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553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

《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4.18).doc

石家庄市职教中心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91200

专业负责人:

王维刚

制订时间:

2013年3月

专业部主任审批:

宁江梅

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审定:

教学处审批:

主管副校长审批:

校长审批:

审批时间:

年月日

36

目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码)..............................................1

二、入学要求........................................................1

三、基本学制.......................................................1

四、培养目标.......................................................1

五、职业范围........................................................1

六、人才规格.......................................................1

(一)职业素养....................................................2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2

七、主要接续专业...................................................2

八、课程结构......................................................4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4

(一)公共基础课..................................................4

(二)专业技能课...................................................7

十、教学时间安排..................................................17

(一)基本要求.....................................................17

(二)教学安排建议..................................................19

十一、教学实施.....................................................21

(一)教学要求.....................................................21

(二)教学管理.....................................................26

十二、教学评价....................................................26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28

十四、专业师资....................................................30

十五、其他(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开发)…………………………32

石家庄市职教中心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电子与信息技术(091200)

二、入学要求

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与销售、通信工程、安防监控等行业,培养和输送从事电子测量、安防与监控等方面工作的掌握必备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相关技术岗位需要的从业人员。

在就业初期阶段可以从事电子通信器材的安装、调试等工作,从业2-3年后,能胜任电子产品质检、维修保养等岗位,并可向设计、生产管理等岗位顺利迁移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电子设备装接工

电子设备装接工

电子测量技术

2

无线电调试工

无线电调试工

电子测量技术

3

有线通信传输设备调试工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安防与监控技术

4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安防与监控技术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

2.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相关软件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专业材料的能力;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

6.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

2.掌握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的基础理论。

3.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基本工艺。

4.具备一定的电路识图和绘图能力。

5.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操作能力;

6.掌握安防与监控设备操作规程。

7.掌握常用电子产品的使用、维护、维修、销售能力。

8.具备安全用电及触电救护知识。

专业(技能)方向1电子测量技术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2安防与监控技术方向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八、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电子工艺

技能

电工技术与技能

电子技术

与技能

通信技术技能

Protel

技术应用

制图与CAD

传感器技术应用

单片机

技术应用

PLC

技术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公共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技能)方向课

电子测量技术方向

电子测量技术

电视机组装与调试

无线电调试技能

安防与监控技术方向

安防与监控技术

电气控制技术

维修电工技能

向)2

……………………..

…...

德育课

语文

数学

英语

体育与健康

计算机

基础

图1: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个组成部分。

本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等课程。

专业技能课包括10门专业核心课和2个专业(技能)方向及相应的6门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如表2所示)

表2: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德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学期)

依据《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2×20=40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二学期)

依据《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2×20=40

哲学与人生

(第三学期)

依据《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0=20

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学期)

依据《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1×20=20

心理健康

(第三、四学期)

选修

依据《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20+1×20=40

语文

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口语交际、书写和写作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20=60

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口语交际、书写和写作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20=60

语文

(职业模块工科或文科分册)

(第三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想想联想、职业语言运用、书写和写作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2×20=40

语文

(职业模块工科或文科分册)

(第四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想想联想、职业语言运用、书写和写作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2×20=40

数学

数学(基础模块之集合、不等式、函数)

(第一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计算技能、数据处理技能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3×20=60

数学(基础模块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第二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和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3×20=60

数学(基础模块之数列、直线和圆的方程)

(第三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2×20=40

数学(基础模块之平面向量、立体几何)

(第四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技能、数据处理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2×20=40

英语

英语

(基础模块1)(第一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通过日常话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会话;能就个人和日常生活情况做简单交流;能读懂常见题材的简短阅读材料及简单应用文;能填写简单的表格、能用简单句描述事物、表达看法等。

3×20=60

英语

(基础模块1)(第二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通过日常话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会话;能就个人和日常生活情况做简单交流;能读懂常见题材的简短阅读材料及简单应用文;能填写简单的表格、能用简单句描述事物、表达看法等。

3×20=60

英语

(基础模块2)(第三学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通过日常话题,略提高难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能理解所听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