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6674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

《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谢谢您教案Word下载.docx

大家一起拍打节奏

你们想不想也来有节奏地念一念这首诗歌呀?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吗?

(3)、幼儿集体朗诵。

刚才我们在念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

(一个“x”对应一个字)

4、引导幼儿理解诗歌

我们刚才念的这首诗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幼儿自由提问,教师或幼儿回答。

目的:

协助幼儿理解难词难句。

你见过喷泉吗?

为什么诗歌里说它是跳舞的水呢?

6、幼儿集体朗诵诗歌。

(三)、学习仿编诗歌

1、师问:

我们在生活中除了有刚才说到的这些水,还有些什么水呢?

刚才我们说到的这些水,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

2、鼓励幼儿做小小诗人,动脑筋编诗歌。

师:

你愿意把你知道的其他水也编进我们的诗歌中去吗?

3、师:

今天回家把你编的这首好听的诗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附诗歌:

小小的水是泪水

大大的水是海水

跳舞的水是喷泉

脏脏的水是泥水

静静的水是湖水

甜甜的水西瓜水

评优课教案诗歌《水》

此活动内容是“蒙氏教学”中比较经典的活动之一,该诗歌结构工整的七字句式,前半部分是叠词,后半部分是关于各种水,易于孩子去学习和仿编。

在本次活动中,老师通过三个环节去组织(说一说水——学学水的诗歌——编编水的诗句),条理比较清晰。

但是老师在组织时环节不够紧凑,节奏太慢,导致后来孩子对活动失去了的原有的热情。

此外,关于节奏谱运用的不到位等等,建议想法同王老师一样。

看得出,活动中节奏图谱的运用,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去理解诗歌的结构,帮助幼儿有节奏朗诵诗歌。

但我觉得从老师朗诵的节奏看是否将原设计的三拍子节奏谱(

xxxx/xxx)调整为四拍子的节奏谱(xxxx—/xx

x—),使朗诵与节奏更吻合。

最后的创编教难,建议让幼儿创编后半句。

如:

小小的水,是雨水;

大大的水,是江水?

?

取材很好,诗歌的格式、内容便于幼儿学习与仿编,诗句的前半句是叠词,后一句是三个字的,幼儿很容易理解。

教师在活动的前半部分,学习诗歌时,应该引导幼儿去发现叠词,并可以用追问的方法让幼儿明白为什么泪水要用小小的,海水要有大大的,同时利用节奏帮助幼儿朗诵和仿编。

节奏的加入,是为帮助幼儿去理解诗歌的结构,而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的。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诗歌本身的优势,巧妙地利用身体的动作节奏去化解朗诵与仿编中的难点。

教师用ppt时要考虑到孩子学习的特点,在最后有一个定格的画面,使孩子在念儿歌时有一个依靠,在孩子创编以后,教师同样也要呈现出孩子创编的内容,这样在完整朗诵时给幼儿支助。

以下为ljgzcl的回复:

谢谢您的建议,也许是我并没有充分地挖掘出诗歌本身的一些精华,在诗歌中只是强调了如何去有节奏的念诗歌,在创编的环节,虽然孩子们也用上了如“酸酸的、热热的”等一些叠词,但是他们对本诗歌的结构特点也许不是很清晰。

在使用ppt时,比较真实的画面对孩子有种视觉冲击力及感染力,我想在念诗歌环节如果出示诗歌的完整图谱,让幼儿来看着诗歌的图谱来说,降低难度,也许效果会更好。

中班语言活动:

大树妈妈

说教材

诗歌《大树妈妈》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和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

《纲要》指出:

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作品的体验。

这篇散文就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理解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2、能尝试着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按角色进行表演。

3、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大树、课件、小鸟、小松鼠、小星星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了一位新朋友,瞧!

是谁?

2、教师出示大树“大树妈妈!

3、“大树妈妈一个人非常的孤单、寂寞,这该怎么办呢?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4、“大树妈妈生活在森林里,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还有谁会愿意做大树妈妈的娃娃?

”(幼儿讲述)

(二)、欣赏诗歌

1、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2、教师播放课件,教案《中班诗歌教案》。

3、你刚才发现了有谁愿意成为大树妈妈的娃娃?

