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691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09—2010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理科化学试卷

第Ⅰ卷

命题教师:

李玉炫审核教师:

梁弘文2009.11

(考试时间:

12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Ⅱ卷不能使用铅笔或圆珠笔书写,必须使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并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区域范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

16H:

1C:

12Mg:

24Al:

27Fe:

56

Na:

23S:

32Cl:

35.5Ag:

108Cu:

64Mn:

55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化学学习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能被实验证实

B.质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

C.化学模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D.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2.25℃时,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K+、NO3―、NH4+、SO42―B.CO32―、NO3―、HCO3―、Na+

C.Na+、ClO―、[Al(OH)4]―、NO3―D.Fe3+、K+、Na+、SO4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金属氧化物一定不能与碱发生反应

4.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对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B.常温时水溶性:

Na2CO3>NaHCO3

C.与等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

Na2CO3<NaHCO3

D.饱和溶液吸收CO2能力:

Na2CO3<NaHCO3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

Ca2++CO32-=CaCO3↓

B.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HCO3-+2OH-NH3↑+CO32-+2H2O

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

IO3-+5I-+3H2O=3I2+6OH-

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g++NH3·H2O=AgOH↓+NH4+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7.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

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

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

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Fe3+—显色法 B.SO42-—沉淀法 C.NH4+—沉淀法 D.OH-—显色法

8.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中,一瓶装入干燥纯净的氨气,一瓶装入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一瓶装入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为4∶1),然后分别以水作溶剂作喷泉实验。

实验结束后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1∶2 B.5∶5∶4  C.1∶1∶1   D无法确定

9.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里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存在于溶液中

B.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H)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C.全部为Al(OH)3沉淀

D.几乎全部以[Al(OH)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10.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1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

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推断正确的

A.肯定有A13+、Mg2+、NH4+、Cl―B.肯定有A13+、Mg2+、HCO3―

C.肯定有K+、HCO3―、MnO4―D.肯定有A13+、Mg2+、SO42―

11.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①配制100g10%的CuSO4溶液,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于90g水中

②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2g,所得溶液的浓度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配制200mL2mol·L-1的稀H2SO4时,先平视后仰视

A.只有①B.只有②C.②③④D.①③④

12.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FeCl2、Fe3+、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Co2O3>Fe3+

C.在反应③中生成1molCl2时,有2molHCl被氧化

D.根据反应①②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13.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

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⑦银色漆颜料⑧易拉罐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⑤⑧⑨B.①②⑥⑧⑨C.③⑤⑨ D.③④⑤⑥⑧⑨

1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从碘水中分离出碘②用铜和稀硝酸③证明铁生锈空气④检验装置气密性

制取少量NO参与反应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5.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存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SO2→SO3→H2SO4→MgSO4B.Fe→FeCl2→Fe(OH)2→Fe(OH)3

C.Al→Al2O3→Al(OH)3→Na[Al(OH)4]D.N2→NO→NO2→HNO3

16.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试题第4页(共7页)——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的淀粉胶体

B.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少量BaSO4的BaCO3

C.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17.下列实验的结果不能用于说明实验目的的是

代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与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向饱和Na2Si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比较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

C

把碳酸钠与亚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

比较碳与硫的还原性强弱

D

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铁丝

比较铁与铜的还原性强弱

18.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南征孟获,遇到了“哑泉”,士兵饮后致哑,腹痛,甚至死亡。

又有一“安乐泉”,饮后可解“哑泉”之毒。

1995年10月国内某报刊报道,经科研人员研究,“哑泉”水中溶有CuSO4,“安乐泉”水质偏碱性。

有关说法符合题意的有

①“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②“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SO42-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③“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水解显酸性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④“安乐泉”能解“哑泉”之毒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

A.①④B.②④C.③D.均不正确

19.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是比Cl2、O3、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

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就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

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

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

2FeSO4+4Na2O2=2Na2FeO4+2Na2SO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转移4mol电子

B.湿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转移3mol电子

C.高铁酸钾中铁显+3价D.K2FeO4处理水时,既能消毒杀菌,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20.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

溶解28.4g的上述混合物,恰好消耗1.0mol·L-1盐酸500mL。

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铜质量是

A.15gB.20gC.30gD.40g

Na[Al(OH)4]

Na[Al(OH)4]

21.用稀H2SO4、NaOH和Al为原料制取Al(OH)3,有下列三种不同的途径

甲:

乙:

丙:

若制取等量的Al(OH)3则

A.甲、乙消耗的原料同样多B.乙消耗的原料最少

C.丙消耗的原料最少 D.三者消耗的原料同样多

22.下列反应后能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的是()

A.向Ba(NO3)2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B.向BaCl2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C.向BaCl2与氯水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D.向NaHCO3与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NH3气体

23.足量的锌和下列酸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10mL18.4mol·L-1硫酸B.30mL3mol·L-1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