5

地图学

3

3

54

3

54

3

 

地图学实验

3

1

27

1

27

1.5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4

3

54

3

54

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

4

1

27

1

27

1.5

 

环境科学概论

4

3

54

3

54

3

生态学基础

4

2

36

2

36

2

 

遥感导论

5

3

54

3

54

3

遥感导论实验

5

1

27

1

27

1.5

资源科学导论

5

3

54

3

54

3

 

计量地理学实验

5

3

81

3

81

4.5

 

环境规划

5

2

36

2

36

2

地理研究方法

6

2

36

2

36

2

小计:

31

621

24

7

432

189

34.5

 

2.专业选修课程20学分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分

总学时

学分类型分配

学时类型分配

周学时

副修课程

双学位课程

备注

讲授

实验

实训

讲授

实验

实训

土地资源学

3

2

36

2

36

2

资源利用与数字化管理方向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4

2

36

2

36

2

GIS空间分析与建模

5

2

36

2

28

8

2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应用

5

2

36

2

28

8

2

土地利用规划

5

3

54

3

54

3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

5

1

27

1

27

1.5

植物与植被资源

6

2

36

2

36

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6

2

36

2

36

2

资源环境遥感

6

2

36

2

36

2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6

2

54

2

54

3

环境监测

4

2

36

2

36

2

环境质量评测与保护方向

环境化学

4

3

54

3

54

3

环境影响评价

5

2

36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