他门能给大树妈妈什么?

4、与幼儿一起了解诗歌内容。

(三)、分角色表演

1、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2、“王老师,做大树妈妈!

你们大树妈妈的娃娃,好吗?

”(大树妈妈的娃娃有小鸟、松鼠、小星星、树叶,当说到这些时,你们就用好听的声音跟大树妈妈说)

3、“小朋友,瞧!

那里有小鸟、松鼠、小星星,请你想一想,你愿意扮演什么角色,请你自己选则!

4、与幼儿一起进行表演!

5、“大树妈妈今天非常开心,它又要给我们小朋友讲故事啦!

让我们随着大树妈妈一起去听好听的故事吧!

中班诗歌《新年》

活动目的:

1、理解诗歌的内容,用“细声、大声、高声”语气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狚軬弒盼艶

2、学习诗歌中的对话,尝试分角色表演诗歌。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新年进步的愿望。

1、《新年》多媒体课件,

2、太阳、月亮、星星道具。

#57934;

一、激发原有经验,说说“新年”是什么

教师:

新年就要到了,我们要怎么过新年呢?

谁来说说什么是新年,新年到底是什么呢?

(黑板出示:

新年=?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欣赏、学习儿歌。

1、课件导入

你们觉得新年是这样的,有一个小娃娃她做了个好梦,她梦见新年到了?

还梦见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初步欣赏:

小娃娃做了个好梦,梦见新年到了,她去了哪里呢?

她梦见了谁呢,她问了什么问题?

他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3、再次播放课件学习对话

星星是怎样回答的?

它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月亮又是怎样回答的?

它说话的语气又是怎样的?

太阳是怎么回答的?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他们说话吧。

(教师说引导词“细声、大声、高声说”)

三、情景角色表演

1教师示范

我来扮小娃娃,你们来学做星星、月亮和太阳来回答我的问题好吗?

(幼儿集体与教师练习对话。

2、幼儿分角色表演

谁来扮星星?

谁来扮月亮、太阳呢?

(教师布置场景,摆出道具,分配小组扮演角色。

第一次分角色表演

谁来扮小娃娃?

(调换星星月亮太阳的角色。

第二次分角色表演

四、提升经验,“什么是新年”

我问星星、月亮和太阳“什么是新年?

”他们的答案都不一样,你同意谁的想法呢?

现在你觉得新年是什么呢?

新年到了,小朋友又长大了一岁,要更懂事,更能干,这是老师对你们的祝愿。

五、新年到了

听,新年的音乐响起来啦,在这快乐的时刻,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诗歌:

《新年》

新年

我做了个好梦,梦见新年到了,

我坐上飞船遨游太空。

我问星星:

“什么是新年?

星星细声地说:

“新年就是新衣、新帽。

我问月亮:

月亮大声地说:

“新年就是糖果、玩具。

我问太阳:

太阳高声地说:

“新年就是进步,新年就是快乐!

”#59138;

“哦,我知道了,新年到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会更懂事,更能干。

小班语言活动《春风》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念儿歌。

2.引导幼儿认识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

1.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大书一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知道现在已经是春天了。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到了,你们知道春天有些什么呀?

“今天,张老师带来了书,里面藏着许多关于春天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察理解大书的内容

1、观察第一页上的“春风”

“看,这是谁啊?

“春风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呢?

“春风轻轻地吹来,柔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

2、观察画面“芽儿发”

“春风一吹,谁出来了呢?

“哎,小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呀?

“小芽从泥土里钻出来,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叫:

芽儿发。

引导幼儿学做小芽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样子,边做边说:

春风吹,芽儿发。

3、观察画面“柳树”

“春风又吹向了谁?

【篇二: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

数物结合(10以内)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

2、能从多个物品中进行10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乐意与同伴合作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重点:

能从多个物品中进行10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活动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更好的感知数字10的意义。

1、教师材料:

教具“数、物拼板”、“数字与筹码”。

2、幼儿材料:

操作卡“数物拼板”。

1.导入。

①师幼互相问候②走线,听节奏走步。

要求幼儿两只脚始终在线上走,走时按教师喊或拍的节奏边走边数步数,然后跟着音乐做和老师相应的动作。

2.教师指导操作。

①学习按物取数。

教师出示教具“数物拼板”,任意拿起一张物卡,请幼儿先数一数并说出数量,师幼共同点数,检查是否正确,每数完一张物卡,请一名幼儿取出相应的数卡,与物卡一起拼接完整。

②学习按数取物。

请幼儿将“数字与筹码”中的数字卡片任意选出几个,根据数字将相应数量的筹码摆放在数字卡片右方。

3.游戏“掷骰子”

4.自由游戏操作。

幼儿进行操作卡“数物拼板”,进行数物对应,将其拼凑完整。

5.交流小结,收拾、整理材料。

⑤教师请个别幼儿在控制板上来操作数字13(巩固数物结合)

⑥幼儿操作学具“串珠、数字拼板”。

教师可以说出数字11-15中的任意数字,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串珠、数字拼板”在控制板上拼摆。

为了增加幼儿的兴趣,教师可用拍手、跺脚或响板等方式出示数字,让幼儿用“串珠、数字拼板”表示。

3、游戏活动“找数字”

①教师边拍手边问:

“小朋友,我问你,12、12在哪里?

”幼儿边拍手边答:

“曹老

师,告诉你12、12在这里。

”然后迅速举起数字卡片“12”。

②教师拿走11-15中任意一组串珠、数字拼板,要求幼儿说出哪一组不见了。

③请说出“13”不见了的幼儿将串珠、数字拼板放回相应的位置上。

游戏可反复进行。

4、分组活动

第二组:

两人一组玩“对对碰”游戏,活动中拿数字卡的幼儿与拿相应数量物品的幼儿“对对碰”。

第三组:

根据数字添画串珠。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第一组幼儿展示并讲解自己与好朋友一起制作串珠的情况;

第二组幼儿讲解自己与同伴玩对对碰的情况;

请第三组幼儿展示自己添画的图卡,并交流过程。

收拾整理学具。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4册第17-18页的活动。

2、利用散步的机会,点数园内的树木、房舍的窗户等。

鼓励幼儿随时关注生活中出现的数字并说出其代表的意义。

教学反思

优点:

1、活动分析比较全面,已经考虑到了幼儿在学习程度掌握的程度上有差异

2、活动目标设定较好,活动准备充分

3、活动思路比较详细、清晰

4、大部分幼儿对于本节活动课的掌握情况较好,课堂氛围较好,幼儿都能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整节活动进行比较流畅

缺点:

1、游戏有重复,可以将游戏中的活动合二为一。

2、虽然考虑到幼儿程度上的差异,但是仍有个别幼儿对于本节活动重点没有掌握,课下要对该幼儿多下点功夫,同时也要记得与该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多辅导幼儿该方面的知识

3、在与幼儿互动中,有的幼儿幼儿提问了2次,有的幼儿没有提问到,没有顾忌到个别幼儿,这方面以后要避免。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环节这个大的框不会变,但是我会更注意活动中的细节,语言的严谨,对于进度慢的幼儿多注意,分组活动时分的再细致一些,掌握好的幼儿做难一些的操作,简单的让另一部分孩子操作,还是以多操作为主,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语,哪怕是一个眼神,对于孩子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虽然孩子在学习掌握的程度上有差异,但是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我们就应该要多鼓励孩子。

【篇三:

中班第五周教案】

童话:

青蛙学唱歌

——中班语言活动

1、欣赏并理解故事,能把握故事中的基本情节、人物性格特征,懂得不怕困难才能学到真正本领的道理。

2、学习新词:

耐心、辛苦、简单、溜。

3、初步培养幼儿的评价性倾听能力,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连贯完整地回答相关问题。

1、青蛙、百灵鸟、知了、公鸡、大鸭子的图片。

2、青蛙手指木偶。

1、出示木偶青蛙,引出故事名称。

2、欣赏和理解故事。

(1)完整欣赏老师的表演,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感受人物性格,并回答提问:

青蛙学唱歌拜了哪些老师?

一共有几个?

你喜欢故事中的这只青蛙吗?

为什么?

(2)分两段欣赏老师表演(或者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性倾听,进一步了解青蛙的性格特征。

第一层:

“他扑通一声跳到河里。

提问:

a青蛙学唱歌之前是怎样想的?

他喜欢学唱歌吗?

b青蛙为什么不跟百灵鸟学唱歌了呢?

c青蛙为什么不跟知了学唱歌了呢?

d青蛙为什么不跟公鸡学唱歌了呢?

提醒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完整地回答,理解耐心、辛苦的词意。

e仔细想想,用一句话说说:

青蛙不跟老师学唱歌的原因到底是

什么?

第二层:

“这时候,鸭妈妈....翻来覆去总是这支歌。

f提问:

最后,青蛙跟谁学唱歌?

他为什么愿意跟鸭妈妈学唱歌呢?

g小动物们喜欢听青蛙唱的歌吗?

理解“简单、溜”的词意。

3、引导幼儿欣赏作品,进一步完整地把握作品,理解主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播放课件,老师带着幼儿叙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边看边说出声音来。

(2)师幼讨论: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4、老师边叙述故事内容,边带着幼儿分组表演故事。

活动结束:

师幼做着小青蛙的动作跳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幼儿利用休息时间和同伴们分角色表演故事,鼓励、引导、启发幼儿创编其它动物的故事。

(主备人:

向秀萍)

讲述:

五星红旗我爱你

——中班语言活动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一年一度的中秋、国庆佳节的来临使得国人各个喜气洋洋也使我们的孩子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氛围中。

每当这个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洋溢着一片愉悦的氛围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会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报道、介绍给我们的爱国教育的实施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因此这是一个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的良好契机。

通过主题知识的积累孩子们都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国庆节。

孩子们对这个节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有关国庆的、祖国的知识这些可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

如很多孩子会问为什么会有国庆节国旗上为什么会有五颗星五颗星星代表什么意思于是在这个节日来临之即我们建议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国庆节的书籍、图片多带幼儿外出游玩。

借助家长的资源我认为幼儿在七天长假后肯定能经历很多积累很多有关的知识、经验。

这样就能通过幼儿间的生生互动来让他们一起分享、一起整理、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幼儿情感的体验使幼儿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庆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1、知道国旗、国微、国歌等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是国家的标志。

2、为对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感到高兴,萌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

2、

3、国微、国旗、长城的图片,国歌音乐。

活动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向成人了解为国争光的先进人物和事先录制好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片断与领奖的情景,收集有关图事例。

片。

4、

(一)蘑菇钉穿插玩具。

开始部分:

活动过程

“中学里每天做操前都要升旗,升旗时奏的歌叫国歌,升的旗是国旗。

(二)基本部分:

国旗的颜色、特征来说。

(国旗是红颜色的)(国旗有五颗星星,一颗大的,四颗小的。

2、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

(放国歌音乐)

“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听的歌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

”“除了我们升旗时奏国歌,还有什么时候奏国歌?

3、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干吗?

(播放运动员比赛领奖的录像)提问:

(1)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

你怎么知道的?

(2)领奖的时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得到了冠军?

你听见什么?

看到什么?

4、知道国旗、国徽是祖国的标志。

(1)为什么我国运动员在得了冠军之后,要奏中国国歌,升五星红

旗呢?

国旗、国歌代表什么呢?

(2)除了在运动员领奖时升国旗、奏国歌,你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国旗,听到国歌?

5、拓展经验,感知多种代表国家的标志。

还有那些东西也可以代表祖国?

你什么时候见过,在哪儿见过?

(龙,长城,国徽,天安门……中国结,中国画)

6、激发幼儿做中国娃的自豪感,有为国争光的愿望。

1、谁来说一说国旗是什么样的?

(老师出示国旗图片)引导幼儿从

提问:

当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运动员获得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时,心里感到怎样?

7、谈话:

我们小朋友现在要好好学习,多学知识、本领,长大了为国家争光!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用蘑菇钉穿插玩具拼国旗,进一步加深对国旗特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